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
卷一萬三千七十五 洞 |
|
一送·洞 左史洞 【輿地紀勝】 左史洞。在直隸池州府貴池縣,有隱靖先生章再真,一日忽不見,經旬得于山之左史,遂得道。 【張舜民郴行錄】 辛卯見沈遼同登齊山,左史在山東首,自南麓緣山蹊可一裡餘,越嶺北下穿石罅,石頗奇怪,罄折,入洞十步許,稍低匍匐尋丈間,又儻肚丈餘,乃出一穴,忽見天日,四壁削高,可二十尺,渾如甑形。石色如黛,女蘿賬葛遍冒其上,亦名小洞天,北岩有刊志。會昌六年刺史杜牧,建安張佑書石。 【魏鶴山大全集】 自分宇宙有江山,獨覺新來勝故年。水拍大堤人射地,路盤絕險馬行天。松蘿苒苒開還密,洞穀豁豁斷複穿。理道元來無隱爾。人從紙上看天淵。 《高不疑斯謀,與客登梁昭明釣台,李肩吾和前詩見遺,用韻謝之》: 藍輿軋軋度齊山,文獻風流數百年。遙想牧之歌晚月,聞尋白也詠平天。只余釣水梁台在,未辦登山謝屐穿,多謝春風吹好語,如陪杖履俯魚淵。杜牧之《弄水亭詩》: 停尊遲晚月,咽咽上幽渚。李太白《秋浦歌》水如一綻練,此地即平天。 【李池州詩集】 《和鶴山見寄,再賦以答之》: 晨策隨鳥瞰屋山,面前只尺隔同年。邛人自愛桔中樂,晉客驚逢洞裡天。行傍車酋軒心半醉,坐看戟衛眼雙穿。西風一夕驚龍睡,撼取明珠出九淵。 【沈氏三先生集】 《左史洞》: 萬古齊山石,誰開左史洞。左史今何在?蒼崖本不動。履險下重壑,幽深鬼神糸忽。石門絕世路,久為塵泥擁。青天十畝地,山贊山元如覆盆。琬琰醫屋壁,煙霞列梁棟。崖間不死藥,必非近世種。人去境長在,境與人為重。欲觀疇昔意,幽禽發清。吾方寄淵寂,無礙亦無蹤。縱手自剪棘,結茅當石空。長與麝鹿遊,不復人間夢。 文案洞 【雲南志】 文案洞在雲南趙州。 玉洞 【輿地紀勝】 在湖廣郴州永興縣荊山觀傍有玉洞,世傳卞和取玉之地。 【紹興府志】 玉洞在浙江紹興會稽縣劍浦山。齊祖之詩雲:白石洞間路,吾家在其中。琴忽穴與書閣,一半是雲封。 太玉洞 【元一統志】 大玉洞在浙江溫州府永嘉縣華蓋山,乃容成太玉之天,宋仁宗嘗夢遊,三遣使降香張。又新詩雲:一國洞天三十六,東嘉幸得一遷居。 玉華洞 【玉融志】 玉華洞在廣西柳州府城西北兩山之間,獨秀山之右,舊有人居之,兩畔霜桃李數百株,故以為名。 【輿地紀勝】 玉華洞一在江西九江府瑞昌縣東二十五裡,按潯陽新舊錄雲:清虛玉華洞,千形萬狀,不可殫記。一在福建福州府連江石門院。 【江州志】 江西九江府瑞昌縣北三十裡學堂山,即縣之東崗也。有玉華洞,洞深數十丈,石乳結成魚龍、蓮花、寶幡、獅子之象,有石床、石台、玉田,田有仙人跡泉湧如雷,下注為池,嘗有火光與王喬洞通禱,雨多應。鹹通五年,有僧獲錢磬一五,銖錢七百文,皆漢物,刺史李璋表獻之賜名清虛洞。 【汀州志】 玉華洞,在福建汀州府清流縣東北六十裡曰嵩溪,介石燕靈龜二洞間,山贊山元聲岈騰突,撐拒如猛獸蹲伏,中有石忽穴,石龕、石蓮,又有觀音獅子像。乾道問,道人晏榮聖如開關荊為佛廬。紹興間,提刑劉公嶠按行有詩雲:洞南石燕按靈龜,獅子崢嶸氣與齊。碧眼方瞳人不識,三山正在玉華西。紹定間,招捕使陳公革華平寇經過,名刻于石,郡守林公巴山,長汀宰陳顯伯天臺,載復古皆有題詠。 【延平志】 玉華洞,在福建延平府將樂縣南十裡,層峰疊嶂,下有岩石呀然為洞。昔傳赤松子采玉之所,洞有兩石門,相距一二裡。中分為三路,窺之正黑,必秉炬而入。由石徑縈紆遇狹處才可容身,廣處或可坐十數人,其境愈深而愈奇。洞之中又有數洞,曰雷公,曰溪源,曰楊梅,曰果子,曰藏禾,曰黃泥,中有聖泉,遇旱禱之輒雨,又有龍井,其泉寒冽,又有石泉,其水微溫,合而為澗,直貫洞而出。其間石壁山贊山元,千態萬狀,或似觀音,似羅漢,似童子,又似鐘鼓,似盤盂,似花瓶,香爐似龍,似獅,似台,似塔。或為仙人田,或為仙人棋,具為仙人,倒座又為石樓,為方丈,為大廈,為庭,為郭,為堂,為梁,柱不可殫舉,而石之可為藥者,曰石英,曰寒水,曰禹餘糧,曰井泉沙,曰鐘乳石燕,曰龍骨狗牙之類甚多。自入洞可半裡許,幽暗之中,忽有一竅上通於天,明如曉色,即所謂洞天也。蒼藤古木交蔭其下,禽聲蟬韻如奏笙簧。風清月明之夜,鳥知安期羨門之屬;不胥接於此耶。洞之外,立亦松淩虛真君祠,陳候攄嘗禱雨,有驗今雙祠馬。洞頂有出雲洞,落星洞,夜常有珠出入其中,光明亙天,尤一神異也。 【江湖集】 戴復古《玉華洞》: 憶昨游桂林,岩洞甲天下。奇奇怪怪生,妙不可模寫。玉華東西岩,具體而微者。神功巧穿鑿,石壁生孔罅。玲瓏透風月,宜冬複宜夏。中有補陀遷,坐斷此瀟氵麗。空山茅葦區,無地可稅駕。舉目忽此逢,心馬灰見希詫。題詩愧不能,行人亦無暇。 【江湖續集】 《周密公游寶華西洞,並靈龜石燕,獅子三岩》: 巨靈探玉開昆岡,神鑱刻琢寒昂藏。雲暗崖陰泣古精,蓄縮千年嫩蛟老。半空紫翠仙人居,露搖鶴背鳴瓊琚。子長老死骨已朽。穴中疑有先秦書。靈龜敝失足天柱折,飛作人間碧雲闕。百奧炯深過屐稀,夜夜清猿口鬥明月。 【楊龜山集】 《游玉華洞》: 蒼藤秀水辶堯空誕,疊石層戀擁盡屏,混沌鑿開幽竅遠,巨靈分破兩峰青。雲藏野色春長在,風入衣襟酒易醒。采玉遺蹤無處問,擬投簪紱學仙經。 【程公許滄洲塵缶編】 《秉炬游麻仙玉華洞》: 雲峰環翠幄,洞戶閉瓊台,勝處難名狀,飛仙此往來。近應通玉局,遠或接蓬萊。安得一伸臂,乘風九垓。 【竹溪先生集】 《游玉華洞》: 步出山門日已西,昏鴉寒並隔巢枝。更尋陳跡穿陰洞,蘚壁關雲真屈奇。 玉香洞 【小山雜著】 《玉香洞》: 玉梅幾歲隔樊牆,剖破藩籬兩鷹行。青眼相看到頭白,洞中無客自吹香。 玉清洞 【建寧志】 建甯府,天慶觀水西,相傳下有玉清洞,《九域志》載蕭子開建安志去:昔漁人入潭中,見石室金額,題曰「玉清洞」,有青衣出,曰,此司命真君之府也。 【劉仁本詩集】 《建上玉清洞天》: 道士期相訪,玉清仟洞閑。鶴飛雙闕下,人在五雲間。細火薰沉水,香風嫋博山。大丹知有訣,九轉始成還。 玉虛洞 【吳興續志】 玉虛洞,在湖州府弁山南,故估聖宮側,以其近玄武祠故名。 【歸州志】 玉虛洞,在湖廣荊州府,歸州興山縣南五十裡,舊經去:唐天寶五年有人遇白鹿於此山,薄而窺之,乃有洞可容千人,周回石壁,隱出異文,成龍虎之形,花木之狀,日居左而圓,月居右而缺,如磨如琢,若盡,顏色鮮明不可備,坐上有石坐三,瑩然明白,有石孔自上滴下,結成物象,列之前後,宛如幢節,皆濕潤如玉,因謂之玉虛洞,三秋之際,凜如九冬,各郡守奏其狀,乃於洞之口置觀鷹湖李壁經行留題,雲溪作玉膏色,洞如天琢成。倩誰呼白鹿,將我上瑤京。注雲虛洞,天下絕景。 【秭歸志】 玉虛洞,在歸州江之左,白狗峽之西北,其山空洞,中有奇觀。 【孫燭湖先生集】 《玉虛洞》: 駕言玉虛遊,奇絕慰心賞。余雪明魯陰,祿旭上清朗。寒溪玻璃色,遠壑風雨響。剌船度石瀨,散策步林莽。洞門劃褰開,瑤室下深廣。分明堂九庭,恰匝旗五丈。壁紋紗雕刻,石骨工劃硤。雲霞夾日月,麾幢導龍象。異哉非人境,儼然故仙仗。犬鹿訪前聞,笙鶴寄真想。天寶本衰運,靈扃為誰敞。崢嶸昔祠殿,蕭瑟今廢壤。謝公詩絢麗,黃郎筆豪爽。斷碑亦可憐,英標複何往。把酒酹孤亭,回頭歎塵鞅。幽討方自玄,當費屐幾兩。 【鄭紳伯詩】 《玉虛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龍象之形》: 立馬香溪喚渡船,羊腸遠盡洞呀然。知誰開闢群工巧,直許寬虛一室圓。龍象現形嚴佛土,烏蟾垂象燭壺天,惜哉不遇東坡賞,為作新詩與世傳。 玉壺洞 【江州志】 九江府彭澤縣西南六十裡,有玉壺洞,高六丈,深一百二十丈,中有石田,田中如堆禾,門懸石鍾,洞內石龍蟠居,流泉冬夏不涸。唐至人方姓者,嘗獲玉壺,郡守苗紳奏之時以為祥。 玉京洞 【元一統志】 玉京洞,在紹興府上虞縣西三十裡,一名洞岩,晉蔣翊入此洞而不見其蹤。吳處厚詩:秉燭攜節步步前,玉京迢遁訪神仟。四時自有壺中景,一罅都迷物外天。 【赤城志】 玉京洞,在浙江台州府天臺縣北七裡,赤城山右,蓋第六洞天,茅司命所治,或號太上玉清天,或號玉真清平天,或號上清玉平天。按道書雲:天尊在元都玉京山,說法令眾仙居此。又會稽記雲赤城山有玉室台,許邁嘗居之,因興王羲之書雲:自天臺山至臨海,多有金堂王室,仙人芝草赤城事實,又載晉柏碩因馳獵深入,見其中有名花異草,香氣不允。又徐靈府小錄雲:其下別有洞台方二百里。魏夫人所治南馳縉雲,北接四明,東距溟渤西通剡川中有日月三辰,瑤花芝草。自晉宋、隋、暨唐天實嘗望秩馬宋咸平,天聖中,投金龍玉簡,頃歲為人,竊去,今埋塞不全矣。側有道人洞其中,三石冗險不可躋。餘爽詩雲:羽駕歸來洞已扃,洞門深鎖讀殘經。瓊台一覺仙都夢,不覺松根長伏苓。半山松柏散天聲,芝蓋當年心甜赤城。我是上皇芸閣吏,玉京應有舊題名。東臨滄海宴群仙,誤入桃源小洞天。一局殘棋消幾刻,老龍鬢甲已蒼然。 【韓元吉南澗集】 《登玉京洞遇雨》: 俗物禾氏散意,市朝那複情,未能逢島去,且上玉京行。古洞深無底,幽泉細有聲,山靈知我意,勝乞片時睛。 【洪適盤洲集】 《玉京洞》: 飆輪曾此宅靈仙,洞府今稱第六天。規往不辭蘿蔓險,回看雲物起瓊田。 玉真洞 【元一統志】 玉真洞在四川成都府灌州皇甫安。青城山記雲:山之前號青城峰,後號大面峰,其下東北有太華玉真高城,朝紀九超三極,開元靈元等洞,上帝以五嶽眾仙,劉景辶向等主之。 玉田洞 【元一統志】 玉田洞,在梧州府容縣,吳元美記雲:洞在韜真觀西,巫山寨之北,綠石棧行百余步,傾側而入,乃至石田予謂此正仙人種玉處,遂更名玉田。 玉局井洞 【牧堅閒談】 成都玉局觀內井洞,初,莫得知其深淺,唐末,高太尉駢節制西蜀時,因罪人令以繩絆其腰,並齊糧垂下,令探井洞深淺,若得命即舍前愆,於是接續繩索兩日方絕,其罪人但覺幽暗,罔知晝夜,及底漸有明處,乃是一洞穴,四壁峭石中有淺水沙石而己。罪人遂解繩尋水而行,約數裡以來,亦多有毒蛇,複不傷害,出洞口乃是一宮闕,旋有人至,問言何以到此,罪人即備述所因,遂引見二三,道流詰之。某則犯法罪人,相公令某來探玉局,觀井洞深淺。如得命,則舍前過。道流遂令左右,引此人至高駢下處,於是開鎖數重,有屋宇甚嚴,面排二閣子,皆封鎖了,上有牌額,左書王建,右書高駢,罪人于閣子孔中,遙見一大蟒蛇,赤色盤屈在石床上,深閉兩目,又于左畔閣子孔中,見白大蛇亦如赤蛇,閉目盤在石床,罪人見之,驚駭不己。回見道流,乞指歸路,道流問曰:汝見高駢否言見,又謂曰:汝罪惡之人,不合來此,穢觸仙洞,遂令左右送出洞門,於是離其山穴,回望,但見叢林崖山獻,信步行數裡,夜在青城山洞天觀門,遂投宿。相次尋路歸府,渤海令引于池亭,去左右問之,其罪人一一備細言說:初垂身入洞,宜然莫知幾晝夜,漸及水中,有沙石相次明郎,尋水行數裡,然出一洞門,見宮殿,便有人急問,遂以實對引見二三道流,令到相公閣子開鎖數重,見屋宇皆嚴飾,二閣子皆有牌額,左畔書王建,右畔書相公姓名,窺見相公閣子內有一大赤蛇,盤屈石床之上不動,左畔閣子亦有大白蛇在石床中,某驚懼,懇乞歸路,蒙道流令人指引出山穴。夜及青城山洞天觀止宿,自正路歸城。駢默然久之,遂令引去。其夕暗之以滅口,則不知盡泄於路人矣。今朝先皇開寶年中,成都府龍興觀,王先皇禦容殿內有大白蛇出浴池水,卻入真殿。眾人見之,莫知去處。道流申判府,知之者悉來看,驗有蹤跡徑餘其事,欲符洞中之說也。 玉虹洞 【玉虹洞】 《洪適盤州集》《玉虹洞》: 天睛玉連卷,洞邃香吞吐,趙逐牡丹時,遊人推不去。 【齊綸集】 《玉虹洞》: 九醞耐留春,檀心嬌未吐。須結舞霓枝,怕作行雲去。 鳴玉洞 【范成大吳船錄】 嘉州郡治山坡上,正堂之偏,有孫真人祠,祠前有丹,又有石洞,亦有水聲如東丁,號鳴玉洞。潛玉洞潛玉洞《江州志》: 九江府彭澤縣簿堂西,有潛玉洞為吏隱奇觀。 【楊誠齋集】 《潛玉洞》: 人道書岩好,誰知石洞奇。處才一徑盡,中忽萬峰欹。竅石天成屋,泓泉鬼屬斤池。弘中遠孫子,宴喜又添詩。 【樓攻愧先生集】 王叔遠以尉彭澤,潛玉洞述見示:書岩已奇甚,潛玉尤偉哉。李君漫盤穀,無子空山吾台。神不得自秘,天應為君開。淵明如得此,應不賦歸來。 蒼玉洞 【臨汀志】 蒼玉洞,在汀州臨汀縣東三裡東禪寺前,道旁兩石對峙如門,中間玲瓏岌叢,奇怪萬狀,不減靈隱。天竺石有數名,曰石門,煙嶼仙掌鶴巢,抱雲二老峰,獅子馬鞍類,名勝篇章最多,姑舉其概,連使蔣公之奇絕句雲:蒼玉門徑闊,白雲庭院深。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郡卒郭公祥正雲:片片水崖裂,淙淙雪浪深。舉頭看白鷺,相伴洗塵心。郡守謝公洞雲:溪瘦玉聲小,山橫翠色深。郡守陳公軒雲:截斷蒼山百尺崖,崢嶸相倚洞門開。天生禾氏隔紅塵路,不礙溪雲自往來。蔡雋雲:向來曾醉呼猿洞,亂石穿雲擁坐隅。誰料七閩炯瘴底,半岩風物侶西湖。舊東莊潭其旁後,湮塞今遠從教場後矣。 【鄞江志】 蒼玉洞,在臨汀縣東二裡,州城外正東一裡洞口,兩石壁天然成門,其門有亭曰:蒼玉,石最高處有中亭曰翠微,又有古禪院,曰東禪,名僧法密卓錫於此門,左有亭曰橫翠,皆為一郡遊觀之,勝,概蔣之奇,將漕福建日來遊,有詩雲在寧化縣北五十裡洞前重罔疊山獻森列左右小澗橫絕煙雲縹緲有聖水桃花野花異草。 列玉洞 【溫州郡志】 列玉洞在溫州府茗嶼鄉。 鹿玉山洞《元一統志》: 鹿玉山洞在鞏昌府成縣。唐咸平中,成州剌史趙鴻記雲:因寺僧休蘿尋訪而得之洞,帝又有玉堂石井,乃神仙家馬。 瑟瑟洞 【元史】 仁宗《皇帝紀》: 詹事院臣啟金州,獻瑟瑟洞,請遣使采之。帝曰:所寶惟賢瑟瑟何用焉?若此者,後勿複間。 寶圭洞 【輿地紀勝】 寶圭洞在梧州府容縣,遙觀後北行二百步山如倚屏,門辟象魏大榜其上曰勾漏山寶圭洞,此葛仙修練所也。 寶華洞 【玉融新對】 蕭子開建安記曰:天階山下有實華洞,即赤松子彩藥之所。 【延平志】 寶華洞在福建延平府將樂縣玉華之陰,兀然田間,其上十室可坐百餘人,旁有井甚深,毒蛇為厲。開山僧設青盎,以圓石覆其上鎮之,洞中多產龍骨、龍牙石。 寶方洞 【武岡州志】 寶方洞,在寶慶府武罔縣,一名法相,去州治東南三裡,其洞八境闃地,勝龕岩偉怪,石壁峭森拔其間邃空曠穴竇玲瓏長數十裡。疑若棲真之府,古山七十一峰如俎如豆,橫其前,天造地設不知其幾閱歲矣。其一曰玉玲瓏、二曰朝陽、三曰迎陽、四曰太保,五曰平西,六曰芙蓉,余二洞竇淺,故無名焉。宋郡守四明汪立中,嘗遊其洞,留題于石。 《汪立中題寶方洞詩》: 籃輿郊上綠陰迷,七十一峰雲際齊,我住四忽穴誇勝境,今觀八洞恍真樓。碧簪挺特地如拔乳竇玲瓏步可攜。千里客愁為銷尺,茶香出外好鶯啼。 天寶洞 【豫章志】 天寶洞,在江西南昌府新建縣西八十裡,西山最勝處也。道經所載第八洞天,極元曹真人所隱之地,其詳見職方乘。熙甯中,楊無為嘗有二詩雲:層梯險峻出瑤台,遊者多從半路回。天寶洞中如不到,西山元似不魯來。又雲:極元真人養真處,後門隔斷紅塵路,玉簾今古不曾收,只有白雲晚歸去。 又唐曹德休,自言從東海青嶼山來游,於江西人見之三十餘年,顏貌不改,常行人間,有疾者以符藥救之,無不立愈。有女子為蛟所魅,德休投符潭中,蛟腦裂浮死水小,亦不受謝。德休謂人曰:若有疾苦不必就吾求符藥,但以江魚膾一盤並米酒一壺饗我,其疾自愈。鄉里如其言,無不驗,偕神之,後忽告人曰:我舍此入西山天寶洞去矣,後無複見者。又《天寶洞天名山福地記》雲:三十六洞天,第十三洞天在洪州,西山曰天寶,極玄之天。隋仁壽二年,嘗詔於此立觀,以天寶為名,有唐明皇所書門額存焉。自洪崖山行三十裡,距山足曰淨真觀,峻折上山五裡得天寶馬。絕澗綠磴馳行,而上五裡至洞,洞去項二裡而遙,林木莽蒼,上甚峻極,平視數百里,縈青縷白,他山如拳,大江如帶矣。洞門有石壁,高廣數丈,中有石罅長七八尺,闊才及寸泉滴瀝不絕,狀如水簾,人稱為玉簾泉,或以杖探石罅,不見其際,以物投之,則其聲冷冷然,若墮絕壑。宋時嘗遣投金龍玉簡於此。茆君內傳雲「天寶洞其山有觀八所,壇七所,洞在天寶源其山西,石室不可勝紀,其大者可容百家。唐末居民多於此避寇,往往獲銅鐵古器焉。徐鉉稽神錄雲:豫章逆旅梅氐,嘗有一道士衣裳藍縷,來止其家,梅厚待之。一日謂梅曰:吾來日當設齊,從君求新丸茲碗二十匙,筋百副,君亦宜來食,可于天寶洞前訪吾也,梅許之,道士持渡江而去,梅翌日詣洞前,部村中人,莫知其處,久之將還,偶得一逕明淨,試尋之,果見一院有青衣童,應門問之乃,陳君一作居也。入見道士衣冠華楚,延與之坐,命具食,頃之食至乃,熟蒸一嬰兒,梅懼不下筋。良久又進食,乃蒸一犬子,梅亦不敢食,道士歎曰:千歲人參、枸杞不識,奈何迸之出山,後再往則迷路矣。 【太平廣記】 《稽神錄》: 豫章有漁人,投生米於潭中,不覺行遠,忽入一石門,煥然明朗。行數百步,見一白髯翁,謂曰:此非爾所宜來,速出猶可。漁人,人遽出,登岸雲:已入水三日矣。故老有知者雲:此即天寶洞之南門也。 【豫章熊明來家集】 《天寶洞天賦》: 羽仙扇渡之西,葉先玉女簫台之前,是間攀緣,有橫石庚庚,葉恨其如瑟越琴,月辰葉遄比戶桃花之洞,南門生米之淵,是為神仙第十三洞天,其名曰天玉極玄,古記所傳:洞周回三百里,厥初練丹者洪崖先生也。主其治者,唐公成也。葉禪今洞帝小祠,則曹廬二仙,俗謂曹以醫行,蓋代有異人,擅此地靈,不必深詰其姓名也,山中之產,有黃精玉延竹荀松薈,葉連茗舌蕨拳,一寸九節之昌陽,一斡十五花之芳蘭,固仙儒之所躔,宜吳許托此山以沖升,陳施安其隱而盤桓焉。餘登望鶴之顛,尋天池之源,神鑒仙剜不知歲年。石齒氵敕泉,冬夏靡愆,流為水珠,掛為玉簾,適當洞門,王壇後擁,如浪如煙,罕峰前聳如髻而冠,石室雖寬,未菲斯石之磐,洪井雖瀾,未若斯水之懸,是以據伏龍之上首,抗丹陵而左蟠,回溪壑以南流,溯象牙而折旋,憑高眺遠,三江衣帶,五陵彈丸,雲氣一色,莫辯區厘,於是羽衣蹁躚,出於非煙非霧之間,不知何仙,揖餘而言,問客何所聞而入山?因誦舊聞,昔有遊俠之名。曾投殷勸之歡,餉以千歲人參枸杞,皆推去而不餐。 《郡志》有遊山者,誤入洞中,主人延之奉肴蒸客,視其頭及身,乃五六歲小兒,不敢食,再飯奉盤肴,頭尾四足乃一狗,又不敢食,主人曰:千歲人參枸杞,皆不識,奈何出山。再往,則迷路。既仙聖之一間猶世緣之未斷,此雖俗子之機淺,其人不可與言,而至於再飯,孰謂仙者,而昧於早見,是何符章,可以已疾,而俗士之不可醫。曾仙符治人牛諸疾。陶器可以化金,而下愚之不可變。仙嘗以中秋至城市,借瓷碗于人,莫肯借者,有一老輟所食碗,借之明日送還,去後視之則為金碗矣。不借者,始悔。仙悅而輾曰:何鬥筲之足算,仙以度世為功。行損大樂而不靳,猶士以濟世為學問,不見知而無悶,觀吾子不諧世,豈但吾參杞之不售,而又奚惋,彼有石髓在手,忽化形而莫咽。王烈入山洞,得石髓食之,以語嵇康,康往取得髓在手,欲飲忽化為青石。玉珮親授,乃。友甫懷之十步探之無有,二女亦不見,或脈望之不識,遂輕棄其發卷。何諷於古書中,得發卷四環,無端燒之,作發氣。後有方士言,此脈望也。夜待當天,從規中望星,可求丹度世,或虎石之曆試,竟色難於啖溷。費長房從壺公入山,群虎中使長房獨臥不恐,又臥之空屋,懸石其上,有蛇臥索欲折,不為動。公曰:子可教,又使啖溷三蟲臭惡長房色難之壺公曰:子幾得道,以此不成初若有緣而爭後,終然自墮於悵恨,殆神物之所戲。空悲嗟乎命兮,餘登陟既憊,聞之喟慨,仙凡之隔界,升沉之際會,孰居無事而使之,或進或退,或悲或快,是皆已付於券外,請勿複試其狡獪,乃叩洞門而歌曰:吾何歸兮莫我容,空洞兮此中,從仙君兮洞之宮。 【鄧審伯詩】 《訪天寶洞》: 遠尋仙洞上崔嵬,洞口諸峰翠作堆,先把姓名書洞竹,洞門終待玉匙開。 【趙無咎詩】 《天寶洞天》: 扳緣石磴入青宜,霧廓雲開萬象清。夭嬌老杉龍欲舞縱橫臥石虎方獰。二仙昔被桃源誤,四皓今餘橘隱情。觀前橘甚多。擬入清都真洞府,一簾塞溜隔飛瓊。 聖珠洞 【武陵圖經】 聖珠洞,在常德府桃源縣岩山頭。 朱湖洞 【金陵志】 朱湖洞,在應天府上元縣鍾山,名朱湖太生洞天。 珠明洞 【元一統志】 珠明洞,在溫州府珠明嶺,俗傳有九洞,一在廣東惠州府沖虛觀後,雲是逢萊第七洞天。 【桂林志】 珠明洞,在廣西桂林府陽縣西一裡。 【陳元晉漁墅類稿】 《朱明洞天》: 南來大舟扁淩空浮,卸舟風試略羅浮秋,胸中無機神仙喜,筆底光怪山靈愁。山泉夜作糟床滴,風松閃冉青旗色。招我三啜玻璃觥,峰頭飛上八千尺。呈微月壯海茫茫,蓬萊仙訣袂遙相望。銅龍夜吼風霧香,石橋跨空河漢長。千岩笙籟奏清曲,萬樹醴露如天漿。金雞海底初刷翮,雲擁扶桑一枝出。群仙拍手歎絕奇,坐中相顧屬誰筆。阿翁魯是夾日飛,公孫請賦五色日。 真珠洞 【平陽志】 真珠洞,按圖經雲:在平陽府浮山縣龍角山,深不可測,嘗有珠出,因此為號。 金洞 【郡縣誌】 金洞,在吉安府永新縣西北三十裡。 金礦洞 【建安志】 金礦洞,在建甯府建安縣寬河川,今在縣北。 黃金洞 【赤城志】 台州府天臺縣華頂峰有黃金洞。 金紫洞 【邵陽郡志】 金紫洞,在寶慶府南五十裡,洞高十餘丈,一徑靚深,有水涓涓流逕之側,上有石乳泉滴琮怪石奇秀,若劍戟森列,龍虎蟠踞篝火而後能入,行百步許,有石如龕,上漏天日,其地平夷。可坐數十客,石壁有名賢題詠。 金精洞 【贛州志】 金精洞,在贛州府甯都縣金精山中,危峰疊壁,瑰詭萬狀中有石堂,可坐萬人,初吳芮求張麗英始發卒開鑿。 金栗洞 【元一統志】 金栗洞,在泉州府事見紫帽山下,許奕有遊山詩雲;半區尾脫栗色慊成,歸去成金愕然喜。一鳴一喜從何來,瞬息仙允九裡。 【江湖續集】 《胡仲弓題金栗洞》: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擬帽峰猶未足。有人曾此坐丹爐。有人曾此安棋局。一朝悟道歸去來,依舊紫雲鎖林屋,武榮賈客來洛陽,手攜尺書叩岩穀。觀面親逢呂洞賓,有眼不辯鄭文叔。功成行滿欲度人,酬之遺以半升栗。豈知粒粒皆金砂,一服可但能辟殺。先嗔後喜來重尋,疾心才動隔山谷,故老相傳金栗仙,淩霄有塔標蒼玉。乾坤物外號無塵,凡夫至此懶著腳。我來稽首問先生,若為乞得壺中藥。刀圭分與醫國人,卻入深山抱幽獨。先生道我亦不塵,且走千岩並萬壑,它時相遇岳陽樓,定把奇書與君讀。又《題金栗洞》: 誰信東南有此山,幾回蠟屐只空還。乾坤超出浮塵外,世界深藏粒栗間。鶴不歸來華表在,犀從飛去紫雲閑。捫蘿直上淩霄塔,見說微垣手可攀。 《和瞻甫韻》: 住在壺中小有天,故山猿鶴作忘年。雲歸每失棋盤石。人去不生丹灶煙。肯信玉華空有洞,自貪黃栗便無仙。我來立盡斜陽暮,猶然吟髭風月邊。又《和壁間韻》: 萬仞罔邊去路長,道人彩樂試單方。奕枰誰解爭高著,仙藥進聞按大涼。日落塔頭雲氣紫,雨餘山腳蘚痕蒼。年深洞古無塵跡,惟有先皇禦墨香。 【蒲壽心泉學詩稿】 《題金栗洞》: 天風吹絕頂,小立思生豪。遙海望無際,眾峰疑避高,龍留神骨去,犀飲夜光韜。惟愛瑤池水,尋雲學種桃。 【馮子振集】 紹興大將楊沂中第:有萬景天全,金栗洞天,方壺,天機雲錦,五色雲砌台。偷安江左答殊勳,景天全次第分。錦外千機縈巧樹,壺邊五色香雲。憐渠杯狎春風淺,恨不謬粘落日曛怪得砌台金栗地,參差花柳鹿成群。 金碧洞 【唐杜牧樊川集】 游池州林泉寺。金碧袖拂霜林下石棱,潺氵爰聲斷滿溪水。攜茶臘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銀洞 【保定府志】 銀洞,在北京保定府唐縣城西北六十裡蠢裡村。 銀礦洞 【元史】 仁宗延佑二年,四月甲午,孫鐵木兒,以先朝所賜惠州銀礦洞,歸還有司。 銀山洞 【輿地紀勝】 銀山洞,在袁州府萬載縣西十五裡,可容數百人,避寇者多居之,又宜春有裹大洞,及下石陂洞,皆容千餘人,靖康中避寇者多居之。 琨瑤洞 【宋梅聖俞宛陵集】 《寄題周敦美琨瑤洞》: 仙人采玉驅雄龍,列山剖璞青腔空。因遂為堂曲為室,石乳溜壁光玲瓏。仙歸龍去草樹長,蔽醫不復人蹤通。指壇賣墅下峰下,洗屬斤務欲險怪窮。蛇鱗鹿跡尚莫到,安問樵老諸牛童。古今未得君獨得,萬景付與由天公。保當歸來斂頭角,任從寶氣生白虹。陰溪淺水菖蒲綠,下有蝦蟲莫雙眼紅。及時佐酒所兩股,勿使更入月明中。 碧瑤洞 【楊誠齋集】 《題青瑤洞天》: 青松萬樹竹千竿,蒼翠中間別一天,往此洞天三十七,初頭且數碧碧仙。 【江湖後集】 《俟子紹游建康碧瑤洞》: 洞口幾百竿,洞深襟袂易生寒。鹿眠桃塢春常在,鶴唳松梢夜未闌。尾鼎香騰秋霧薄,石盤棋撒曉皇殘。道人許換塵幾骨,同向壇前說煉丹。 瓊洞 【澧陽志】 瓊洞在湖廣常德府。澧州慈利縣西四百里。 容瓊洞 【太平環宇記】 容瓊洞,在瓊州府樂會縣夷人居之。 猗玕洞 【興國州志】 猗玕洞,在湖廣武昌府與國州大冶縣東五十裡,地名回山。有飛雲洞,在道士磯側,唐元次山結屋讀書處,號猗玕子,故曰猗玕洞。武昌縣江有石瓜宀,唐人孟仕源居其下,汙樽石,東坡銘之曰:時穀澆狡,日益偽薄,誰能杯飲,共此淳樸。元結曾自釋曰:天下兵興,逃難猗玕之洞矣。唐天寶十二年,有飛泉湧出,垂流於洞,名之曰異泉。 琅華洞 【張钅茲詩】 《琅華洞天》: 琪樹已無塵,山幽地更靈。羽流來往熟,仙飯設青精。 翠微洞 【鄒道鄉詩】 《湘陰鄧氏翠微洞》: 洞有臥雲台,聽松軒、快目亭,臥云云無心,聽松松韻,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翠屏洞 【孫覿鴻慶居士集】 《翠屏洞二首》: 團欒千嶂抱,窈窕一屏開。翠黛愁將斂,烏雲遙作堆。倚松真漫爾,藉草亦悠哉,便有陽臺雨。朝朝暮暮來。 千仞爵嵯峨,織織翠錯磨。霧鬟篸碧玉,風幔卷青羅。鵲喜窺人語,鶯嬌倚樹歌。江花紅濕處,彷像蔑淩波。 寒碧洞 【輿地紀勝】 寒碧洞,在四川潼川州治。 鎖碧洞 【郡縣誌】 鎖碧洞,在四川嘉定州之醮壇巷,句氏園,泉溜琮如琴築。 鐵洞 【房山縣誌】 鐵洞,在順天府房山縣城四南六十裡,獨樹村北陂下。 【平峪縣誌】 鐵洞,在順天府平峪縣城東三十裡,山中舊穴湮塞,無複彩取。 【延平府志】 鐵洞,在福建延平府北八十裡,地險而民悍。熙甯十年有廖恩者,嘯聚於此,至今民皆好勇喜鬥。紹定庚寅,汀寇披猖,瘐雷兄弟倡率義丁,捍禦有功,朝命官之。昔逆今順,亦聖化所沾也。人號為廖公洞。 宿猿通海之洞 【太平府圖經】 繁昌縣隱靜山有宿猿通之洞,一名宿猿岩,多猿通海傳與海通。 千岩萬壑之洞 【清漳集】 王朝俊雲:僚友蕭公行即廳事南廡開軒畫成華山,堆奇疊秀,乞名於予。因以千岩萬壑之洞名之,仍為賦詩:梅川先生真磊落,平生斤壑存心胸。篋中搜出古畫圖,泰華氣象何其雄。古來巨靈挺神力,拆開山骨河流通。至今仙掌依然在,萬象羅列多靈縱。山頭誰種玉井蓮,開花十丈無夏冬。山前父老竟相傳,時聞石鼓聲隆隆。獵人往往見毛女,自言久離秦皇宮。華陰此去九千里,此山此景何由逢。梅川夫子運思巧,開圖指點教畫工。世間紛紛皆俗畫,畫山須青花須紅。豈知水墨淡泊外,青牆灑粉成奇峰,須臾華嶽雪中出,崢嶸萬古,何啻千百重。我聞雪山峙西域,何為須在凡界中。普賢不知在何許,現出世界銀色同。乃知此畫深有意,不謾嬉戲如兒童。漳南四時皆炎熱,瘧鬼欺人時相攻,睹此便可塵瘴癘,沉無複侵餘躬。我聞好龍有業公,畫之日久來真龍。貯看六花散瓊屑,盈尺呈瑞年歲豐。民物安泰無劄瘥,除煩豈止如涼風。梅川夫子頻開東,對榻定是王旦翁。棲鸞先生同與座,築阿居士仍相從。畫向壁間如四皓,到老莫放樽酒空。 藻洞 【南唐記】 唐魚朝恩有洞房四壁,安琉璃板貯江水,及萍藻魚蝦,號藻洞。 八怪洞 【郡縣誌】 八怪洞,在良鄉縣萬寶坊,通西平章故宅,今為客館,多畜娼女。 波羅檀洞 【北史】 《琉救國傳》: 其王所居曰:波羅檀洞,塹棚三重,環以流水,樹棘為藩。 屈獠洞 【南史】 《梁本紀》: 中大同元年正月癸醜,交州刺史楊標克交趾,嘉甯城李賚竄入屈獠洞,交州平。 獠子洞 【建武志】 《和獠子洞》: 波山孤頂上,群獠聚成村。弩射青杯杪。刀鋤白後根。獵回猿喪子,農畢稻生孫,有意甘徭役,拳拳立棚門。 黎洞 【宋史】 《列傳》: 黎洞,唐故瓊管之地,在廣東大海南,距雷州泛海一日而至,其地有黎母山,黎人居焉。 【吉水縣誌】 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黎王寨,在縣東南五裡,其山孤立,有營寨故址,下有黎村黎洞。 平湖洞 【資治通鑒】 唐昭宗景福元年,五潮攻福州,平平湖洞及濱海蠻夷,皆以兵船助之,注平湖洞在泉州蒲田縣界外。幾域志曰:今與化軍大飛,山地本平湖數頃。一夕風雨暴至,旦見此山聳峙。一名大飛。 飛山洞 【資治通鑒】 《後樑太祖紀》: 開平四年,呂師周攀藤緣崖入飛山洞,襲潘金盛擒送武罔斬之。飛山在今靖州北十五裡,比諸山為最高峻,四面絕壁千仞,環山有壕塹,其遺趾尚存。 甬溪洞 【資治通鑒】 唐懿宗咸通元年,以王式為浙東觀察使,討裘甫之亂。五月庚申,南路軍大破賦,于海遊鎮,賦入甬溪洞。注:甬溪洞,在寧海西南百餘裡。屬唐興縣界,又西則溪產鐵。戊辰官軍屯於洞口,賦出洞戰,又破之。 紫溪洞 【元一統志】 紫溪洞,在台州寧海縣西北四十裡,地幽阻僅線路。唐寶元元年,袁晁據浙河南副元帥李光弼擊斬之,晁弟瑛從五百騎遁入洞中,光弼駐兵洞口,絕其糧道,其從竟餓死。 澄江洞 【輿地紀勝】 澄江洞,在柳州府賓州遷江縣之西,徭人所居,無田可耕,惟恃山佘刀耕火種,造楮為業,椎髻卉裳,攜弩佩劍徭女耳環,綴累水滴珠子,富者以銀為之。 紫極洞 【北盟錄】 宋宣和間,遣使至金國,將入見閤门,使引入,即捧國書自山棚東入,陳禮物於庭下,其山棚,左曰桃源洞。左曰紫極洞。 別洞 【太平廣記】 《氏族篇》: 有黃生者,擢進士第,人問與頗同房否?對曰:別洞,黃本溪洞。豪姓,生故以此對,人雖口台之,亦賞其直實也。出尚書故實。 廠火洞 【范成大北徵集】 涿北燕南之間,兩旁皆高罔,無風而路極狹,塵上坌積咫尺不辨人物。塞北風沙漲帽,路經廠火洞十分添,據鞍莫問塵多少,馬耳宜濛下見尖。 攻濠洞 【宋史】 《蘇緘傳》: 緘知邕州,蠻遂入寇,邕既受圍,緘求救于劉彝,彝遣將張守節救之,逗留不進,移屯大夾嶺,回保昆侖關,猝遇賊不及陳,舉軍皆覆,蠻獲北軍知其善攻城,口舀以利使為雲梯,又為攻濠洞,蒙以華布,緘悉焚之。 鵝車洞 【元史】 《張柔傳》: 世祖促柔攻鄧不能下,柔令何伯祥作鵝車洞,掘其城。 持火入洞 【洞密澄懷錄】 姜堯章,建炎三年八月一日百合口泛舟,順流歸竹山,是日午過薄溪,入峽,有大龕,名曰魚陀,下不數舉棹,有洞在山腹,去水面數十丈,斬絕不可至,土人攬蔓而上,持火入洞中,行三丈餘,不敢複前,意其不神仙,或蛇龍居之,惜舟過時已晚,不得一窺洞口也。 醉飲仙洞 【仙傳】 王廓,自荊渚附船將過洞庭,風甚泊舟君山下,與舟人偶登山,忽聞酒香,問諸同行,皆曰:無。良久香愈甚,路側崖間,見一洞冗,廓心疑之,遂入穴中,行十步許,平石山窪穴中有酒,掬而飲之,味極醇美可半餘,陶然而醉,坐歇窪穴穴之側,稍醒乃歸舟中,語於同侶,眾爭往求之,無所見矣。 山崩出洞 【陶朱新錄】 有一山樵者,嘗聞音樂聲,宣和乙已春夏間,其山崩出一洞穴,層級而下,往往有石榻,石倚之類,初級有石龍首吐出藥圓,前一石人以盤接之。皆如生成。第三級寬博,如十許間屋大,其下尚遠,人未敢遽往。 置橋鑿水洞 【水利文集】 按昆侖郟雲:允先來於堤多置木橋,鑿水洞,上則通行,下則泄水者,蓋欲伏其急流,奔注江河,沖滌泥沙免致水患,然尤慮橋柱之陰水,今人多不知此意。 腹如空洞 【世說新語】 王丞相枕周伯仁來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詩文 【劉後村集】 游水東諸洞次同遊韻二首:桂山前未到,今日是初遊。招鶴登青山獻,呼龍俯碧湫,深蹊通秉炬,小竇劣容舟。豈敢輕題詠。同官盡柳劉。舊聞岩洞勝,欲往自髫年。聳秀過靈隱,幽深自善權。遠環州堞外,近獻屋簷邊,儻有登臨約,甘為子執鞭。 【中興江湖集】 莆陽劉氏五月二十七日游諸洞。來南百慮拙,所得惟幽尋。矧余玉雪友,共此丘壑心。江亭俯虛曠,冗室窮邃深,是時薄雨收,白靄籠青岑。棄節追野步,卻扇開風襟。炎方豈必好,差遠革卑鼓音。且願海道清,莫問神州沉。徘徊惜景短,留滯畏老侵。昨遊感鶯弄,今至聞蟬吟。常恐官事執,佳日妨登臨。譬如沈學兒,汲汲貪寸陰,何因釋膠擾,把臂借入林。 【武岡州志】 《法相洞天》: 石竇虛明路暗穿,塵襟到此覺瀟然。洞門正在雲深處,誰相人間別有天。 【江湖續集】 清源胡仲弓希聖葦航,漫遊蒿西來洞天。可是胸中負怪奇,一丘一壑僅逶迤。自從猿向西方去,鷲竺飛來可知。 【高彥敬房山集】 《晚過陽門洞天》: 看山有債償不了,十裡五裡困欲倒。何如便作山中人,生看石上青松老。 【武夷詩集】 《洞天》: 絕壁上千尋,隱約岩棲處。笙鶴去不還,人間自今古。張複《遊洞天題》: 來遊九鎖山,忽遇菊岩仙。老翠偃千畝,黃金鋪萬錢。花經令尹愛,詞入北司編。最重水中石,平舟曾為鐫。孟晉《題洞天》: 昔聞仙子宅,今幸過琳宮,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翠雲飛送雨,白鶴舞淩風。好景遊歸晚,簫聲縹緲中。 【洞霄詩集】 鄭鬥煥《陪秋山相公游洞天一庵,夜宿感夢》: 天柱清遊尾使星,荀輿軋軋入山深。龍行雨去泉花定,鶴口鬥雲來木葉陰。松石以安通夕寐,江湖空老百年心。圓冠方袂何仙子。夢裡將詩索共吟。劉元《和鄭鬥煥洞天詩》: 九曲山中鎖翠微,登山不記入山時。屋藏盤穀澗聲遠,鶴舞松庭畫影遲。萬里功名南北客,幾人新舊廢與詩。劉郎問神仙路,天柱天臺天下奇。李立本《壬午孟春遊洞天》: 青山九鎖杳難登,飽讀坡詩熟舊名。穀鳥喚晴千嶂曉,岩泉漱雨四時清。雲根石老世方換,天柱峰高月正明。嵐翠春風瑤草潤,直尋許郭問長生。陳師嵩《陪簡易提舉遊洞天》: 九鎖不易到,一行亦難拜。賞心與樂事,況值秋氣清。貴遊領眾客。共結山水盟。神仙知何許,不必問蓬瀛。對景一餉間,捫心百慮輕。茫茫塵世中,容易白髮生。安得架束茆,于此全吾真。 《馮仲柔淳熙壬寅氵公檄遊洞天》: 洞天深沉別有天,飛樓閣聳睛煙。詩傳玉局驚允目,丹就金爐記昔年。翠勇千波橫絕壁,風吹萬籟入飛泉,他時待我功成後,卜室青山絕世緣。 【鄧並櫚先生集】 《送李君上洞天》: 北風于喁萬竊號,落雪紛紛火尋鵠毛。好向高堂護帷幕,新醪入臉殷春桃,居士何為器不顧,叩戶長歌辭我去。行行逸興高白雲,千里江山入芒履,問君無乃急所求,笑指南安作勝游,南安老師初不死,一聞消息即歸休。嗟我平生樂詩灑,未能赤腳走岩竇。在家自得忘家禪,詫問老師印可否? 【龍虎山志】 《詠洞天》: 羽蓋亭亭百尺松,才高不假大夫封。吾將歸學山中相。直下結茆聰曉風。面直一峰如玉荀,山橫翠麓是金雞。蒼皮溜雨喬松下,宜結精廬安寶奎。山深觀古扁凝真。魯是前遣外臣。玉簡金龍投洞府,至今惠澤及斯民。 【建安志】 《李左史洞天》: 沉沉幽穴閟雲煙,玉宇瓊樓鎖洞天。自向壺中飛日月,更於物外起山川。劉公隱後今誰繼,張湛仙來不記年。紫府若容幽客到,誅茅欲蔔隱屏前。 【菊坡俞昕詩】 《上元謁洞天首作》: 軋軋籃輿踏曉煙來尋泉石舊因緣。旋題詩句為名剌,為報吟翁謁洞天。 【都梁志】 《題皇華館武岡洞天》: 試似奇章細品題,洞天不鎖盡欄西。茂林竹山陰dao,曲水橫橋罨盡穀。泉脈通池氵公澗遠,石牙平屋接雲低。公家事了吟詩趣,一日一番攜杖藜。 【崖州郡志】 洞天歸附後,至元十七年,本道軍慰使雲昭勇名從龍調軍收黎,造其上,賦詩雲:落筆古仙洞,天開一段奇。林深常掛搭,石亂路逶迤,彷佛禪僧骨,糊塗墨客詩。何時了公事,相望問仙期。後郡許源次其前韻。詩雲:袖拂仙風上翠微,山禽窺我怪儒衣。岩扃石室真奇趣。煙蓋雲幢似遠圍。彩筆不隨仙子去,青峰空伴野雲飛。我來續就承天賦,鐵笛一聲橫鶴歸。地僻南溟闊洞天琳宇奇。好山如繡畫。野水自逶迤,不見飛仙蛻,空留謫客詩。清風駕歸羽,乘此訪安期。至順年間,縣尹吳長孺有詩雲:筆常蛻穎不摧鋒,香墨淋漓尚月中。山輩有懷亦如我。無誰可訴只書空。 【建武志】 奉統府命入溪洞斡事:山葉蕭蕭天氣秋,旆旗重過舊溪州。望塵納歎生蠻口,越境趨風老洞酋。太史占星期破賊,佳人聞鵲祝封侯,莫嫌此後南疆闊。時鯨魚海岸頭。 《秦越人洞中詠》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峰,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清齊將入時,戴星兼抱松。石徑陰且寒,地響知遠鍾。似行山林外,聞葉履聲重。低礙更附身,漸遠晝夜同。時時白蝙蝠,飛入茅衣中,行久路轉窄,靜聞水淙淙,但願逢一人,自得朝天宮。 【蘇東坡集】 遊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峽州,吏又至,意若未足,乃複以此授之:子任曰:三絕句、老泉及東坡、子由、各一也。按《南行集》,老泉詩雲:洞門蒼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水,天寒二子若求去,我欲居之爾不能。子由詩雲:昔年有遷客,攜手醉嵌岩。去我歲已百,遊人忽複三。 一逕遠山翠,縈紆似去蛇。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滑磴攀秋蔓,飛橋踏古槎。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嘆息煙雲老,追思歲月遐。唐人昔未到,古俗此為家。洞暖無風雪,山深富鹿。相逢衣畫草,環坐髻應坐髟。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窪。鴻荒無傳記,想像在羲媧。此事今安有,遺縱我獨嗟。山翁勸留句,強為寫槎牙。 【李義山集】 《洞下道》: 客夢華鯨破,曉辭祗樹園,泄雲分疊山獻,落葉見寒猿。湍減溪饒石,崖傾洞有門。身非徐孺子,茂宰似陳蕃。 【張舜民畫慢集】 徐剛中,醴陵少府於山中尋出一洞,有銘曰虯淵,自然六室奇怪,求詩以紀之,醴陵多丁氏,令威之後雲:重重翠條蔽溪灣,石爛松枯不記年,但見桃花浮綠水,有時獨鶴下青田。自然六室流鍾乳,別隱三階出洞天。身在故鄉人不識,禾氏應徐令是丁仙。 【詩海繪章】 洪洞春步二首:洪洞春意水邊來,楊柳何人著行栽,逐客欲行猶愛惜,回頭更見杏花開。尋常乘興弄清流,更有輕雲左右浮,萬里好風相信否,更隨孤鷺落蒼洲。 【廉文靖公集】 予鑿一洞,志道館賓以詩賀,因用韻言意,非韻題也。此生惴栗紹清貧,泛重時賢教古人。海內蹄航空閱世,岩中穴洞擬藏春,居安本自心君泰,理會方知玄化神。便號鴻蒙潛拙懶,更期詩禮嗣良臣。 【答錄與權詩集】 《洞中歌》: 山中道士來天津。霞為鶴毛敝雲為巾。潛居士室著道論,丹爐茶灶常相親。心如皎月照秋水,蒼髯短髮顏生春。辭栗不讓伯夷餓,簞瓢有似顏淵貧,爾來雪落滿空穀,洞門靜掩傍無鄰。炊煙久絕釜楊塵,簫然安坐雙眉伸。一生坎坷長苦辛,東道主者知何人。 【星源志】 《朱松題洞》: 雨過薰風吹面涼,芒鞋終日水雲鄉。可憐塵緒縈人久,賴有仙源引興長。山鳥無心時自語,林花有意解留香。春醪不惜杖頭費,渴似虹霓飲練光。 《題通元洞》: 紺宇參差群玉府,人環隔絕列仙都。六丁神力開岩洞,五嶽真形入畫圖。依舊標金玉簡,居然表裡映水壺。我來登覽忘歸步,惟恐王喬下為鳧。奇峰四立極嵯峨,下有雲房拶薜蘿。桂樹淹留應歲久,桃花爛熳正春和,閑尋谷口仙人鹿,不為山陰dao士鵝。處處清泉堪洗髓,玉京底用更鳴珂。 【張伯雨詩】 《游靈鷲諸山洞》: 碎此空青寶,納彼黃金龕。水流澹無與,石色終懷慚。顯途讓群移,幽罅恣窮探。紅泉浸短草,翠雨淋長聃。靈運久成佛,妙語將淮參。援公亦自慰,複聆勝士談。前旌罔兩避,後乘木驂。周旋蟻封中,丘垤皆精籃。菜肚乃知足。為目庸非貪。惟南專一壑。歸以投吳簪。 【國朝謝肅密庵詩蒿】 《題月山赤水洞天》: 雲北雲南山萬盤,仙人宮闕俯山贊山元。睛峰落影半天碧,雪瀑飛花六月寒。白日雙鸞翔玉宇,長年一虎臥瑤壇。桃花莫使春光老,遲我歸來轉大還。 【宋史浩貿阝峰真隱謾錄】 洞天詞《水龍吟》: 翠空縹緲虛無,唯海上蓬瀛好。瓊瑤宮闕,葉珠台榭,玲瓏繚繞。弱水沉冥,瑞雲遮隔,幾人魯到。四明中,自有神仙洞府,煙霞裡,知多少。堪笑當年狂客,愛休官,何須入道。婆娑綠發垂肩,著甚黃冠烏帽,花底金船,月邊玉局,盡能遲老。待丹成九轉,飄然駕鶴,卻遊三島。 《永遇樂》: 鄞有壺天,景傳圖畫,聲著海縣。四面攢峰,皆七十二,各在窗中見。祥雲擁蔽,飛泉繚繞。咫尺似天涯遠。如今向,仙家覓得,挈來十洲東畔。虛無縹緲,逢萊方丈,所喜只居隔岸。羽巾憲垂珠,瓊車織翠,長是陪嘉宴。豺狼遠跡,風波不作,日月禦輪須緩。且禦杯,稱賢樂聖,度茲歲晚。 《南浦》: 一箭舜弦風,向曉來輕寒,初報麥秀。蝶股歇花須,韶光老,鶯聲倦聞呼友。池塘暗綠,數竿粉節,天然瘦。對茲美酒,清歌妙,一曲千鍾芳酒。誰知別是壺中,繚畫閣朱欄,煙穀雲岫,三島十洲東,青霄上,神功幻成岩竇。瑤台閬苑,翠旌羽葆頻相就,世凡洗斷,教烏兔遲遲飛走。 《夜合花》: 三島煙霞,十洲風月,四明古號仙鄉。縈紆雉堞,中涵一片湖光。遠岸異卉奇芳,跨虹橋,隱映垂楊。玉樓珠閣,水簾卷起,無限紅妝。龍舟兩兩飛楊,見飄翻繡旗,歌雜笙簧。清樽滿泛,休辭飲到斜陽。直須盡臘熒煌。況夜深不阻城隍。且拚沉醉,歸途便教,徹曉何妨?《迎仙客》: 瑞雲繞,四片忽好,何須隔水尋蓬島。日常曉,春不老,玉蕊樓臺,果是無塵到。沒智巧,沒華妙,個中只喜風波少。青樽倒朱顏笑,回首行人猶在長安道。 洪洞縣 【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 周春秋時楊侯國也。漢置楊縣,屬河東郡,後漢因之,三國魏,屬平陽郡,晉因之。元魏改屬永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煬帝初改州為臨汾郡,縣屬焉。義寧二年,改為洪洞縣,取縣北有故洪洞鎮為名。唐武德元年,析洪洞臨汾置西河縣。貞觀十七年,省,入臨汾。宋熙寧五年,省趙城縣為鎮,入洪洞,屬晉州平陽郡,建雄軍節度。金屬平陽府。元仍其舊。本朝因之詳見平陽府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