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卷一萬四千五百四十四 處


  五禦·處

  天子坐處

  【太平廣記】

  周代有異僧,號為棖公。言詞恍惚,後多有驗。時村人于舊楊興村門大樹下言議,棖公忽來逐之曰:「此天子坐處,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遷都之意。

  朕清坐處

  【宋史】

  范成大淳熙中,帥江東兼行宮留守,陛辭,詔明日辭選德殿。特設幾開宴,酒三行,命侍行過西小軒曰:「此朕清坐處也」。再坐。上曰:「勸卿一杯,且有以為侑。」公飲訖。二內侍奉縑素來,上有「石湖」二大字賜之。上為滿引,複袖禦書蘇軾詩一軸以賜。

  諸郎坐處

  【南齊書】

  王僧處,宋孝武時為禦史中丞。甲族由來不居憲台,王氏枝分居烏衣者,位宦微減。僧處為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

  掃客坐處

  【齊書】

  王思遠為侍中,性蘭潔,客有詣已者,覘知衣服垢穢方便不前,形儀新楚乃與促膝。及去,猶令二人交帚拂其坐處。

  墓取坐處

  【齊書】

  柳世隆,曉術數。于倪塘創墓,與賓客踐履,十往五往常坐一處。及卒,圖墓者正取其坐處。

  置針坐處

  【唐書】

  杜錫遷太子中舍,屢諫湣懷太子,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剌之流血。

  三無坐處

  【資治通鑒】

  唐中宗景龍三年,時政出多門,濫官充溢。人以為三無坐處,謂宰相,禦史,及員外官也。

  夢坐其處

  【晉書】

  王恭再舉晉陽之師,夢劉牢之坐其處。且謂牢之曰:「事克以卿為北府」。恭果為牢之所敗。

  從臥易處

  【西漢書】

  杜延年,字幼公。周之子也。為御史大夫。居父官府不敢當舊位,坐臥皆易其處。

  坐有膝踝處

  【東漢書】

  向栩,河內人。性卓詭不倫。常灶北坐版床上,積久板有膝踝足指之處,不好言語。後為侍中,朝廷大事,侃言正色,百官憚之。

  英公好處

  【容齋四筆】

  夏英公既失時譽,且以慶曆聖德頌之故,不正之名愈彰,然固自有好處。夏羌之叛,英公為四路經略安撫昭討使,韓魏公副之。賊犯山外,韓公令大將任福自懷遠城趨得勝寨出賊後,如未可戰,即據險置伏,要其歸。戒之至再,又移檄申約,苟違節度,雖有功亦斬。福竟賊誘沒於好山川。朝論歸咎于韓。英公使人收散兵得韓檄於衣帶間,言罪不在韓,故但奪一官。英公此事賢矣,而後來士大夫未必知也。予是以表出之。

  一年好處

  【夷堅志】

  吳中士大夫園圃多種橙橘者,好采東坡詩,「一年好處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之語。名之曰「好處」。惟陳彥存損魏塘所居之前一圃,獨標日「一年好處」。頗為新奇。時彥存自中書檢正官,丐外為江東轉運副使,到任恰滿歲而卒。殆成讖雲。然韓退之詩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花柳滿皇都。」則「好處」二字,難專以歸橙橘也。

  營丘佳處

  【江少虞類苑】

  皇佑中,範文正公鎮青龍,與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湧出。公創亭泉上,刻石記之。其後青人思公之德,目之日「範公泉」。環泉古木蒙密,塵跡不到,去市郊才數百步而若在深山中。自是幽人逋客往往賦詩,鳴琴烹茶其上。日光玲瓏,珍禽上下,真物外之遊,似非人間世也。歐陽文忠公,劉翰林貢父,及諸名公多賦詩刻石。而文忠公乃囑武公蘇唐卿篆石榜之亭中,「最為營丘佳處」。元佑中,青守以其地與王氏為水石畏,稍複完葺。

  終南佳處

  【唐書】

  廬藏用始隱少室終南山,時有意當世人目為隨駕處士。晚咐太平徇權利,司馬承禎嘗召至闕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佳處」。承禎曰:「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耳」。

  作畫妙處

  【晉書】

  顧愷之,字長康。尤善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自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睛。曰:「四體研豈本無闕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詩精妙處

  【能改齋漫錄】

  眾人方學山谷詩,晁叔用獨學老杜詩。眾人求生西方時,高秀獨求生率。叔用嘗戲呂東菜雲:「我詩非不如子,我做得子詩,只是子差熟耳」。呂戲答雲:「只熟便是精妙處,叔用大笑以為然」。

  史記妙處

  【容齋五筆】

  太史公書不待稱說,若雲襄替其高古簡妙處,殆是摹寫星日之光輝,多見其不知量也。然予每展讀至《魏世家》,蘇秦,平原君,魯仲連傳,未嘗不驚呼節,不自知其所以然。魏公子無忌與王論韓事。曰:「韓必得魏。愛魏,重魏,畏魏,韓必不敢反魏」。十餘語之間,五用「魏」字。蘇秦說趙肅俟曰:「擇交而得則民安,擇交而不得則民終身不安。齊秦為兩敵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齊而民不得安,倚齊攻秦而民不得安。平原君使楚,客毛遂願行。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曰:「三年於此矣」。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留」。遂力請行面折楚王。再言:「吾君在前,叱者何也?」至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於堂下,其英姿雄風,千載而下尚可想見。使人畏而仰之。卒定從而歸。至於趙。平原君曰:「勝不敢複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複相士」。秦圍趙,魯仲連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君曰:「勝也何敢言事!魏客新垣衍合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在,一原往見衍曰:「東國有魯仲連先生者,勝請為紹介,交之于將軍」。衍曰:「吾聞魯仲連先生,齊國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職,吾不願見魯仲連先生。」及見衍,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又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是三者重遝熟複,如駿馬下駐千丈坡,其文勢正爾,風行於上而水波,真天下之主文也。

  臥雲深處

  【頌古聯珠】

  宋太宗問僧近離甚處。曰:「臥白雲庵。」帝曰:「臥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此?」僧無對。雪竇代雲:「難逃至化北澗。」簡曰:「試聞臥雲深處客不知何以答平。蕩然至化難逃避,萬里堯天一點雲。」

  幽占堆雲處

  【禪林僧寶傳】

  谷泉禪師住芭蕉,將移保真大書壁曰:「餘此芭蕉庵,幽占堆雲處。般般異境未暇數,先看矮松三四株。」許禪僧

  責義帝之處

  【史記】

  漢酈食其說齊曰:「漢王先入咸陽收天下兵,以責義帝之處,立諸侯之後。」

  欲得穰侯處

  【資治通鑒】

  司馬公曰:「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害,薦用白起,南取鄢郢,東屬地于齊,功亦大矣。雖其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亦未至如睢之言也。睢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耳。」

  諸佛行處

  【光明經】

  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

  佛浣衣處

  【西域傳】

  佛昔盥浴次西小池。佛嘗滌器處,次北小池。佛嘗有浣衣處,次之三池。龍止其中。味甘且淨。有慢觸者,金昆羅獸即而害之。次側有方石,上有佛袈娑文跡,外道凶有人輕蹈者,池龍轍興風雨害之。

  郭有道宿處

  【東漢書】

  郭林宗每行宿逆旅,轍躬灑掃。及明去,後人至,見之曰:「此必郭有道宿處也。」

  居劉安眾處

  【南史】

  劉性陵物,族叔為丹陽。與親故書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劉安眾處。」

  郎吏臥處

  【漢書】

  廣川王去以陽成昭信為後,去有幸姬陶望卿。昭信替之曰: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傳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去曰:「是中當有自知者。」昭信即誣望卿,厲指郎吏臥處。又言:郎中令錦被,去至望卿所。令諸姬燒鐵共灼望卿,望投井死。

  不知官曹處

  【東漢書】

  張玄為陳倉縣丞,嘗以職事對府不知官曹處,吏白門下責之。時右扶風徐業聞玄,諸生引見,與語大驚曰:「今日相逢真發蒙矣。」請上堂,問難終日。

  先王置酒處

  【五代史】

  唐李克用破邢州,還軍上黨,置酒三垂岡,伶人奏百年歌。時莊宗五歲,在側,克用慨然曰:「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後二十年其代我戰於此乎!」及克用卒,莊宗即晉王位。時梁兵攻上党,王乃出兵至三垂岡。泣曰:「此先王置酒處也。」

  夫妻隱處

  【郡國志】

  長白山,陳仲子夫妻隱處。

  前身為婦處

  【太平廣記】

  魏州守崔彥武,部行一邑,愕然曰:「吾昔曾在此處為婦人。因乘馬入曲巷,入門,主人公出拜,升堂。東壁高六七尺處曰:「吾昔所誦《法華經》並釵五隻藏此壁中。其經第七卷尾火燒失文字」。穿之,果得釵與經。主人泣曰:「已妻存日誦此經,藏此釵。」彥武又指庭槐言:「吾昔欲產時,解發置此樹空中。」令探樹冗果得發。於是彥武留衣物,厚遺主人而去。

  是汝入處

  【頌古聯珠】

  玄妙備因鏡清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個入路。師曰:「還聞偃溪水聲否?」曰:「聞。」師曰:「是汝入處。」佛慧泉曰:「從這裡入,頭上腳下俱濕。雖然通得咽喉,未免一場氣急。風淅淅,浪悠悠。清風何處起?人在木蘭舟。」法雲秀曰:一滴偃溪水,四海少人聞。直饒玄會得,也是弄精魂。白雲端曰:「天生碧眼昆侖兒,有藝過人自不知。幾度黑風翻大海,波心出沒似聞嬉。」羅漢南曰:「風飄碎玉千峰雪,雨滴岩花萬國春。堪聽偃溪流水急,潺潺終日不堪聞。」古佛曰:「投老玄沙村鏡清,返聞來聽偃溪聲。如今洗耳滄浪在,誰肯臨流便濯纓。」楚安方曰:「滔滔無問說,只為太親切。有誰曾共聞?山河齊漏泄。」文殊道曰:「玄妙指示太深深,引線須憑一寸針。聞與不聞門外語,勸君休向偃溪尋。」月林觀曰:「乾坤獨立,從這裡入。風吹不著,雨打不濕。」鐵山仁曰:一孤寒泉下翠微,玄沙拈出為真機。鏡清雖向聞中入,流水何曾洗是非。

  總相念處

  【四教儀】

  應作四句分別:一者境別觀亦別,二者境別而觀總,二者境總而觀別,四者觀總境亦總。初境別,觀亦別,正是別相四念處。位次境別觀總,境總觀別,此二即二總相四念處之方便。

  十種心念處

  【法集經】

  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念佛,念處,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心念處。

  是非不到處

  【頌古聯珠】

  韶山,因僧問:「是非不到處,還有句也無?」師曰:「有。」曰:「是甚麼句?」師曰:「一片白雲不露醜。」自得暈曰:「一片孤雲不露醜,白雲兒倚青山父。鶴巢露滴夢初回,新月半鉤升萬戶。」木庵永曰:獨向滄溟截眾流,等閒舞棹擲金鉤。白雲不露煙波闊,橫笛一聲天地愁。

  制心一處

  【大悲心咒行法實】

  誦此神咒者,廣發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淨室,澡浴清淨著新衣服。制心一處,更莫異緣。

  進止有常處

  【西漢書】

  霍光為大將軍,每出入下殿門,進止有常處。郎僕射常識視之,不失尺寸。資性端勁如此。

  不變異處

  【頌古聯珠】

  曹山辭洞山。山問曰:「子向甚麼處去?」師曰:「不變異處去。」山曰:「不變異處,豈有去耶?」師曰:「去亦不變異。」丹霞淳曰:家家門掩蟾蜍月,處處鶯啼楊柳風。若謂縱橫無變異,猶如擲劍擬虛空。

  不落別處

  【頌古聯珠】

  龐居士辭藥山,山命十禪客相送至門首。十乃指空中雪曰:「好雪片片不落別處。」有全禪客曰:「落在甚處?」士遂與一掌。士又掌曰:「眼見如盲,口說如啞。」真淨文曰:「龐公全提,滴水滴凍。藥山音黎,兩眼定動。機不發時,一場困夢。本自天真,阿誰解用。」上方益曰:「全禪相送龐公,正值滿天雪下,片片不落別處。可憐有口如啞,直饒握得成團。鷂過新羅去也。解道前路善為,免得東打西打,也大奇。三年留客住,莫待去時饑。」冶父川曰:「三尺寒光射鬥牛,莫邪提處鬼神愁。蠻夷不識將軍令,誤入重圍血頸流。」石溪月曰:「頭上漫漫,腳下漫漫。拄定即易,瞥轉還難。金剛寶劍逼人寒,不墮機鋒句外看。」雲居悟曰:「落在雪裡,不犯腳手,釘嘴鐵舌,也難下口。揮掌雪團劈面來,打著金剛腦背後。」

  非幹時處

  【僧寶傳】

  真淨文因舒王問,諸經旨時處。

  《圓覺經》獨不然。何文曰:「頓成所演,直示眾生。日用現前,不屬今古。只今老僧與相公同入大光明藏,遊紅三昧,互為賓主,非幹時處。」

  發蹤指示處

  【西漢書】

  蕭何為丞相,高祖以何功盛封為鄭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何未有汗馬之勞,特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獵追殺獸者狗,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獸耳,功狗也。發縱指示,功人也。」群臣莫敢言。指示個歇處

  【禪林僧寶傳】

  龍湖聞禪師曰:「我逃世難來出家,宗師指示個歇處。」

  答不在問處

  【禪林僧寶傳】

  風穴沼禪師曰:「問不在答處,答不在問處。」

  太學為芻牧處

  【東漢書】

  翟,順帝時為將作大匠。上言光武起太學諸生橫卷,為海內所集。明帝辟雍始成,欲毀太學,太尉趙熹以為太學辟雍宜兼存,故並傳至今。頃者頹廢,至為園采芻牧之處,宜更修繕,帝從之。遂起太學,更開拓房室學者為立碑銘於學。

  有過人處

  【頌古聯珠】

  靳州五祖山法演禪師,嗣白雲端。初謁浮山遠和尚,遠一日語師曰:「吾老矣!恐虛度子光陰,可往依白雲。此老雖後生,吾未識面,但見其頌臨濟三頓棒話有過人處,必能了子大事。」師潸然禮辭。至白雲,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雲叱之,師領悟。獻投機偈曰:「山前一片閒田地,又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雲特印可。脈庵演曰:山前田地賣還買,松竹清風痛自憐。堪笑夢中誇富貴,覺來那直半分錢。竹屋簡曰:忍死叮嚀見白雲,一杯鶴酒十分斟。若教不飲空歸去,田地無由見陸沉。又卒風暴雨忽迷蹤,撞入浮山網子中。縱得白雲提得出,依然只是賣柴翁。防護風寒數處《吳志·吳紀》:

  陟使魏,司馬文王謂曰:吳自西陵至江都,五千七百里,道裡甚遠,難為堅固。」陟曰:「疆界雖遠,而必爭之地不過數四,猶人有八尺之軀,防護風寒亦數處耳。」梁松之曰:「若曰譬如金城萬雉,所急防者四門而已。方陟此對,不猶愈乎!」

  無著手處

  【晉書】

  杜預伐吳,累克城邑。議者更俟來冬大舉。預曰:「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複著手處也。」

  無措手處

  【後周書】

  宗室宇文孝伯,宣帝誅之。隋文帝后謂高曰:「孝伯實有周之良臣,若使此人在朝,我輩無措手處也。」

  無下箸處

  【晉書】

  何曾位太宰,性豪奢,廚饌滋味過於王者。每設燕見不食大官所設,帝轍命取其食,蒸餅不拆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人以小紙為書者,勒記室勿報。其子劭亦有父風,食必盡四方珍異,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

  晉任愷,初尚魏明帝女。至武帝時為侍中,惡賈充為人,每裁抑焉。充乘間言愷為吏部尚書侍覲轉希譭謗益至。謂愷豪侈用禦食器,有司撿檄,是愷妻齋長公主得賜魏時禦器也。免官,愷乃縱酒耽樂,極滋味以自奉。初何劭以公子每食必盡四方珍饌,愷乃逾之,一食萬錢,猶雲無可下箸處。

  無棲泊處

  【頌古聯珠】

  潤洲鶴林玄素禪師,有僧敲門。師雲:「誰?」僧雲:「是僧。」師雲:「莫道是僧,佛來也不著。」僧雲:「為甚麼不著?」師雲:「無棲泊處。」松源嶽曰:「十月清霜重,臨風徹骨寒。苦無棲泊處,擺手出長安。」自默恭曰:「個佛來也不著,骨頭節節是黃金。不消三拜勘破了,鶴淚空山竹滿林。」

  覓個住處

  【頌古聯珠】

  趙洲諗禪師到雲居。居雲:「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師曰:「什麼處住得?」居雲:「前面有古寺基。」師曰:「與麼即和尚自在取。」師又到茱更。更雲:「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去?」師曰:「什麼處住得?」更雲:「老老大大住處也不識。」師曰:「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卻被驢撲。」掩室開曰:展陣開旗各運謀,箭鋒相敵未輕休。等閒露出反身句,直得千江水逆流。率庵琮曰:突出山前古寺基,趙州聞得便攢眉。寥寥今古無人共,一片斷雲天外飛。

  沒著文章處

  【老學庵筆記】

  呂吉甫在北都,甚愛晁之道。之道方以元符上書責官,吉甫不敢薦。謂曰:「君才如此,乃自滔罪籍,可惜也。」之道對曰:「詠之無他,但沒著文章處耳。」其恃氣不撓如此。

  讀書無用處

  【吳虎臣漫錄】

  程伯淳言:令僧家讀一卷經,便要經中道理受用。儒者讀書卻只閑讀了,都無用處。

  詩體有定處

  【夢溪詩話】

  山谷言文章必謹佈置。每見後學多言以原道,命意曲折,後予以此既考古人法度。如杜甫贈韋見素詩雲: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此一篇立意,故使人靜聽而具陳之。自雲:「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皆儒冠事業也。」自雲:此意竟蕭條至蹬無蹤鱗,言誤身如此也。則意舉而文備,故已有是詩矣。然必言其所以誤者,於是有厚愧真知之句。所以真知者,謂傳誦其詩也。然宰相職在薦賢,不當徒愛人而已,士故不能無望。故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果不能薦賢,則去之可也。故曰:「焉能心怏怏,只是走。」又將去海而去秦也。然其去也,必有遲遲不忍之意。故曰:「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則所知不可以不別。故曰:常礙報一飯。況懷辭大臣。夫如此,是可以相忘於江湖之外,雖見之亦不得而見矣。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終馬此詩前賢錄為壓卷,蓋佈置最得正體。如官府甲第,廳堂房室各有定處,不可亂也。韓文公《原道》與書之堯典如此,其他皆謂之變體可也。

  左傳害理處

  【容齋三筆】

  《左傳》:

  有害理處。

  《左傳》:

  議論遣辭頗有害理者,以文章富豐之故,後人一切不復言。今略疏數端以箴其失。

  《傳》雲: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二於號。杜氏謂不復專任鄭伯也。周公于于王孫蘇爭政,王叛王孫蘇,杜氏曰:叛者不與也。夫以君之於臣而言二與叛,豈理也哉!晉平戎于王單,襄公如晉拜成,劉康公徼戎將,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國,不義。晉范吉射趙鞅交兵。劉氏範氏世為婚姻。萇弘事劉文公故周與范氏趙鞅以為討。夫以天子之使出聘侯國而言拜成,謂周于晉為欺大國諸侯之卿。跋扈于天子而言討,皆于名分為不正。其他如晉邢侯殺叔魚,叔魚兄叔向數其惡而屍諸市,其于兄弟之義為弗薦矣。而托仲尼之語雲:殺親益榮。杜氏又謂榮名益已,以弟陳屍為兄榮,尤為失也。

  題目出處

  【玉堂紀事】

  印書箋題,本為晚學設,不為無益。然而所試詩賦題目,或出經史、傳紀、注疏、文集,諸子百家,難以遍知。今乃揭示本文其法亦善矣。唐時試題不具出處,如《孤竹管賦》滿場不知出《周禮》,甚可笑也。彼有經義亦效箋題,果何為也?矧治經人所業專一,若不識出處,繆妄之甚。茲固所當略也,主文已當缺然。

  韻要出處

  【岩溪詩話】

  劉禹錫嘉話雲:「作詩押韻要有出處,近欲押一餳字,六經中無此字,唯《周禮》『吹簫處』,注有此一字,終不敢押。予按禹錫曆陽書事詩雲「:湖魚香勝肉,官酒重如餳。則何嘗按六經所出耶」!《洛陽伽籃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釀酒,盛暑曝之日中。經旬不壞,當時謂之「鶴觴白墮」,乃人名。子瞻詩雲:「獨看紅蕖傾白墮。」《石林避暑錄》雲:若以白隨為酒,則醋浸曹公湯尋右軍可也。予按《文選》魏武帝《短歌行》雲:「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康亦作酒,人而選詩,遂以為酒用。東坡豈祖是耶?

  何須出處

  【老學庵筆記】

  東坡先生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有雲「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為小試官得之,以示歐陽公。公曰:「此出何書?」聖俞曰:「何須出處。」公以為皆偶忘之,然亦大稱歡。初欲以為魁,終以此不果。揭榜見東坡姓名,公謂聖俞曰:「此郎必有所據,更恨吾輩不能記耳。」及謁謝首問之。東坡亦對曰:「何須出處!」乃與聖俞語合。公賞其豪邁,太息不已。

  中皆同處

  【東漢書】

  陳湣寵善弩射,十發十中,中皆同處。注:龐射有秘法,以天覆地載參連為奇。又有三微為經,三小為緯,經緯和將。萬勝之方,然要在機牙。

  器玩同處

  【晉書】

  陸雲與兄平原書曰:「一日按行曹公器物書刀五枚,琉璃筆一枝。」景初二年七月七日,劉婕妤雲:「見使此人悵然」按魏武於漢為相,不得有婕妤。又景初是魏明帝年,如此,則文帝物也。與曹公器玩同處,故致舛雜。

  知酒肉處

  【白氏六貼】

  趙達如故人家,具食,食畢,主人曰:「乏嘉肴無以敘意。」達因取雙箸再三縱橫曰:「君東壁下有美酒一斛,鹿肉三斤。」主人慚曰:「以卿善射,故相試耳。」

  知鵝肉黑白處

  【晉書載記】

  苻堅從子朗,字允達,為青州剌史。或人殺雞食之。朗曰:「此雞棲半露。」檢之亦驗。又食鵝肉,知黑白之處。人不信,記而試之,無毫釐差。

  枕席有涕泣處

  【東漢書】

  馮異為光武司隸主簿,自伯升之敗,光武不敢顯其悲戚。每獨居,不禦酒肉,枕席有涕泣處。異獨叩頭,寬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

  食灸不知口處

  【晉書】

  司馬流與蘇峻戰,食灸不知口處。

  巢窟在何處

  【南史】

  齊謝淪為吏部尚書,時王晏為尚書令。晏嘗呼淪共載。淪正色曰:君巢窟在何處。

  居窮僻處

  【西漢書】

  蕭何買田宅必居窮僻處,為家不治垣屋。曰:「令後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

  種瓜溫處

  【漢書】

  《儒林傳》:

  新豐有湣儒鄉,秦既焚書,拜諸生為郎七百人。密令冬種瓜驪山坑谷中溫處,瓜成,詔博士諸生就視之,為伏機,諸生至。方相難所更法不決。因發機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

  印複故處

  【事類合壁】

  裴度平章中書失印,度自如,左右曰:「複于故處得印。」度不應。或問其故。曰:「此必吏人盜之,以印書卷耳。急則投諸水火,緩則複還故處。」人服其識量。

  獨無閑處

  【史記】

  漢文謂馮唐公曰:眾我獨無閑處。

  轉法輪處

  【釋迦譜】

  世尊思惟王師大臣所遣僑陳如等五人瞻視我者皆悉聰明,為此五人先開法門。又自思惟,古昔諸佛輪法輪處在于波羅奈國,鹿野苑中。又此五人亦在於彼,我今應往至其往處,轉大法輪。

  華嚴七處

  【華嚴經】

  菩提場、普光殿、忉利天、夜摩天、晝率天、他化天、逝多林,是為七處也。

  陵穀代處

  【資治能鑒】

  後漢桓帝以災異詔問消複之術,楊賜對曰:今縉紳之徒委伏畎畝,口誦堯舜之言,身蹈絕俗之行,委揖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穀代處。

  畫樓咕酒處

  【禪林僧寶傳】

  法昌遇和黃龍南偈曰:葫蘆棚上掛冬瓜,麥浪堆中釣得蝦。誰在畫樓沽酒處,相邀來吃趙州茶。

  龍移他處

  【僧寶傳】

  重雲暉山有龍湫,險惡不可犯,暈督役夷塞之以為路。龍亦移他處,但見雲雷隨之。

  牽牛涼處

  【魏志】

  管甯,有牛暴田為牽著涼處,自為飲食過於牛主。

  【隋書】

  李士謙,有牛犯其田,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於本主。

  讀書處

  【灃陽志】

  車武子讀書處:父老相傳此地靈,斷碑沒墨水雲腥。只今幾載蘭江上,老盡秋風不見螢。

  【元劉將孫養吾集】

  讀書處記:丞相信公之季弟稱文堂,蚤贊困謀,開朝跡。及丞相留燕山,與書如訣曰: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隱。隱當若之何?山中讀書可矣。其它日為管甯,為陶潛,使千載之下,以是稱吾三人。文堂受言服膺,讀書深密,無故山以外之跡,隨寓以讀書處扁之。歲年腕晚坐念喟然,往帛書隨手裂去,曷其使來者不忘?亦惟是筆墨傳著以貽永久。乃錄副墨視予命之記。嗚呼,書盡在文山矣!尚何言?抑有書以來,凡具耳目心知者,孰不知讀,而古今高材顯仕則有之矣。謂非書之效不可,而可謂之能讀者幾。書一也,而讀者異焉。子駿白頭國師,傳極群書以為之資。此亦一讀書也。阿瞞飛揚鬱抑,而欲名山精舍為二十年規。此亦一讀書也。書何與?於人事而有遺恨者矣!意者書亦不能無憾於此也。書非以資讀,而讀者亦若有福。昔人有罷相,而或誚其胸中欠讀數百卷者。有入翰林,而恨其太蚤不得老者,雖如萊公精忠大節,猶有置不滿於此,則書有不及讀者矣。前史賢相,或再問再不知或講井田禮樂有厚慚以至《論語》半部斷章稱相,業不可及,則書有必讀者矣。書何假於讀,而猶有不暇與不足,則書何負於世哉!嗚呼,書之效可睹矣!事業有不在於學問,而學問各自為是非。向微千鈞一鏤,猶有信公若而人,則教忠孝永已如清談,而羲農以來為有餘愧矣。然則今之所為讀者何書也?是則有可言者矣。載籍以來,自刪定筆削而後成書,泛而為諸子百家,私之為傳授,為專門名家,為訓詁章句,為貼義套括,一反之為親說。大明之為理學,墨守者局師說,尊統承;擇便者借光寵,捷功利;巧者媒禽犢,曲阿世;淺者拾土梗,供辭章;最下又疣贅給科舉。三千年間讀書者具是矣,孰能反而求其初,孰能通而會其極?嗚呼,其自三代以來,前修往哲,晦明絕續,毫分縷析,以至斯世也。其亦幸而漢唐以下,而無議論之多門,場屋之遺累,以及此時也。學術之異同,不待辨而唯是之歸;義理之擇執,不必泥而唯善之師。觀于正大而得天地之所與立,揆之心腦而得聖賢之所與同。夫豈呻其占畢誦其糟粕之謂而已哉!文堂之於讀書也,既進而不願為河汾之十策,又幸退而不必如邴根矩之教遼東,比幼安藜床膝穴則彼良苦,視淵明賦山海自遣則此有餘。其所自得者,丞相之所不能教而吾亦不能得於言也。雖然,彼一時也,此一時也,文堂之善其身足矣!茲名茲志又將以遺于方來,以之承家,以之教子,如斯而已乎!其於用世,亦有政自不免者乎!抑此為讀書言之也。其使觀雪窖之帖,而興於今昔之故,以予文其間豈不足以有感也!是則異夫世之所謂讀書者這撰矣。斯其不負信公之教也歟。文堂,名璋。字諸子。力學喜屬辭,皆讀書之效雲。此帖九百七十八字,慷慨而惻情至誼盡。百世之下,誦之者猶流涕也。別為刻藏此處。於是信公去世二十有三年矣。大德第八重九書。

  【國朝貝廷臣】

  《題江集》:

  題山陰讀書處:蘭亭修禊處,愛爾好林泉。閉戶不曾出,讀書渾小眠。青山秋氣早,綠樹午陰圓。何日期相遇,西陵一問船。

  滌硯處

  【元一統志】

  諸葛武侯滌硯處,在沅江縣西四十裡臥龍寺。

  托身處

  【唐劉長卿集】

  小鳥篇上裴尹禦花縱有報恩時,擇木誰容托身處。

  【頌古聯珠】

  首山念因僧問如何是學人用心處?師曰:「怪你一問遲也。」投子青曰:未語能明迷悟情,發言方表赤心人。只貪進步求名玉,爭信靈苗不受春。

  【修懺要旨】

  然須預識標心之處進行之門,所謂圃常正信也。

  難眠處

  【晉書】

  郭子許侍郎,顧司空俱作王丞相從事,嘗夜在丞相所飲,二人歡極,丞相便使入已帳中眠。顧至曉猶輾轉不得熟寐,許上床便大鼾。丞相語諸客曰:「此中亦是難眠處耳。」

  懺悔處

  【修懺要旨】

  行人親迎良師學懺悔處,即不思議境理觀所詣之處也。

  親切處

  【頌古聯珠】

  風穴沼因僧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須彌南畔齊打鼓,賀蘭山前築皮毯。」投子青曰:親切曾伸問老翁,東山歌唱北山吟。弄潮須是吳江客,別語還他漢地人。首山念因僧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吾九盡日又逢春。」曰:「畢竟如何?」師曰:「冬到寒食一百五。」投子青曰:日暮陰雲郊野深,重陽到後菊花新。不困西嶠殘水盡,爭得東山一帶春。

  緊要處

  【頌古聯珠】

  雪峰存因僧問緊要處,乞師指示。師曰:「是甚麼?」僧於言下大悟。雲門雲:「雪峰向你道什麼?」圓悟勤曰:雪峰騎駿馬,雲門跨驢兒,一踢一踏相賓士。長安有路非無路,夜半行時人不知。又曰:無量劫來是個甚麼?覯面金提,幾乎蹉過不蹉過,土苴堆頭且高臥。

  有長處

  【頌古聯珠】

  雲門偃曰:平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荊棘林是好手。時有僧出雲:「與麼則堂中第一座有長處也。」師曰:「蘇嚕蘇嚕。」水庵曰:舉手攀南斗,移身倚北辰。出頭天外看,須是個般人。虛堂隱曰:聲如鳴玉靜邊門,誰信幽人不見君!花到海棠將寂寞,繡衣猶把麝香熏。斷橋倫曰:將軍有令閃旌旗,胡騎紛紛頓失威。縱有突然驍驟者,有知身已蹈重圍。

  無學處

  【頌古聯珠】

  雲居因僧問全無學處,如何立身?師曰:「無立身處。」曰:「佛事何勞?」師曰:「不同興化。」投子青曰:苔殿煙收紫氣旋,拱班宸幄退堯年。鳳樓不宿桃源客,豈並金光囑漢天。

  向何處

  【唐劉長卿集】

  夕次擔石湖,夢洛陽親故。萬里雲海空,孤帆向何處?

  擇吉處

  【劉熙釋名】

  宅,擇也。言擇吉處而營之也。

  吃飯處

  【五代史】

  《晉李後傳》:

  耶律德光曰:可無憂,管取一吃飯處。

  不毛處

  【孔白六帖】

  《劉禹錫傳》:

  敘張九齡為宰相建言,放臣悉徙五溪不毛處。然九齡自內職出,始安有瘴癘之歡!罷政事守荊州,有拘囚之思。身出荒陬一失意不能堪,矧華人士族必致醜地,然後快意哉!

  深深處

  【頌古聯珠】

  京兆白雲善藏禪師僧問如何是深深處?師曰:「矮子渡深溪。」丹霞淳曰:「白頭童子智尤長,半夜三更渡渺茫。任運往來無間斷,不消船艇與浮囊。

  真一處

  【大還寶章】

  真一處中黃宮。分身三處《法花珠林·潛道篇》雲釋寶志公跡多異,有僧正法獻欲以一衣遺志,遣使于龍光賓二寺求之。並雲:「昨宿旦出。」又至其常所造廣候伯家尋之。伯雲:「志昨在此行道,旦眠未寤。」使還,以告獻。方知其分身三處宿焉。

  三好處

  【止觀】

  好處有三:一深山遠穀,二頭陀抖擻,三蘭若伽藍;若離三處,餘則不可也。

  四念處

  【四教儀集注】

  四者,數也。念者,觀慧也。處者,境也。今言四者:人于五陰起四倒,故於色多起淨倒,於受多起樂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舉四倒故言四也。

  四居處

  【顯揚聖教論】

  四居處,廣說如經:一慧居處,三諦居處,三舍居處,四寂靜居處。

  五易處

  【賈誼新書】

  豫讓寡面變容,吞炭變聲,必執襄子一歲而五易處。

  內六處

  【大集法門經】

  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

  外六處

  【大集法門經】

  謂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

  十二處

  【楞嚴經注】

  言:處者,蓋六根。是受六塵所入之處。六塵,是受六根所入之處。則根塵互為所在之義,故名十二處。又曰:色與見二處,聽與聲二處,嗅與香二處,嘗與味二處,身與觸二處,意與法二處,十二處俱虛妄。有相因緣,非自然性。

  鳥飛處

  【唐劉長卿集】

  武丘寺:仰見山僧來,遙從鳥飛處。

  知杖處

  【玉融新對】

  廣字函高僧傳曰:釋曇霍蔬食苦行,從河南來至自西平,特一錫杖,令人跪之。雲:「此是波若眼,奉之可以得道。」人或藏其錫杖,霍閉目少時立知其處。並奇其神異,終莫能測。

  是道處

  【須真天子經】

  問何所處是道處?文殊答言:寂靜是道處。

  近離甚處

  【碧岩錄】

  圓悟勤禪師,舉仰山問僧近離處。天下人一般也要問過,因風吹火,不可不作常程。僧雲:「廬山。」石頭人雖得。山雲:「曾遊五老峰麼?」因行不妨掉臂,何曾蹉過。僧雲:「不曾到。」移一步面赤不如語直也似忘前失後。山雲:闍黎不曾遊山。太多事生惜取眉毛好,這老漢著甚死急!雲門雲:「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殺人刀,活人劍,兩個三個,要知山上路須是去來人。驗人端的處,下口便知音。古人道:「沒量大人向語脈裡轉卻,若是頂門具眼,舉著便知落處。」看他一問一答,歷歷分明,雲門為什麼卻道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古人到這裡,如明鏡當台,明珠在掌,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一個蠅子也過他監不得。且道作麼生是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也不妨險峻,到這田地,也須是個漢始可提掇。雲門拈雲:「這僧親從廬山來,因什麼卻道闍黎不曾遊山。」溈山一日問仰山雲:「諸方若有僧來,汝將什麼驗他?」仰山雲:「某甲有驗處。」溈山雲:「子試舉看。」仰山雲:「某甲尋常見僧來,只舉拂子向伊道:『諸方還有這個麼?』待伊有語,只向伊道這個即且置,那個如何?」溈山雲:「此是向上人牙爪豈不為好?馬祖問百丈:『什麼處來?』丈雲:『山下來。』祖雲『路上還逢著一個麼?』丈雲:『不曾』。祖雲:『什麼不曾逢著?』丈雲:『若逢著即舉似和尚。』祖雲:『那裡得這消息來?』丈雲:『某甲罪過。』祖雲:『卻是老僧罪過。』」仰山問僧正相類此。當時待他道曾到五老峰麼?這僧若是個漢。但雲:「禍事。」卻道不曾到。這僧既不作家,仰山何不處令而行,免見後面許多葛藤。卻雲闍黎不曾遊山,所以雲門道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若是出草之談,則不恁麼。出草入草,頭上漫漫腳下漫漫半開半合他也恁麼我也恁麼誰解尋討?頂門具一隻眼闍黎不解尋討。白雲重重,千重百匝,頭上安頭。紅日杲杲。破也瞎舉眼即錯。左顧無瑕,瞎漢依前無事,你作許多伎倆作什麼。右盼已老。一念葛年過。君不見,寒山子,癩兒牽伴。行太早。也不早。十年歸不得,即今在什麼處灼然。忘卻來時道。梁儂得自由,放過一著便打,莫做這志前失後好。出草入草,誰解尋討?雪竇卻知他落處,到這裡一手抬,一手搦。白雲重重,紅日杲杲,大似草茸茸,煙幕幕。到這裡,無一絲毫屬凡,無一絲毫屬聖,偏界不曾藏,一一蓋覆不得。所謂無心境界,寒不聞寒,熱不聞熱,都盧是個大解脫門。左顧無瑕,右盼已老。懶瓚和尚,隱居衡山石室中,唐德宗聞其名,遣使召之。使者至其室,宣言天子有詔,尊者當起謝恩。瓚方撥牛糞炎尋煨芋而食,寒涕垂顧,未嘗答。使者笑曰:「且勸尊者拭涕。」瓚曰:「我豈有工夫為俗人拭涕耶!」竟不起。使回奏,德宗甚欽歎之。似這般清寥寥,白的的,不受人處分,直昌把得定,如生鐵鑄就相似。只如善道和尚遭沙汰後,更不復作僧人,呼為石室行者。每踏碓忘移步,僧問臨濟:「石室行者忘移步,意肯如何?」濟雲:「沒溺深坑,法眼圓成實性。」頌雲:「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到頭霜月夜,任運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長似路迷。舉頭殘畫在,元是謝家西。」雪竇道:「君不見,寒山子,行太早。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寒山子詩雲:「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下有班白人,勞嘮讀黃老。十年歸不得,忘卻來時道。」永嘉又道:「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到這裡,如癡似兀,方見此公案。若不到這田地,只在語言中走,有甚了日。又垂示雲:透出生死,撥轉機關。等閒截鐵斬釘,隨處蓋天蓋地。且道是什麼人行履處,試舉看。舉雲門問僧:「近離甚處。」不可道西禪探竿影草,不可道東西南北。僧雲:「西禪。」果然實頭,當時好與本分草料。門雲:「西禪近日有何言句。?欲舉,恐驚和尚深辨來風,也似和尚番似寐語。僧展兩手,敗闕了也。勾賊破家,不妨令人疑著。門打一掌。據令而行好打快鞭難逢僧雲:「某甲話在。」你待要翻歎那,卻似有才旗奪鼓底手腳。門卻展兩手。嶺駕與青龍不解騎。們無語。可惜。門便打。不可放過,此棒合是雲門吃。何故?當斷不斷,返招其亂,閣黎合吃多少放過一著,若不放過合作麼生?雲門問:「這僧近離甚處?」僧雲:「西禪。這個是當面話。如閃電相似。」門雲:「近日有何言句?」也只是平常說話。這僧也不妨是個作家,卻到去驗。雲門便展兩手。若是尋常人遭此一驗,便見手忙腳亂。他雲門有石火電光之機,便打一掌。僧雲:「打即故是。爭奈某甲話在。」這僧有轉身處,所以雲門放開,卻展兩手。其僧無語。門便打。看他雲門自是作家,行一步知一步落處,會瞻前亦解顧後,不失蹤由。這僧只解瞻前,不能顧後。頌雲:「虎頭虎尾一時收,殺人刀,活人劍,須是這僧始得。千兵易得,一將難求。凜凜威風四百州。」坐斷天下人舌頭,蓋天蓋地。卻問不知何大嶺,不可盲伽瞎棒,雪竇元來未知在闍黎相似著也。師雲:「放過一著。」若不放過。又作麼生?盡天下人一時落節,擊禪床一下。雪竇頌得此話極易。會大意只頌雲門機鋒,所以道虎頭虎頭一時收。古人雲:「處虎頭,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旨。雪竇只據歟結案。愛雲門會據虎頭,又能收虎尾。僧展兩手,門便打,是據虎頭。雲門展兩手,僧無語。門又打,是收虎尾。頭尾齊收,眼似流星,自然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直得凜凜威風,四百州直得盡大地世界風颯颯地。卻問不知何太險,不妨有險處。雪竇雲:「放過一著。」且道如今不放過時又作麼生?盡大地人總須吃棒。如今禪和子,總道等他展手時,也還他本分草料。似則也似,是則未是,雲門不可只恁麼教你休也。須別有事在。又垂示雲:「恁麼恁麼,不恁麼不恁麼。若論戰也個個立在轉處,所以道若向上轉去。直得釋迦,彌勒,文殊,普賢,千聖萬聖,天下宗師,普皆飲氣吞聲,若向下轉去,醯雞蠛蠓蠢動含靈,一一放大光明,一一壁立萬仞。黨或不上不下,又作麼生商量?有條攀條,無條攀例,試舉看。舉睦州問僧近離甚處,探宰影草。僧便喝。作家禪客,且莫詐明頭,也解恁麼去。州雲:「老僧被汝一喝。」蹈虎之機,猱人作麼?僧又喝。看取頭角,似則似,是則未是,只恐龍頭蛇尾。州雲:「三喝四喝後作麼生?」逆水之波,未曾有一人出得頭入那裡去。僧無語。果然摸索不著。州便打雲。若使睦州盡令而行,盡大地草木悉斬為三段。這掠虛頭漢。故過一著,落在第二。大凡扶堅宗教,須是有本分宗師眼目,有本分宗師作用。睦州機鋒如閃電相似,愛勘座主。尋常出一言半句,似個荊棘叢相似,著腳手不得。他才見僧來便道見成公案。放你三十棒。又見僧雲上座。僧回首,州雲:「簷板漢。」又示眾雲:未有個入頭處,須得個入頭處,既得個入頭處,不得辜負老僧。睦州為人多如此。這僧也善雕琢,爭奈龍頭蛇尾。當時若不是睦州,也被他惑亂一場。只如他問近離什麼處,僧便喝。且道他意作麼生?這老漢也不忙,緩緩地向他道,老僧被汝一喝,似領他話在一邊,又似驗他相似。斜身看他如何,這僧又喝。似則似,是則未是,被這老漢穿著鼻孔來也。遂問雲:「三喝四喝後作麼生?」這僧果然無語。州便打雲:「這掠虛頭漢。」驗人端的處,下口便知音。可惜許這僧無語,惹得睦州道掠虛頭漢。若是諸人被睦州道三喝四喝後作麼生?合作磨生祗樹免得他道掠虛頭漢。這裡若是識存亡,別休咎,腳踏實地漢,誰管三喝四喝後作麼生?只為這僧無語,被這老漢便據疑結案,聽取雪竇頌出。兩喝與三喝。雷聲浩大,雨點全無,自古至今,罕有人恁麼。作者知機變。若不是作家爭驗得,只恐不任麼。若謂騎虎頭。囡瞎漢,虎頭如何騎?多少人恁麼會也有人此這見解。二俱成瞎漢。親言出親口,何止兩個自領出去。誰瞎漢?教誰辨賴有末後句,泊乎賺殺人。拈來天下無人看。看即不無覷著即瞎,閭恭若著眼看則兩手捂空。恁麼舉且道是第幾機。雪竇不妨有為人處,若不是作者只是胡喝亂喝,所以古人道:「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有時一喝卻作一喝用,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興化道。」我見你諸人,東廊下也喝,西廊下也喝,且莫胡喝亂喝,直饒喝得興化上三十三天,卻撲下來氣息一點也無。待我蘇醒起來,向汝道未在何故,興化未曾向紫羅帳裡撒真珠與你諸人在,只管胡喝亂喝作什麼?臨濟道:「我聞汝等總學我喝。我且問你,東堂有僧出,西堂有僧出,兩個齊下喝,那個是賓,那個是主?你若分賓主不得,巳後不得學老僧。」所以雪竇頌道作者知機變。這僧雖被睦州牧他,卻有識機變處。且道什麼處是這僧識機變處?鹿門智禪師點這僧雲:「識法者懼。」岩頭道:「若論戰也個個立在轉處。」黃龍心和尚道:「窮則變,變則通,這個些子是祖師坐斷天下人舌頭處。你若識機變,舉著便知落處。」有般漢雲:「管他道三喝四喝作什麼,只管喝將去。說什麼三十二十喝,喝到彌勒佛下生謂之騎虎頭。」若恁麼知見,不識睦州則故是要見這僧大遠在。如人騎虎頭,須是手中有刀,兼有轉變始得。雪竇道:「若恁麼二俱成瞎漢。」雪竇似倚天長劍,凜凜全威。若會得雪竇意,自然千處萬處,一時會便見他。雪竇後面頌,只是下注腳。又道誰瞎漢,且道是賓家瞎,是主家瞎,莫是賓主一時瞎麼?拈來天下與人看,此是活處。雪竇一時頌了也為什麼,卻道拈來天下與人看。且道作麼生看。開眼也著,合眼也著,還有人免得麼。

  一生補處

  【四教儀注】

  一生捕處者,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此一生,即補妙覺之處。觀音玄記雲:猶儲君之義也。

  純陽極處

  【雲居子詞】

  輕清之無,凝結不住,升上腦宮,純陽極處。

  那處

  【左傳】

  莊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權,使廚緡尹之以叛圍而殺之。遷權於那處。注:那處,楚地。

  納城處

  【雲南志】

  納城處,在曲靖府陸涼州。系坊郭卿鎮名。

  詩

  【唐韓致光集】

  兩處樓上淡山橫,樓前溝水清。憐山又憐水,兩處總牽情。

  【宋鄧紳伯詩】

  《清處為書記》:

  曾魯卿作。小竹聊須長,閑花懶複栽。泉聲洗歌吹,雲氣障塵埃。籟靜初香嫋,琴橫月上來。有昌聞警露,夢覺自蓬萊。

  【張橫渠詩】

  樂處樂處加功勉處行,事無甘苦必心亨。綱衣容有文章在,低首時人莫怨爭。

  【僧文向詩】

  靜處常於靜處著閑身,別是清虛冷淡人。禪裡斷除千種法,吟中消受一生貧。聲名豈必存編簡,林壑從來有隱淪。雲月溪山無限景,對餘一一意皆真。

  【江湖續集】

  是處是處堪彈鐵,今朝又起單。潮高疑地窄,蘆矮信天寬。阡陌嘉禾種,茅茨釣月灣。一風飄夕照,仿佛見青山。

  【衛宗武集】

  耕漁處清漣萬頃亭為湖,湛湛一鏡涵太虛。其旁鱗次田莓莓,四望沃若背膏腴。蔬畦麥隴間碧樹,洲萍岸蓼連平蕪。水村落照晚鐘寺,中有一山成畫圃。鄭穀無此寬閑土林,嚴瀨無此浩渺區。更於何所堪下釣,更於何所堪荷鋤。誰與卜築于此居?峨然其冠孔氏徒。時哉不偶堪豚世,垂緡把來以自娛。興來風月入吟嘯,錯落吐出鮫盤珠。人惟內省有足樂,眇視外物芻狗如。膏梁於此且不願,況為鮪而施。則知之子命名者,是特寄意耕與漁。豈亦伯成子高之在野,莊周濠上之觀魚!

  【艾性夫剩語】

  陳庭翠水竹清處晴波漾文綺,風篁弄家聲。居然三市中,著此一段清。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洗耳日以靜,抱節日以貞。從君得三絕,與我增雙明。

  【僧文向集】

  萬山深處萬山深處絕宣嘩,野鶴孤猿共此家。莫使游塵汙泉石,有妨閑客臥煙霞。寒衣綠芰千層葉,饑食青松數樹花。無可破除無可羨,清貧卻是好生涯。

  【劉龍洲集】

  登淩雲高處攝衣更上一層樓,才到雲霄最上頭。方識乾坤真轉穀,好知身世付虛舟。九秋草木嵐煙濕,萬里山川海氣浮。更欲杖藜窮地望,眼中何處認神州。

  【江湖後集】

  寄題江湖穩處縛屋求於穩處宜,到門還似上船時。江湖未必風波險,平地風波險不知。

  【艾可叔詩】

  次韻趙繡使題金鼇穩處突兀霜崖俯雪洲,時時登覽喚漁舟。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間天共流。三兩可人曾此會,百千年後複誰遊。桑田不變金鼇健,只恐吟翁白盡頭。

  【蘭雪軒詩集】

  題湖山佳處彭蠡西南廬異東,水雲終日氣濛濛。八江水瀉添春綠,五老雲來帶晚紅。樵路才岩洪井近,仙源迢遷武陵通。何由白髮長松下,共倚漁舟弄晚風。

  【陸子方集】

  溪山佳處子昂為宣城友人書濁流不受美女鑒,醜石乃似頑夫形。行盡溪山千百里,只宜此地結茅亭。岩花半識元暉面,溪聲細和謫仙詩。行雲流水自今古,漁叟樵童了不知。

  【元王逢梧溪集】

  題程達觀外史洞雲深處洞雲深處神仙宅,空翠不收常畫冥。金鵲尾橫香按靜,青蛇影臥土花腥。天壇瑞草敷雷雨,石竇寒泉注月星。更辟一氈高夾地,遲予來守內黃庭。

  【鮮於福元詩】

  題高萬里竹荷清處幽人結亭在休許?荷花參差竹深處。紅香染染翠陰陰,滿貯秋聲與涼露。黃塵六月汗流漿,脫巾小扇八尺床。先生一笑枕書臥,仰看蘆日搖波光。平生雅趣愛林壑,是是蕭閑有真樂。石橋不許俗人來,終日相親只猿鶴。萬釘何羨帶十圍,口腹寧願充甘肥。有竹正爾可無肉,有荷豈不堪為衣!玉版羹碧桶酒,眾人不知君獨有。更衛寒雪看竦梅,仍對春風賦垂柳。既不似子猷惟種竹一園,又不學濂溪但說蓮一篇。滿前花木供嘯詠,四時景物俱天然。竹君子、蓮君子,非君而誰可稱此!淤泥不染歲寒青,請以君子名斯亭。

  【張思廉詩】

  何處何處情懷好,清溪白寧袍。晚煙浮樹動,秋氣挾天高。草閣慚卿輩,築枝屬我曹。天空清可鑒,憑檻數纖毫。

  【廉文靖公集】

  題吉安佑聖聖觀山水勝處並引館友竹所李君攜諸彥題山水勝處篇什梓已成集,複諉予詩其上。且予未到其處,不識所謂山水。主人獨清諫師者,而護觀其詩數首。瞻澹閑逍,足人吟習。蓋猶龍氏之魁偉者!因為寓二絕句。芬我生平丘壑心,每聞勝概欲登臨。何時解組林亭上,細詠雲山萬古音。玄關本與世無同,膠擾紛紜總若沖。茶灶爐薰蔬筍外,息機吾與坐談空。

  【國朝釋沏全室集】

  《翠微深處》:

  這日東傑上人作翠微深處亂山中,築室閑依桂樹叢。夜榻泉鳴空澗雨,曉簷花落滿林風。窗含細靄衣長潤,橋擁浮槎路不通。異域十年天萬里,幾番歸夢海雲東。

  《竹梧深處》為陽陳縣丞作竹梧深處可盤桓,靜愛枝頭語鳳鸞。好似湘江春雨重,豈同金井曉霜寒。無人不道堪題句,有客從教徑造看。三載哦松水上,幾回飛夢繞琅玕。

  【顧祿詩集】

  題王叔閏怡雲處嶺上浮雲日往還,高人相對自怡顏。青邊半露天垂野,白處渾疑雪滿山。變化不隨龍出去,悠揚長與鶴俱閑。幾時念我能持贈,要看糸因縕起座間。題徐樨繼周村僻處南州徐樨播高名,幾代英孫骨尚清。三辟已辭朝士薦,一黎甘偶野人耕。柴門半掩閑花落,苔經斜通暗草生。莫笑相過忘禮法,瓦盆盛酒竹根傾。題胡彥吉先生見山處美人愛閑曠,結屋依林泉。嘉木蔭周遭,雜花競芳妍。有兒能讀書,有僕能力田。生涯既已足,幸際平年。時複陶一觴,取樂合自然。出門眄連山,仿佛九點煙。嘯歌出塵表,何必希神仙!

  【元許有壬至正集】

  水調歌頭題蕭獨清山水勝處山水處全勝,消得獨清人。神仙定在何處,此處可尋真。山有蓬萊氣像,水有瀛洲風物,人是葛天民。習得紫芝老,吟盡碧桃春!四時花,千日酒,一溪雲。回頭下望濁世,無地不紅塵。憶昔垂軺江右,目斷丹霞翠壁,底事走。今日送君語,聊為自移文。佛說無上處經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氽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無上處汝等諦聽,當為汝說。諸比丘白佛:「唯然,受教。」佛告比丘:「三無上處者:一佛無上處,二法無上處,三僧無上處。若諸眾生兩足四足,無足多足,若色無色,若想無想,非想非無想,如來於中說無上處。諸比丘!若有眾生能於佛無上處,起信向心者,于天人中得無上果報。諸比丘是名初無上處。複次,諸比丘!于有為無為,色無色法,離欲法,為無上處。諸比丘!若有眾生能於此法無上處起信向心者,于天人中得無上果報。諸比丘!是名第二無上處。複欠,諸比丘!僧無上處者,若僧若群,若叢聚,若徒眾中,如來弟子,僧為無上處。諸比丘若有眾生能於此僧無上處起信向心者,于天人中得無上果報,是名三無上處。」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佛說處處經後漢沙門安世高譯。佛言:「道人行道,若嗔恚意起時即當制,已制便念善:是為道人行。若佈施財則得之,便計無常,不隨身犯,謂不犯殺盜淫:是為不隨身犯。出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是為出恚意中大深聲者。譬如人作盜,說言:『汝所作大無狀,是為意中大深聲。」佛言:「味味次第者所食物外合之,內分別。具味,今不錯誤:是為味味次第菩薩。所以得知者,前世所食敢,皆先上父母,道人然後自食,是故得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言:「菩薩用四事,得四無所畏:一者自身所知,亦欲使人悉知;二者教人無厭極;三者等心無所藏匿;四者為人說經從後不悔。是為四事。佛亦用四事,得四無畏:一者如法說,二者不受他人物,三者等心,四者戒具。」佛言:「複有四無所畏:一者如事說,二者無所愛惜,三者神足,四者不與人共爭。佛得頂中光日用者,有三因緣:一者然燈施佛寺,二者愛樂明經,三者解人疑結。佛舉右手,有四因緣:一者用惡人無反復故,二者以善人有反復故,三者現教,四者語人無作惡。佛舉右手,複四因緣:一者欲合十方人,皆來學道隨行意;二者為欲示人,我所行福今得是相;三者勸人皆令持戒;四者威儀自。亦為不欲見人惡態,是故舉右手。佛不著履,有三因緣: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現足下輪,三者令人見之歡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緣:一者見地有蟲蟻故,二者地有生草故,三者現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正。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緣: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今一切安隱地住水上,水中有神,蟲蟻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隱,同心志意,是故卑者為高,高者為卑;二者諸天鬼神行福,為佛除地故,高下為平;三者佛為菩薩時,通利道徑橋樑度人故,從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今人意亦。佛不飛行,有四因緣:一者勸弟子欲今精進,二者欲令弟子聽經,三者報宿命恩,四者現相:是故不飛行。佛在世時,諸天鬼神龍人民,皆到佛所聽經,數千百重行坐前後皆見佛面。所以者何?佛前世時,言語無前後是故無不見佛面者,人臥皆隨佛所首,用佛尊故。佛初得道,不食七日,有四因緣:一者念道忘食,二者一心不饑,三者歡喜不渴,四者不念痛癢。思想生死識,是為四欲。使人聽經亦。佛袈裟裡塵水不著,外垢不著。有二因緣:一者不念一切人惡故,二者見一切人有欲,欲令滅之。佛複浣袈裟者,外垢不著裡著,有身故有垢。所以者何?外行已盡,是故垢不著外,內行未盡,是故垢著。用有身故,為內未盡;以有身為罪用,是故不惜身命。所以者何?複惜命用命得道故。佛說八十憶萬因緣經,都治人三病:一者貪淫,二者恚,三者愚癡。是三事,分為六故,應六衰。治三病經所以多者,譬如人服藥,病不愈,當更服餘藥。」佛言:「人意多端,疾轉故多經隨意療之,欲使疾解故。佛已得道,複有三病、六憂。六憂者,謂憂六入;三病者,謂心意識,虞受故。佛已得道,有是憂病,何況餘人!殃罪不畢,不得度世;佛業未竟,不得度世。佛棄餘壽二十年,有三因緣:一者同世間人貪身故,二者所教已盡,三者恐惡人誹謗之,得罪重故。便取般泥洹佛度世去,亦不持身去,亦不持意去,但為苦滅耳!地水火風空常在世間,無有斷時。佛度世燒身,有三因緣:一者腐爛故,二者蟲蟻生故,三者人以香華持茲來得福故。佛笑口有五笑光出者,有五因緣:一者欲今人有所問,因所問益故;二者恐人言佛不知笑故;三者現口中光;四者笑諸不至誠;五者笑阿羅漢守空不得菩薩道。光還從頂上入者,當示後人大明故。」佛欲度世去,諸比丘白佛言:「諸在世間人,皆當從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諸世間人民當複從誰得福?」佛言:「叱丘!我雖度世去,經法當在。複有四因緣,可從得福:一者畜生無所食,飼之令得命;二者見人得疾病無瞻視者,當給與供養令得安隱;三者貪窮孤獨當護視;四者人獨一身行禪念道,無所衣食當給視之:是為四事。佈施持善意與之,其得福與佛等無有異。」時身皆痛,便欲度世去。佛謂舍利弗,今說經者有三因緣:一者恐佛去後,人不信餘比丘語故;二者勸弟子意令解佛;尚令比立說經,何況餘人,三者現舍利弗功德,恐餘比丘各自貢高,欲得說經故,是故佛使舍利弗說經。佛度世去後,諸阿羅漢共責數阿難:「佛在世時,欲得水何以故不與?十方一切皆當從佛解脫,汝何以不留佛?莫令般泥洹。佛欲行四神足,止住一劫,亦可百劫,亦可千劫,汝何不勸佛行四神足?」阿難言:「如卿語佛為不得自在耶!當須我言。設使住止一劫在世間,彌勒當那得來?不作佛,佛本行。共學道者有八十億萬人,皆求菩薩道,惟有兩人得道耳!一者釋迦文,二者彌勒,其餘人有得阿羅漢,辟支佛者。佛忍辱過於地,心軟過於水,意堅過於須彌山,功德過於海水,智慧過於虛空,以是故,前得佛耳。佛言彌勒不來下,有四因緣:一者有時福應彼間,二者是間人鹿分無能受經者,三者功德未滿,四者世間有能說經者,故彌勒不下。當來下餘,有五億七千六十萬歲。彌勒時人眼皆見四千里,彌勒時人眼見四千里者。本行十因緣,得一者,不掩人眼明,二者不舍人眼,三者不覆蔽人眼,四者不藏人善,五者不視殺,六者不視盜,七者不視淫,八者不視陰私及人短,九者諸惡事不視,十者然燈於佛寺,是為十事。佛:辟支佛、阿羅漢,是三人法同,行異。佛者為覺意,辟支佛為見因緣知,阿羅漢坐禪乃知。辟支佛為因緣見生死相,自守不敢離行,從見因緣得道,故為辟支佛。佛者為通。行欲度脫人故,故求辟支佛。辟支佛自割身活五百人,以木自刺其頸,見因緣計校如割土,見血是水,見萬物皆非常。便取道有辟支佛先世為菩薩,五百劫身,以有三十相,無二相,不及佛。不及佛者,無善權方便故。佛說生死勤苦三惡道事,有黠人意解,便取阿羅漢。雖作阿羅漢,于中最尊,所以者何?用前世行菩薩道,五百劫慈心,欲度十方人故。雖得阿羅漢智慧,能曉方俗語。初為阿羅漢時,不能自覺前世為菩薩。佛便說佛功德,複說阿羅漢功德,乃知佛功德大便自悔,欲轉意取佛。佛言已得阿羅漢道,不可複得轉。便自悔言:『我何愚癡?止取阿羅漢道。」佛便為解意,汝智勝餘阿羅漢,智慧不及佛。阿羅漢自斷苦,不斷他人苦;佛本行自斷苦,亦斷他人苦,是故不相及。佛言:「舍利弗有三語:悉以知人意,一者鹿分語,二者深語,三者牽語。得是三語,有善意,即見有惡意,亦見有忍意,亦見欲意。從是三語悉知人意。」舍利弗白佛言:「彈指之間,人意有丕十生死。」佛言:「有九百六十生死,複不多,要有三意:有善意,有惡意,有欲意。善意有三百二十,惡意有三百二十,欲意有三百二十。彈指之間,三意並行,合為九百六十生死。除善意三百二十,餘有六百四十生死意。」佛與舍利弗同行。三十七品經,智慧不等者,譬如喘息同。從諸毛孔出入,能覺便但知鼻息氣出入。佛所知悉知諸毛孔,舍利弗所知如鼻孔。取捨利弗智,分為十六分,滿一佛界,三千大千日月,天下黠人所知不及舍利弗所知一分。取佛智分為十六分,滿一佛界中,舍利弗所知不及佛智一分。三十七品行有三輩:有大三十七品,有中三十七品,有小三十七品。意大得大意,意中得中意,意小得小意。深妙具行,三十七品便洞達。何以故?正分分為十六分,人中本十六意,故佛分別,是故不同。舍利弗知一切法語,用時語,護語,守語。佛便謂舍利弗去非時語,用不可寄人故。舍利弗本字優婆替,舍利弗先佛度世去,有三因緣:一為宿命盡,二為不欲見佛度世去,三為無所複度脫。舍利弗行受人飯已,還精舍中,言當償債,謂當坐禪。念道為償債,不念道為負債。行受人施,譬如負債未畢複更取。前罪未竟今複造罪。佛言:「食人施,不可不念道,亦自得複益一切用,是故當償債。」佛言:「舍利弗黠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阿難多聞第一,羅雲戒第一,阿那律徹視第一。」佛使目犍連請舍利弗,舍利弗言:「舉我帶恐不能勝,自犍連便牽帶,三千大千日月天地悉動,不能令起舍利弗,便生意當先去到佛所,目犍連從後行先舍利弗至,佛知二人各第一。十方天下比丘,無有如羅雲持戒者。羅雲持戒,有四因緣:一者自念言我為佛子,二者謂命持多,三者常自念我為沙門,四者持戒常欲勝餘比丘。舍利弗,複持一盂水著海水中,撬撈之,明旦往取故水去。舍利弗尚能如此,何況佛!目犍連為人所撾,不飛去不能得神足故。何以不能得神足用?罪未畢故。佛言弗迦沙王行至十二門,複還不知其身中六分秉意能為道,不知身生意,意生身,不能分別。是佛知可度故,便往從宿,王不知是佛,佛問王行何法?好何道?而衣毛為堅。佛為解身中事空,於是便得道。不悉斷,不得阿羅漢。佛言:「諸行者當知意能得道。」佛言:「昔者朱利滿台,學經二十四年,得五言解垢下棄離,亦不復憂。何以故?本宿命便見五百佛,悉通知眾經。但閉藏經道,不肯教人。後被病二十四日,臨死時,乃悔,呼人教之。有是一福,故知五言,何況乃具足教人得福不可計!」佛言:「昔有旃那比丘得病,佛使舍利弗往與分衛。舍利弗因問之,汝眼寧有所識不?旃那對言曰:『眼無有識,但見色識。』生身生病對至,故有病身亦不知死。設身死者,地水火風空皆當滅,但為意識移生耳!佛遣舍利弗行分衛過淫女家,便閉門作治道。謂舍利弗言:「汝不與我共淫者,當入是大火中。」舍利弗報言:「寧入是火中,不與汝共淫。」淫使人墮惡道無有出時,天便來下救之。佛言:「人但不能守戒,若能守者終不憂為邪道所中。」佛言:「昔有一比丘坐禪行道,佛弟難陀飲酒醉,數往來到其邊歌戲。比丘白佛言:『我欲避之去。』佛言不須。』」是難陀於今當得道跡,佛即遣阿難往到其家,摩訶迦葉隨其後,舍利弗為說經,目軋連現神足,難陀便歡喜,即得道跡。佛說比丘行道,但當堅心者何憂不得道?比丘聞佛說此語,歡喜意解,便得阿羅漢。佛姑子名須那察多。隨侍佛八年,便生念,與我兄弟俱行而獨端正,有三十二相,便惡意生。隨佛後掃佛跡,不令人見佛相,複于人中說佛無道,但言語中人意耳。舍利弗、阿難聞之,便便愁憂不樂。佛言須那察多不為說我惡,為稱譽佛功德耳,言語中人意,有者人意多病故。佛語舍利弗,須那察多不校計但耳,何以故?不計佛有三十二相,光明神足,但降伏邪道,故佛數教誡須那察多,正真之言,是邪侍之儔,是故耳。佛有姑年老,于自作縷織成袈裟持上佛,佛不受,如是複言:佛當哀憐我故當受之,令我得福。阿難白佛言:「可為我受之。」佛語阿難今持與諸比丘僧,我亦是比丘僧,不如與眾人,後世當為因緣。今世相見歡喜者,皆是前世親裡善知識。何以故?知之相見意解故。佛言世間人相待但若薄不苦厚。佛言本侍佛者,字彌喜,次字須那察多,次字阿難。佛告諸比丘,我年老,欲得一人侍我,舍利弗、摩訶迦葉、目犍連等,各自願侍佛。佛言不得摩訶、迦葉。目犍連因禪恩惟,知佛欲得阿難,便呼阿難言,卿當侍佛。阿難言,我不敢往侍佛,我不能侍佛,目犍連言不得不侍佛。阿難言,當聽我四事:一者佛餘衣我不欲受;二者佛餘飯我不用,三者若有人請佛,諸比丘不行我亦不行;四者佛坐禪思道時,我當出入得自在。佛言大善聽汝所願,於是阿難因侍佛,是故阿難獨能問佛。佛弟子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人共坐息,思惟七事。一者少欲得道,多欲不得道;二者知足得道,不知足不得道;三者精進得道,不精進不得道;四者守六衰使不起得道,不守六衰放使起者不得道;五者自護得道,不自護不得道;六者守意得道,不守意不得道;七者智慧得道,不智慧不得道。共思惟七事時去佛六十裡,佛時坐禪,即知三人所念,便移意往坐三人前。言:「善哉!善哉!我複語汝一事:不念家欲得道,念家欲不得道。」於是三人歡喜,即得菩薩。佛語阿難,人眼所見四十二萬由旬。何以知之?日月去地四十二萬由旬,人眼所見日月,以是知眼所見者十方廣遠之處,日月億億萬倍,譬如大海中沙億億萬倍不能計知。人所作善惡殃福,即接受後所作殃福億萬不可複計,一切善惡要在命盡時,作惡逢惡處,作善得善處,殃福皆預有處。皆預有父母兄弟妻子得道便止,不得道不斷絕也。佛言調達但教人作福,不教人行道。佛教人作福持戒,守意得道,乃止調達自意生念。我當現神足于國王阿闍世所,王隨我,餘人亦皆當隨我,便化作一白象,獨出入宮中。複化作一小兒,端正無比,便上王膝上,王大愛之。王見調達所作如是,王意呼調達勝佛,王便隨調達所語,王使民及未得道沙門,悉隨王至調達所問事。調達便至佛所言:佛年老,可不須複教語,弟子調達便呼舍利弗去,及諸沙門去。調達癡貪有是惡意,因亡神足。佛言癡人所作顛倒,非諸佛法。調達自意念言,我當飛去,人見我飛,悉當隨事。」我因欲飛去,使不能複飛,調達不能自覺亡神足時,即有婆羅門行等心,便從第一天上來下,語舍利弗調達以亡神足。佛語舍利弗調達欲呼汝重今得罪,佛語天言調達未得神足我知當亡之,何況至今。佛言人不當貪,調達但作貪故,亡失神足。佛言羅漢有兩輩:一名舍沫自憂身得道,即欲度世去;二輩隨衛皆得度脫。佛與羅漢俱行三十七品經,譬如燈火,佛計校知有幾事,知其本末守而滅之;阿羅漢不計本末,直而滅之。佛譬如順樹從本至本,分別知之;阿羅漢行,譬如從末至本,從本至末者,計本空從不知空者不得道。佛言:「阿羅漢有盛陰,無五陰,所有皆現但不著耳。有色痛癢,思想識,無生死。」佛言:「阿羅漢有為默以得阿羅漢有三相:一者不復犯身口意,二者三毒滅,三者衣食不用作好,但滅饑寒意。有是三因緣,便能變化自在;意不著衰故,不得自在。」佛言:「意但當分別,六衰不當著。著便不得道。」佛言:「阿羅漢飛行有二因緣,故令人不見。一者恐人見便多供養,二者恐惡人嫉妒之。」佛言:「現神足複有兩福:一者人見飛行便精進念道,二者從人受施令得大福用,是故現神足意喜故便得大福。」佛言:「有阿羅漢名梵缽,已得阿羅漢道,反作牛飼。」弟子問佛何以故?佛言:「是比丘前世宿命時,七百世作牛,今世得道,餘習未盡故。」佛語比丘,當念身無常有,一比丘即報佛言:「我念非常人在世間極可五十歲?」佛言:「莫說是語。」複有一比丘言:「可三十歲。」佛複言:「莫說是語。」複有一比丘言:「可十歲?」佛言:「莫說是語。」複有比丘言:「可一歲?」佛複言:「莫說是語。」複有一比丘言:「可一月?」佛複言:「莫說是語。」複有一比丘言:「可一日?」佛複言:「莫說是語。」複有一比丘言:「可一時?」佛複言:「莫說是語。」複有一比丘言:「可呼吸間?」佛言:「是也。」佛言:「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佛語諸比丘,當會坐一切但當說法語不能者,急閉目聲,守意善聽,可從得道。諸比丘聞佛說此語,歡喜意解,即阿羅漢道。佛言:「比丘入人舍中,當如手在空中無所掛礙,意亦無所著。耳聞可意是為著,聞不可意是為著。有一比丘曰:「佛可以不可皆著?當雲何得道?」佛言:「比丘意解空都無所著,是應菩薩行。」諸比丘聞此語,皆歡喜踴躍,即得無所從生法忍。佛言:「有一比丘於山中坐嘆息,有一人問比丘:『卿為道何以嘆息?』比丘言:『我在地獄中時,五毒極痛,今得作人,複得見佛經戒而複不得道,畏死複入是惡道中,是故嘆息耳!』為比丘亦憂俗人,亦憂經戒,亦自憂身善意不可得常;或有因緣來時,便念妻子錢財是為墮惡道。」佛言:「有一比丘,到優婆夷家分衛,因為說經,優婆夷便長跪淚出,比丘說經至夜半,優婆夷長跪不起。比丘言:『我行說經,未曾見人精進乃!』優婆夷報言:『我家有一驢鳴,至夜半便死,是故淚出耳。』」佛言:「人說經不在為多,但問解慧不也。有一比丘聞佛說是事,便往問佛言:「為我說一要法,令我得道。」佛言:「非汝物莫取,是汝物便取。」於是比丘即自思念,天下萬物皆非我許,獨善是家物。於是比丘因白佛言:「我已解。」佛言:「解是便為道耳!」時有一比丘,聞佛說此語,便往問佛:「舍利弗為得是未?」佛言:「舍利弗悉得。」比丘言:「舍利弗何以罵我?持袈裟拂我面。」佛言:「呼舍利弗來問之。」舍利弗言:「我無惡意,所以罵者,欲令忍辱;所以持袈裟拂面者,欲令眼耳鼻口淨故。」佛語比丘,是舍利弗,善權方便所作,於是比丘歡喜,即得阿羅漢道。佛言:「昔一人往,難比丘言:『人死識念思想所知皆滅,行道得定意所知亦滅,有何等異?』比丘報言:『俱滅。人死命盡神不滅,隨行所生,但微不可便見。所得不同:為善升天,為惡入淵,以是為異。』」佛言:「有一比丘到優婆夷家分衛,見端正好,比丘但生邪念因起。優婆夷即取飯具與之,比丘便舍去,我不應受人施,優婆夷便報之,言已有悔意,可受施耳。優婆夷複報,比丘便受。」佛言:「譬如人有惡,即覺罪滅,比丘受施無有罪。」佛告諸弟子,能計空制意如彈指頃即可得道。佛言:「有一比丘,坐得定意,有一優婆塞見坐處不平牽起,去其安處,優婆塞後時五百劫不得安隱。何以故?斷道念故。」佛告諸弟子,有說經,慎莫中斷。斷經罪重,不可計。佛言:「有比丘行道得一禪。自言我得道跡,第一禪福上生第七天下壽一劫;得二禪自計得斯陀含;第三禪福上生十五天,壽八劫,得四禪自計我得阿羅漢,今我何故?不得生第十九天上,壽十六劫,作是言已,便言佛為兩舌耳!即時從天墮地獄中,不覺失天上壽,便受地獄罪。譬如世間人得珍寶,一日為火起燒盡之,人生惡意為橫燒善意。佛言:「人善惡相隨,無有解已,惟得道乃離俗耳!」佛言:「日中後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臥;三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五者身安隱,亦不作病,是故沙門道士知福不食。澡漱有三因緣:一者為恐爪下垢故,二者爬癢隨可意,三者殺蚤蚊故。亦欲使意淨無欲,複不汙經。此者適可除外垢,心念惡不能除,為學人第一當淨心為本。心為法本,心正則行方,行方則應道。」佛言:「昔有沙彌與師共行,見地有金,便默取之。語師言『疾行!』是間無人甚可畏,師言『但坐,』有金故令汝恐耳,棄金去便不復恐。弟子便為師作禮言:『我愚癡無所知故。』金已棄,便不復懼。」於是佛告諸弟子,學人貪道,如沙彌貪金,何憂不得道!佛言:「有比丘學道,從師受經不精進,師教取牛馬糞數鬥燒之,至冥不盡,師友大石持地獄中火燒之,即作灰。弟子大恐,長跪問師,是何等火!師言:『汝不讀經行道,死後當入地獄,獄中火燒汝。』不復移時,於是比丘惶怖,便更精進。日聞一阿含,便得羅漢道。」佛言:「善權方便,度人如是。」佛言:「阿那含有三結:一者癡結,二者世間愛結,三者見未諦未盡結。阿那含譬如火上蹈煙起,不能有所燒。須陀洹除八十八結,斯陀含除七結,阿那含除三結,阿羅漢無有結,須陀洹得道跡,斯陀含為往來得道,阿那含為不還世間,阿羅漢為不復著何等為道跡。謂識苦,世間人皆不識苦;須陀洹為識苦;斯陀含為棄集;阿那含為知盡;阿羅漢為行道已竟,得須陀洹。別百劫乃得阿羅漢,以何故?乃百劫須陀洹,餘有十結不斷,不得阿羅漢。阿羅漢但自憂身畏罪,不敢預世間事,餘有十疑結不解,不解故便止住。須陀洹所棄常有五下結:一者貪欲結,二者恚結,三者見行結,四者戒貪福結,五者疑意結,亦謂從六天已下,至世間貪欲恚,貪身願疑為下結。須陀洹見因緣者,謂不犯五戒時,當死死不犯,餘人見急悉犯五因緣。須陀洹斷故受新,阿羅漢新故悉斷,菩薩畢故罪罪畢得道。乃知非常苦空,非身非道,人行道不當有所著。行須陀洹,得須陀洹;行斯陀含,得斯陀含;行阿那含,得阿那含;行阿羅漢,得阿羅漢;行辟支佛,得辟支佛;行菩薩,得菩薩。佛言學者隨意所作,便得其報,如影響相隨。佛言缽有四名:一名為一供食,二名為戒,三名為受,四名為從是得福。無有瑕穢,便應受福。持缽便立戒,意中無惡念。」佛言:「阿羅漢不食肉者,計畜生從頭至足,各自有字,無有肉名。辟支佛計本精,所作不淨,故不食肉。佛計一切天下皆空無所有,有便滅,滅複生,要歸空故,為無所有。諸弟子聞經歡喜,為佛作禮而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