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史籍 > 後漢紀校注 | 上頁 下頁
漢安帝紀(17)


  延光四年[125年]

  春正月壬午,黃龍二、麒麟一見濮陽。

  三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庚申,上幸宛,當祠章陵,覺體不安。乙丑,疾篤,自宛還。征濟北、河間王子年十四已下、七歲已上詣京師。進號皇后母北宜春夫人為滎陽君。丁卯,帝崩于葉,不發喪。庚午,還宮。辛未,乃發喪。

  皇后與兄閻顯謀,以所征濟北王子北鄉侯懿為帝嗣,以閻顯為車騎將軍。

  ①《東觀記》、《續漢書》作「北鄉侯犢」。《通鑒》從袁記、《範書》作「懿」。李賢曰:「蓋二名。」

  乙酉,北鄉侯即皇帝位,太后臨朝。

  夏四月丁酉,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喜為太尉,參錄尚書事,故司空李合為司徒。

  ①《范書》安帝紀作「劉熹」,而馮魴傳與《袁紀》同。喜、熹可通,詳見卷八趙喜注。

  有司奏大將軍耿珍、中常侍樊豐、野王君王聖女永下獄誅。

  己酉,葬孝安皇帝恭陵。

  六月乙巳,大赦天下。

  冬十月丙午,蜀郡越嶲山崩,殺四百餘人。

  辛亥,北鄉侯薨。

  車騎將軍閻顯、中常侍江京等謀曰:「前不用濟〔陰〕(北)王,今立之,後必怨人。」乃言于太后,征濟北王、河間王子,將以為嗣。

  ①據《袁紀》上下文及《範書》改。

  初,太子之廢,居於德陽殿西鐘下。中常侍黃門孫程、王成、王國等常懷憤懣,謀欲立之。以告中常侍侯生、李閏,殺中常侍江京、陳達、劉安於省門之外。王成以劍脅李閏曰:「太子之廢,天下鹹怨。今北鄉早薨,安帝無嗣,太子聰明,天將啟之,從我乎?」閏許諾。成乃與閏列尚書〔令〕(將)、僕射已下到西鐘下,立濟陰王為皇帝,時年十一。升雲台,詔百官。

  ①《範書》宦者傳作「王康」。
  ②據《範書》改。

  顯聞帝立,懼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曰:「何不發兵擊之。」顯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景)將兵屯平朔門。登引詩等入省,顯謂詩曰:「濟陰王立,非皇太后意,璽綬在此,苟盡力效功,封侯可得。」太后使授詩等〔印〕曰:「能得濟陰王者封萬戶侯,李閏者五千戶。」詩等皆許諾:「卒被召,所將吏士少。」顯使詩與登迎吏士于左掖門外。

  ①據《範書》補「召」字,改「景」字。顯弟景乃任衛尉,亦不需如此懸賞遣之,當是崇、景形近而致訛。又平朔門,《範書》作「朔平門」,而《通鑒》從袁記。胡三省曰:「餘按百官志,朔平門,北宮北門也,恐當以宦者傳為是。」
  ②據《範書》補。

  詩因歸營,知事將敗,乃格殺登。閻景歸衛府,收兵將欲作亂。是時尚書郭鎮勒兵詣闕,遇景於公交車門。鎮下車召景,景以刃斫鎮,鎮抽劍斬景。

  戊午,使禦史詣崇德殿,收顯等親族下獄誅,妻子徙日南。

  初,上之廢,閻後豫焉,議郎陳禪議以為:「太后與上無母子之恩,當廢。」群臣鹹以為宜。司徒掾周舉說司徒李〔合〕(鹹)曰:「昔瞽瞍常欲殺舜,舜事之逾謹;鄭武姜謀殺莊公、秦始皇與母隔絕,感考叔、茅焦之言,修復子道,斯皆前世之跡,書傳之所美也。今諸閻新誅,太后前宮恐悲生疾,如從禪〔議〕(讓),若有變異,後世歸咎明公,不刊之事也。」以聞,上從之。

  ①據《袁紀》上下文改。
  ②胡三省曰:「瞽瞍使舜塗廩,而自下焚廩;使浚井,既入,從而揜之。其欲殺者屢矣,而舜事瞽瞍彌謹。書曰:『祗載見瞽瞍,夔人齋栗。』」
  ③武姜助共叔段,欲奪莊公位,公克段于鄢,閉武薑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納潁考叔之諫,隧而見母。事見隱公元年《左傳》。又秦始皇誅嫪毐,流呂不韋,遷太后于雍。齊人茅焦諫,始皇悟,複迎太后居甘泉宮。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④讓議形近而訛,今正。

  丁卯,以王禮葬北鄉侯。

  ①《範書》作「己卯」。

  辛巳,封孫程、王國等十九人為列侯。司空劉授以阿附惡逆免。

  十二月,詔曰:「朕以不德,纂承洪緒。今陰陽不和,疾疫為害,思聞忠正,以匡不逮。其令三公、卿士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楊震門下人訟震之冤,天子嘉震之忠,除二子為郎,賜錢二十萬。以禮改葬之日,有大鳥翼廣一丈三尺,集於柩前,低頭淚出,眾人莫不驚睹,葬畢,飛而沖天。

  ①《范書》楊震傳注引謝承書作「二丈三尺」。

  甲申,少府陶敦為司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