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西太后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二回 奉密旨權閹出都 驚耗問慈闈肇釁(3)


  蓮英自十六歲入宮,人極秀媚,態度不亞小安子,宮中號他皮硝李。西太后亦甚愛寵。不過小安子資格較高一籌,因此安為總管,李居散列。安太監被殺,蓮英亦已聞知,心中恰極喜慰,暗想總管一缺,小安子外,舍我其誰!瑜、亮原不能並生。只恐西太后多心,若聞風即報,轉疑是從旁欣幸,所以隱忍不言。及上諭嚴飭宮監,未免動了一片兔死狐悲的念頭,隨即報知西太后。西太后病正告痊,陡聞此耗,不覺花容慘淡,含淚盈眶。所為何來?

  便問蓮英道:「這事是何人主張?」

  蓮英道:「想總是東太后的意思。」

  西太后道:「東太后素性和平,斷不出此。必是有人從中播弄。」

  蓮英道:「這也難料。」

  西太后突然起立道:「隨我來。」

  蓮英遵著隨去。出門數步,便至東太后宮中,不待太監報聞,就大著步進去。東太后驀見西太后到來,忙起身相迎,敘過寒暄,兩下分坐。東太后賀他病痊,西太后道:「仰托洪福,只今日得一新聞,不知真否,特來請教!」

  東太后忙問何事?西太后道:「便是安得海南下,聞被東撫丁寶楨拿斬,這事可確麼?」

  東太后道:「事是有的。」

  西太后蹙著眉道:「如何我全未得知?」

  東太后道:「正因貴體違和,所以不及商議。」

  西太后道:「安監出都,未始無罪。但立即斬決,也未免處罰太重了?」

  東太后道:「恭王奕訢說是顯背祖訓,不便輕恕,所以命東撫就地正法。」全推在恭王身上,可見東太后畏事。

  西太后柳眉直豎,道:「奕訢麼,他又來干預賞罰,太沒臣節。難道國家大政都好由他專擅麼?」

  東太后道:「皇兒也說是可殺呢。」又推到同治帝身上去,東太后何其支吾。

  西太后道:「童稚無知,奈何信他?」

  東太后默然不答。還是李蓮英從旁解圍道:「安總管也太招搖,聞他出都南下,旌旗耀日,男女盈舟,沿途盛索供張,因此惹人屬目,鬧出這樁案情。」

  西太后瞧了蓮英一瞧,便悻悻告別。既回宮,叱蓮英道:「你們統是一鼻孔出氣。」

  蓮英忙跪下道:「奴才並不與安總管有隙,只安總管敢違慈訓,亦覺不情。外人未明底細,或疑是慈躬縱庇,反累聖德,豈不是紅日掩明麼!」

  西太后冷笑道:「你算為我分謗麼?」

  蓮英連忙磕頭。好一種做作。

  西太后道:「起來。」

  蓮英方謝恩而起。

  西太后命召同治帝。同治帝方在乾清宮唱戲,形容得意。見蓮英奉旨宣召,隨即至西太后處。請過慈安,西太后怒目道:「你瞞得我好!」

  同治帝摸不著頭腦,便答道:「臣兒並沒有什麼隱瞞,何事觸動慈怒?」

  西太后道:「你為何擅殺安得海?」

  同治帝笑吟吟道:「安得海是東撫殺的,不是臣兒殺的。」倒也會辯。

  西太后道:「東撫何敢擅自殺人。你不分皂白,竟傳命出去,叫他殺卻。你既有這般能耐,何庸我等垂簾聽政!」

  同治帝仍嬉笑道:「宮監甚多,死了―個安得海,也沒甚要緊。」語帶雙敲,看似稚語,與西太后頗有關係。

  西太后益怒道:「你是讀過四子書的,你不聞殺一不辜,而得天下,聖者不為麼?」

  同治帝又道:「安得海違背祖制,僭擬無度,明明有辜,殺之正當,聖母何必憐惜?」

  西太后道:「你何故瞞我?」

  同治帝道:「適因聖母染恙,恐致觸怒,所以不敢稟白。」

  西太后以手指同治帝道:「數日不教訓你,你敢同我鬥嘴。捶你數下方好哩!」無語可說,只得擺出母后架子。

  同治帝急忙倒退,蓮英又從旁婉勸,且對著同治帝,以目視地。同治帝喻意謝罪。面面顧到,正會趨承。

  西太后道:「滾出去吧!」

  同治帝如逢恩赦,轉身急走,掉臂而去了。蓮英複替西太后捶背,西太后尚恨恨不絕。次日升殿,嚴責恭親王奕訢,並有如此專擅,應革職黜爵等語。奕訢又嚇了一身冷汗,退朝回邸,忙與大公主商量。有分教:

  懿旨重申幾落職,佳人一語竟回天。

  未知大公主為誰,容待下回說明。

  *==*==*

  孰殺安太監?西太后殺之也。西太后為嬖幸故,竟從安太監之請,密令出都。試思安太監之有此請者胡為?其有不沿途招搖,任情勒索乎?一遇剛正無私之丁寶楨,有磨刀一試而已。故吾謂殺安太監者,非他,西太后也。雖然此其間,亦有天焉,天嫉閹寺之弄權,偏使丁撫舉發在西太后小病之時。否則西太后必特旨恩赦,有雖欲殺之而不能者。天假手于丁撫,令殺安太監,而又藉以儆西太后。西太后不悟,徒銜恨他人,又用李蓮英以代之,於是天怒速,而清祚將傾矣。本回寓意,是敘西太后明昧之轉關,至貶刺安監,褒揚丁撫處,猶為襯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