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東北抗聯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7 威名遠播

  滿天星,數不清,
  東邊道,出英雄,
  抗日英雄無其數,
  楊靖宇數第一名。

  這是在東北的老百姓中間流傳著的關於楊靖宇的民謠中的一首。

  細心的人會發現,從古至今,每當有大事發生都會出現相應的民謠。而這些民謠往往又是最能反映客觀實際的。所以老百姓們都說:「眾人口是天」。按照這一說法,如果要我們給白山黑水的抗日英雄們排個座次的話,楊靖宇當坐在第一把交椅上。

  其實,不光是老百姓把楊靖宇排到了這個位置,就連敵人也是這樣看的。1944年5月偽滿警察協會出版的《滿洲國治安小史》中說:「特別值得記述的,是滿洲事變後在磐石附近活動的中國共產黨縣委組織了武裝遊擊隊,並稱為紅軍,到大同二年(1933年)9月,成全國(指偽滿洲國)之首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楊靖宇,在磐石首先暴動。」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楊靖宇帶領抗日隊伍打日本的時候,他的名字本身就是戰鬥力,如果用個我們今天生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們容易理解的例子來說這個問題的話,這就好比許多名牌商品的牌子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樣。

  楊靖宇三個字到底有多大威力?我們只要聽一下那些「過來人」是怎麼說的就可以略見一斑了。

  1933~1934年代表滿洲黨團省委巡視南滿地區的韓光在給省委的報告中講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件最有意思的事,即是唐聚伍兵工廠的一位馬技師,反日情緒極高,在唐失敗後到現在,已稍患精神病了。某日他訪我軍,到司令部後,即與楊司令和個別抗日軍頭子,談起抗日工作等情況,談至中途,忽有一人起來為馬技師介紹說:『此位即是紅軍之楊司令。』馬技師聽罷即忙立起,垂立地下不坐,靜聽我司令之講話,並口口聲聲稱道:『這回我才得到真正抗日救國的司令了!』約一小時多,楊將講話完,他跪地下叩了三個響頭,然後坐下並說:『這回我才有坐。』其後他還告訴我司令很多軍事秘密,表示出反日的真誠……」

  其實,楊靖宇這三個字不但在愛國群眾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也征服了一些偽軍的心。曾任抗聯一軍軍部團委書記的趙振華在回憶錄中就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1935年春天,有一次我們的部隊從輯安走到桓仁縣,部隊走得人困馬乏。這時天已經大亮,楊靖宇同志讓大家休息一下,他就和一些領導同志研究如何通過公路的問題。正在這時,後面的追兵向我們開了火。由於敵人很多,把我們團團包圍了。我們被迫退守在一個山上,居高臨下向敵人反擊。為了節省子彈,戰士們往山下滾石頭,砸敵人。敵人以為我們沒有子彈了,就拼命往山上沖。等到敵人接近了,我們就開槍打。這樣接連打死了很多敵人。

  這次和我們作戰的,是日本關東軍和住通化的偽軍廖旅。雙方打到下午3點多鐘,廖旅的人就問:『你們是誰的部隊?』我們說:『是楊靖宇的部隊。』他們不信,又說:『我們都是中國人,要真是楊靖宇的部隊,就派一個人到中間地帶談判。』我們經過商量就決定派一連的徐連長去了。他去了以後,對方說:『你們已經被日本人包圍了,你們常走的路日本人都下了卡子。』然後又問:『你們子彈怎樣?』我們的同志說:『子彈是足的。』其實,這是撐著說,因為摸不清對方的情況不能說實話。這時對方又說:『我們給你們一些子彈,你們今天晚上就可以從我們的防區撤出去。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連連長回來把情況彙報了,我們就決定如果他們給我們子彈,我們就把一些煙土送給他們。後來我們又問:『怎麼把東西送去呢?』他們說:『你們先讓出一個山頭,我們把子彈擱到那。你們去拿。你們再把破爛槍支、衣服扔下一些。把病馬、瘦馬,不頂用的東西扔下一些,我們就可以交差了。』我們真的這樣做了,他們也真的把子彈送來了。我們過去時,他們就往天上打槍,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不少子彈,又把煙土給了他們一些,然後,趁著天黑我們就撤出去了。我們部隊剛剛撤出,他們就和日本人接火了,打得很凶,一直打了一夜。到了天亮,日本關東軍才發現是自己打自己,打錯了,他們就說:『楊靖宇從天上飛了!』……」

  楊靖宇何以能有如此大名?

  打出來的!

  自從楊靖宇來到南滿遊擊隊後,便帶領遊擊隊在1933年的前4個月裡運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接連打退了日偽軍的4次圍攻。一時間,這支由共產黨領導的隊伍以及楊靖宇本人聲名鵲起,成為一面對各支抗日隊伍都頗有吸引力的旗幟。對此,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在1933年2月24日給省委的報告中說:楊靖宇「擔任政治委員領導隊伍以後」,南滿遊擊隊戰果累累,「大大的擴大了政治影響,隊伍日益發展,『二七』前後,增加隊員50多名」,隊員要求參加共產黨和共青團,「在工作中非常勇敢……積極」。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伯陽1933年9月8日在其巡視報告《伯陽通信第二號》中記載,當時許多自發抗日軍隊的下層官兵都紛紛議論說:「紅軍有好指揮官,能作戰,倘若各抗日軍都能加入紅軍,在紅軍的指揮下,早把日本帝國主義打出去了。」

  筆者認為,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和伯陽講的都是大實話,因為有許多材料可以為其作證。但是,他們的話好像還沒有說全面,因為楊靖宇名氣那麼大,並不完全是打出來的,還因為他有一個像大海那樣能「容納百川」的胸懷。下面這兩件從眾多材料中隨便抽出來的事便可使讀者略見一斑。

  一件是關於趙旅和馬團的。

  所謂趙旅和馬團,顧名思義,就是兩支頭頭分別姓趙和姓馬的隊伍。趙旅的首領叫趙寶林,馬團的頭頭叫馬立三。這兩支隊伍是當時磐石一帶實力較大的反日武裝。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反日堅決,但對遊擊隊卻不太「感冒」。雖然楊靖宇對他們也做過工作,但他們卻不怎麼買帳。可是楊靖宇並不打算放棄團結他們。

  有一次,趙旅和馬團在玻璃河套北板凳溝遭到了偽滿靖安軍的重兵包圍,雖然他們左突右沖,從太陽一露面一直打到日到中天,卻無論如何也突不出去。

  這可怎辦?趙寶林和馬立三的冷汗立時就下來了。找誰來救呀?誰又能救得了他們呢?找楊靖宇的遊擊隊?他們倒是在這附近,可是咱以前對人家那態度也太那個了,現在怎麼有臉去找他們呐?

  正在他們犯難的時候,楊靖宇派人給他們送信來了。

  楊靖宇告訴他們說,你們暫時再等一會兒,我馬上帶人來救你們!

  果然沒過多久,趙、馬二人就聽到在偽軍的背後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其實那主要是赤衛隊、兒童團放的鞭炮聲),偽軍也一時搞不清楚出了什麼事,陷入混亂之中。趙、馬則趁勢指揮部隊沖出了重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