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9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二五


  第772團以一部扼守華泉村東南高地,阻擊日軍的迂回部隊,而以主力進入村西北高地,抗擊日軍。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向華泉村772團防守的高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戰鬥非常激烈。772團依託有利地形,抗擊著日軍的進攻,陣地前日軍的屍體越積越多,到黃昏時陣地仍在772團手中。與華泉村同時展開戰鬥的是裡思村以北高地。22日晨陳賡「未起床即聞機槍聲」,駐守裡思村的772團1營在村北高地發現敵人,趕去指揮的是打起仗來被稱為「王瘋子」的772團副團長王近山。裡思村的戰鬥同樣進行得緊張激烈,在打退日軍多次進攻後,王近山胳膊中彈,血流不止,傷勢嚴重。王近山帶傷堅持到天黑,除了留少數部隊在內線繼續牽制敵人外,他自己帶領主力轉到南北軍城,在外線打擊日軍。

  當772團主力到達馬坊時,又發現了有兩路日軍正在向馬坊逼近,772團又迅速轉到馬坊東邊的獨堆,直到南北軍城,才得到暫時的安定。第二大在三路日軍的圍攻下,又迅速跳到外線,徹底擺脫了敵人的圍攻。772團在幾個大的跳躍過程中,使日軍圍攻獨堆、松塔撲空,圍攻馬坊撲空,圍攻南北軍城也撲空。日軍如無頭蒼蠅,東撲一下,西撲一下,不時被八路軍的正規軍、遊擊隊和自衛隊敲打一下,十分狼狽。12月底的大行山,冰天雪地。得不到補充,處於饑寒交迫中的日軍,眼看著傷病員在不斷地增多,不得不於27日全部撤退。

  這是129師第一次反「圍攻」的勝利,對於129師在太行山站穩腳跟,建立根據地,開展遊擊戰爭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那些只想打運動戰而懷疑打遊擊戰是否有效,以及對在山區能否站住腳而抱有疑問的人,這一仗的勝利猶如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胳膊負傷的王近山在戰鬥結束後住進了醫院。湊巧,769團團長陳錫聯在反「六路圍攻」戰鬥中也負了傷,一顆子彈從他嘴裡打進,又從頸部穿出,雖然沒有危及生命,但吃飯卻成了問題。兩人住在同一個病室裡,就形成了「自然分工」。當他們自己動手燉雞改善生活時,王近山分工吃肉,陳錫聯自然是喝湯了。也許是這一次的緣份,出院後王近山就從386旅調到了385旅,先任769團團長,後又出任旅副政委。王近山和陳錫聯在紅軍時期曾在一個師裡工作過,長征途中,倆人同在紅10師,陳錫聯任師長,王近山任副師長。在陳錫聯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王近山曾代理指揮部隊打了一系列的惡仗、硬仗。他們倆人可以說是相知甚深,戰友情深。

  以打仗不要命出了名的王近山這次是第三次負重傷。在戰爭年代王近山共負傷7次,其中有4次是重傷。第一次重傷是在他當連長時。有一次與敵人肉搏,他手抓、口咬、腳踢全用上了,仍然不能將對手打倒,情急中,他抱著對手朝懸崖滾去。看到王近山義無反顧的勁頭,對手立時害怕了,伸出絕望的雙手想攀抓住什麼東西,口中也在不停地發出因驚恐而變了聲的尖叫,但等待他的仍然只有墜崖後迎面撲來的大地。懸崖不算很高,兩個人都沒有摔死,但王近山的額角被尖石穿了一個洞,疼痛幾乎使他昏了過去。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忍著疼痛爬起來,將也因疼痛但已喪失了再爬起來的勇氣的對手打死。從此,王近山的額頭上就有了一塊沒有頭蓋骨遮攔的傷疤,洗澡時都不能搓洗。

  第二次負重傷是在1935年4月,王近山當時在紅10師28團任團長,帶領部隊在四川省江油縣擔負阻援任務。戰鬥中王近山頭部重傷,戰士們強行用擔架把他抬了下去,送往後方。前線的情況很緊急,王近山在後方無論如何也坐不住,稍作包紮,便立即用槍逼著戰士把他抬上前線。到前線後,他坐在擔架上指揮部隊反擊作戰。由於工近山的到來,部隊士氣大增,迅速將已經沖上來的敵人反擊下去,扭轉了局勢,取得了阻擊戰的勝利。用槍逼著戰士把自己送回前線的事只有工近山能夠幹出來。

  由於王近山在打仗中不注意隱蔽,每每要帶頭往上沖,後來上級不得不佈置六,七個警衛員寸步不離地跟著他,他要往前沖時就拉住他,他探出身子就按下他,實在不行就幾個人壓在他身上,讓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王近山又急又火。

  這次在反「六路圍攻」中左臂負傷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重傷,當時,醫院為了防止感染和保住他的生命,曾打算鋸掉他的左臂。一聽到這個決定,王近山就不幹了,這不等於被剝奪戰鬥的權利了嗎?王近山不同意這個方案。因此,手術時他堅持不做全身麻醉,生怕彼麻醉後鋸掉他的胳膊,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便主宰自己的命運。

  王近山第四次重傷傷得有些冤枉。那是1947年的一天,王近山坐車去執行任務,下慎在路上翻了車,這次王近山傷在了大腿——大腿骨骨折,當鄧小平去醫院看他的時候,王近山流著淚對鄧小平說:「鄧政委,我的腿斷了,不能再去指揮打仗!」一個戰士不能參加戰鬥是十分痛苦的事情,而這件事發生在王近山身上就顯得尤其的痛苦,因為對他來說打仗就是他的生命,不能打仗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後來在王近山逝世後編輯出版回憶他的文集時,很多當年和王近山一起戰鬥的老同志都談到了這點。

  聽了王近山的話,鄧小平也非常感動,他安慰王近山說:「近山同志,不要想那麼多,安心養傷,好好休息,仗還有得打的!」鄧小平臨走時特別囑咐院領導,一定要千方百計治好王近山的腿。不久,劉、鄧又專門從白求恩醫院調來一位專科大夫為他治傷。最後,戰勝過多次傷病的工近山以頑強的毅力,積極配合治療,使傷腿得以痊癒,又重新走上戰鬥崗位。

  勇猛頑強的王近山也同樣帶出了一支勇猛頑強的部隊。紅軍時期是能打硬仗的93師,抗日戰爭時期是驍勇善戰的772團,解放戰爭時期則是專啃硬骨頭的中原野戰軍的6縱,哪裡有王近山,哪裡就會奏響一曲勇猛頑強的動人之歌,經常是在最難啃、最危險的任務上,聽到王近山的聲音,看到王近山的身影。

  §對反「六路圍攻」的反思

  劉伯承對反「六路圍攻」的整個戰鬥過程不是很滿意。他認為起碼有這樣幾個方面做得不好:1、被動,不能主動攻敵。2、不善於利用遊擊隊及自衛隊。3、對敵人的政治進攻不注意。

  結合抗戰以來的歷次戰鬥,劉伯承有感而發,於反「六路圍攻」的第二天,即寫下了《擊退正大路敵人六路圍攻的戰術觀察》一文。

  劉伯承在這篇文章中寫道:我們的遊擊戰爭原是遊擊隊、自衛軍和基於軍隊三個成分有組織而藝術地配合行動。——就這三個成分配合作戰的作用來說,好像組成了我們打擊敵人的手一樣,遊擊隊就是筋,基幹軍隊就是骨,自衛隊就是肉。劉伯承的比喻從來都是這麼形象,筋、骨、肉、手一下子就把各種武裝力量的作用及其相互關係描述得清清楚楚。

  他進一步分析三種不同的武裝力量的使用方法和作戰方法。小的遊擊隊應在相對固定的區域內,以遊擊的方式打擊敵人,配合人數相對較多的遊擊隊,以流動的方式猛襲敵人,其承擔的主要任務應是伏擊、襲擊,破毀交通、輜重,偵察敵情。

  自衛隊的任務範圍很廣泛。察報敵情,實行抗日戒嚴,剷除漢奸,肅清敵探,封鎖消息,實行清野,搬藏糧物,特別是挖毀道路、埋地雷阻遏敵人騎兵、炮兵、裝甲隊乃至步兵,並襲擊、伏擊敵人,設疑兵擾亂疲憊敵人,以及進行後方勤務等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