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藝文類聚 | 上頁 下頁 |
老 |
|
《說文》曰:老,考也,七十曰耆,八十曰耋,九十曰耄。 《釋名》曰:九十曰鮐背,或曰黃耇,或曰凍梨,或曰鯢齒,或曰眉壽。 《易》曰:枯楊生荑,老夫得其女妻。 《尚書》曰:五福,一曰壽。 《禮記》曰:百年曰期頤。 又曰: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後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脩而兼用之。 又曰: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又曰: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 又曰: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毛詩》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又曰:酌以大鬥,以祈黃耇,黃耇鮐背,以引以翼。 《左傳》曰:燭之武對鄭伯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事具遊說篇。〕 又曰:晉悼大夫〔《太平御覽》三百八十三作夫人。〕食輿人,絳縣人或年長矣,使問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年〔御覽作季。〕於今三之一也,使問諸師曠,曰:七十三矣。 《論語讖》曰:堯舜遊首山,觀河渚,乃有五老遊河渚,曰:河圖將浮,五老飛為流星,上入昴。 《國語》曰:昔衛武公年九十有五,警於國曰:苟在朝者,無謂我老耄而舍我也,必恭恪於朝,朝夕以警戒我,聞一二之言,必誦志而納之,以訓導我。 《周書》曰:文王召太子發曰:嗚呼,我身老矣,吾語汝,我所保與守,守之哉,傳之子孫,〔事具帝王部。〕 《尚書·中候》曰:齊桓公封禪,謂管仲曰:寡人日暮,仲父年艾。 《屍子》曰:湯問伊尹曰:壽可為耶,伊尹曰:王欲之則可為,弗欲則不可為也。 《孟子》曰:伯夷避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戰國策》曰:昔者秦魏為與國,齊楚約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餘,謂魏王曰:老臣請西說秦,令兵出,可乎,曰:敬諾,遂約車遣之,且說秦王,秦王遂發兵救之。 《史記》曰:秦始王謂王翦曰:將軍老矣,何怯也。 又曰:武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至見天子,天子問治亂事,申公時已年八十餘矣。 又曰:伏生,秦博士,孝文欲求治尚書,天下無有,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老不能行,詔晁錯往受之。 《韓詩外傳》曰:齊桓公見畝丘人曰:叟年幾何,對曰:臣年八十三矣,公曰:美哉壽也。 又曰:楚丘先生,被蓑帶索,見孟嘗君,孟嘗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多遺忘矣,何以教文,先生曰:惡將我使而老哉,使我投石拔距乎,追車赴馬乎,吾則將死,何暇老哉,將使我深計而遠謀乎,設精神而決嫌疑,吾乃始壯矣,何老之有。 《說苑》曰:楚文王伐鄭,使王子革子露車,二子出遊,老人載畚從乞焉,不與,搏而奪之畚。 《漢書》曰:馮唐以老為郎,文帝輦過,問曰:父老何自為郎。 又曰:張蒼口中無齒,飲乳,妻妾以百數,曾孕者不復幸,年百餘歲乃卒。 又曰:張安世薦蘇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宣帝以武著節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 《東觀漢記》曰:馬援年六十二,請擊五溪蠻,帝湣其老,未許,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盻,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遂遣援,〔事具武部將帥篇。〕 《續漢書》曰: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以糜粥,玉杖長九尺,端鳩飾,鳩,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也。 又曰:仲秋祠老人星于國南郊。 《神仙傳》曰:淮南王安好道術,八公詣門,門者見垂白,不進,八公皆化成童子,色如桃花,門吏白王,王迎之,登思仙之台,八公還成老人,授之要道。 《世說》曰:顧悅與簡文同年而早白,簡文問曰:卿何以先老,答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隆冬轉茂。 《瀨鄉記》曰:老聃計其年紀,時已一百餘,聃無老耄之貌也。 《述異記》曰:尹雄年九十,左鬢生角,長寸半。 【詩】魏應璩詩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鋤禾莠,住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 又新詩曰:少壯面目澤,長老顏色粗,粗醜人所惡,拔白自洗蘇。 魏阮瑀詩曰:白髮隨櫛墜,未寒思厚衣,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疏遲,常恐時歲盡,魂魄忽高飛,自知百年後,堂上生旅葵,晉張載詩曰:氣力漸衰損,鬢髮終以皓,昔為春月華,今為秋日草。 晉陸機詩曰:軟顏收紅蕊,玄鬢吐素華,冉冉逝將老,咄咄奈老何。 梁範泰詩曰:在生竟何豫,未雲倏已老,華髮飄悴容,苦慮棲懷抱,疇昔少年時,皆以歸大造。 梁簡文帝詩曰:昔類紅蓮草,自玩〔原訛阮,據馮校本改。〕淥池邊,今如白華樹,還悲明鏡前。 梁孔燾老詩曰:盛年歌吹日,顧步惜容儀,一朝衰朽至,星星白髮垂。 【表】梁沈約致仕表曰:徒以桑榆無幾,時制行及,不朝之禮,忽在今辰,使反身敝廬,待終窮巷,臣又聞之,懸車散發,其來舊矣,昔廣德請骸,義在量力,二疏知止,懼貽後悔,數年以來,稍就盡竭,氣力衰耗,不自支持,若蒙天地大恩,造物洪施,拯其隆滿之切,救其害盈之災,譬彼日昃,假榮終朝,踟躕夕景,少觀盛化,宅壤歸泉,自無雲幾,祈仁仰澤,事止寸陰。 梁王僧孺為韋雍州致仕表曰:一旦攀附,遂無涯限,排雲矯漢,飛□待翼,陸離蟬組,照灼潘旗,受脤推轂,執珪奉酎,變狹室於高門,改小冠於侯服,況複還周紐其六印,歸齊列其五鼎,常懼輪輕載積,基薄墉高,器覆危傾,人指鬼瞰,老與年並,疾隨衰及,塗遙齒截,漏迫鐘鳴,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風忽至,菌蟪夕陰,倏駛無幾,堇蕣朝采,飄零已及,仰朱闕而掩涕,向濛穀而自悲,豈複式瞻拱默,仰接鐘鼓,儻帷蓋未親,東嶽稍駐,擊壤鼓腹,其賜猶多。 周王裒為庫狄峙致仕表曰:俯音赴曲,操終則外,傾身舉重,力殫斯斃,何者,日暮途遠,前哲所以告歸,漏盡載馳,昔賢以之知退,陳徐陵為王儀同致仕表曰:尺波歸海,恒歎不居,爝火為薪,猶悲假續,況複星回日薄,通人有乞老之言,鐘鳴漏盡,前史有夜行之誡,五陵鼎族,家傳軒冕,四姓鄉侯,榮由恩澤,雖虛名靡實,世官非才,年力方彊,雖不能辭退,今三元肇慶,六呂司春,得奉萬壽之杯,豫參百辟之禮,便釋朝衣,謹遵初服,方同孔光之杖,載遊戶庭,廣德之車,方懸私館。 【疏】後漢班超上疏曰:蠻夷之俗,畏壯侮老,臣超犬馬齒耄,常恐年衰,奄忽僵僕,孤魂棄捐,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但原生入玉門關,不敢望封酒泉郡。 又曰:〔又曰以下,明本無,馮校本雲,此一段宋本有之,然辭義實不屬,語亦不可解,今按其文義,蓋賦名實,疑自他篇竄入者,俟考。〕其誠無徵名實,賦以言行,具可揚倫,上方委我朝傑,搜材儒門,若取火於燧,求玉於昆,且知人則哲,永矢不諼,詢乎譽則汝察乎德,摭其實則明試以言,夫名,實之賓,實者名立,正先修名以責實,亦徵言而考行,假使賢愚紛糾,是非交競,用舍不雜於薰蕕,妍蚩豈逃乎高抬貴手,若疇離祉,馴致其令,則傅說感於殷聰,驩兜迷於堯聖,原夫未分陶璧,尚混齊竽,議遝人口,聲喧路隅,乍好丹以非素,罕惡紫之奪朱,爭笐容於磻木,指徹瑕於瑾瑜,及夫舉直措枉,削繁省蕪,轉衡用心,既不畏於狂絜,取賢□廈,求智又侔於炙輠,信垂拱而仰成,亦奚為而不可,懿其恭樹桃李,假翼鵷鸞,仰春夏而延陰,面挾而遂轉,然後實無所蔽其跡,名無所匿其端,是二物也,坦然可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