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一百回 竊國權王莽弑帝 投禦璽元後覆宗(2) |
|
群臣聞言,都不敢出聲。莽利在立幼,故有此說。惟宣帝玄孫二十三人,莽獨尋出一個最幼的玄孫,名叫作嬰,父為廣戚侯顯,乃是楚王囂曾孫,年僅二歲。托言卜相俱吉,應立為嗣。群臣怎敢抗議?全體贊成。先是泉陵侯劉慶上言,謂宜令安漢公攝政,如周公相成王故事,議尚未行。此時又由前輝光謝囂奏稱,武功縣長孟通,浚井得白石,上有丹書,文雲:「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前輝光就是長安,莽曾改定官名。及十二州郡縣界畫,分長安為前輝光後承烈二郡。謝囂由莽薦舉,又在都中,因即揣摩迎合,捏造符命。莽亟令王舜轉白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作色道:「這是欺人妄語,不宜施行!」【曉得遲了! 】 王舜道:「事已至此,無可奈何。」 莽亦但欲居攝,鎮服天下,餘無他意。只可欺騙婦人。太皇太后不得已下詔道: 蓋聞天生眾民,不能相治,為之立君以統理之。君年幼稚,必有寄託而居攝焉,然後能奉天施而成地化。朕以孝平皇帝幼年,且統國政,幾加元服,委政而屬之。今短命而崩,嗚呼哀哉!已使有司征孝宣皇帝玄孫嬰,入嗣孝平皇帝之後,玄孫年在繈褓,不得至德君子,孰能安之?安漢公莽,輔政三世,制禮作樂,與周公異世同符。今前輝光囂上言丹石之瑞,朕深思厥意,雲為皇帝者,乃攝行皇帝之事也。其令安漢公居攝踐阼,如周公故事,以武功縣為安漢公埰地,名日漢光邑。所有居攝禮儀,令有司具奏以聞。 群臣接奉詔書,酌定禮儀,安漢公當服天子袞冕,負扆踐阼,南面受朝,出入用警蹕,皆如天子制度。祭祀贊禮,應稱假皇帝。臣民稱為攝皇帝,自稱臣妾。安漢公自稱曰予。若朝見太皇太后皇帝皇后,仍自稱臣。這種不倫不類的禮議,呈將上去,有詔許可。 轉眼間已是正月,便改號為居攝元年。莽戴著冕旒,穿著袞衣,坐著鑾駕,前呼後擁,到了南郊,躬祀上帝,祀畢至東郊迎春,又赴明堂行大射禮,親養三老五更,【五更亦老人,能知五行更代之事】周制嘗設三老五更,故莽特仿行。然後返宮。遲至春暮,方立宣帝玄孫嬰為皇太子,號為孺子。尊平帝后為皇太后,使王舜為太傅左輔,甄豐為太阿右拂【讀若弼。】,甄邯為太保後承。這項特別的官名,都是王莽創造出來。 才閱一月,便有安眾侯劉崇起兵,前來討莽。崇系長沙定王發六世孫,定王發系景帝子。聞得莽為假皇帝,遂與相張紹商議道:「莽必危劉氏,天下共知莽奸,莫敢發難,我當為宗族倡義,號召天下,同誅奸賊!」 張紹很是贊成,崇不顧利害,單率部下百餘人,進攻宛城。宛城守兵,卻有數千,一經對仗,任你劉崇如何忠勇,也是多寡不敵。崇及紹俱死亂軍中。崇族父嘉,紹從弟竦,未被殺死,只恐王莽追究,反詣闕謝罪。莽欲牢籠人心,下詔特赦。張竦能文,又替劉嘉做了一篇奏章,極力諛莽,且願瀦崇宮室,垂為後戒。何其無恥乃爾。莽覽奏大喜,立即批准。褒封嘉為率禮侯,竦為淑禮侯。都人替他作歌道:「欲求封,無過張伯松;力戰鬥,不如巧為奏!」 伯松系竦表字,竦由他歌笑,大官大祿,總得安然享受了。群臣乘機上奏,略言劉崇謀逆,由安漢公權力太輕,今應許他重權,方可鎮撫天下。太皇太后一想,莽已居攝,還有何權可加?再召王舜等入問,舜等謂宜除去臣字,朝見時也即稱假皇帝。太皇太后已不能制莽,只好由他稱呼。 偏是東郡地方,又有義兵崛起,傳檄討逆,為首的乃是郡守翟義。義為故丞相方進子,表字文仲,居官正直,因聞王莽種種要求,勢將篡漢,不由的義憤填胸,遽謀起義。有甥陳豐,年只十八,卻生得膽力兼全。義因召豐入議道:「新都侯莽,攝天子位,故意擇定幼主,號為孺子,將來必篡漢家。今宗室衰弱,外無強藩,沒人敢抗國難,我父子受國厚恩,義當為國討賊,汝意以為何如?」 豐揚眉抵掌,朗聲應諾。義尚恐陳豐一人,不能濟事,再約同東郡都尉劉宇,嚴鄉侯劉信,及信弟璜,共同起事。一面部勒車騎材官,招募郡中勇敢戰士,準備出發,自稱大司馬柱天將軍,推立劉信為天子。信系東平王雲子,東平一案,人皆稱冤,見九十七回。所以將他推戴,以便號召。當下傳檄郡國,略言王莽鴆殺平帝,攝天子位,欲滅漢室,今天子已立,當恭行天罰等語。遠近義士,見他名正言順,卻也慨然樂從。義克日興師,自東郡行至山陽,約得十餘萬眾。警報傳到長安,莽不覺心驚,幾乎食不下嚥。慌忙召集黨羽,決議迎敵,拜輕車都尉孫建,為奮武將軍,成都侯王邑,為虎牙將軍,明義侯王駿,為強弩將軍,城門校尉王況,為震威將軍,忠孝侯劉宏,為奮沖將軍,震羌侯竇況,為奮威將軍,盡發關東兵甲,分道擊義。 正在陸續進兵的時候,又有三輔土豪趙朋霍鴻等,與義相應,趁著都中空虛,竟來攻打長安。莽遠近受敵,愈覺著忙,亟令衛尉王級為虎賁將軍,大鴻臚閻遷為折衝將軍,領兵出禦,趙朋霍鴻,兵勢甚盛,不下十余萬名,到處放火,連未央宮前殿,都瞭見火光。莽又使甄邯為大將軍,受鉞高廟,總掌天下兵馬,屯守城外。王舜甄豐,晝夜巡行殿中。莽抱孺子嬰至郊廟間,日夜禱告,且召語群臣道:「昔周公輔相成王,管蔡挾祿父叛周,今翟義亦狹劉信作亂,古時大聖人尚憂此變,況莽本鬥筲,何堪遇此?」 群臣都應聲道:「不經此變,如何得彰明聖德哩!」 可謂善頌善禱。莽又仿《周書》作大誥,頒示天下,表明反位孺子的意思。果然計畫精良,軍士效力,七將軍會齊陳留,與翟義等大戰一場,先斬劉璜,後獲翟義,只劉信逃得不知去向。義被捕至都中,磔死市曹。義有勇無謀,所以敗死。七將軍班師西行,移攻三輔。趙朋霍鴻,探得翟義兵敗,已經氣餒,再加莽軍大集,愈不能敵,勉強持過了年,終落得兵敗身亡,同歸於盡。 莽連得捷報,大喜過望,當即大封諸將,頒爵五等。意欲即日篡位,適值莽母功顯君得病,只好在家侍奉,佯示孝思。遷延到了秋季,功顯君方才死去。莽只服量,自言攝踐祚,當承漢後,但令長孫王宗主喪素服三年。莽專援古例,敢問此例出自何朝?廣饒侯劉京,車騎將軍千人官名。扈雲,太保屬吏臧鴻,先後上書,競言符瑞。京說是齊郡臨淄縣亭長辛當,夢見天使與語雲:「攝皇帝當為真皇帝,如若不值,但看亭中發現新井,便是確證。」 次晨辛當起來,往視亭中,果有新井,深至百尺。雲說是巴郡有石牛出現,上有丹文。鴻說是扶風雍石,也有文字發表。石牛雍石,一併呈驗。【全是現造。】莽欣然迎納,還要加造數語,奏白太皇太后,謂雍石文共有八字,乃是天告帝符,獻者封侯。看來天意難違,此後令天下奏事,不必稱攝,並改居攝三年為初始元年,上應天命。太皇太后已悟莽奸詐百出,但權在莽手,不能不從。期門郎張充,頗懷忠義,密邀同志五人,刺殺王莽,改立楚王劉紆為帝。不幸謀泄,盡被殺死。 梓潼人哀章,素行無賴,挾詐求逞,暗制銅匱一具,上署兩簽,一署天帝行璽金匱圖,一署赤帝璽邦傳與皇帝金策書。自己扮作方士模樣,黃衣黃冠,趁著黃昏時候,齎匱至高帝廟中,付與守吏。一經交代,匆匆引去。守廟官忙報王莽,莽密令人展視銅匱中語,略言攝皇帝莽,應為真天子,下署佐命十一人,一王舜,二平晏,三劉歆,四就是哀章本名,五甄邯,六王尋,七王邑,八甄豐,九王興,十孫建,十一王盛。看畢後返報王莽,莽亦知是外人捏造,但正要他這般做作,方好侈言神命,篡竊國家。 初始元年十二月朔,莽率群臣至高祖廟,拜受金匱神禪,還謁太皇太后,說了一派胡言。太皇太后正想詰駁,莽已見機趨出,改服天子冠裳,大搖大擺的走至未央宮前殿,居然登座。一班趨炎附勢的官僚,居然向莽朝賀。莽喜逐顏開,立命左右寫好詔旨,堂皇頒佈,定國號曰新,即改十二月朔日為始建國元年正月朔日,服色旗幟尚黃,犧牲尚白。此詔一出,爭呼新皇帝萬歲。 莽下座回宮,自思得為天子,僥倖已極,只是傳國禦璽,尚在太皇太后手中,應該向她取索。便召王舜入內,囑咐數語。舜應命即行,直至長樂宮中,向太皇太后取璽。原來孺子嬰未立,璽歸太皇太后執管。 太皇太后罵舜道:「汝等父子兄弟,蒙漢厚恩,尚無報答,今受人托孤,反敢乘機篡奪,不顧恩義?如此過去,恐狗彘將不食其餘。天下豈有象汝等兄弟麼?且莽既托言金匱符命,自作新皇帝,盡可自去制璽,還要這亡國璽何用?我是漢家老寡婦,死且旦夕,欲與此璽俱葬,汝等休得妄想!」【遲了,遲了! 】 說著,涕泣不止。侍女統皆下淚,舜亦俯首唏噓。過了片時,舜乃仰頭申說道:「事已至此,臣等無可挽回;若莽必欲得璽,太后豈能始終不與麼?」 太皇太后沉吟半晌,竟取出禦璽,狠命的摔在地上,且大罵道:「我老將死,看汝兄弟能不滅族否?」 舜也不答言,拾璽即出,繳與王莽。 莽見璽上已缺一角,問明王舜,知被太皇太后擲碎。不得已用金修補,終留缺痕。這璽乃是秦朝遺物,由秦子嬰獻與漢高祖,漢高祖留與子孫,至是暫歸王莽。莽用冠軍人張永言,改稱太皇太后為新室父母皇太后。未幾廢孺子嬰為定安公,號孝平皇后為定安太后,西漢遂亡。總計前漢十二主,共二百一十年。究竟王莽陰謀詭計,竊得漢家天下,能否長久享受,且孝元孝平兩後,及孺子嬰等如何結局,當由小子續編《後漢演義》,再行詳敘。惟有俚句二絕,作為《前漢演義》的煞尾聲。詩曰: 百戰經營造漢朝,誰知一旦付鴟鴞? 庸嫗無術江山去,空使宮僚著黑貂!【莽改漢黑貂著黃貂,元後獨令宮吏黑貂,事見《後漢演義》。】 得自子嬰失亦嬰,兩朝授璽若同情; 從知報應由來巧,莫替劉家恨不平! *==*==* 孝元皇后,無傅太后之驕恣,又無趙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謂母后中之賢者。乃過寵王莽,使其罔上行私,得竊國柄,是則失之愚柔,非失之驕淫也。莽知元後之易與,故設為種種欺媚,牢籠元後於股掌之中。 迨弑平帝而元後不察,迎孺子而元後不爭,稱攝皇帝假皇帝而元後不問,徒懷藏一傳國璽,不欲遽給,果何益耶?要之婦人當國,暫則危,久則亡。元後享年八十有餘,曆漢四世,不自速斃,宜乎漢之致亡也。 嗚呼元後!嗚呼西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