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東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二回 用秘計暗渡陳倉 受密囑陰弑義帝(2)


  漢軍兩獲勝仗,即進攻好畤,章平已知漢兵利害,怎敢出頭?只有召集兵民,乘城拒守。漢將樊噲等率兵圍城,竭力攻撲,約閱兩日,見城上守兵稍懈,噲即令兵士架起雲梯,督令登城。城上尚有矢石,陸續放擲,兵士未敢遽上,惱動樊噲性子,左擁盾,右執刀,首先登梯。此公慣用兩般兵器。

  梯級尚未畢登,那城上已是大嘩,亂放硬箭,亂擲巨石,噲竟用盾格開,覷著城上空隙,一躍而上,用刀亂掠,剁落頭顱好幾個。守兵措手不迭,再經漢兵蜂擁登城,殺散守兵,立即下城開門,放入餘軍。章平忙從後門逃出,落荒竄去。縣令縣丞,不及出奔,盡被殺死。城中百姓,無一反抗,情願降漢。漢兵不殺一民,當即平定。

  韓信也即入城,敘噲首功,報知漢王。漢王已封噲為臨武侯,至此複加授郎中騎將。噲與周勃、灌嬰等,分徇下郿槐裡柳中諸地,俱皆略定。乘勢攻入咸陽,擊走守將趙賁。惟廢邱為章邯所守,往攻不下。

  韓信得報,親至廢邱城外,周覽地勢,已得破城方法,遂召樊噲等授以密計,囑他分頭往辦。章邯因漢兵攻城,日夜防守,很是留意。長子章平,已從好畤逃至廢邱,與乃父相助為理,竭力抵禦,所以漢兵雖盛,急切未能攻入。一日到了夜間,忽聞城中兵民,大噪起來。章邯父子,慌忙巡視,但見平地上面,水深數尺,卻不知從何處湧來。未幾水勢更漲,仿佛似萬馬奔騰,不可控遏。轉眼間竟漲至丈許,漂沒民廬,外面偏喊聲大震,駭人聽聞。

  章邯料不能守,急同長子平帶領家小,及所有將士,從北門水淺處沖出,奔往桃林。最奇的是章邯一走,城中水勢,便即退下。看官道是何因?原來廢邱城兩面環水,自西北流向東南,韓信令樊噲等,壅住下流,使水不得順下,水無可歸,當然氾濫,湧入城中。況當秋季水漲,奔流湍急,單靠一座城牆,如何阻得住急流。章邯名為大將,徒知浪戰,不知預防,正中了韓信的秘計。【敘得明白。】

  樊噲等既逐章邯,便將下流宣洩,水自瀉去,城中就點滴不留。漢兵陸續入城,安民已畢,複去追擊章邯,章邯父子,無路可奔,再戰再敗,章平被擒,章邯自刎而亡。【始終難免一死,不若前時死于漳南,免為貳臣。】

  雍地盡為漢有,乃移兵轉攻翟塞二王。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本來是章邯手下的屬將,勇武遠不及章邯。邯敗走後,曾遣人向二王求救,二王恐漢兵入境,不敢發兵救雍。及聞章邯敗死,更嚇得膽戰心驚。再加民心不服,一聞漢兵殺到,多去降漢。董翳先知不敵,向漢請降,司馬欣越加孤立,也只有低首下心,降漢了事。三秦地方,不到一月,都歸漢王,項霸王第一著計策,是完全失敗了。趙相張耳,西行入關,正值漢兵平定三秦,也即投順漢王。漢王兵力,因此益強。

  項王前聞齊趙皆叛,已是忿恨,此次又聞關中失去,三秦都為漢屬,不由的大肆咆哮,急欲西向擊漢。一面令故吳令鄭昌為韓王,牽制漢兵,一面使蕭公角率兵數千,往攻彭越。蕭公當是官號,角為蕭公名。越擊敗蕭角,項羽更為動怒,自思彭越小丑,何能為力,無非仗著田榮聲勢,有此猖狂,欲除彭越,不得不先除田榮。於是既欲攻漢,又欲攻齊。可巧來了一封書函,接過一閱,乃是張良署名。【他本深忌張良,偏這番看了良書,竟要依他行事,是又墮入張良計中了。】

  張良書中,略言漢王失職,但得收復三秦,如約即止,不再東進。惟有齊梁蠢動,連同趙國,要想滅楚等語,這明明是良為漢計,使項王北向擊齊,不急攻漢,好教漢王乘隙東來。那項王有勇無謀,竟被張良一激便動,先去攻齊。良複歸入漢,為漢王畫策東行。

  漢王使韓庶子信領兵圖韓,許俟韓地平定後,封為韓王,信即受命去訖。張良又欲從信東去,因由漢王挽留,乃居住幕下,受封為成信侯。漢王複遣酈商等往取上郡北地,俱皆得手,再使將軍薛歐王吸,引兵前往南陽,會同王陵徒眾,東入豐沛,迎取眷屬入關。

  陵亦沛人,素與漢王相識,頗有膽略,漢王因陵年較長,事以兄禮。及起兵西進,路過南陽,適值陵亦集黨數千人,在南陽獨立一幟,漢王因遣人招陵,陵尚不甘居漢王下,托詞不往。至此次薛王二將,複來邀同王陵,陵聞漢王已得三秦,聲威遠著,乃決擬歸漢。且有老母在沛,正好乘此迎接,脫離危機,於是合兵東行。到了陽夏,卻被楚兵攔住,不得前進,只好暫時停駐,派人報告漢王,時已為漢王二年了。

  漢王得薛王二將報告,本思即日東略,只因項王兵威未挫,正是一個勁敵,不便輕率發兵,所以大加簡閱,廣為號召,待籌足三五十萬兵馬,方好啟行。

  那項王卻已親率大眾,向齊進攻,臨行時候,徵召九江王英布,一同會師。英布獨稱病不赴,但遣偏將往會。項王也不加詰責,另有一道密囑,寄與英布,叫他即日照行,不得再違。布接著密令,明知事關重大,易受惡名,惟不好屢次違拗,開罪項王,沒奈何叫過心腹,示以項王密書,令他前去照辦。

  心腹將士,奉令承教,便去改扮裝束,乘了快船,急向長江上流,星夜馳去。約莫趕了數百里,望見前面有大小船隻,鼓棹西行,料知辦事目的,已在眼前,當即搶前速駛,追行數裡,已得與前船相並,可巧天日已暮,夜色朦朧,一班改裝的九江兵,竟跳上前船倉中,拔出利刃,順手剁去,前船也有軍人,一時不及對敵,只好伸著頭顱,由他屠戮。還有一位身穿龍袍的主子,無從奔避,也落得一命嗚呼,死得不明不白。究竟此人為誰?就是前號懷王,後號義帝的楚王孫心。【畫龍點睛。】

  自從項王回都彭城,遷徙義帝,義帝不能不行。但左右群臣,依戀故鄉,未肯速徙,義帝也須整頓行李,慢慢兒的啟程。至項王將到彭城,不願再見義帝,屢使人催促西行。義帝不得已出都就道,所有從吏,陸續逃去,就是舟夫水手,也瞧不起義帝,沿途延挨,今日駛了五十裡,明日駛了三十裡,因此出都多日,尚不能到郴地,終被九江兵追及,假扮強盜,弑死義帝。舟中人夫,不做刀頭面,就做江中鬼。

  九江兵既經得手,樂得將舟中財物,搬取一空,飽載而回。途次又遇著好幾艘來船,彼此問訊,乃是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兩處遣派的兵士,也是受了項王密命,來弑義帝,及見九江兵已佔先著,不煩再進,遂各分路回去。九江兵還報英布,布自然轉達項王。項王方自喜得計,誰知被人做了話柄,反好聲罪致討了!小子有詩歎道:

  敢將故主弑江中,如此兇殘怎望終?
  沒道陰謀人未覺,須知翹首有蒼穹。

  欲知何人聲討項羽,容待下回說明。

  *==*==*

  不識地理者,不足以為將;章邯為將有年,乃於棧道以外,未知漢中之可出陳倉,是實顢頇糊塗,毫無將略,無惑乎其敗死也。漢王還定三秦,為項羽計,正宜大舉攻漢,杜其侵軼,乃因張良一書,不攻漢而攻齊,尤為誤事。良書所言,不足以欺他人,而項羽乃墮其計中,全是有勇無謀之弊。且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弑義帝于江中,夫亂臣賊子,人人得誅,自羽弑義帝,為天下所不容,而漢乃得起而乘之,故羽之失道,莫甚於弑義帝,而羽之失計,亦莫過於弑義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