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
府州縣 |
|
府。知府一人,(正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無定員,(正六品)推官一人。(正七品)其屬,經歷司經歷一人,(正八品)知事一人。(正九品)照磨所,照磨一人,(從九品)檢校一人。司獄司,司獄一人。(所轄別見) 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教養百姓。每三歲,察屬吏之賢否,上下其考,以達於省,上吏部。凡朝賀、弔祭,視布政使司,直隸府得專達。凡詔赦、例令、勘劄至,謹受之,下所屬奉行。所屬之政,皆受約束於府,劑量輕重而令之,大者白於撫、按、布、按,議允乃行。凡賓興科貢,提調學校,修明祀典之事,鹹掌之。若籍帳、軍匠、驛遞、馬牧、盜賊、倉庫、河渠、溝防、道路之事,雖有專官,皆總領而稽核之。同知、通判分掌清軍、巡捕、管糧、治農、水利、屯田、牧馬等事。無常職,(各府所掌不同,如延安、延綏同知又兼牧民,餘不盡載。)無定員。(邊府同知有增至六、七員者。)推官理刑名,贊計典。(各府推官,洪武三年始設。)經歷、照磨、檢校受發上下文移,磨勘六房宗卷。 明初,改諸路為府。洪武六年,分天下府三等:糧二十萬石以上為上府,知府秩從三品;二十萬石以下為中府,知府正四品;十萬石以下為下府,知府,從四品。已,並為正四品。七年,減北方府州縣官三百八人。十三年,選國子學生二十四人為府州縣官。六月罷各府照磨。二十七年複置。自宣德三年棄交阯布政司,計天下府凡一百五十有九。 州。知州一人,(從五品)同知,(從六品)判官無定員,(從七品。裡不及三十而無屬縣,裁同知、判官。有屬縣,裁同知。)其屬,吏目一人,(從九品。所轄別見。) 知州,掌一州之政。凡州二:有屬州,有直隸州。屬州視縣,直隸州視府,而品秩則同。同知、判官,俱視其事州之繁簡,以供厥職。計天下州凡二百三十有四。 縣。知縣一人,(正七品)縣丞一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其屬,典史一人。(所轄別見) 知縣,掌一縣之政。凡賦役,歲會實征,十年造黃冊,以丁產為差。賦有金谷、布帛及諸貨物之賦,役有力役、雇役、借債不時之役,皆視天時休咎,地利豐耗,人力貧富,調劑而均節之。歲歉則請於府若省蠲減之。凡養老、祀神、貢士、讀法、表善良、恤窮乏、稽保甲、嚴緝捕、聽獄訟,皆躬親厥職而勤慎焉。若山海澤藪之產,足以資國用者,則按籍而致貢。縣丞、主簿分掌糧馬、巡捕之事。典史典文移出納。如無縣丞,或無主簿,則分領丞簿職。(縣丞、主簿,添革不一。若編戶不及二十裡者並裁。) 吳元年,定縣三等: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從六品;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知縣正七品;三萬石以下為下縣,知縣從七品。已,並為正七品。凡新授郡縣官,給道裡費。洪武元年,征天下賢才為府州縣職,敕命厚賜,以勵其廉恥,又敕諭之至於再。三十七年,定府州縣條例八事,頒示天下,永為遵守。是時,天下府州縣官廉能正直者,必遣行人齎敕往勞,增秩賜金。仁、宣之際猶然,英、憲而下日罕。自後益重內輕外,此風絕矣。計天下縣凡一千一百七十有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