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總集 > 永樂大典 | 上頁 下頁
卷二千九百九十九 人


  九真·人

  舞智禦人

  【漢書】

  張湯與趙禹,共定律令,務在深文。拘定職之吏,而禹至少府,湯為廷尉,兩人交馭如兄弟。禹志在奉公孤立,湯舞智以禦人。

  趙禹絕人

  【牖閑評】

  《前漢趙禹傳》雲:公卿相造請,禹終不行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其意蓋為禹幾有造請者,禹不報謝,務在絕人故也。顏師古卻於不行字下,注斷報謝,乃屬下文。又注雲:以此意告報公卿。

  才武絕人

  【續後漢書】

  《曹操傳》:

  操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操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勇力絕人

  【續後漢書】

  《毋丘儉傳》:

  儉與文欽起兵攻司馬師,遣健步齎書至兗州,刺史鄧艾斬之。將萬餘人兼道前進,先趨樂嘉城,作浮橋以侍師。儉使文欽將兵襲之,師自汝陽潛兵就艾于樂嘉。欽猝見大軍驚愕,未知所為。欽子鴦,年十八,勇力絕人,謂欽曰:「及其未定,擊之可破也。」於是分為二隊,夜夾攻。鴦率壯士先至鼓,軍中震擾。師驚駭,所病目突出,恐眾知之。齒被皆破,欽失期不應。會明,鴦見兵盛,乃引還。師謂諸將曰:「賊走矣,可追之」。諸將曰:「欽父子驍勇,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師曰:「夫一鼓作氣,再而衰。鴦鼓失應,其勢已屈,不走何待?」欽將引而東,鴦曰:「不先折其勢不得去也。」乃與驍騎十餘,摧鋒陷陣,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騎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取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

  【晉書】

  《王濟傳》:

  濟,字武子。少有逸才,風姿英爽,氣蓋一時。好弓馬,

  勇力絕人。

  【舊唐書】

  《廬江王瑗傳》:

  武德元年,瑗曆信州總管,封廬江王。朝廷以瑗儒忄大而,非邊將才,遣右領軍將軍王君廓助典兵事。君廓故嘗為盜,勇力絕人。瑗倚仗之,許結婚姻,以布心腹。

  【言行高抬貴手】

  《李謙溥》:

  有將劉進,勇力絕人。數以少擊眾,並人患之。乃以蠟丸封書讒進,陽遺其兄。晉帥趙贊得之以聞,太祖即詔謙溥械送闕下,謙溥曰:「此友間也,願以闔門保之。」太祖得奉,膂釋進,厚賜金帛遣之。

  膂力絕人

  【續後漢書】

  《周魴傳》:

  魴子處,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任俠恣肆,為鄉曲患。

  【隋書】

  魚俱羅,身長八尺,膂力絕人。

  【新唐書】

  《杜伏威傳》:

  王雄誕,曹州濟陰人,少韁果,膂力絕人。伏威之起,用其計戰多克,署驃騎將軍。

  弓馬絕人

  【北史】

  崔彭,仕周為驃騎將軍。上謂之曰:「卿弓馬固已絕人。」

  武力絕人

  【資治通鑒】

  唐高宗鹹亨四年,大將軍李謹行,人突地稽之子也。武力絕人,為眾夷所憚。

  敏悟絕人

  【新唐書】

  《歐陽詢傳》:

  詢父罪死,詢當從坐,匿而免。江總以故人子私養之,貌寢佚,敏悟絕人。總教以書記,每讀取數行同盡,遂博貫經史,仕隋為太常博士。

  《白居易傳》:

  居易,字樂天,其先蓋太原人。北齊五兵尚書建有功于時,賜田韓城,子孫家焉。又徙下,父季庚為彭城令。居易敏悟絕人,工文章,未冠謁顧況,況吳人,恃才少所推可,見其文自失曰:「吾謂斯文遂絕,今複得子矣。」貞元中擢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元年,對制策乙等,調屋尉,為集賢校理。月中召入翰林為學士,遷工拾遺。

  才藻絕人

  【太平廣記】

  李太白論詩雲:梁陳已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玄宗聞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絕人,氣識兼茂。

  武藝絕人

  【宋史】

  董遵誨,太祖時為通遠軍使。遵誨不知書,豁達無崖岸。多方略,能挽強命中,武藝皆絕人。在通遠國凡十四年,安撫一面,夏人悅服。畢再遇,武藝絕人,挽弓至二石七鬥,北挽一石八鬥,步附二石馬射一石五鬥。孝宗召見大悅,賜戰袍金錢。

  識慮絕人

  【宋名臣言行錄】

  當鄭公居洛,築第與康節隱居相邇。公一日有憂色,康節問之,公曰:「先生度弼之憂安在?」康節曰:「凱以王安石罷相,呂惠卿恭知政事,惠卿兇暴過安石乎?」公曰:「然。」康節曰:「公無憂安石惠卿,本以勢利合,惠卿安石勢利相敵,將自為仞矣。不暇害他人也。」未幾,惠卿果叛安石,公語康節曰:「先生識慮絕人遠矣。」

  聰敏絕人

  【宋史】

  《恭崇禮傳》:

  崇禮妙齡秀髮,聰敏絕人,高宗時為翰林學士。

  力能絕人

  【宋史】

  《列傳》:

  楊存中,代州崞縣人,魁梧沈鷙。少警敏,誦書數百言。力能絕人,慨然語人曰:「大丈夫當以武功取富貴,焉用俯首為腐儒哉?」於是學孫吳法。善騎射。

  拳力絕人

  【宋史】

  《趙葵傳》:

  時興討李全加,葵直寶章閣,淮東提點刑獄,兼知滁州。趙範刻日與葵約,葵帥雄勝甯淮武定疆勇步,騎萬四千,命王鑒扈斌胡顯等將之。以葵兼恭議官顯,穎之凡也。

  拳力絕人。

  鷙勇絕人

  【宋史】

  《列傳》:

  韓世忠,風骨偉岸,目瞬如電。早年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

  聰明絕人

  【內翰談苑】

  院思道,子昌齡,長不滿三尺。醜陋吃訥,其聰明絕人。善屬文,年十七八,海州式海不揚波賦,即席一筆而成,文不加點。其警句雲:收碣石之宿露,斂蒼梧之夕雲。又雲:三山神闕,湛清影以遙連。八月靈槎,泛寒光而靜去。全篇皆類此。人多諷誦,真奇才也。

  多藝絕人

  【三槐王氏雜錄】

  崇寧中,因語上仁厚之德,聰明多藝,絕人遠甚。呂吉父曰:「大抵人君來處別,不可以世人語也。」餘深然之。

  警悟絕人

  【宋朱晦庵大全集】

  《李公墓碣》:

  公生有奇質,警悟絕人。年十二三時,賦《盆池詩》,有「疑與月相吞」之句。

  英識絕人

  【宋楊誠齋集】

  答雷運,使啟恭惟都運,火章章吏部。一世儒先之冠,四朝俊彥之宗,英識絕人。不待三十裡辯外孫之字,名章傳後,鹹曰二百年無吏部之文。

  人君養人

  【資治通鑒】

  唐高宗顯慶元年夏四月已未,上謂侍臣曰:「朕思養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為朕陳之。」來濟對曰:「昔齊桓公出遊,見老而饑寒者,命賜之食,老人曰:『願賜一國之饑者。』賜之衣,曰:『願賜一國之寒者。』公曰:『寡人之稟府,安足以週一國之鎧寒?』老人曰:『君不奪農時,則國人皆有餘衣矣。』故人君之養人,在省其征役而已。今山東役丁歲別數萬,役之則人大勞,取備則人大費,臣願陛下量公家所須外,餘番免之。」上從之。

  困身養人

  【張行成述衍】

  十三卷,困井共一卦當十七與十八四九之數,陰陽各分十八,交而為用,則虛一相遜。故體數十八,用數十七。以事理言之,則困身以養人也。

  匈奴厭人

  【容齋隨筆】

  漢宣帝黃龍元年正月,匈奴單于來朝,二月歸國,十二月帝崩。元帝竟甯元年正月,又來朝,五月帝崩。故哀帝時單于願朝,時帝被疾或言匈奴從上游厭人。自黃龍竟甯時,中國取有大故,上由是難之,既不許矣。俄以揚雄之言複許之。然元壽二年正月,單于朝,六月帝崩。事之偶然符合有中此者。

  以色事人

  【西漢書】

  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詳見李夫人下。

  委質事人

  【南史】

  《宋沈攸之傳》:

  攸之初至郢州,有順流之志。府主簿宗儼之勸攻郢城,功曹臧寅以為攻守勢異,非旬日所拔,攸之不從。既敗,諸將師皆奔散。或呼寅俱亡,寅曰:「我委質事人,豈可幸成而責其敗?」乃投水死。

  直道事人

  【論語】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北史】

  《慈明傳》:

  隋開皇十三年,以尚書兵部郎攝江都郡丞事。李密之逼東都,詔慈明追兵擊密,為密党崔樞所執。密延與坐,論以舉兵之意。慈明曰:「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義之言,非所敢對。」

  枉道事人

  【論語】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示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以諂事人

  【資治通鑒】

  《後唐明宗紀》:

  長興二年初,鳳翔節度使朱弘昭,諂事安重誨,連得大鎮,重誨過鳳翔。弘昭迎拜馬首,館於府舍,延入寢室。妻子羅拜,奉進酒食,禮甚謹。

  賈瓊問事人

  【丈中子】

  《中說》:

  賈瓊為吏,事于楚公。將行,子餞之。曰:「願聞事人之道。」子曰:「遠而無介,就而無諂,況乎利而諷之?無令斬其捷。」瓊曰:「願終身誦之。」子曰:「終身行之可也。」

  內恕及人

  【漢書】

  《龜錯傳》:

  錯對賢良策曰:取人以已,內恕及人。注:師古曰:以己之心,揆之於人也。

  恕己及人

  【抱撲子】

  《內篇征旨卷》:

  恕己及人,仁逮昆蟲。

  陰德及人

  【仙傳】

  陶弘景膽恤貧寒,拯救危急。救療疾恙,朝夕無倦。其有陰德密惠,人莫能知之。

  鼓下戮人

  【西漢博聞】

  《岑彭傳》:

  光武收韓歆置鼓下,將斬之。注雲:中將軍最尊,自執旗鼓。若置營,則立旗以為軍門。並設鼓,戮人必於其下。

  面折人

  【別釋常談】

  漢汲黯,為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

  善愧人

  【漢雋】

  《龔遂傳》:

  郎中令,善愧人。師古曰:「愧,辱也。」

  贖人

  【濯南鴻烈】

  《解齊俗訓》:

  子貢贖人,而不受金於府。孔子曰:「魯國不復贖人矣。」子路受而勸德,子貢讓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遠,通於論者也。

  【曾慥類說】

  《魯法》:

  贖人臣妾于諸侯者,皆取金於府。子貢贖之,辭不取金。子曰:「賜失之矣。聖人舉事,非獨適身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人受金,則為不廉,則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魯人不復贖人于諸侯。

  【隋書】

  《龐晃傳》:

  晃遷驃騎將軍,襲爵比陽侯,衛王直出鎮襄州,晃以本官從。尋與長湖西元定擊江南,孤軍深入,遂沒於陣。數年,衛王直遣晃弟車騎將軍元雋,齋絹八百匹贖焉,乃得歸朝拜上儀同,賜彩二百段,複事衛王。

  【資治通鑒】

  唐太宗貞觀五年,隋末中,國人多沒於突厥。及突厥降,上遣使金帛贖之。五月乙丑,有司奏,凡得男女八萬口。

  算人

  【東漢書】

  《皇后紀序》:

  漢法常因八月算人。注雲:漢儀注曰,八月,初為算賦,故曰算人。

  利溺人

  【淮南鴻烈解】

  《說林訓》:

  待利而後拯溺人,亦必以利滋人矣。利溺人者,利人之溺,得其利也。

  嬉戲害人

  【淮南鴻烈解】

  《秦族訓》:

  人莫不知學之有益於已也,然而不能者,嬉戲害人也。

  苛刻害人

  【舊唐書】

  《食貨志》:

  楊崇禮為太府卿,清嚴善勾剝,分寸錙銖,躬親不厭。轉輸納欠,折佑漬損,必令征送。天下州縣征財帛,四時不止。及老病致仕,以其子慎矜為禦史,專知太府出納。其弟慎名,又專知京倉,皆以苛刻害人,承主恩而征責。

  利己害人

  【黃光大積善錄】

  先利人而後利己者,君子之用心。知利已而不知利人,常人之用心。至於害人以利己者,小人之用心也。蓋小人之心,雲為動作,未嘗不切切於利己。利己之心即甚重,則不顧他人之安危憂樂。凡可取可奪以利己者,無不取奪。往往奪人這食而食之,不恤人之饑;奪人之衣而衣之,不恤人之寒。夫如是者,非利己也,乃所自害也。損德莫大於此,未見其有終吉者。予故曰:利己以害人者,小人之用心也。

  【記纂淵海】

  利己害人,經季武子成寢杜氏之葬在西階之下。夷人塚墓,以為宅。子以鄰國為壑。

  《孟·告子》史毀人以自成。

  《左傳》集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將舉汝愆尤,以為已階梯。

  韓文以財聚人

  【東漢書】

  《蔡邕傳》:

  聖人之大寶曰位,故以仁守位,以財聚人。

  寧我負人

  【三國志】

  曹操避董卓之難,間行東歸,過故人呂伯奢。伯奢,伯奢出五子,備賓主禮。操聞食器聲,以為圖已,手劍殺八人而去。既而悽愴曰:「甯我負人,無人負我。」

  【資治通鑒】

  唐僖宗光啟二年,呂用之建牙開幕,一與高駢同。凡駢之腹心,皆逼以從已。諸所施為,不復諮稟。駢頗疑之,陰欲奪其權,而根蒂已固,無如之何。用之知之甚懼,訪于其党鄭杞慮瑾曰:「此固晚矣。用之問策安出?」杞曰:「曹孟德有言:甯我負人,無人負我。」注:盡勸用之圖駢明日與瑾共為一書,緘授用之。其語秘,人莫有知者。

  無我負人

  【猗覺寮雜記】

  「甯我負人,無人負我」,此曹操由中之言也。沮渠羅仇,慮水胡人也。與其兄麥粥事呂光,光征河南,大敗。麥粥勸羅仇友攻之,仇曰:「理如汝言,但吾家累世忠孝,寧人負我,無我負人。」遂為光所殺,羅仇之言,可謂郡子,卒不免死。世之小人,益以操言為信。

  【能改齋漫錄】

  榮陽呂原明,中年嘗書壁以自警曰:寧人負我,無我負人。

  我不負人

  【資治通鑒】

  《後唐明宗紀》:

  長興元年,董璋之子光業,為宮苑使,在洛陽。璋與書曰:「朝廷割吾支郡為節鎮,屯兵三千,是殺我必矣。汝見樞要為吾言,如朝廷更發一騎入斜穀,吾必友。與汝決矣。」光業以書示樞密承旨李虔徽。未幾,朝廷又遣別將荀鹹義,將兵戍閬州,光業謂虔徽曰:「此兵未至,吾父必友。吾不敢自愛,恐煩朝廷調發。願止此兵。吾父保無他。」虔徽以告安重誨,重誨不從。璋聞之,遂友。利閬遂三鎮,以聞,且言已聚兵將攻三鎮。重誨曰:「臣久知其如此,陛下含容不討耳。」帝曰:「我不負人,人負我。」則討之。

  朝家負人

  【五代史】

  劉世容大敗黃巢,諸將欲追斬之。巨容曰:「朝家多負人,有危難不愛惜軍事。平則忘之,不如從黃巢為富貴作地。」故巢複熾。

  度量過人

  【抱樸子】

  《逸民篇》:

  謂高祖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蓋有過人者矣。

  膂力過人

  【東漢書】

  《董卓傳》:

  卓性驍猛有謀,少嘗遊羌中,盡與豪帥相結。後歸耕,豪帥有來從者,卓為殺耕牛共宴樂。豪帥感其意,相斂雜畜千餘頭以遺之。由是健俠知名,為州兵馬守塞下。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鞭,左右馳射,為羌胡所畏。

  【北史】

  《列傳》:

  傅求子傅叔偉,膂力過人,彎弓三百斤,左右馳射,能立馬上與人角騁。見者以為得父傳永之武,而不得永之文。

  【隋書】

  《李景傳》:

  景容貌奇偉,膂力過人,美須髯,驍勇善射。

  氣力過人

  【續後漢書】

  《劉封傳》:

  封本羅侯冠氏子,長沙劉氏甥也。昭烈至荊州,未有繼嗣,養封為子。及昭烈攻劉璋,時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與諸葛亮張飛等,訴流西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

  聰思過人

  【魏志】

  杜變,字公良,河南人也,魏太祖以變為軍謀祭酒以大樂事,因命創制雅樂,變善鐘律,聰思過人。綠竹八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其所長。

  天才過人

  【晉書】

  《潘京傳》:

  京漢壽人也。舉秀才到洛,尚書令樂廣京州人也。共談累日,深歡其才,謂京曰:「君天才過人,恨不學耳。若學,必為一代談宗。」京感其言,遂勸學不倦。

  學行過人

  【晉書】

  《孫咎傳》:

  濟陽江惇少有高操,聞咎學行過人。自東陽往候之始面,便終日譚宴,結歡而別。

  才能過人

  【晉收】

  《陶侃傳》:

  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勸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

  號慕過人

  【南史】

  《齊始興簡王鑒傳》:

  鑒性聰警,年八歲,喪所生母。號慕過人,數日中便至骨立。豫章文獻王聞之,撫其首鳴咽,謂高帝曰:「此兒操行異人,恐其不濟。」高帝亦悲不自勝。

  毀瘠過人

  【南史】

  《梁到溉傳》:

  溉遭毋憂,居喪盡禮。所處廬開方四尺,毀瘠過人。服闋,猶蔬食布衣者累載。

  耿介過人

  【世說新語】

  孫休,好射雉,至其時則晨去夕友。群臣莫不止諫:「此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雖為小物,耿介過人。」朕所以好之。

  默識過人

  【北史】

  《齊本紀》:

  顯祖幼時,師事范慮景裕,默識過人,未嘗有所自明。景明不能測也。

  識略過人

  【新唐書】

  《封倫傳》:

  倫,字德彝,以字顯,觀州蓧人。祖隆,北齊太子太保,倫年方少,舅慮思道曰:「是兒識略過人,當自致卿相。」隋開皇末,江南亂,內史令楊素討之。署倫行軍記室泊海上,素召計事,倫墜水免。易衣以見,旋不言,久乃素知問故,謝曰:「私事也。所不敢白。」素異其為,以從妹妻之。素營仁壽宮,表為土工監。規構鴻侈,宮成,文帝怒曰:「素殫百姓力,為吾掊怨天下。」素大懼。倫曰:「母恐,皇后至自當免。」明日帝果勞素曰:「公知吾夫婦老,無以自娛樂,而盛飾此宮邪?」因大悅。素退問:「何料而知?」倫曰:「上節儉,故始見必怒。然雅職後言,後婦人,惟侈麗是好,後悅則帝安矣。」素曰:「吾不及也。」素負才勢,多所淩藉,惟於倫降禮賞接。或與論天下事,袞袞不卷,每撫其床曰:「封郎終當據此為之。」帝擢內史舍人。

  智算過人

  【舊唐書】

  《玄宗楊貴妃傳》:

  妃資質豐麗,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

  推誠過人

  【圖經】

  張伯儀,魏州人,以戰功隸李光弼軍。浙賊袁晁反,使伯儀討平之。功第一,擢睦州刺史。後為江陵節度使。雖不知書,然推誠過人,軍中畏肅,民亦便之。

  聰明過人

  【曾慥類說】

  韓十八愈,自是大輕簿謂李程曰:「某與崔大丞相群同年往還,直是聰明過人。」李曰:「何處過人?」韓曰:「與愈往還三十餘年,不曾共愈說著文章,此是過人也。」

  先識過人

  【江少虞類苑】

  李大靖公沆,為相王魏公旦,方參預政事,西北隅尚用兵,或至肝食。魏公歎曰:「我輩安能坐臻太平,得優遊無事耶?」丈靖曰:「少有憂勤,足為警戎。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其後比狄講和,西戎納欠。而封禪祠汾,講附典,靡有暇日。魏公始歎文靖之先識過人遠矣。

  德量過人

  【遺事】

  韓琦公判相州,因祀宣尼省宿。有偷兒入室挺刃曰:「不能自濟,求濟於公。」公曰:「幾上器具,可直千百,盡以與汝。」偷兒曰:「願得公首以獻西人。」公即引頸。偷兒稽顙曰:「以公德量過人,故來相試。幾上之物,願無泄也。」公曰:「諾。」終不以告人。其後為盜者,以他事坐罪。當死於市,備言其事。曰:「慮吾死後,惜公之遺德,不傳於世也。」

  敏學過人

  【宋史】

  《司馬光傳》:

  光子康,字公休,幼端謹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敏學過人,博通群書,以明經上第。光修《資治通鑒》,奏檢閱文字。

  樸忠過人

  【宋史】

  《秦檜傳》:

  建炎四年,十月甲辰,檜與妻王氏及婢僕一家自軍中還,言殺金人監已者數人,朝士多不信。惟范宗尹、李回、與檜善,力薦其忠。檜首奏,與撻懶求和書,帝曰:「檜樸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聰發過人

  【宋史】

  《邵亢傳》:

  亢聰發過人,方十歲,日誦書五千言。賦詩豪縱,鄉先生見者,皆驚傳之。

  才具過人

  【武林紀事】

  尚書張定叟,才具過人,凡兩尹京政事,大小莫不曲盡人情。

  一節過人

  【黃氏日抄】

  陸象山文某,平生有一節過人。他人要會某不會,他人要做某不做。愚觀以上所記,皆自信甚篤,獨立不懼之言,可以作人懦氣。然以聖人自處,則未知果如何?陸旬山之言學陳同甫之言治,皆欲等天立地做一個人,他非所恤,亦可謂豪也已。

  精敏過人

  【元王惲秋漳集】

  《趙公神道碑》:

  公氣貌魁傳,精敏過人。挺身正路,動以檢押自律。與人交,雖小信不忒。

  聰悟過人

  【仙傳】

  陳搏聰悟過人,經史一覽無遺。詩禮書數,方藥之書,莫不通究。

  英雄忌人

  【續談助】

  孫策年十四,在壽陽詣袁術,始至而劉豫州到,便求去。袁曰:「豫州何關君?」答曰:「不爾,英雄忌人。」即出下東階,而劉備從西階上。但轉顧視孫之行,殆不復前。

  膽氣倍人

  【續後漢書】

  《周泰傳》:

  孫策討六縣山賊,權往宣城,使士自衛,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圖落。而山賊數千人卒至,權始得上馬,而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馬案,眾莫能自定。惟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因泰就戰,賊乃解散。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是日無泰,權幾然殆。策深德之,補春穀長。

  出糧活人

  【續後漢書】

  《蓋熏傳》:

  熏領漢陽太守,時人饑。相漁食,熏調穀稟之。先出家糧以率眾,存活者千餘人。後去官,拜征虜校尉。

  散粟活人

  【舊唐書】

  李皋,為溫州長史。無幾,攝行州事。歲歉,有官粟數十萬斤,欲行販救。吏乞候上旨。曰:「夫人,日不再食當死,安暇稟君命?若殺我一身,活人數千命,利莫大焉。」於是開倉屋散之,以擅貸之罪,飛章自劾。

  監決活人

  【新唐書】

  《宇文融傳》:

  融子審,楊國忠瑞政殺嶺南流人。以中使傳口敕行刑,畏議者嫉其酷,乃以審為嶺南監決處置等使,活者甚眾。

  立志活人

  【沈明遠寓簡】

  範文正公微時,嘗慷恨語其友曰:「吾讀書學道,要為宰輔,得時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不然,時不我與,則當讀黃帝書,深究醫家奧旨,是亦可以活人也。」公既仕進顯貴,入為執政大臣,出為大帥,其謀謨經畫,所活多矣!於醫則固未暇也。君子之重人命,其立志如此。予觀東晉殷浩,妙解脈法,嘗有給使,叩頭祈死。詰問久之,乃言小人有毋年垂百歲,抱疾不除。若蒙官一診視,便有生理,退就屠戮無恨,浩為案脈處方,一劑便愈。於是悉焚經方。嗚呼!浩功名大繆。幸有絕藝,可以起死。而深諱其事,友以能活人為之悔。自範公視之,浩可謂不仁者哉?浩不善用其所能,而強為其不能,宜其敗也。

  以船活人

  【宋史】

  《胡宿傳》:

  宿為楊子尉,縣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數千人,以蔫為館閣校勘。

  辯獄活人

  【潮州府志】

  宋劉允,字厚中。登紹興四年第,曆官知化州。有累年治不決之訟百餘案,公數日決之。屬縣吳州,民之煮監者,家畜器械,以備冠令凱賞典,盡捕之以為盜。法當死,遂力辯其冤,全活者五十餘人。

  一能活人

  【蘇黃門龍川略志】

  許遵議法雖妄,而能活人以得福。予謫居筠州,筠州守許長卿,遵之子也,言其兄弟及諸子仕宦者,十餘人,而郎官刺史至數人。予複歎曰:「遵之議妄甚矣。」而子孫仕者,若是其多也。一能活人,天理固不遺之。

  以符活人

  【仙傳】

  蔡環,字伯瑤。師老子,受太上陽生符,還丹方,合服得道。後人常以陽生符活已死之人。但骸骨存者,以符受之即活。

  發塚活人

  【仙傳】

  茅盈有仙道,能掘地發棺,屍皆復活,人即起能言。

  施藥活人

  【仙傳】

  王錫,因大疫,入息山采藥,散施活人。遇道士授以食風飲露之術,後飲甘露而升仙。

  羞面見人

  【馬明叟實賓錄】

  齊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劉祥從側過曰:「作如此舉止,羞面人。扇障何益?」

  剖涎見人

  【太平廣記】

  天寶中,有高生者,病熱而瘠。其臆痛不可忍,召醫視之。醫曰:「有鬼在臆中。」於是煮藥飲之。有頃,嘔涎鬥餘,凝固不可解。以刃剖之,有一人涎中起,初甚麼麽,俄長數尺,高生欲苦之,其人趨出,降階遂不見,自是疾間。

  左道惑人

  【新唐書】

  《班宏傳》:

  宏為劍南觀察判官,青城人。以左道惑眾,謀作亂,事覺,誣引屯將規綬死。眾凶懼宏驗治即殺之,人心大安。

  妖幻惑人

  【金史】

  《石琚傳》:

  時民間往往造作妖言,相為黨與。謀不執,事覺伏誅。上問宰臣曰:「南方尚多反側何也?」琚對曰:「南方無賴之徒,假託釋道,以妖幻惑人。愚民無知,遂至犯法。」上曰:「如僧智究是也。此輩不足血阝,但軍士討捕,利取民財。害及良民,不若杜之以漸也。」

  詳交不失人

  【抱撲子】

  《交際篇》:

  吾聞詳我者,不失人;而泛結者,多後悔。

  知者不失人

  【論語】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以貌失人

  【記室新書】

  子羽,雖雲於甚惡,以貌失人。史記淡台滅明,字子羽。狀貌醜惡,孔子以為才部,既而受業,名振諸侯。子曰:以言取人,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太平廣記】

  唐丞相盧攜,風貌不揚。語亦不正,常呼攜為慧,蓋舌短也。韋氏昆弟,皆輕侮之。獨尚書岫,加敬,謂昆弟曰:「盧雖人物甚陋,然觀其文章,他日必為大用。」後盧果登廊廟,所謂以貌失人者,其韋諸季乎?

  【曾慥類說】

  石文德工詩,馬文昭以其貌寢,未嘗接待。南宅王子延之門下無何彭夫人。文昭傷蛋。文德獻拘詞有雲:月沉湘浦冷,花謝漢宮秋。文昭驚曰:「文德有如此作用,吾友不如南宅小兒知鑒耶?」乃接見之。

  壁後置人

  【晉書】

  《列傳》:

  簡文帝崩,桓溫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呼謝安及王坦之,欲於坐害之。坦之甚懼,問計于安,,安神色不變,曰:「晉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見溫,坦之流汗沾衣,倒執手版。安從容就席,坐定。謂溫曰:「安聞諸侯有道,守在四鄰,明公何須壁後置人邪?」溫笑曰:「正自不能不爾耳。」遂笑語移日。坦之與安初齊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失火燒人

  【晉書】

  《岑熊傳》:

  熊學舍側,有一人燒死。吏持熊諸生,謂為失火。熊曰:「已為卿蔔得其人也,使從道南行,當有一人來問得火主朱者,便縛之。」吏如熊言,果是耕人,自言「草惡難耕,故燒之,忽風起,延燒遠近,實不知草中有人。」

  元規塵汙人

  【晉史揮塵】

  《王導傳》:

  庚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疆兵趣向者金。導內不有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汙人。」

  一字拔人

  【晉史揮塵】

  成都王穎為丞相,氦蔡克為東曹掾。克素有格量,及居官,苟進之徒,望風畏憚。初克未仕,時河內山簡,嘗與王衍書曰:「蔡子尼今之正人。」衍以書示眾曰:「山子以一字拔人,然未易可稱。」後衍聞克在選官,曰:「山子正人之言,驗於今矣。」

  生哭人

  【晉史揮塵】

  《王濟傳》:

  齊王攸當之藩,濟使公主與甄德妻長廣公主俱入。稽顙泣,請帝留攸。帝怒,謂侍中王戎曰:「兄弟至親,今出齊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濟,連遣婦來生哭人。」以懺旨左遷。

  逼人

  【晉史揮塵】

  謝安,字安石。弱冠詣王濛,清言良久。濛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濛曰:「此客為來逼人。」王導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寓居會稽,與王羲之、許詢、桑門支遁遊處。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無處世意,棲遲東土。常住臨安山中,坐石室,臨深壑,悠然歎曰:「此亦伯夷何遠?」

  咄咄逼人

  【書斷列傳】

  王修,字敬仁,仲宣之子。官至菱郎。善隸行書,嘗就右軍求書,乃寫東方朔畫贊與之。王僧虔曰:「敬仁書始窮其妙。」王子敬每次看,咄咄逼人。

  精神陵逼人

  【北齊書】

  高德正,為右僕射。紀綱朝政,多所弘益。文宣末年縱酒德,正屢進忠言帝不悅曰:「高德正恒精劉陵逼人。」

  老嫗識人

  【世說新語】

  劉道真,少時常漁草澤,善歌嘯,聞者莫不留連。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乃殺豚進之。道真食豚盡了,不謝,嫗見不飽,又進一豚,食半餘半,乃還之。後為吏部郎,嫗兒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問母,母告之。於是齎牛酒詣道真,道真曰:「去去,無可複用相報。」人曰:與同游,恍若明珠在側,爽然照人。

  餘霞照人

  【晉書】

  謝眺風華斧藻,當時獨步。書甚有聲,琴殊流美,亦猶薄暮川上,餘霞照人。晚春林中,飛花滿目。

  玉山照人

  【晉書】

  裴楷,字叔則,以清通用為吏部郎。時人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唐獨孤及昆陵集】

  陝州融史裴公行狀,天姿英拔,德宇宏曠,武庫森戰,玉山照人。

  五色照人

  【宋王華陽集】

  《左街大相國寺釋迦佛靈牙序》:

  仁宗覺性自然,大信三寶,始以梵儀寶華迎至禁中。且發祖宗禦封,而灌以海上薔薇之水,忽于甘露亢中。得舍利一,其五色照人。帝親貯之琉璃瓶中。

  生物供人

  【江州志】

  晉張詮,字秀碩,南陽人。性情高逸,帶經而鋤。庚悅以其貧,授尋陽令祿之,歡曰:「古人正以容膝為安,苟屈吾志,亦何榮乎?」佛衣入廬山淨社。客有食野鹿溪魚而美者,誇於詮曰:「天生是物以供人,何其美也?」詮舉列子曰:「蚊蚋口替庸,虎狼食肉,非天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也。」客大慚。

  以酒杜人

  【石林詩話】

  晉人多言飲酒有至於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酒。蓋方時艱難,人各懼禍,惟托於醉可以疏遠世故。蓋自陳平曹參以來,已用此策。漢書記陳平于劉呂未判之際,日飲醇酒戲婦人,是豈真好飲耶?曹參雖與此異,然方欲解秦之煩苛,付之清淨。以酒杜人,是亦一術。不然,如荊通畢無事而獻說者,且將日走其門矣。流傳至嵇阮劉伶之徒,遂全欲用此,以為保身之計。

  倒戈授人

  【南史】

  《胡藩傳》:

  藩過江陵省外兄羅生,因說殷仲堪曰:「桓玄意趨不常節下崇待太過,非將來計也。」仲堪不悅。藩退謂生曰:「全戈近人,必至大禍。不早去,後悔無及。」

  慈心授人

  【佛祖統紀】

  崇矩法師,複歸故里。慈雲手書誡詞獎之曰:「汝將轉說於親裡也。勉之哉?」被忍為衣,入慈為室。處空為座,身遠眾惱。口寡言論,意防輕慢。慈心授人,是曰三軔。是為四行。名安隱說。

  鄧禹笑人

  【南史】

  《王融傳》:

  融為中書郎,嘗撫案歎曰:「為爾寂寂,鄧禹笑人。」

  租秩販人

  【白氏六貼】

  齊王攸國中文武,下至士卒,法令不食稟賜者,皆以秩賦與疾病死亡者。時有水旰,出租秩加十二賦,以販國人。面豐年,乃收入本直。

  以禮處人

  【南史】

  陸彗曉厴輔五政,立身清肅,僚佐以下造詣,必起送之。或謂彗曉曰:「長哎貴重,不宜妄自謙屈。」答曰:「我性惡人無禮,不容不以禮處人。」未嘗卿士大夫或問其故,慧曉曰:「貴人不可卿,而賤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輕重於懷抱。終身常呼人位?」劉湛,宋文帝元嘉三年,為廬陵王從事。時王居憂,多曠士禮。甚禁膳魚肉,嘗在王座。廚人進車螯及酒,湛怒曰:「既不能以禮自處,又不能以禮處人。」趨出。

  不堪蒞人

  【南史】

  《宋王僧運傳》:

  僧達家貧求郡,文帝欲以為秦郡吏部郎,庚仲文曰:「王弘子既不宜作郡,僧達亦不堪蒞人。」弘,僧達父也。

  墓內尋人

  【南史】

  齊豫章文獻王嶷,傳武帝數幸嶷凝,宋長寧陵,隨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入他家墓內尋人。」乃徙其表闕,麒麟於東岡。

  年少窺人

  【南史】

  《宋柳傳》:

  王儉為尚書左僕射,嘗造父柳世隆宅。世隆謂為詣已。徘徊久之,及至門,唯求悅及。遣謂世隆曰:「賢子俱有盛才,一日見顧,今故報禮。」相仍相造,似非本意,恐年少窺人。

  官當圖人

  【南史】

  《宋何尚之傳》:

  有人嘗求為吏部郎,尚之歎曰:「此敗風俗也。官當圖人人安得圖官?」顏延之大笑曰:「我聞古者官人以才,今官人以勢,彼勢之所求,子何疑焉?」

  伐罪吊人

  【南史】

  《檀道濟傳》:

  武帝北伐,道濟為前鋒,所至望風降附。徑進洛陽,議者謂所獲俘囚,應戮以為京觀,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釋而遺之。

  此上不欺人

  【南史】

  《王微傳》:

  微妙解天文,知當有大故,獨與從弟僧綽仰視,謂曰:「此上不欺人。非智者,其孰能免之?」

  平生不欺人

  【呂原明雜記】

  司馬溫公卒,門人或欲遺表中。入規諫語程正叔曰:「此公平生來,未嘗欺人。可死後欺君乎?」

  文武兼資人

  【南史】

  《宋柳世隆傳》:

  高帝與武帝書曰:「汝既入朝,當須文武兼資人,委以後事,世隆其人也。」武帝乃舉世隆。

  【文中子】

  《中說》:

  子曰:昔者舜禹繼軔,而天下樸;夏傑承之,而天下詐;成湯放傑,而天下平;商紂承之,而天下破;文武受命,而天下和;幽厲肆虐,而天下散;文景儉靜,而天下大寧;桓靈失德,而天下大壞。故曰:治亂相易,澆淳有由。興衰資人,得失在教。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曰:太古不可複,淳樸不可歸。是未知先王之有化也。詩書禮樂複何為哉?

  赦囚度人

  【太宗建元寶錄】

  六年夏壬申,文德皇后疾甚。皇子等赦囚度人祈,文後曰:「死生有命,非宜力所加。然赦者國之權事,非所切者也。佛者異方之教,而華修之不諂乎?不聽,誠以玄鑒知命者也。」

  請除度人

  【宋續通鑒長編】

  仁宗天聖二年丙寅,權判都省馬亮,言天下僧以數十萬計,間或為盜,民頗若之。請除歲,合度人外,非時更不度人。

  化身度人

  【地藏菩薩經】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生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樂。

  勇可賈人

  【北史】

  《東平公神舉傳》:

  神舉弟慶,從武帝攻河陰。先登攀城葉與賊短兵接,中石乃墜,絕而秒蘇。帝勞之曰:「卿勇可以賈人也。」

  屈己申人

  【北史】

  《成淹傳》:

  淹與王肅行朝歌城,肅為淹論所屈。肅言于孝文,且言淹才宜敘進。帝曰:「若因此進淹,恐辱卿轉甚。肅言臣屈己達人,正可顯臣之美。淹既蒙進,臣得屈已申人。此所謂陛下惠而不費也。」帝遂賜淹龍廄,上馬朝服轉僕射。

  勇力兼人

  【北史】

  《楊纂傳》:

  纂少慷慨有志略,肋力兼人。年二十,從齊神武,起兵於信都。

  飲啖兼人

  【舊唐書】

  《江王元祥傳》:

  元祥體質洪大,腰帶十園,飲啖亦兼數人。

  自行兼人

  【佛說統紀】

  《天臺智者傳》:

  有神僧為說法,師曰:「大聖所說,是何法門?」當雲何學,弘答曰:「此名一實。諦學這以般若,宣之以大悲。從今已後,自行兼人。吾皆影響。」

  先發制人

  【資治能鑒】

  《隋紀》:

  劉文靜謂裴寂曰:「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何不早勸唐公舉兵,而推還不已。且公為宮監,而以宮人侍客,公死可爾。何誤唐公也?」

  【三朝比盟會編】

  李良嗣雲:「陛下念舊民遭塗炭之苦,複中國往昔之疆,代天譴責,以順伐逆。王師一出,必壺漿來迎。願陛下速行薄伐脫。或後時,恐為女真得志。蓋先動則制人,後動則制於人。」上嘉納之。

  不戰屈人

  【新唐書】

  《王孝基傳》:

  武德二年,劉武周冠太原,夏人呂崇茂以縣應賊,詔孝基為行軍總管攻之。時獨孤懷恩挾異計,紿說孝基曰:「夏城堅,攻之引日。宋金剛在近內拒外疆,一敗塗地。不如頓兵待秦王破賊,則夏自孤。此謂不戰而屈人也。」孝基謂然,會尉遲敬德至,與崇茂夾攻,官師遂大敗。

  當時屈人

  【唐書】

  《鄭覃傳》:

  文宗曰:「順宗事不詳實,韓愈豈當時屈人耶?」

  膝不屈人

  【唐】

  郭子儀,田承嗣傲很不軌。子儀嘗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滕謂使者曰:「茲滕不屈於人久矣,今為公拜。」

  十夫是屈人

  【金華子】

  苗紳坐事貶南中,由是湮厄,不復振揚。既于晚歲,方罷江州牧,入參宰輔。崔相國彥昭,其故人也,見而憫焉。呼紳行第而慰勉曰:「苗十夫是屈人。」再三言之,紳歎久淹屈,既聞時宰之撫諭,莫勝其喜,及還家,其子迎於門。紳笑語其子曰:「今日見崔相國憫我如此。」遂坐于廳,高誦其言曰:「苗十夫是屈人。」喜笑一聲而卒。悲夫!

  甘言啖人

  【資治通鑒】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李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窺其際。好以甘言啖人,而陰中傷之。不露辭色,凡為上所厚者,始則親結之。及位勢稍逼,取以計去之。雖老奸巨猾,無能逃於其術者。

  噓棗啖人

  【仙傳】

  張拱能方術,置藥肆於宜春門後坊。有道士造肆中,拱擲一錢與之麾使。道士笑曰:「吾無求於人,汝道質,故來度汝。」拱即悟。拱謝曰:「拱鄙人眼凡心惑,仙君幸臨,願終教之。」道士曰:「汝何求?」曰:「家貧,粥不給,儻使不食可飽。上願也。」適有鬻蒸棗者來,道士了一錢賣之得七枚,熟視棗而虛之,謂拱曰:「啖此終身不食。」

  不殺人以媚人

  【宋名臣言行錄】

  周敦順慶曆中,為南安司理,時郡獄適有囚,法不當死。運使王逵,欲深治之。先生獨力爭不職,置手板,歸取告身委之而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逵感悟,囚得不死。

  便僻媚人

  【省心雜言】

  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者,疆辯足以惑眾;以無為有,以有為無者,便僻足以媚人。心可欺,天可欺乎?

  眼色媚人

  【開元天寶遺事】

  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嘗一日離帝左右。每執版當席,顧盼左右。帝謂妃子曰:「此女妖麗,眼色媚人。」每轉聲歌喉,則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竿嘈雜而不能遏,宮妓中帝所鍾愛者也。

  工於料人

  【唐】

  李光弼謂韋陟曰:「夫辯朝廷之禮,我不如公。論軍旅勝負,公不如我。」光弼策敵制勝不世出,及困於口舌,不能以忠自明。謀就全安而身益危,所謂工於料人,則拙於謀已。

  推誠遇人

  【新唐書】

  《張伯儀傳》:

  伯儀為江陵節度使,朴厚不知書,然推誠遇人,軍中畏肅,民亦便之。

  帷床伏人

  【資治通鑒】

  肅宗乾元元年,上以烏承恩為范陽節度副使,賜阿史那承慶鐵券。令共圖思明,上從之。諸將以白思明,思明疑未察,會承恩入京師。上使內侍李思敬與之俱至范陽,宣慰承恩既宣旨。思明留承恩館於府中,帷其床,伏二人於床下。承恩少子在范陽,思明使省其父夜中,承恩密謂其子曰:「吾受命除此逆胡,當以吾為節度使。」二人於床下大呼而出,思明乃執承恩。

  受賂薦人

  【資治通鑒】

  唐德宗貞元十五年,以常州刺史李钅蒙為浙西觀察使、諸道監鐵轉運使。錡,國貞之子也。閑廄宮苑,使李齊運,受其賂數十萬,薦之於上,故用之。錡刻剝以事進奉,上由是悅之。

  公座罵人

  【資治通鑒】

  唐德宗貞元九年,海州團練使張升,升雲之弟,李納之婿也,以父大祥歸於定州。嘗于公座罵王俊後,武俊奏之。夏四月丁醜,詔削其官,遣中使杖而囚之。定州富庶,武后欲之。因是遣兵襲取義豐,掠安喜。無極,萬餘口,徙之德。升雲閉城自守,屢遣使謝之乃止。

  素口罵人

  【東穀所見】

  《茹素篇》:

  世人以茹素為齋戒,齋者,齊也,齊其心之所不齊;所謂戒者,戒其非心妄念也。況茹素之日,事至吾前。取趣利徇欲,損人害物。不知其召素何為也?古語雲: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治和以人

  【文子】

  治和者,不以和以人;治人者,不以人以君。

  醜狀駭人

  【東漢書】

  周變斂順折頓醜狀駭人。

  佯睡斫人

  【三國志】

  魏武雲:「我眠中,不可妄近,近便斫人亦不覺。」左右宜深慎。後佯睡所幸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自後安眠,莫敢近者。

  冠幘劫人

  【三國志】

  魏吉茂,馮翊人,同郡王琰數為郡守,不名清白。國家始制九品使,諸郡選置中正,馮翊以琰子嘉為中正,嘉敘茂曰:「德優能少。」茂曰:「痛乎,我效汝父子,冠幟劫人耶?」以儉率人

  【晉書】

  毛為東曹掾,與崔琰並典選舉用,皆清正之士。雖于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節儉自勵。

  正己率人

  【宋史】

  紹興十二年,宗君師閔訟,臨安教授鮑同上曰:「為教授者,先正已,然後可以率人。」

  睹物思人

  【比史】

  王猛將行,造慕容垂飲酒,謂垂曰:「餘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乎?」

  輕寶重人

  【唐張說集】

  太尉裴公平郅支,遮甸,大獲珍異。首長將吏,請遍觀焉。有馬腦大盤,希代寶也。隨軍王休烈,捧盤跌倒,應時而碎。叩首流血,惶怖請死。公笑曰:「事有不可意,何至重玉,而輕人命乎?」

  輕貨重人

  【仁宗寶錄】

  胡千正提舉江南,得吏所匿銅數萬斤。吏懼且死,則曰:「馬伏波哀重囚而縱,亡之。吾豈重貨,而輕數人之命,止籍于羨餘?」

  聲色移人

  【龍川志】

  真宗臨禦歲久,中外無虞。與群臣燕語,或勸以聲妓自樂。王文正性儉約,初無姬侍,上使內東門司呼二人,責限於相公買妾,仍賜銀三千兩。二人歸以告公。公不舉,然難逆上旨,遂聽之。初沈淪家破,其子孫鬻銀器,皆錢塘錢氏昔以遺中丞相者。花藍火桶之類,家人所有,直省官與沈氏議,止以銀易之。具白於人,公蹙然曰:「吾家安用此?」其後姬妾既具,乃問二人:「沈氏什物尚在可求否?」二人曰:「向私以銀易之。」公喜,用之如素有者。聲色之移人者,有如此乎?

  好惡移人

  【魏泰東軒筆錄】

  範文正公仲淹,自知開封落侍制,以吏部員外郎知饒州。出都時,唯王待制質餞,宿於城外,水道之官,曆十餘州無一人出迎迓者。時陳恭公執中,以龍圖館直學士知楊州,迎送問,勞甚至。難時宰好惡能移眾人,而方正之士,亦不可變也。

  風俗移人

  【宋吳泳鶴林集】

  《答蔡遵父》雲:向來三數朋友,鳴一時之盛。弦絕響息,未有繼者。荃蕙化而為茅兮,蘭芷變而不芳。風俗移人,不可不強自樹立。

  風俗驅人

  【陸象山語錄】

  與濟道言風俗驅人之甚,如人心不明,如何作得主宰,正當障百川而東之?

  賜藥濟人

  【仙傳】

  趙抱一,鳳州人,年十二。因牧羊遇一老人,問之曰:「子饑否?」先生但點頭。老人探囊中取一物與之。狀如羅而味甘。又與掛杖一條,瓢一枚,中有藥,乃豌豆也。諭之。令人服食,於是沉屙新疾,得服者無不愈先生自食羅,不復思煙火食,久之。所遇老人,即張果老也。

  仙術濟人

  【仙傳】

  時荷少為道士入四明山,遇視人教以胎息眾妙之術,能卻寐絕粒,役使鬼神,驅除邪挽救,點化金玉。周濟窮苦,民受其賜。

  弘法須人

  【佛祖統紀】

  唐太宗嘗問裴法師曰:「法門之益何所宜?」先生對曰:「弘法須人,度僧為最。」帝大悅。

  護國護人

  【佛祖統紀】

  《若納法師傳》雲:宋孝宗駕幸上,展敬大士。問光明懺法之旨,師答曰:「梵釋天帝四大天王,下臨土宇護國護人。故佛為說金光明三昧之道,後世祖師立為懺法,以資諸天之威德。故帝王士庶,皆可修持。」上悅。

  二戒勸人

  【佛祖統紀】

  惠照鄰法師嘗勸人以二戒:三十已前,未可念阿彌陀;七十已後,不得持消災況。謂少不知進,老不知止也。

  三事調人

  【法句譬喻經】

  佛告呵提曇,吾有三事,用調一切人得至無為:一者至誠制禦口業;二以慈貞伏身剛強;三以智慧滅意凝。蓋持是三事,度既一切。

  像運寄人

  【梁高僧傳】

  《宋釋僧周傳》:

  雲求昌王,訪求沙門無敢應者,僧周弟子僧亮曰:「像運寄人,正在今日。」隨使至長安。王及民人,候迎聯中。佛法大興,亮之力也。

  怒氣口巽人

  【禪林僧寶傳】

  洪寬範替法雲秀禪師曰:「餘拜膽其像,面目嚴冷,怒氣人。平生以罵為佛事,又自謂叢林一會,非虛言哉?」

  慶己慶人

  【四教儀注】

  五品初心知此玄少心,體具事理。三千境觀之法,慶已有智慧,慶人有慈悲。屈己推人

  【五燈會元】

  投子同禪師,因僧問:「七佛是文殊弟子,還有師也無?」同曰:「適來恁麼道也,大似屈己推人。」

  三路接人

  【人天眼目】

  僧到夾山,山問近離甚處僧,雲洞山夾山雲:「洞山有何言句?」僧雲:「和尚道我有三路接人。」夾山雲:「有何三路?」僧雲:「鳥道玄路,展手山雲,實有此三路耶?」僧雲:「是。」山雲:「鬼持千里鈔,林下道人悲。」後浮山圓鑒雲:「不因黃葉落,爭知是一秋。」

  三等接人

  【五燈會元】

  趙州從諗禪師,一日真定帥王公入院,師坐而問曰:「大王會麼?」王曰:「不會。」師曰:「自小持齋身已老,見人無力下禪床。」王尤加禮重。翊日令客將傳語,師下禪床受之。侍者曰:「和尚見大王來,不下禪床。今日軍將來,為甚麼卻下禪床。」師曰:「非汝所和,第一等人來,禪床上接;中等人來,下禪床接;末等人來,三門外接。」

  無一法與人

  【五燈會元】

  德山因雪,問從上宗乘「學入還有分也無?」山打一捧曰:「道甚麼?」曰:「不會。」至明日請益,山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

  奪境不奪人

  【禪林僧寶傳】

  風穴沼禪師因南院問:「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對曰:「萏草乍分頭腦襲,亂雲初綻影猶存。」

  販佛眩人

  【唐劉賓客集】

  《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

  尚書李公在鎮三閏,百為大備。尚理信古,儒玄交修。始下令禁,桑門販佛以眩人者,而於真實相深達焉。

  尊主庇人

  【新唐書】

  《李晟傳》:

  帝嘉晟等有戡亂之功,下詔曰:「功與時並,才與世生。苟蘊其才遇其時,尊主庇人,向代無之。」

  弛禁便人

  【新唐書】

  《崔沔傳》:

  沔為魏州刺史,雨潦敗稼,沔弛禁便人。

  以權屬人

  【新唐書】

  《陳夷行列傳》:

  夷行開成二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帝時怪問天寶政事不善,問姚元崇,宋,于時在否?李玨曰:「姚亡而宋罷。」玨因推言,玄宗自謂未嘗殺一不辜,而任李林甫,種夷數十族,不亦惑乎?夷行曰:「陛下今亦宜戒以權屬人嗣。」複曰:「夷行失言。太宗易慕亂為仁義,用房玄齡十有六年,任魏征十有五年,未嘗失道。人主用忠良久益治,用邪佞一日多矣。」

  宏辭選人

  【舊唐書】

  《懿宗紀》:

  鹹通六年二月,制以吏部尚書崔慎由等,考宏辭選人。

  拔萃選人

  【舊唐書】

  《懿宗紀》:

  鹹通六年二月,制以金部員外郎張義思,大理少卿董賡,試拔萃選人。

  白衣選人

  【續通鑒長編】

  太平興國六年,太宗令內侍省細仗,內先衣黃者並衣碧吏部黃衣選人,改為白衣選人。

  令式人

  【唐書】

  《河間王傳》:

  令式局人不可以成官政。

  冷語冰人

  【書林故事】

  柔論相嘲曰:「冷語冰人。」外史孟屬,時番在庭,以財結權要。或戒之,乃曰:「非是求拔,不欲其以冷語冰人耳!」

  黃氣觸人

  【太平廣記】

  廣川王發哀王塚,以鐵灌其上。穿三日乃開,黃氣如霞,觸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

  中不累人

  【太平廣記】

  河上公曰:餘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至地!

  不以口腹累人

  【太和縣誌福唐蒲】

  堯仁乾道六年知縣事,自奉尤薄朝夕飯一盂,蔬一盤,曰:「吾不以口腹累人。」居官三年,如一日也。

  損約則違人

  【唐李元賓集】

  《項籍碑》:

  飄銳氣,聳利鋒。抵秦聯,怒漢公。因語曰:「損約則違人,固信則自違。惡取乎?」

  穴地生瘞人

  【南郡新書】

  有進士丘峰者,當為田季安從事,後與同府侯臧,相持爭權。季安怒,斥糸豐攵攝下邑尉使人先路穴地以待,至則排入而瘞之。其暴如此,李錡殺崔善貞,亦同斯酷。

  書生誤人

  【資治通鑒】

  《後漢隱帝紀》:

  乾三年,左中因帝厭為大臣所制,乘間譖宰相楊史弘肇於帝雲:「等惠恣,終當為亂。」帝信之,遂與太后弟李業等謀誅等。議既定,入白太后,太后曰:「茲事何可輕發,更宜與宰相議之。」業時在傍曰:「先帝嘗言朝廷大事,不可謀及書生,懦怯誤人。」

  大信示人

  【五代史】

  《南平世家》:

  唐莊宗入洛,下詔慰諭季興、司空薰等,皆勸季興入朝京師,梁震以為不可,曰:「梁唐世為仇敵,夾河血戰,垂二十年。今主上新滅梁,而大王梁室故臣,握疆兵居重鎮。以身入朝,行為虜爾。」季興不聽,留其二子,以騎士三百為衛,朝於洛陽。莊宗果欲留之,郭崇韜諫曰:「唐新滅梁得天下,方以大信示人。今四方諸侯相繼入貢,不過遣子弟將吏,則季興以身述職為諸侯,率宜加恩禮以諷來者,而反系之。示天下以不廣,且絕四方內向之意不可。」莊宗乃止,厚禮而遣之。

  罪己救人

  【李昌齡樂善錄】

  周世宗性慘急,果於殺戮。有忤旨者,魏仁溥皆歸罪於已以營救之,賴以全活者甚眾。

  出轂救人

  【宋晁無咎濟北集】

  有黃某者歲凶,糴滕踴而家積數屋。或勸其以時出,可得十倍利。取不肯。而以豐年平價出之雜者畢之黃氏。盜猝入其裡,指其居曰:是出救人黃某者耶?或者曰:然獨不兒子其一毫,而慰遣其家。

  神力救人

  【江湖紀聞】

  德乙亥年,臨江黃及穀,與同郡毛季五寓潭州,適北兵入城,黃與毛於兵火間逃走。毛先投水,黃逃得。至逾數日事定,城中火後,所存一二而已。黃夜夢人言之曰:「何不過我家,我家獨不曾遭火。毛季五亦在我這。」明日因往城隍廟,見毛季五在廟,未嘗死也。蓋於城隍廟獨不曾遭火,乃悟夢中告之者,神也。初黃在潭州被兵,時逃于趙府圃中閣下。遇兵持其髻,拔刃將殺之。忽上有擲花瓶下曰:「打。」兵驚,舍去。黃登閣欲求其人,閣上寂然,但有盡神一軸在劈,亦不知是何神。

  飛錫救人

  【赤城志】

  天臺縣乾溪,舊傳僧雲猷訪赤城。有一媼與之語,神怒,投媼於淵。猷飛錫救之,其溪立涸。故以為名。

  驅孽救人

  【仙傳】

  曹德休逢人有一女子二十餘,將聘於人。忽有邪物為魅,召醫治之益甚。其父詣德休具陳病狀,德休曰:「汝居近山溪有潭穴否?」父言之。德休又曰:「女子春時,閒步溪側,為蛟所窺,已拘精魄矣。汝可將符往投潭中,少傾有驗。」投符之後,忽見水翻湧,霹靂一聲,須臾一物浮出長二丈餘,形如鳥蛇,頭若大勺,劈襲血流斃矣。其父還家,見女精神明爽,全失病矣。

  斬蛇救人

  【仙傳】

  葛仙翁嘗遇華陰,見一士人滋於蛇精之家。仙翁化作田夫,驅黃犢而耕。因說士人曰:「汝陷身於非地,此婦乃蛇精也。」前後啖食生人,乃引士人窺井中,皆是白骨盈積。遂教士人仍密窺之,士人如其言。窺之,果蛇精也。張牙弩目在帳中,抱一小蛇兒,仙翁誅之。有無數小蛇兒來救,仙翁並誅之。以一符與士人服,即吐出蚯蚓蝦蟲莫之類,遂得全生。

  符藥救人

  【仙傳】

  曹德休自言,從東海青嶼山來遊江西,人見之三十餘年。常行人間,有疾者,以符藥救之,無不愈者。

  目連救人

  【法句譬喻經】

  琉璃王伐舍夷國,摩訶目犍連往到佛所。白言:「我欲以四方便,救舍夷國人,一者舉舍夷國著虛空中,二者舉舍夷國人著海中,三者舉舍夷國人著兩鐵圍山間,四者舉舍夷國人著他方大國中央。令琉璃王不知其處。」佛告目連,雖知卿有是智德,能安處舍夷國人,萬物眾生,有七不可避:一者生,二者老,三者病,四者死,五者罪,六者福,七者因緣。此七事,意雖欲避不能得,自在如卿威神,可得作此。宿對罪負,不可得離。於是目連自以私意,取捨夷國人知識,檀樾四五千人,盛著缽中,舉著虛空星宿之際。琉璃王伐舍夷國殺三億人,已引軍還國。目連以道力下缽,人皆死盡。道德神力,不能免彼宿對之罪。

  拜天不拜人

  【資治通鑒】

  《後樑均王紀》:

  貞明二年,契丹主妻述律後,有母,有姑,皆踞榻受其拜。曰:「吾惟拜天,不拜人也。」

  未嘗拜人

  【宋史】

  《韓熙載傳》:

  熙載才氣後逸,機用周敏,性高簡無所卑屈,未嘗拜人。雖被譴逐,終不改節。

  以術鉤人

  【宋歐陽公集】

  《尚書度支郎中王公神道碑》:

  宗旦得盜鑄錢者百餘,人以詫公。公曰:「事發無跡,何從得之?」曰:「吾以術鉤出之。」公愀然曰:「仁者之政,以術鉤人冥之死。而又喜乎?」宗旦慚服,悉緩出其獄。始大稱公曰:「君子也。」

  臨坑推人

  【江少虞類苑】

  至和中,陳恭公秉政。會嬖妾張氏笞女奴,迎兒殺之。時蔡襄權知開封府事,下開封窮治。而仁宗地恭公寵眷未衰,止差正郎齊廓,看詳公案。時王素為待制,以詩戲廓曰:「李膺破柱擒張朔,董令回車擊主奴。前世清共死如在,未知君可及肩無?」廓知事不可,直以簡報曰:「不用臨坑推人。」

  不妄稱人

  【趙善穀阝掃編】

  蘇京,字世美,承相子容之子也。嘗為許州觀察判官。時韓黃門持國知州事,甚器愛之,薦之於朝。其辭曰:「竊見某人,讀書知義理,臨事有風力,前輩之不妄稱人如此。」

  屈身安人

  【倦遊雜錄】

  王荊公於上前,論馮道能屈身以安人,如諸佛菩薩之行,唐介曰:「道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得為純臣乎?」安石曰:「伊尹五就湯五就傑,正在安人而已。豈非純臣乎?」質肅曰:「有伊尹之志則可。」荊公變色。

  修己安人

  【論語】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安人。」

  【張子正蒙】

  《正當篇》:

  未能如玉,不足以成德;未能成德,不足以孚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而不安人,不行乎妻子,況可懷於天下?

  千里勞人

  【宋蘇東坡集】

  《與吳季才書》:

  何至使人足蟲爾遠來,又致酒面海物荔子等,僕豈以口腹之故,千里勞人哉?

  薄己厚人

  【記纂淵海】

  薄已厚人,經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記坊記子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荀修身史小自潤之時。師古曰:言所潤益於己者,當減小之。西漢《谷永傳》薛包篤行,父母服除,弟子求分財異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財,奴婢引其老者,曰:「與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廬取其荒廢者,曰:「吾少時所理,意所戀也。」器物取配敗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漢書范震為司徒,田不過一頃,複推與兄子。後漢郭林宗減三牲之具,以供賓旅。通鑒漢桓紀流民萬餘戶入縣界,韓韶開倉賑之。主者爭謂不可。韶曰:「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通鑒溫大雅,將改葬其祖父,筮者曰:「葬于此地,害兄而福弟。」大雅曰:「若得家弟求康,我將含笑入地。」葬旋。歲餘而卒。唐書,弟彥博也傳記閔子騫為後母所苦,冬月以蘆花衣之以代絮。父知之,欲出後母。子騫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遂止。孝子傳集劉禹錫刺播州,子厚泣曰:「播非人所居,夢得親在堂。且萬無母子俱往理,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韓作柳銘削衣貶食,不立資遺,以班親舊,為友為義。儋石之儲,常空於私室。方丈之食,每盛於賓筵。並韓丈

  【宋范忠宣公集】

  《閻公墓志》:

  君內外盡誠,不為矜飾。其于為善,甚於嗜欲。而喜自悔斂,不欲人知。事難則以身先物,於勢利,則薄己而厚人。樂易善容,犯而不校。

  枉筆誣人

  【蘇易簡筆譜】

  元城譚錄雲:「今欲正一大事,而枉筆誣人,是自招曲也。」

  邪法嚇人

  【朱子語類】

  《德粹語》:

  婺原有一人,其子見鬼,先生曰:「只是精神不全便如此。向見邪法者,嚇人小兒,稍靈利者,合嚇不倒。」

  作此面向人

  【呂東萊說話志錄】

  褚大傳南下,孫長樂於船中視之。言次及劉真長死,孫流涕因諷訁求曰:「人之雲亡,邦國殄瘁。」褚大怒曰:「真長平生,何嘗相比數。而卿今日作此面向人?」

  佑字無立人

  【容齋三筆】

  宋孝宗登極,以潛邸為佑聖觀,令玉冊官篆牌。奏雲:緣法佑字無立人,只單作右字。道士力爭,以為觀名人恐不可。安跡有旨,特增之。

  名利重輕人

  【墨客揮犀】

  《東野語》:

  至「出門如有礙,誰雲天地寬」之句,晚登第,乃作詩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夫名利之重輕人,凡子不能推免,東野太甚。

  以藥喻人

  【龔鼎臣東原錄】

  李言說裡巷細民,有以是非相較,患人之不及知己善者。傍有儕類曰:「爾之云云,何必如此?爾不聞在肆藥物乎?某藥性良,某藥性毒,某藥性寒,某藥性熱。然藥不能自言,而人既諳嘗之。乃謂某良、毒、寒、熱也。爾但為善,則人亦稱你如稱藥矣。」其人默而服教,予以其言,鄙而有理,故錄之。

  以物喻人

  【經鉏嘗雜誌】

  人之所以為累者,因饑寒而累於衣食,因牝牡而累于妻孥子孫,因風雨而累於室廬。若夫飛走之類,有毛羽以禦寒,無所籍衣,雖有牝牡則各營其生。子能自奮,則不復乳之矣。非有妻孥子孫之累窟處巢居,又無藉於室廬。然而不免於累者,食而已。鶴、仙禽、風格高清,而乃為人供耳目之觀。正坐啄腥耳。至於龜以息吐納,蟬呼吸風露,非有籍於食者,然猶不免何哉?龜以靈,蟬以聲,如使鶴不啄腥,龜不堪蔔,蟬喑鳴,然後庶幾免乎?

  善誘人

  【論語】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百川學海】

  《晁氏客語》:

  吳起說魏武侯罷兵服,莊周說劍而衣短後之衣,孟子說齊王而言公劉好貨大王好色,皆因其所好而化之,巽而入之。善誘人也。

  察監系人

  【制錦管見】

  二競干證俱至,須即剖決。干證未備,未免留人。承監人乞覓不如意,取將對詞人鑽之空室,故為饑餓,不容人保。又或受競主之求,以無保走竄妄申。縣令不明,取將其人寄獄者多矣。凡承監,須令即召保,不測檢察。如不容保,故為鑽擊,必懲治之。仍許親屬,無時陳告。或果貧而無保,須度事之輕重或押下都,追未至人。

  勿輕禁人

  【制錦管見】

  不應禁人忽禁。若未欲訊決,而權寄於獄。或系干證人,日當引對者,晚須出之。蓋法不應禁,或有不測,罪無所逃。若婦人當刑禁者,必先驗其有無孕,恐或墮胎,無以自明。

  君子無棄人

  【采真集】

  後山居士雲:君子無棄人,巧智之士,以為手足可也。耳目且不可,況腹心乎?蓋勢在,則欺之以為功;勢同,則奪之以自利;勢去,則背之以違害。使之且難,況同之乎?士終始不相負,非由義,則畏義耳。勢在而不負,豈真不負耶?未病廢疾,不害為生,膏盲之潰,吊之可也。

  論詩非論人

  【浩然齋雅談】

  劉平國戲題雲:選詩非選官,論時非論人。故若女子,天竺牧童,皆得預唐名公之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