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西太后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回 神機營赴園供校閱 祈年殿失火釀奇災(2)


  流光易駛,又過中秋。西太后因秋高氣爽,每日晨起,必登佛香閣遊覽,借拓心胸。到八月二十四日,天色甫明,正擬起床梳洗,忽聞霹靂一聲,自東而西。西太后向來膽壯,也出一大驚。忙披衣起床,喚李蓮英道:「怪得很,雷聲如何有這般響?你去開軒四視,怕有物擊壞哩。」

  蓮英時已起來,奉西太后旨,到外邊檢察一周。回奏道:「園內沒有動靜,只聞有一股火藥氣味。」

  西太后道:「恐怕雷殛不遠哩。」

  說著,侍女已捧進香湯。蓮英侍太后盥漱畢,即替西太后梳髻。俄聽雨聲滴瀝,響徹梧桐,西太后道:「秋已深了,這雨聲很是蕭瑟哩!」國運亦作如是觀。

  隨又語蓮英道:「我今年已五十五歲了,鬢髮幸還未白。虧你得了一個大何首烏,俾我蒸服,有此效果。但人生終如朝露,轉瞬年已周甲,總不免要歸塵土呢!」

  李蓮英道:「聖母福如東海,壽似南山,將來總在百齡以上。」

  西太后微笑道:「偌大的何首烏,未必有此奇效。昨日偶閱藥書,須要千年何首烏,九蒸九曬服之,乃可延年,前服何首烏時,蒸制不如法,融化類粥糜,我並汁啜飲。倘令我早見此書,便知服法,算來還是可惜呢!」

  李蓮英道:「他日再有此物,可以照服了。」蓮英獻何首烏事,也從此處敘入。

  西太后道:「這是希世之物,不容易得的。」

  說著發已梳成。外面有宮監進來,奏稱,祈年殿額被雷擊壞了。西太后道:「祈年殿在天壇,何故為雷所擊?」

  言下有艴然狀。少頃由宮女呈進禦點,西太后略略揀食,便命撤去。隨向李蓮英道:「今日天大雷雨,佛香閣不去了,不如寫字消遣為是。」

  李蓮英遵旨,便呈進筆墨,攤紙桌上。西太后握筆蘸墨,運動靈腕,書就了好幾幅,或一龍字,或一虎字,或松鶴兩字。隨後用一幅庫臘箋,橫書「大圓寶鏡」四字,墨沉淋漓,頗臻神妙。西太后自覺得意,便道:「這好作殿內的匾額。」

  李蓮英奉了旨,待墨蹟已幹,即折疊收藏。

  休息一時,便進午膳。膳畢,忽報東方有紅光燭天,西太后忙出殿遙望,只見光焰飛騰,忽升忽降,恍似赤虹一條。不禁驚異道:「祝融氏又肆威了,現在天氣少霽,可上千步廊憑眺,便可了明失火的地方。」

  原來這千步廊在佛香閣下,直達玉瀾堂,廊盡便是萬壽山岡。補前回未述之闕。

  西太后躡廊登山,李蓮英自後隨著。到了山上,向東回顧,火光熊熊,勢若燎原。西太后驚道:「失火處又是天壇上面,不然何以有這般猛烈呢?」

  言至此,火勢愈烈,連爆烈的聲音都傳遞過來,西太后益驚歎不已。俄見有一宮監飛步上來,奏報道:「祈年殿又失火了。」

  西太后道:「我說是天壇上面,為什麼晨遭雷擊,刻遇火災,一日之間兩遘奇變?」

  李蓮英道:「上年萬歲爺祀天,奴才亦嘗隨去。曾見祈年殿高約十丈,共八十一楹,建築很是堅固,上蓋金頂,瓦均藍色琉璃,並沒什麼引火等物。就使偶然失慎,也容易撲滅哩!」

  西太后道:「去年臘月貞度門、太和門均不戒於火,幾乎延燒庫房,經大臣們帶著侍衛,竭力救熄。那時尚沒有這般火光。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便是此意。」連年被災,何為不自修省?

  言已,仍眼睜睜望著。火勢越燒越猛,還有涼飆助威,直至天晚未熄。李蓮英道:「慈躬不應過勞,還是下山休養罷!」

  西太后聞言,方循廊下來。至晚膳後,殿東簷角尚映著一片紅光,西太后還抱著憂慮。坐至夜半,瞭見火勢少衰,方才歸寢。翌晨起床,即見李蓮英入奏:祈年殿毀去一半,火已早熄了。蓮英所言無非迎合。

  西太后稍覺放心。巳牌將近,由禮親王世鐸,入奏祈年殿被災詳情,西太后道:「這殿系太常寺典守,為何失火?延燒許多時候。」

  禮王奏道:「據太常寺奏稱,未嘗失慎。」

  西太后不待說畢,便道:「難道是天災麼?」

  禮王複道:「典守者亦不能辭責。」

  西太后又道:「天壇是寬曠的地方,就使失慎,也應立刻撲滅哩!」

  禮王道:「昨日風助火威,各員統去撲救,無奈火盛難熄,虧得五城救火水會紳董,一齊赴援,方于黎明撲滅了。」可見李蓮英早熄之言,未盡確鑿。

  西太后道:「你去與皇上說,叫他寅畏天災,君臣交儆。所有應懲應獎,一任酌定便是。」君臣統應交儆,自己恰不必儆懼,想是與天同壽的。

  禮王唯唯趨出。越日即頒詔懲太常寺各官,及壇戶有典守之責者;嘉獎五城救火水會紳董;並以寅畏天災,君臣交儆之意,宣示內外。這也不在話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