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江防


  日本地與閩相值,而浙之招寶關其貢道在焉,故浙、閩為最沖。南寇則廣東,北寇則由江犯留都、淮、揚,故防海外,防江為重。洪武初,于都城南新江口置水兵八千。已,稍置萬二千,造舟四百艘。又設陸兵於北岸浦子口,相掎角。所轄沿江諸郡。上自九江、廣濟、黃梅,下抵蘇、松、通、泰,中包安慶、池、和、太平,凡盜賊及販私鹽者,悉令巡捕,兼以防倭。永樂時,特命勳臣為帥視江操,其後兼用都禦史。成化四年,從錦衣衛僉事馮瑤言,令江兵依地設防,於瓜、儀、太平置將領鎮守。後六年,守備定西侯蔣琬奏調建陽、鎮江諸衛軍補江兵缺伍。十三年,命擇武大臣一人職江操,毋攝營務。又五年,從南京都禦史白昂言,敕沿江守備官互相應援,並給關防。著為令。弘治中,命新江口兩班軍如京營例,首班歇,即以次班操。

  嘉靖八年,江陰賊侯仲金等作亂,給事中夏言請設鎮守江、淮總兵官。已而寇平,總兵罷不設。十九年,沙賊黃艮等複起。帝詰兵部以罷總兵之故,乃複設,給旗牌符敕,提督沿江上下。後複裁罷。三十二年,倭患熾,複設副總兵于金山衛,轄沿海至鎮江,與狼山副總兵水陸相應。時江北俱被倭,於是量調九江、安慶官軍守京口、圌山等地。久之,給事中范宗吳言:「故事,操江都禦史防江,應、鳳二巡撫防海。後因倭警,遂以鎮江而下,通常、狼、福諸處隸之操江,以故二撫臣得諉其責。操江又以向非本屬兵,難遙制,亦漠然視之,非委任責成意。宜以圌山、三江會口為操、撫分界。」報可。其後增上下兩江巡視禦史,得舉劾有司將領,而以南京僉都禦史兼理操江,不另設。

  先是,增募水兵六千。隆慶初,以都禦史吳時來請,留四之一,餘悉罷遣,並裁中軍把總等官。已,複令分汛設守,而責以上下南北互相策應。又從都禦史宋儀望言,諸軍皆分駐江上,不得居城市。

  萬曆二十年,以倭警,言者請複設京口總兵。南京兵部尚書衷貞吉等謂既有吳淞總兵,不宜兩設。乃設兵備使者,每春汛,調備倭都督,統衛所水、陸軍赴鎮江。後七年,操江耿定力奏:「長江千餘裡,上江列營五,兵備臣三;下江列營五,兵備臣二。宜委以簡閱訓練,即以精否為兵備殿最。」部議以為然。故事,南北總哨官五日一會哨于適中地,將領官亦月兩至江上會哨。其後多不行。崇禎中,複以勳臣任操江,偷惰成習,會哨巡徼皆虛名,非有實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