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六卷 東林黨議(4)


  三年二月,奪禦史周宗建俸。南京禦史徐世業劾宗建保舉熊廷弼。宗建疏辨,詞連郭鞏,有「結交宮闈,獻媚進忠」之語。中旨切責。

  冬十月,以楊漣為右僉都禦史,協理院事。

  四年二月,推南京吏部尚書鄒元標,中旨以衰老罷之。

  夏四月,吏部尚書趙南星上言:「吏部四司,惟稽勳司一人,余司皆二人,以稽勳事寡也。然今日之稽勳,皆儲為文選、考功之用,宜就近推補司官,不拘資格,一省不妨二人。」引陸光祖調吏部呂坤、黃克念等同邑同司之例為言。上從之。於是南星調職方司郎中,鄒維璉為稽勳,主外察。維璉與原任主事吳羽文皆江西人,羽文遂拘舊事求去,維璉亦不敢履任。刑科傅櫆疏侵之,羽文求去益堅,維璉亦上疏力辭。櫆複疏以僉都禦史左光鬥、吏科都給事魏大中交通故內監王安、中書汪文言。詔下文言于獄,嚴訊之。光鬥上疏自理,大略謂:「櫆之意,不利於稽勳有鄒維璉,銓司有程國祥,吏垣有魏大中,故欲一網去之。」且指其「冒東廠理刑傅繼教為兄弟,佈置窟穴」。大中亦上疏辨。得旨,命大中赴任供職。禦史袁化中、給事中甄淑相繼為光鬥辨。大學士葉向高請骸骨,疏曰:「臣十八疏乞歸,皇上維時艱主憂,臣即去何安。顧臣罪戾多矣。即如科臣傅櫆所論,汪文言實臣具題。左光鬥、魏大中之善文言,尚屬曖昧,而臣之用文言,則事蹟甚明。臣取罪之故,當聽公論,不敢妄辨,以滋紛紜。耿耿愚忠,竊謂言官之訐奏,釁不可開,駕帖之拏人,漸不可長。惟皇上罪臣一人,而稍寬其它,於以釋官府之嫌,消縉紳之禍。」上慰諭留之。已而大中既蒞任,複傳旨詰責大中:「櫆情事未明,何得赴任!」櫆乃上言:「明旨不宜二三,中旨恐開旁竊。」糾近臣以自解。

  七月,大學士葉向高予告回籍。向高再入相,政移忠賢。同事者更希意阿旨,向高動即掣肘。楊漣二十四罪疏上,忠賢恨刺骨。禦史林汝翥忤璫,群璫圍向高第索之。向高知時不可為,發憤決去。疏三十三上,後得請。左都禦史高攀龍糾劾貪污禦史崔呈秀,落職回籍。呈秀巡按淮陽,有狼籍聲。吏科都給事魏大中發其饋遺,攀龍因回道考察,劾罷之。已而呈秀以魏璫義子起用。

  冬十月朔,有事太廟,輔臣魏廣微不至,魏大中糾其無禮,指稱:「惟奢安不拜正朔。」廣微深銜之,上疏自辨。禦史李應升複疏糾之,謂「廣微不可見乃父于地下」。廣微見疏恚甚。廣微父,魏允貞也,嘗為諫官,得罪閣臣去。

  降吏科都給事魏大中、吏部員外郎夏嘉遇、禦史陳九疇三級,調外。吏部尚趙南星、左都禦史高攀龍乞罷,許之。給事中沈惟炳疏救,不允,亦調外。時推山西巡撫,南星以太常卿謝應祥沉靜有為,欲以處之,言于員外夏嘉遇。嘉遇述其意于河南道禦史袁化中,化中深然之。及化中途逢大中,告以故。先是,應祥令嘉善,大中知其才守,遂會推焉。陳九疇有私恨,遂論應祥昏耄,大中以門牆私之。互相奏辨,有旨會勘。吏部坐台臣「論人失實」上,中旨以「比周」切責之,降大中等。於是南星、攀龍皆引罪去。大學士韓爌力救,不聽,引疾歸。已而刑部尚書喬允升,吏部侍郎陳于庭,都禦史楊漣、左光鬥,太常卿謝應祥,部屬張光前、鄒維璉,科、道袁化中,許譽卿等,一時盡黜,部署皆空。戶科給事中陶崇道上言:「諸臣各執成見,無不異同,尤望皇上盡入陶鎔,化其畛域。而天語頻煩,責以朋比。彼此之互異既章,水火之情形立見。虞廷黜陟,不過賢奸;唐、宋末流,可為殷鑒。」疏入,降調。

  十二月,起徐兆魁為吏部左侍郎,朱童蒙、郭允厚、李春煜太僕寺少卿,徐大化、呂雲鵬、孫傑大理寺寺丞,霍維華、郭興治、楊維垣等皆科、道。以禦史梁夢環追論,複逮汪文言。自是羅織靡已,楊漣、魏大中相繼斃於獄。禦史李蕃疏劾輔臣朱國禎。時韓爌既去,魏廣微未得為首輔,嗾蕃劾之。

  五年秋八月,禦史張訥請廢天下書院。殺熊廷弼。初,楊、左事起,以「移宮」為案,但屬楊、左,與顧大章等無與也。已,複改為封疆,周朝瑞曾疏薦廷弼,而顧大章與楊維垣相疏辨,與楊、左又無與也。乃以封疆牽入「移宮」,於是一網盡矣。

  七年八月,上崩,無嗣,遺命以信王入繼大統。誅魏忠賢、客氏,其黨相繼伏法。

  冬十月,吏科都給事中陳爾翼上言:「東林餘孽,遍佈長安,每欲因事起釁,憂不在小。乞敕下廠、衛,嚴緝禁之。」上曰:「群臣流品,先帝澄汰已分。朕初禦極,嘉與士大夫臻平康之理,毋事揣摩形影,以滋爭競。」

  十一月,戶部員外王守履劾崔呈秀,薦舊輔韓爌。上以韓爌清忠有執,下所司知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