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續資治通鑒 | 上頁 下頁 |
元豐四年(2) |
|
八月,乙卯朔,罷中書堂選,悉歸有司。 丙辰,詔:「自南北通和以來,國信文字,差集賢院學士蘇頌編類。」頌因進對,帝曰:「朝廷與契丹通好歲久,故事、儀式,遺散者多,每使人生事,無以折正。朕欲集國朝以來至昨代州定地界文案,以類編次為書,使後來得以稽據,非卿不可成。」因令置局於樞密後廳,仍辟官檢閱文字。 丁巳,帝批:「諸路戰騎,所系甚大,況今軍興,尤為要急,可督提舉陝西買馬監牧郭茂恂速措置招買,往來諸場督趣。」又詔:「熙、秦、鳳買馬場,以馬價畫一付景青宜、党支等,令使回人蕃告諭。 辛酉,夏人寇臨州堡,詔櫃戩會兵伐之。 以金州刺史燕達為武康軍節度使。 壬戌,種諤遣諸將出界,遇賊,破之,斬首千級。 丙寅,涇原路經略司言:「應副軍行戰守等事,乞權許便宜指揮。」詔:「本路措置事稍大奏候朝旨,如小事礙常法,許一面施行。鄜延、環慶、河東路經略司、熙河路都大經制司、措置麟府路兵馬司依此。」先是詔遣宿衛七將之師戍鄜延,已再頒賜矣,而鎮兵未嘗有所賚。沈括以為禁兵雖重,而為國守邊,無歲不戰者,鎮兵也,賞賚不均,此召亂之道,乃矯詔賜鎮兵錢數萬緡,而封藏詔書以驛聞。不數日,有急遞詔括曰:「樞密院漏行頒書,賴卿察事機,不然,幾擾軍政。」自此事不獲聞者得以專制,蕃、漢將卒,自皇城使以降,皆得承制補受。 丁卯,遼主射鹿赤山,加圍場使尼嚕為靜江軍節度使。 己巳,複置滑州。 庚午,廣西經略司言:「交踐入貢百五十六人,比舊制增五十六人。」帝令據今已到人數赴闕,後准此。 丁醜,熙河經制李憲敗夏人於西市新城,獲酋首三人,首領二十餘人。庚辰,又襲破于女遮穀,斬獲甚眾。 辛巳,司馬光、趙彥若上所修《百官公卿年表》十卷、《宗室世表》三卷。 壬午,詔升南京、青、登、鄧、鄆、曹、齊、洺、濮州有馬軍教閱廂軍及真定府北寨勁勇、環州下蕃落未排定指揮,並為禁軍。 佛泥國遣使入貢。佛泥不入貢者九百餘年矣。 九月,乙酉,棟戩遣使來貢,且言已遣首領將兵三萬會擊夏國。 李憲複蘭州古城。時五路出師討夏國,憲領熙、秦軍至西市新城,複蘭州,城之,請建為帥府。 戊子,蘭州新順首領巴令謁等三族率所部兵攻夏人撒逋宗城,敗之。 遼主次懷州,命皇后謁懷陵;辛卯,次祖州,皇后謁祖陵。 丙申,熙河路都大經制司言:「蘭州古城,東西約六百餘步,南北約三百餘步。大兵自西市新城約百五十餘裡,將至金城,有天澗五六重,僅通人馬。自夏賊敗衄之後,所至部族皆降附。今招納已多,若不築城,無以固降羌之心。見築蘭州城及通過堡,已遣前軍副將苗履、中軍副將王文郁都大管句修築,前軍將李浩專提舉。其李浩以次須佐事之人,亦即軍前權選委句當。」 乙亥,王珪上《國朝會要》。 種諤乞計置濟渡橋筏椽木,令轉運司發步乘運入西界。詔:「凡出兵深入賊境,其濟渡之備,軍中血有過索、渾脫之類,未聞千里運木隨軍。今諤計置材木萬數不少,如何令轉運司應副步乘?縱使可以應副,亦先自困。令種諤如將及河造筏,賊界屋並可毀拆,或斬林木相兼用之。如更不足,以至槍排皆可濟渡。」帝坐制兵間,利害細微,皆得其要,諸將奉行惟恐不及也。 壬寅,閱河北保甲於崇政殿,官其優者三十六人。 甲辰,詳定郊廟奉祀禮儀。中書言:「前奏禘祫年數差互。昨元豐三年四月已行禘禮,今欲通計年數,皆三十月而一祭,當至五年冬祫。」詔依前行典禮。又言禘祫不當廢時祭,從之。 乙巳,遼主駐藕絲澱。 丙午,詔諭夏主左右並嵬名部族諸部首領,並許自歸。 是日,王中正發麟州,祃祭祝辭雲:「臣中正代皇帝親征。」兵六萬人,民夫亦六萬餘人。行數裡,至白草平,即奏已入夏界,留屯九日不進,遣士卒往來就芻糧於麟州。高遵裕發慶州蕃、漢步騎凡八萬七千人,民夫九萬五千人,種諤以鄜延兵五萬四千,畿內七將兵三萬九千,分為七軍,方陣而進,自綏德城出塞。丁未,攻圍米脂寨。 己酉,河北都轉運使王居卿,乞自王供埽上添修南岸,于小吳口北創修遙堤,候將來礬山水下,決王供埽,使河直注東北,於滄州界或南或北,從故道入海。 庚戌,熙河路都大經制司言:「蘭州西市城川原,地極肥美,兼據邊面,須多選募強壯以備戍守。熙河民兵,惟西關最得力,又地接皋蘭,歲入特厚,芻粟充衍,人馬驍勇。今既複蘭州,遂可廣行選募。欲乞除留置官莊地,並募弓箭手,人給二頃。緣置州城。難得耕牛器用,若募新人,必種植不時。乞依熙河舊例,許涇原、秦鳳、環慶及熙河路弓箭手投換,仍帶舊戶田土耕種,二年即收入官,別招弓箭手。」從之。 夏兵救米脂寨,鄜延經略副使種諤率眾擊破之。辛亥,種諤又敗夏人於無定川。 冬,十月,乙卯,集賢校理蔡卞為崇政殿說書。 樞密院言定州牒報北界事,帝曰:「朝廷作事,但取實利,不當徇虛名。如慶曆中,輔臣欲禁元昊稱烏珠,費歲賜二十萬,此乃爭虛名而失實利。富弼與契丹再議盟好,自矜國書中入『南朝白溝所管』六字,增歲賜二十萬,其後白溝亦不盡屬我也。昔周世宗不矜功名,惟以實志取天下,如李璟欲稱帝,世宗許之;蓋已盡取其淮南地,不系其稱帝與否也。」 丁巳,米脂寨降。種諤下令:「入城,敢殺人及盜者斬!」乃降之,收城中老小萬四百二十一口,給以衣巾,仍命訛遇等各統所部以禦賊。 戊午,種諤破米脂援軍捷書至,帝喜動顏色,群臣稱賀。遣中使諭諤曰:「昨以卿急於滅賊,恐或妄進,為一方憂,故俾聽王中正節制。今乃能首挫賊鋒,功先諸路,朕甚嘉之。中正節制指揮,更不施行。其戰勝兵員並與特支錢,將官等各傳宣撫問。」 己未,拂菻國來貢。 詳定禮文所請祭地祇以五行之神從,以五人神配,用血祭;又言祭社稷請以埋血為始;從之。又言:「宗廟之有祼鬯爇蕭,則與祭天燔柴、祭地瘞血同意。近代有上香之制,頗為不經。案《隋志》雲:『天監初,何佟之議,郁鬯蕭光,所以達神,與用香其義一也。上古禮樸,未有此制。今請南郊明堂用沉香,北郊用上和香。』臣等考之,殊無依據。今崇祀郊廟明堂,器服牲幣,一用古典,至於上香,乃襲佟之議。如曰上香亦祼鬯爇蕭之比,則今既上香而又祼爇,求之古義已重複,況《開元、開寶禮》亦不用乎!」又請戶部陳歲之所貢以充庭實,仍以龜為前列,金次之,玉帛又次之,餘為後,從之。 庚申,熙河兵至女遮谷,與夏人遇,戰敗之。 癸亥,種諤至石州,賊棄積年文案、簿書、枷械,舉眾遁走,移軍據之。 甲子,詳定禮文所言:「謹按《周禮》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棲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近世惟親昊天下帝燔柏柴外,其餘天神之祀,惟燔祝板,實為闕禮。伏請天神之祀皆燔牲首,所有五帝、日、月、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靈星、壽星,並請以柏為升煙,以為歆神之始。」從之,又言:「春秋祈報大社、大稷,宜於羊豕之外加以角握牛二。」又言:「南郊、太廟、明堂,祭前一日,請以禮部尚書、侍郎省牲,光祿卿奉牲,告充告備,禮部尚書省鑊;祭之日,禮部侍郎視腥熟之節。」並從之。 乙丑,涇原兵至磨臍隘,遇夏兵,與戰,敗之。先是詔涇原兵聽高遵裕節制,仍令環慶與涇原合兵,擇便路進討。夏人之諜者以為環慶阻衡山,必從涇原取胡盧河大川出塞,故悉河南之力以支涇原。既而環慶兵不至,劉昌祚與姚麟率本路蕃、漢兵五萬獨出,離夏界堪哥平十五裡,遇夏人三萬餘眾扼磨臍隘口,不得進。諸將欲舍而東,出韋州與環慶合,昌祚曰:「遇賊不擊,枉道自全,是謂無次。且為客,利速戰,古今所聞。公等去此,自度能免乎?」乃謀分軍度胡盧河奪隘,牌手當前,神臂弓次之,弩又次之,選鋒馬在後。諭眾以立功者三倍熙河之賞,眾歡甚,響震山谷。昌祚既挾兩牌先登,弓弩繼前,與夏統軍國母弟梁大王戰,自午至申,夏人小卻;大軍乘之,夏人遂大敗。追奔二十裡,斬獲大首領十五級,小首領二百十九級,擒首領統軍侄吃多理等二十二人,斬二千四百六十級,獲偽銅印一。自是大軍通行無所礙。 戊辰,知夏州索九思遁去,種諤入夏州。 朝議既不用林廣所奏,促廣進軍。廣發瀘州,越四日,江安以所招降夷人渠帥及其質子皆隨軍;複令其次諸酋各占所居地防援餉道,故人生界免寇抄之患。 己巳,種諤入銀州。 庚午,環慶行營經略高遵裕複通遠軍。 種諤遣曲珍等領兵通黑水安定堡路,遇夏人,與戰,破之。 是日,王中正至夏州。時夏州已降種諤,諤尋引去。中正軍於城東,城中居民數十家。先是朝旨禁入賊境抄掠,夏人亦棄城邑,皆走河北。士卒無所得,皆憤悒思戰,謂中正曰:「鄜延軍先行,獲功甚多;我軍出界近二旬,所獲才三十餘級,何以覆命!且食盡矣,請襲取宥州,聊以藉口。」中正從之。 癸酉,王中正至宥州,城中居民五百餘家,遂屠之,斬首百餘級,降者十數人,獲馬牛百六十,羊千九百。軍於城東二日,殺所得馬牛羊以充食。 高遵裕至韋州,監軍司令將士勿毀官寺民居,以示招懷。 乙亥,李憲敗夏人于屈吳山。 丙子,鄜延路鈐轄曲珍破夏人於蒲桃山。 高遵裕次旱海。先是李察請以驢代夫運糧,驢塞路,饋不繼,師病之。 戊寅,林廣軍次土城山,自發江安,距今才十日。始,軍有二道可進:自納溪夷牢口至江門,近而險;自甯遠至樂共壩,回遠而平。賊意必出江門,盛兵距隘,而廣實趨樂共。賊不能支,皆逃遁。 乙卯,種諤言:「效順人已刺『歸漢』二字,恐諸路在臣後者,一例殺戮,乞賜約束。」詔:「種諤所過招納效順人,令王中正如行營經過,指揮諸將,更加存撫。」 庚辰,詔:「自今除授職事官,並以寄祿官品高下為法。凡高一品以上為行,下一品者為守,下二品以下者為試;品同者不用行、守、試。」 辛巳,涇原節制王中正入宥州。 涇原兵既破磨臍隘,行次賞移口,有二道:一北出黛黛嶺,一西北出鳴沙川。鳴沙少迂,諸將欲之黛黛,劉昌祚曰:「離漢時,運司備糧一月,今已十八日,未到靈州,倘有不繼,勢將若何?吾聞鳴沙有積粟,夏人謂之禦倉,可取而食之,靈州雖久,不足憂也。」既至,得窖藏米百萬,為留信宿,重載而趨靈州。壬午,師次城下。是時環慶軍未至,城門未闔,先鋒奪門幾入。高遵裕遣李臨、安鼎齎劄子,且曰:「已使王永昌入城招安,可勿殺。」少間,門闔,城守,斬首級四百五十,得戰馬牛羊千餘。昌祚曰:「城不足下,獨嫌于環慶爾,朝廷在遠,必謂兩道爭功。」遂按甲。 廢瀘州大硐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