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授時曆議上·驗氣(3)


  今按獻公十五年戊寅歲正月甲寅朔旦冬至,《授時曆》甲寅,《統天曆》得乙卯,後天一日;至僖公五年丙寅歲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授時》、《統天》皆得辛亥。與天合;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歲正月己醜朔旦冬至,《授時》、《統天》皆得戊子,並先一日,若曲變其法以從之,則獻、情皆不合矣。可知《春秋》所書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驗。一也。《大衍曆》考古冬至,謂劉宋元嘉十三年丙子歲十一月甲戌日南至,《大衍》與《皇極》、《麟德》三曆皆得癸酉,各先一日,乃日度失行,非三曆之差。今以《授時曆》考之,亦得癸酉。二也。大明五年辛醜歲十一月乙酉冬至,諸曆皆得甲申,殆辦日度之差。三也。陳太建四年壬辰歲十一月丁卯景長,《大衍》、《授時》皆得丙寅,是先一日;太建九年丁酉歲十一月壬辰景長,《大衍》、《授時》皆得癸巳,是後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後,若合於壬辰,則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則差於壬辰,亦日度失行之驗。五也。隋開皇十一年辛亥歲十一月丙午景長,《大衍》、《統天》、《授時》皆得丙午,與天合;至開皇十四年甲寅歲十一月辛酉冬至,而《大衍》、《統天》、《授時》皆得壬戌,若合于辛亥。則失於甲寅,合於甲寅,則失于辛亥,其開皇十四年甲寅歲冬至,亦日度失行。六也。唐貞觀十八年甲辰歲十一月乙酉景長,諸曆得甲申,貞觀二十三年己酉歲十一月辛亥景長。諸曆皆得庚戌,《大衍曆議》以永淳、開元冬至推之,知前二冬至乃史官依時曆以書,非候景所得,所以不合,今以《授時曆》考之亦然。八也。自前宋以來,測景驗氣者凡十七事,其景德丁未歲戊辰日南至,《統天》、《授時》皆得丁卯,是先一日;嘉泰癸亥歲甲戌日南至,《統天》、《授時》皆得乙亥,是後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後,若曲變其數以從景德,則其餘十六事多後天,從嘉泰,則其餘十六事多先天,亦日度失行之驗。十也。

  前十事首《授時曆》所不合,以此理推之,非不合矣,蓋類其同則知其中,辨其異則知其變。今於冬至略其日廢失行及史官依時曆書之者凡十事,則《授時曆》三十九事皆中,《統天曆》與今曆不合者僅有獻公一事,《大衍曆》推獻公冬至後天二日,《大明》後天三日,《授時曆》與天合。下推至元庚辰冬至,《大衍》後天八十一刻,《大明》後天十九刻,《統天曆》先天一刻,《授時曆》與天合。以前代諸曆校之,《授時》為密,庶幾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雲。按《授時曆議》信僧一行日度失行之說,最為後人所非。其列十驗,宋景德丁未歲戊辰、嘉泰癸亥歲甲戌二至,皆史誤。唐貞觀甲辰歲乙酉、己酉歲辛亥二至,非術誤。即史誤。隋開皇甲文歲辛酉日冬至、陳丁酉歲壬辰日冬至,皆術誤。宋大明辛醜歲乙酉日冬至,祖沖之詳記測景,推冬至乙酉日夜半後三十三刻七分,當時推算稍為後天;而《大衍》以下至《授時》則皆為先天。宋元嘉丙子歲甲戌日冬至,推是年平冬至一十日十五小時三十三分五十六秒,甲戌日申初二刻四分,如均減時,不能過十五時,是亦定冬至亦在甲戌日,《授時》推前一日,癸酉,與《大衍》以下同,不能與天密合。魯昭公己卯歲己醜日冬至,是年上距僖公五年丙寅一百三十三年,平冬至二十八日十五小時一十一分二十六秒,壬辰日申初刻十一分,約計加均及小輪,不過辛卯日、卯辰之間,不能減至己醜。以是知《春秋》時步天率先天二三日。《授時》則又先己醜日,失之遠矣。僖公丙寅歲辛亥日,按至元辛巳前四年丁醜高沖與冬至同度,上距僖公五年丙戌一千九百三十一年,約四百行七度,則此至高沖在冬至前一宮三度四十八分,於今法當加均一度八分,變時一日三小時三十六分,減平冬至猶是甲寅日卯時,再約計是時小輸,並徑加大其加均,或能至一度二三十分之間,變時一日十餘小時以減平冬至,則定冬至亦止癸醜日、亥子之間,不能減至辛亥。則是時所推冬至先天兩三日矣。獻公戊交歲甲交日冬至,乃劉歆以四分術逆推,非有實測,不足為據。郭守敬於十事中,以八事為日行失度,其說誠失之誣。或者出於李謙等之增益,未可知也。

  古今曆參校疏密

  《授時曆》與古曆相校,疏密自見,益上能合於數百載之前,則下可行之永久,此前人定說。古稱善治曆者,若宋何承天,隋劉焯,唐傅仁均、僧一行之流,最為傑出。今以其曆與至元庚辰冬至氣應相校,未有不舛戾者,而以新曆上推往古,無不吻合,則其疏密從可知已。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歲十一月乙巳日十一刻冬至,距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八百三十八年。其年十一月,氣應己未六刻冬至,《元嘉曆》推之,得辛酉,後《授時》二日,《授時》上考元嘉壬午歲冬至,得乙巳,與元嘉合。

  隋大業三年丁卯歲十一月庚午日五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六百七十三年。《皇極曆》推之,得庚申冬至,後《授時》一日;《授時》上考大業丁卯歲冬至,得庚午,與《皇極》合。

  唐武德元年戊寅歲十一月戊辰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六百六十二年。《戊寅曆》推之,得庚申冬至,後《授時》一日,《授時曆》上考武德戊寅歲,得戊辰冬至,與《戊寅曆》合。

  開元十五年丁卯歲十一月己亥日七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五百五十三年。《大衍曆》推之,得己未冬至,後《授時》八十一刻;《授時曆》上考開元丁卯歲,得己亥冬至,與《大衍曆》合,先四刻。

  長慶元年辛醜歲十一月壬子日七十六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四百五十九年。《宣明曆》推之,得庚申冬至,後《授時》一日,《授時曆》上考長慶辛醜歲,得壬子冬至,與《宣明曆》合。

  宋太平興國五年庚辰歲十一月丙午日六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三百年。《乾元曆》推之,得庚申冬至,後《授時》一日;《授時曆》上考太平興國庚辰歲,得丙午冬至,與《乾元》合。

  咸平三年庚子歲十一月辛卯日五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二百八十年。《儀天曆》推之,得庚申冬至,後《授時》一日,《授時曆》上考咸平庚子歲,得辛卯冬至,與《儀天》合。

  崇寧四年乙酉歲十一月辛醜日六十一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一百七十五年。《紀元曆》推之,得己未日冬至,後《授時》十九刻;《授時曆》上考崇寧乙酉歲,得辛醜日冬至,與《紀元曆》合,先二刻。

  金大定十九年己亥歲十一月己巳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歲,計一百一年。《大明曆》推之,得己未冬至,先《授時》一刻;《授時曆》上考慶元戊午歲,得己酉日冬至,與《統天曆》合。

  周天列宿度

  列宿著於天,為舍二十有八,為度三百六十五有奇。非日躔無以校其度,非列舍無以紀其度,周天之度,因二者以得之。天體渾圓,當二極南北之中,結以赤道,日月五星之行,常出入於此。天左旋,日月五星溯而右轉,昔人曆象日月星辰,謂此也。然列舍相距度數。歷代所測不同,非微有動移,則前人所測或有未密。古用窺管,今新制揮儀,測用二線,所測度數分秒與前代不同者,今列于左:

  日躔

  日之麗天,縣象最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躔度所在,必以昏旦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從考其所當。然昏旦夜半時刻未易得真,時刻一差,則所距、所當,不容無舛。晉薑岌首以月食沖檢,知日度所在。《紀元曆》複以太白志其相距遠近,於昏後明前驗定星度,因得日躔。今用至元丁醜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黃道九度有奇。仍自其年正月至己卯歲終,三年之間,日測太陰所離宿次及歲星、太白星距度,定驗參考,共得一百三十四事,皆躔箕宿,適與月食所沖允合。以金趙知微所修《大明曆法》推之,冬至猶躔鬥初度三十六分六十四秒,比新測實差七十六分六十四秒。

  日行盈朔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言日月行度,冬夏各不同也。人徒知日行一度,一歲一周天,曾不知盈縮損益,四序有不同者。北齊張子信積候合蝕加時,覺日行有入氣差,然損益未得其正。趙道嚴複准晷景長短,定日行進退,更造盈縮以求虧食。至劉焯立躔度,與四序升降,雖損益不同,後代祖述用之。

  夫陰陽往來,馴積而變,冬至日行一度強,出赤道二十四度弱,自此日軌漸北,積八十八日九十一分,當春分前三日,交在赤道,實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適平。自後其盈日損,複行九十三日七十一分,當夏至之日,入赤道內二十四度弱,實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日行一度弱,向之盈分盡損而無餘。自此日軌漸南,積九十三日七十一分,當秋分後三日,交在赤道,實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複平。自後其縮日損,行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弱,實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複當冬至,向之縮分盡損而無餘。盈縮均有損益,初為益,末為損。自冬至以及春分,春分以及夏至,日躔自北陸轉而西,西而南,於盈為益,益極而損,損至於無餘而縮。自夏至以及秋分,秋分以及冬至,日躔自南陸轉而東,東而北,於縮為益,益極而損,損至於無餘而複盈。盈初縮末,俱八十八日九十一分而行一象;縮初盈末,俱九十三日七十一分而行一象;盈縮極差,皆二度四十分。由實測晷景而得,仍以算術推考,與所潰允合。

  月行遲疾

  古曆謂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漢耿壽昌以為日月行至牽牛、東井,日過度,月行十五度,至婁、角,始平行,赤道使然。賈逵以為今合朔、弦、望、月食加時,所以不中者,蓋不知月行遲疾意。李梵、蘇統皆以月行當有遲疾,不必在牽牛、東井、婁、角之間,乃由行道有遠近出入所生。劉洪作《乾象曆》,精思二十餘年,始悟其理,列為差率,以囿進退損益之數。後之作曆者,鹹因之。至唐一行,考九道委蛇曲折之數,得月行疾徐之理。

  先儒謂月與五星,皆近日而疾,遠日而遲。曆家立法,以入轉一周之日,為遲疾二曆,各立初末二限,初為益,末為損。在疾初遲末,其行度率過於平行;遲初疾末,率不及于平行。自入轉初日行十四度半強,從是漸殺,曆七日,適及平行度,謂之疾初限,其積度比平行餘五度四十二分。自是其疾日損,又曆七日,行十二度微強,向之益者盡損而無餘,謂之疾末限。自是複行遲度,又曆七日,適及平行度,謂之遲初限,其積度比平行不及五度四十二分。自此其遲日損,行度漸增,又曆七日,複行十四度半強,向之益者亦損而無餘,謂之遲末限。入轉一周,實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六分,遲疾極差皆五度四十二分。舊曆日為一限,皆用二十八根。今定驗得轉分進退時各不同,今分日為十二,共三百三十六限,半之為半周限,析而四之為象限。白道交周。

  當二極南北之中,橫絡天體以紀宿度者,赤道也。出入赤道,為日行之軌者,黃道也。所謂白道,與黃道交貫,月行之所由也。古入隨方立名,分為八行,與黃道而九,究而言之,其實一也。惟其隨交遷徒,變動不居,故強以方色名之。

  月道出入日道,兩相交值,當朔則日為月所掩,當望則月為日所沖,故皆有食。然涉交有遠近,食分有深淺,皆可以數推之。所謂交周者,月道出入日道一周之日也。日道距赤道之遠,為度二十有四。月道出入日道,不逾六度,其距赤道也,遠不過三十度,近不下十八度。出黃道外為陽,入黃道內為陰,陰陽一周,分為四象;月當黃道為正交,出黃道外六度為半交,複當黃道為中交,人黃道內六度為半交,是為四象。象別七日,各行九十一度,四象周曆,是謂一交之終,以日計之,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十二分二十四秒。每一交,退天一度二百分度之九十三,凡二百四十九交,退天一周有奇,終而複始。正交在春正,半交出黃道外六度,在赤道內十八度。正交在秋正,半交出黃道外六度,在赤道外三十度。中交在春正,半交入黃道內六度,在赤道內三十度。中交在秋正,半交入黃道內六度。在赤道外十八度。月道與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黃赤道證交宿度。東西不及十四度三分度之二。夏至在陰曆內,冬至在陽曆外,月道與赤道所差者多;夏至在陽曆外,冬至在陰曆內,月道與赤道所差者少。蓋白道二交,有斜有直,陰陽二曆,有內有外,直者密而狹,斜者疏而闊,其差亦從而異。今立象置法求之,差數多者不過三度五十分,少者不下一度三十分,是為月道與赤道多少之差。

  晝夜刻

  日出為晝,日入為夜,晝夜一周,共為百刻。以十二辰分之,每辰得八刻二分刻之一。無間南北,所在皆同。晝短則夜長,夜短是晝長,此自然之理也。春秋二分,日當赤道出入,晝夜正等,各五十刻。自春分以及夏至,日入赤道內,去極浸近,夜短而晝長。自秋分以及冬至,日出赤道外,去極浸遠,晝短而夜長。以地中揆之,長不過六十刻,短不過四十刻。地中以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為遠,其長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地中以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為近,其長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為遠,其短有不及四十刻者。今京師冬至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故晝刻三十八,夜刻六十二。夏至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故晝刻六十二,夜刻三十八。蓋地有南北,極有高下,日出入有早晏,所有不同耳。今《授時曆》晝夜刻,一以京師為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