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清史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一回 罪輔臣連番下詔 剿劇寇數路進兵(3)


  是時浙江巡撫,已改任王有齡,堅守兩月,援絕,乃齧指寫成血書,飛至安徽乞援。國藩注重江皖,不願分師,唯促左宗棠由贛赴浙,左軍未入浙境,省城已是不支。張玉良師至江幹,又被長毛列炮擊斃,城內糧盡援絕,遂致失守。巡撫王有齡,將軍瑞昌,及總兵饒廷選,一概死難。

  國藩聞浙江被陷,自請嚴議,詔從豁免,反授他協辦大學士職銜;【西太后權術,可愛可敬。】並命左宗棠為浙江巡撫,令與曾國藩統籌大局,亟圖補救等語。國藩感激異常,越思竭力報效,適朝旨因杭城陷沒,淞滬戒嚴,飭國藩派員防剿。國藩物色人材,又保舉一員大人物,看官道是誰人?就是後來的傅相李鴻章。

  鴻章字少荃,安徽合肥縣人,道光年間進士,曾任福建省道員。國藩聞他多才,招為募賓,嘗疏請簡於江北,興辦淮揚水師,事未果行。至是因政府旁求將帥,遂薦他才大心細,勁氣內斂,堪膺封疆重寄,奉旨報可。國藩即令鴻章回募鄉勇,照湘軍成制,練淮徐兵丁,又選湘軍名將程學啟、郭松林,做他幫手。鴻章初出茅廬,悉心訓練,遂組成鄉勇一大隊,稱為淮軍,作湘軍的後勁。【淮軍出現。】

  同治元年二月,鴻章率淮勇至安慶,國荃與弟國葆,亦率湘勇馳至,於是統轄東南的曾大帥,顯出生平絕大的抱負,調遣精兵猛將,分路出剿,進攻江寧的兵馬,歸國荃統帶,佐以楊載福、彭玉麟二路水師,規取江蘇的兵馬,歸李鴻章統帶,佐以黃翼升的水師;恢復浙江的兵馬,歸左宗棠統帶。另調廣西臬司蔣益澧,率所部至浙助剿;廬州一帶,歸多隆阿剿辦;甯國一帶,歸鮑超剿辦;李續宜已調撫安徽,穎州一帶,歸他戡定。數路大軍,統由曾大帥節制。余外還有淮上的袁甲三,揚州的都興阿,鎮江的馮子材,雖未經曾帥調遣,亦由曾帥統籌兼顧。正是馬援聚殿前之米,張華推局上之枰,金玦分頒,鐵騎四出,眼見得太平天國,要保不住了。【好一部點將錄。】

  國藩駐節安慶,居中指揮,軍書旁午,捷報飛傳。都興阿獲勝天長,左宗棠克復遂安,曾國荃、國葆,會合水陸各軍,一破長毛於荻港,再破長毛於望城崗,三破長毛於銅城閘。拔巢縣、含山縣、繁昌縣及和州,乘勢奪西梁山,複太平府城。彭玉麟入金柱關,襲據東梁山,收復蕪湖縣,與國荃合逼江寧。

  多隆阿進攻廬州,擊敗四眼狗陳玉成,緣梯登城,玉成遁去。玉成為太平天國名將,至此被多軍擊走,日暮途窮,往依練總苗沛霖。沛霖系安徽鳳台縣人,嘗為團練頭目,時人叫他苗練,頗有威名。太平天國誘他叛清,畀以封爵,旋由清副都統勝保,招撫沛霖,奏擢道員。沛霖首鼠兩端,居心叵測,適勝保複出駐穎州,沛霖感勝保薦擢,遂誘四眼狗入城,出其不意,把他捆住,並將他家眷部屬,盡行拿下,解送穎州勝保營。勝保勸降,玉成不從,乃檻送京師,有旨令在河南衛輝府伏法。

  只玉成妻很有姿色,中勝保意,留住營中,作為侍妾。婦人家水性楊花,有幾個曉得貞烈?昨日偶玉成,今日偶勝保,總教是個有情男子,就是袍衾與裯,亦所甘願。【好一個雌狗娘。】勝保憐她秀媚,非常寵愛。後來苗練複叛,勝保被逮,連侍妾押解過河,為德愣額所見,說是陳玉成賊婦,不得隨行,將侍妾軋住。其實德楞額也愛她美色,截住這個淫婦,自己受用去了。【一般是狗,一般是賊。】

  玉成既死,楚皖間遂沒有劇寇。鮑超又攻克甯國府城,走太平輔王楊輔清,降其將洪容海。曾國荃亦連克秣陵關、大勝關,進駐雨花臺,距江寧城僅四裡;分軍與國葆,留屯三汊河江東橋一帶,傍水築壘,輸通餉道。好一座金陵城,至此既失了皖南的犄角,複受水陸各軍的圍困,洪秀全焦急萬狀,亟促李秀成、李傳賢還援。兩李未至,國荃軍忽遭疾疫,病的病,死的死,國藩令國荃退守,國荃執意不允。忽報李秀成率蘇、常悍党二十萬人,還救江寧,要去攻撲國荃大營了。國藩聞警,亟奏請另簡大臣,馳赴江南,有「分重大之責任,挽艱難之氣數」等語。旋奉上諭,節錄如左:

  朝廷信用楚軍,以曾國藩忠勇,發于至誠,倚以挽救東南全域。今疾疫流行,將士摧折,深虞隳士氣而長寇氛,此無可如何之事,非該大臣一人之咎。意者朝廷政事多闕,是以上幹天和,我君臣當痛自刻責,實力實心,勉圖禳救之方,為民請命,以冀天心轉移,事機就順。刻下在京,固無可簡派之人,環顧中外,才力氣量,如曾國藩者,一時實難其選。該大臣素嘗學問,時勢艱難,尤當任以毅力,矢以小心,仍不容一息少懈也。欽此。

  國藩接旨,知京中已無意發兵,飛檄調蘇州程學啟軍,浙江蔣益澧軍,馳救國荃大營。怎奈接得覆書,都說軍務吃緊,不能應命,竟令這足智多謀的曾大帥,弄得無法可施。正是:帷幄方聞成算定,疆場可奈寇氛深。

  究竟國荃大營,果被長毛陷沒否?看官不要性急,續閱下回自知。

  *==*==*

  載垣、端華、肅順,非無可殺之罪,但為抗爭垂簾事,驟置重辟,則未免冤誣。母后臨朝,歷代所戒,至若兩宮垂簾,尤為歷代所未有。即謂嗣主沖幼,專貴從權,究不得因故舊諫諍,橫加誅戮。本回迭錄諭旨,正以明三人罪案,無非為抗爭垂簾而致。且諭中有兩宮皇太后,將三人罪狀,面諭議政王、軍機大臣,是所謂罪狀者,俱出皇太后之私意,慈安本無意構成此獄,主其事者,實為慈禧,哲婦固可畏也。

  獨信用曾國藩,實為慈禧之卓識,畀以重任,言聽計從,卒能削平大難,戡定東南,清之不亡于洪氏,慈禧與有力焉。然吾聞狄仁傑姨盧氏雲:「吾止有一子,不願使事女主」,令曾公聞之,得毋為之汗顏乎?若以剿滅長毛,目為漢賊,吾尚無取此說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