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月部雜錄(1)


  《易經·小畜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程傳〉月望則與日敵矣。幾望,言其盛將敵也,不已則將盛于陽而凶矣。於幾望而為之戒曰:「婦將敵矣,君子動則凶也。」幾望,將盈之時,若已望,則陽已消矣。尚何戒乎!

  《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程傳〉月望,陰之盈,盈則敵陽矣,幾望未至於盈也。五之貴高,常不至於盈,極則不亢其夫,乃為吉也。

  《中孚》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大全〉方氏曰:「月幾望」,不處盈也。以陰居陰,履柔處正,不敢敵陽,此人臣功業已盛,而不敢居其盛者,故為「月幾望之象。」

  《書經周書洪範》「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大全〉臨川吳氏曰:「月自合朔至來月合朔,凡二十九日六辰有奇,月與日一會也。以晦朔弦望定月之大小,是為一月之紀。」

  《詩經齊風雞鳴章》:「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東方之日章》「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兮。」《陳風月出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又〉月出皓兮,佼人懰兮。〈又〉「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小雅·天保章》「如月之恒。」〈朱注〉《恒》,弦也。月上弦而就盈。〈大全〉孔氏曰:「八日、九日,月體大率正半,昏而中,似弓之張而弦直,謂之上弦。此取漸進之義,故雲上弦,不言望。」《禮記·鄉飲酒義》:「讓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陳注〉劉氏曰:「以月魄思之,望後為生魄。然人未嘗見其魄,蓋以明盛則魄不可見。月魄之可見,惟晦前三日之朝,月自東出,明將滅而魄可見;朔後三日之夕,月自西將墮,明始生而魄可見;過此則明漸盛,而魄不復可見矣。蓋明讓魄則魄現,明不讓魄則魄隱。」

  《易乾鑿度》:月,坎也,水魄,聖人畫之,二陰一陽,內剛外柔。坎者,水天地脈,周流無息,坎不平月,水滿而圓,水傾而昃,坎之缺也。月者,闕水道,聖人究得源脈,浰涉淪漣,上下無息,在上曰漢,在下曰脈。潮為澮,隨氣曰濡,陰陽礡礉為雨也。月陰精,水為天地信,順氣而潮。

  潮者,水氣來往,行險而不失其信者也。

  《尚書考靈耀》,月合地統。

  《詩》推度災「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體就,穴鼻始萌。」

  《春秋感精符》:「月,太陰之精,海蚌食其光,生珠。」

  《春秋孔演圖》:「蟾蜍,月精也。」

  《春秋元命苞》:「月之為言闕兩,設以蟾蜍與兔者,陰陽雙居,明陽之制陰,陰之倚陽。」

  《禮鬥威儀》:「政太平則月圓而多輝,政升平則月清而明。」〈又〉《政頌》平則赤明,政和平則黑明,政象平則白明。

  〈又〉「君乘土而王」,其政平,則月圓而多暈。

  《洛書甄耀度》:「月者,陰之精,地之理。」

  《三墳》書山墳象臣月。

  《形墳》「月,天夜明。」〈又〉《月地斜曲》。〈又〉《陰形》:「月,天月淫,地月伏輝,日月代明,山月升騰,川月東浮,雲月藏宮,氣月冥陰。」〈又〉《月山斜巔》。〈又〉「月川」《曲池》。〈又〉月雲:《素雯》。〈又〉《月氣夜圓》。

  《管子四時篇》:「北方曰月,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其德淳越,溫怒,周密,其事號令修禁,徙民令靜止,地乃不泄,斷刑致罰,無赦有罪,以符陰氣大寒乃至,甲兵乃強,五穀乃熟,國家乃昌,四方乃備,此謂月德。月掌罰,罰為寒。」

  《關尹子五鑒篇》:「紛紛想識,皆緣有生,曰想曰識。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萬物亦然,知此說者,外不見物,內不見情。」

  《文子上德篇》:「月望日奪光,陰不可以承陽。」

  《範子》:「月者,尺也;尺者,紀度而成數也。」

  《屍子》:「使星司夜,月司時」,猶使雞司晨也。

  《呂子精通》篇:「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夫月形乎天,而群陰化乎淵。」

  《勿躬》篇:「聖王之德,融乎若月之始出,極燭六合,而無所窮屈。」

  《淮南子天文訓》:「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又〉月者,陰之宗也。是以月虛而魚腦減,月死而《蠃蛖膲》。〈又〉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墜形訓》,「蛤蟹珠龜,與月盛衰。」

  《覽冥訓》,「畫隨灰而月暈闕。」〈注〉以蘆草灰圜畫,缺其一面,則月暈亦缺於上。

  方諸取露於月。

  《說林訓》:「明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細書。」〈又〉《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揚子《修身》篇:「三年不目,月精必蒙。」

  《十洲記》:「冬至後月養魄于廣寒宮。」

  《新論》:「箕麗於月而飄風起。」〈又〉將以權決為本,卒以齊力為先。是以列宿滿天,不及朧月,形不一,光不同也。

  《論衡》:「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如子胥為濤,子胥之怒,以月為節也。」

  《風俗通義》: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按太平御覽云云按風俗通今本無〉

  張衡《靈憲》:「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其數耦。」

  《參同契》。聖人上觀章,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複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七八「數十五,九六亦相應。四者合三十,陽氣索滅藏。」《魏志·管輅傳》注:「輅謂石苞曰:『三五盈月,清耀燭夜,可以遠望,及其在晝,明不如鏡』。」

  《晉書·天文志》:「北極五星,第一星,主月太子也。」

  《博物志》:「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禽經》:鵝卵月:〈注〉伏月卵則向月,取其氣助卵也。

  郭璞《省刑疏》:「月者屬坎,群陰之府,所以照察幽情,以佐太陽精者也。」

  《抱樸子》:「俗有見遊雲西行,而謂月之東行。」〈又〉《月初生》,如破環,〈又〉今月不及古月之朗。

  《西京雜記》:「漢掖庭有月影台。」

  《古今注》:「漢明帝時,太子舍人,作歌詩四章,以贊太子之德,二曰《月重輪》。」

  虞喜《安天論》:「俗傳月中仙人桂樹,今視其初生,見仙人之足,漸已成桂樹,後生。」

  《拾遺記》:「嗽月獸,形似豹,飲金泉之液,食銀石之髓,夜噴曰氣,其光如月。軒轅時獲焉。」

  《南史·謝莊傳》:孝武問顏延之曰:「謝希逸《月賦》何如?」答曰:「美則美矣,但莊始知隔千里兮共明月。」帝召莊,以延之答語語之。莊應聲曰:「延之作《秋胡詩》,始知生為久離別,沒為長不歸。」帝撫掌竟日。

  《謝弘微傳》:弘微孫朏,胐次子。譓不妄交接,門無雜賓。

  有時獨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飲者惟當明月。」

  《世說》:劉尹雲:「清風朗月,輒思元度。」

  《唐書·儀衛志》:「大橫吹部有節鼓二十四曲,二十一對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