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三家注史記 | 上頁 下頁
孝武本紀(3)


  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錦〔集解〕應劭曰:「錦,巫名。」
  為民祠魏脽後土營旁,〔集解〕應劭曰:「魏,故魏國也。脽,若丘之類。」
  見地如鉤狀,掊視索隱說文:「掊,抱也。」音步溝切。
  得鼎。鼎大異於眾鼎,文鏤毋款識,集解韋昭曰:「款,刻也。」〔索隱〕韋昭雲:「款,刻也。」按:識猶表識也。
  怪之,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使驗問巫錦得鼎無奸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集解〕如淳曰:「以鼎從行,上至甘泉,將薦之於天也。」
  至中山,〔集解〕徐廣曰:「河渠書鑿涇水自中山西。」〔索隱〕此山在馮翊穀口縣西,近九嵕山,土人呼為中山。河渠書韓使水工鄭國說秦鑿涇水自中山西,即此山。
  晏溫,〔集解〕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清濟為晏。晏而溫也。」〔索隱〕如淳雲:「三輔俗謂日出清濟為晏。晏而溫,故曰晏溫。」許慎注淮南子雲:「晏,無雲也。」
  有黃雲蓋焉。有麃過,上自射之,因以祭雲。集解徐廣曰:「上言從行薦之,或曰祭鼎。」
  至長安,公卿大夫皆議請尊寶鼎。天子曰:「間者河溢,歲數不登,故巡祭後土,祈為百姓育穀。今年豐廡未有報,鼎曷為出哉?」有司皆曰:「聞昔大帝興神鼎一,〔索隱〕顏師古以大帝即太昊伏犧氏,以在黃帝之前故也。
  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系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集解〕徐廣曰:「烹,煮也。鬺音觴。皆嘗以烹牲牢而祭祀也。」〔索隱〕言鼎烹牲而饗嘗也。「鬺」字又作「觴」字,音殤。漢書郊祀志雲鼎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鬲音曆。謂足中不實者名之也。
  上帝鬼神。〔集解〕服虔曰:「以祭祀上帝。或曰嘗烹酌也。」
  遭聖則興,〔正義〕遭,逢也。鼎雖淪泗水,逢聖興起,故出汾陰,西至甘泉也。
  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正義〕社主民也。社以石為之。宋社即亳社也。周武王伐紂,乃立亳社,以為監戒,覆上棧下,不使通天地陰陽之氣。周禮衰,國將危亡,故宋之社為亡殷複也。
  鼎乃淪伏而不見。頌雲『自堂徂基,〔正義〕此以下至「胡考之休1是周頌絲衣之詩。自堂,從內往外。基,門內塾也。鄭玄雲:「門側之堂謂之塾。繹禮輕,使士升堂,視壺濯及籩豆之屬,降往於塾。牲自羊徂牛,告充已,乃舉鼎告絜,禮之次也。」
  自羊徂牛;〔正義〕自堂往塾,先視羊,後及牛也。毛萇雲:「先小後大也。」
  鼐鼎及鼒,〔集解〕韋昭曰:「爾雅曰鼎絕大謂之鼐,圜奄上謂之鼒。」
  不虞不驁,〔索隱〕毛傳雲:「虞,譁也。」姚氏案:何承天雲「虞」當為「吳」,音洪霸反。又說文以「吳,一曰大言也」。此作「虞」者,與吳聲相近,故假借也。或者本文借此「虞」為歡娛字故也。
  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潤龍變,承休無疆。合茲中山,有黃白雲降〔集解〕韋昭曰:「與中山所見黃雲之氣合也。」
  蓋,若獸為符,〔集解〕服虔曰:「雲若獸,在車蓋也。」晉灼曰:「蓋,辭也。或雲符謂瑞應也。」
  路弓乘矢,〔集解〕韋昭曰:「路,大也。四矢為乘。」
  集獲壇下,報祠大饗。集解徐廣曰:「一雲大報享祠也。」
  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集解〕服虔曰:「高祖受命知之也。宜見鼎於其廟。」
  而合德焉。鼎宜見於祖禰,藏於帝廷,以合明應。」制曰:「可。」

  入海求蓬萊者,〔正義〕蓬萊、方丈、瀛州,勃海中三神山也。
  言蓬萊不遠,而不能至者,殆不見其氣。上乃遣望氣佐侯其氣雲。

  其秋,上幸雍,〔索隱〕上雍,以雍地形高,故雲上。
  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親郊之」。上疑未定。齊人公孫卿曰:「今年得寶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與黃帝時等。」卿有劄書曰:「黃帝得寶鼎宛,問於鬼臾區。〔集解〕漢書音義曰:「區,黃帝時人。」〔索隱〕鄭氏雲:「黃帝佐也。」李奇曰:「黃帝時諸侯。本作『申區』者,非;藝文志作『鬼容區』者也。」
  區對曰:『帝得寶鼎神筴,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複始。』於是黃帝迎日推筴,後率二十歲〔正義〕率音律,又音類,又所律反,三音並通。後皆放此也。
  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黃帝仙登於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視其書不經,疑其妄書,謝曰:「寶鼎事已決矣,尚何以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說,召問卿。對曰:「受此書申功,〔集解〕封禪書「功」字作「公」。
  申功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齊人也。與安期生通,受黃帝言,無書,獨有此鼎書。曰『漢興複當黃帝之時。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封禪七十二王,〔正義〕河圖雲:「王者封太山,禪梁父,易姓登崇,有七十二君也。」
  唯黃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漢主亦當上封,上封則能仙登天矣。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集解〕應劭曰:「黃帝時諸侯會封禪者七千人。」李奇曰:「說仙道得封者七千國。」張晏曰:「神靈之封謂山川之守。」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黃帝且戰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黃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區號大鴻,死葬雍,故鴻塚是也。〔集解〕蘇林曰:「今雍有鴻塚。」
  其後於黃帝接萬靈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謂寒〔集解〕徐廣曰:「一作『塞』。」
  門者,穀口也。〔集解〕漢書音義曰:「黃帝仙於塞門也。」〔索隱〕服虔雲:「黃帝所仙之處也。」小顏雲:「谷,中山之穀口,漢時為縣,今呼為冶穀,去甘泉八十裡。盛夏凜然,故曰寒門穀口也。」
  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集解〕晉灼曰:「地理志首山屬河東蒲阪,荊山在馮翊懷德縣。」
  鼎既成,有龍垂胡珣〔索隱〕顏師古雲:「胡謂項下垂肉也;珣,其毛也。故童謠曰『何當為君鼓龍胡』是也。」
  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珣,龍珣拔,墮〔正義〕徒果反。
  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胡珣號。〔正義〕戶高反,下同。
  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正義〕括地志雲:「湖水原出虢州湖城縣南三十五裡誇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
  其弓曰烏號。』」於是天子曰:「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鵕耳。」乃拜卿為郎,東使候神於太室。

  上遂郊雍,至隴西,西登空桐,〔正義〕空桐山在原州平高縣西一百里。
  幸甘泉。令祠官寬舒等具泰一祠壇,壇放薄忌泰一壇,壇三垓。〔集解〕徐廣曰:「垓,次也。」駰案:李奇曰「垓,重也。三重壇也」。〔索隱〕垓,重也。言為三重壇也。鄒氏雲一作「階」,言壇階三重。
  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黃帝西南,除八通鬼道。〔集解〕服虔曰:「坤位在未,黃帝從土位。」
  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犛牛以為俎豆牢具。而五帝獨有俎豆〔集解〕韋昭曰:「無犛牛醴之屬。」
  醴進。〔索隱〕音進。漢書作「進」。顏師古雲:「具俎豆酒醴而進之。一曰進謂雜物之具,所以加禮也。」
  其下四方地,為餟食〔索隱〕餟音竹芮反。謂聯續而祭之。漢志作「腏」,古字通。說文雲:「餟,祭酹。」〔正義〕劉伯莊雲:「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連綴也。」
  群神從者及北斗雲。已祠,胙餘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集解〕徐廣曰:「洎音居器反,肉汁也。」駰案:晉灼曰「此說合牲物燎之也。」〔正義〕劉伯莊雲:「以大羹和祭食燎之。」案:以鹿內牛中,以彘內鹿中。水,玄酒也。
  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索隱〕特,一牲也。言若牛若羊若彘,止一特也。
  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集解〕應劭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東門之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瓚曰:「漢儀郊泰一畤,皇帝平旦出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便用郊日,不用春秋也。」
  則揖;而見泰一如雍禮。其贊饗曰:「天始以寶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終而複始,皇帝敬拜見焉。」而衣上黃。其祠列火滿壇,壇旁烹炊具。有司雲「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見泰一雲陽,〔正義〕括地志雲:「漢雲陽宮在雍州雲陽縣北八十一裡。有通天台,即黃帝以來祭天圜丘之處。武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還也。」
  有司奉瑄玉〔集解〕孟康曰:「璧大六寸謂之瑄。」〔索隱〕音宣,璧大六寸也。
  嘉牲薦饗。〔正義〕漢舊儀雲:「祭天養牛五歲至二千斤。」
  是夜有美光,及晝,黃氣上屬天。」太史公、祠官寬舒等曰:「神靈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集解〕徐廣曰:「地,一作『夜』。」
  立泰畤壇以明應。令太祝領,及臘間祠。三歲天子一郊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