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
陰陽部雜錄二(2) |
|
《鹽鐵論·輕重篇·文學》曰:「扁鵲撫息脈而知疾所由生。 陽氣盛則損乏而調陰,寒氣盛則損乏而調陽。」〈又〉《文學》曰:「邊郡山居穀處,陰陽不和,寒凍裂地,沖風飄鹵,沙石凝積,地勢無所宜。中國天地之中,陰陽之際也,日月經其南,鬥極出其北,含眾和之氣,產育庶物。」《論菑》篇《文學》曰:「日者陽,陽道明;月者陰,陰道冥。君尊臣卑之義。故陽先盛於上,眾陰之類消於下;月望於天,蚌蛤盛於淵。」〈又〉大夫曰:「文學言剛柔之類,互勝相代生。《易》明於陰陽,《書》長於五行,春生夏長,故火生於寅。木,陽類也,秋生冬死,故水生於申。金,陰物也,四時五行,迭廢迭興。陰陽異類,水火不同。器。金得土而成,得火而死。金生於巳,何說何言然乎?」〈又〉《文學》曰:「天道好生惡殺,好賞惡罰,故使陽居於實而宣德施,陰藏於虛而為陽佐輔。陽剛陰柔,季不能加孟。此天賤冬而貴春,申陽屈陰,故王者南面而聽天下,背陰向陽,前德而後刑也。」 《後漢書·律曆志》律術曰:「陽以圓為形,其性動;陰以方為節,其性靜。動者數三,靜者數二。以陽生陰,倍之,以陰生陽,四之,皆三而一。陽生陰曰下生,陰生陽曰上生。上生不得過黃鐘之清濁,下生不得及黃鐘之數實。皆參天兩地,圓蓋方覆,六耦承奇之道也。」〈又〉冬至陽氣應,則樂均清景長極,黃鐘通,土灰輕而衡仰。夏至陰氣應,則樂均濁景短極,蕤賓通,土灰重而衡低。 《吳越春秋》從陰收著,望陽出糶筴,其極計三年五倍。 《白虎通禮樂》篇:「功成作樂,治定制禮。」樂言作,禮言制何?樂者陽也,陽倡始,故言作;禮者陰也。陰制度于陽,故言制樂象陽,禮法陰也。〈又〉王者所以四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時之功也。平旦食,少陽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晡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也。 〈又〉「所以名之為『角』」者,躍也,陽氣動躍。征者,止也,陽氣止。商者,張也,陰氣開張,陽氣始降也。羽者,紆也,陰氣在上,陽氣在下。宮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時者也。 《封公侯篇》:「諸侯世位,大夫不世,安法?」所以諸侯南面之君,體陽而行,陽道不絕;大夫人臣北面,體陰而行,陰道絕。以男生內向,有留家之義;女生外向,有從夫之義。此陽不絕陰有絕之效也。 《鄉射》篇:「天子所以親射何?助陽氣達萬物也。春氣微弱,恐物有窒塞,不能自達者。夫射自內發外,貫堅入剛,象物之生,故以射達之也。」〈又〉所以必因射助陽選士者,所以扶助微弱而抑其強,和調陰陽,戒不虞也。 《災變篇》:「霜之為言亡也,陽以散亡;雹之為言合也,陰氣專精,積合為雹。日食者必殺之何?陰侵陽也。鼓用牲於社,社者,眾陰之主,以朱絲縈之,鳴鼓攻之,以陽責陰也。」〈又〉「大旱則雩祭求雨」,非苟虛也。「敕陽責下」,求陰道也。 《耕桑》篇:「耕于東郊何?東方少陽,農事始起。桑於西郊,西方少陰,女功所成。」 《蓍龜篇》《禮三正記》曰:「天子龜長一尺二寸,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龜陰,故數偶也。天子蓍長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蓍陽,故數奇也。」〈又〉龜以制火灼之《何禮雜記》曰:「龜,陰之老也;蓍,陽之老也。」龍非水不處,龜非火不兆。以陽動陰也。 《文質》篇:「珪以為信者何?」珪者兌上,象物皆生見於上也。信莫著於作見,故以珪為信,而見萬物之始,莫不自潔,珪之為言潔也。上兌陽者,下方陰也。陽尊,故其禮順備也。位在東方,陽見義於上也。「璧以聘問何?」璧者方中圓外,象地。地道安寧而出財物,故以璧聘問也。方中,陰德方也。「圓外」,陰系于陽也。陰德盛於內,故見象於內,位在中央。璧之為言積也,中央故有天地之象,所以據用也。內方象地,外圓象天也。璜所以徵召何?璜者半璧,位元在北方,北陰極而陽始起,故象半陰。陽氣始施,徵召萬物,故以徵召也。不象陰何?陽始物微未可見。璜者,橫也,質尊之命也。陽氣橫於黃泉,故曰「璜。」璜之為言光也,陽光所及,莫不動也。象君之威命所加,莫敢不從,陽之所施,無不節也。璋以發兵何?璋半珪,位在南方,南方陽極而陰始起,兵亦陰也,故以發兵也。不象其陰何?陰始起,物尚凝,未可象也。 璋之為言明也,賞罰之道,使臣之禮,當章明也。南方之時,萬物莫不章,故謂之璋。琮以起土功,發聚眾何?琮之為言聖也,象萬物之宗聚聖也,功之所成,故以起土,功發眾也。位西方,西方陽收功于內,陰出成於外,內圓象陽,外直為陰,外牙而內湊,象聚會也。故謂之「琮。」 《三正》篇:「王者必一質一文,何以承天地,順陰陽?陽之道極,則陰道受,陰之道極,則陽道受」,明二陰二陽不能相繼也。質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為質,地受而化之,養而成之,故為文《三綱》篇:「君臣、父子夫婦,六人也,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之謂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 《情性》篇:情性者,何謂也?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 人稟陰陽氣而生,故內懷五性六情。情者,靜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稟六氣以生者也。故《鉤命訣》曰:「情生於陰,欲以時念也;性生於陽,以理也。陽氣者仁,陰氣者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天地》篇:「天所以反常行何以為?陽不動無以行其教,陰不靜無以成其化,雖終日乾乾,亦不離其處也。」《日月》篇:「月有閏余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歲十二月,日過十二度,故三年一閏,五年再閏,明陰不足陽有餘也。故讖曰:『閏者陽之餘』。」 《嫁娶》篇:「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陽數奇,陰數偶。男長女幼者,陽舒陰促。男三十筋骨堅強,任為人父;女二十肌膚充盛,任為人母。合為五十,應大衍之數,生萬物也。」故《禮·內則》曰:「男三十壯有室,女二十壯而嫁。」七歲之陽也,八歲之陰也。七八十五,陰陽之數備,有相偶之志。故《禮記》曰:「女子十五許嫁,笄而字。」禮之稱字,陰系于陽,所以專一之節也。陽尊無所系,二十五系者,就陰節也。陽舒而陰促。「三十數三終,奇陽節也;二十數再終,偶陰節也。陽小成于陰,大成于陽,故二十而冠,三十而娶。陰小成于陽,大成于陰,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也。」 《喪服篇》以竹杖何?取其名也。竹者蹙也,桐者痛也。父以竹,母以桐何?竹者陽也,桐者陰也。竹何以為陽?竹斷而用之,質,故為陽;桐削而用之,加人功文,故為陰也。 《論衡本性》篇:「董仲舒覽孫孟之書,作情性之說曰:『天之大經,一陰一陽;人之大經,一情一性。性生於陽,情生於陰,陰氣鄙,陽氣仁』。」曰:「性善者,是見其陽也;謂惡者,是見其陰者也。若仲舒之言,謂孟子見其陽,孫卿見其陰也。處二家各有見,可也,不處人情性,情性有善有惡,未也。夫人情性同生於陰陽,其生於陰陽,有渥有泊。玉生於石,有純有駁。情性生於陰陽,安能純善?」仲舒之言,未能得實。劉子政曰:「性生而然者也,在於身而不發;情接於物而然者也,出形於外。形外則謂之陽,不發者則謂之陰。夫子政之言,謂性在身而不發,情接於物,形出於外,故謂之陽;性不發,不與物接,故謂之陰。夫如子政之言,乃謂情為陽,性為陰也。」不據本所生起,苟以形出與不發見定陰陽也,必以形出為陽,性亦與物接,「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惻隱不忍,仁之氣也;卑謙辭讓,性之發也,有與接會,故惻隱卑謙,形出於外。」謂性在內,不與物接,恐非其實。 不論性之善惡,徒議外內陰陽,理難以知。且從子政之言,以性為陰,情為陽。夫人稟情,竟有善惡否也?《感虛篇》傳書言:「師曠奏白雪之曲,而神物下降,風雨暴至。」原省其實,殆虛言也。風雨暴至,是陰陽亂也。樂能亂陰陽,則亦能調陰陽也。王者何須修身正行,擴施善政,使鼓調陰陽之曲,和氣自至,太平自立矣。 《雷虛篇》實說,雷者,太陽之激氣也。何以明之?正月陽動,故正月「始雷。五月陽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陽衰,故秋冬雷潛。」盛夏之時,太陽用事,陰氣乘之,陰陽分事則相校軫,校軫則激射,激射為毒,中人輒死,中木木折,中屋屋壞,人在木下屋間,偶中而死矣。何以驗之?試以一鬥水灌冶鑄之火,氣激襒裂,若雷之音矣。或近之,必灼人體。天地為爐大矣,陽氣為火猛矣,雲雨為水多矣。分爭激射,安得不迅?中傷人身,安得不死?當冶工之消鐵也,以土為形,燥則鐵下,不則躍溢而射,射中人身,則皮膚灼剝。陽氣之熱,非直消鐵之烈也;陰氣激之,非直土泥之濕也;陽氣中人,非直灼剝之痛也。 《變動篇》:「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雷動而雉驚,發蟄而蛇出,起陽氣也。」〈又〉寒溫之氣,系於天地,而統於陰陽,人事國政,安能動之。 《明雩》篇:「水旱者,陰陽之氣也。滿六合,難得盡祀。故修壇設位,敬恭祈求,效事祉之義,複災變之道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陰陽精氣,倘如生人,能飲食乎?」故共馨香,奉進旨嘉。區區惓惓,冀見答享。 《順鼓篇》:「春秋之義,大水,鼓用牲於社。」說者曰:「鼓者,攻之也。或曰脅之。脅則攻矣。陰勝,攻社以救之。」〈又〉俗圖女媧之象為婦人之形,又其號曰「女。」仲舒之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者也。男陽而女陰,陰氣為害,故祭女媧求福佑也。 《自然篇》:「天道無為,故春不為生,而夏不為長,秋不為成,冬不為藏。陽氣自出,物自生長;陰氣自出,物自成藏。」 《論死篇》:「鬼神者,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 《訂鬼》篇:「龍,陽物也,故時變化;鬼,陽氣也,時藏時見。」〈又〉世謂童子為陽,故妖言出於小童。童巫含陽,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雩祭之禮。倍陰合陽,故猶日蝕陰勝,攻社之陰也。日蝕陰勝,故攻陰之類。天旱陽勝,故愁陽之黨。巫為陽党,故魯僖遭旱,議欲焚巫。巫含陽氣,以故陽地之民多為巫。〈又〉故凡世間所謂妖祥,所謂鬼神者,皆太陽之氣為之也。太陽之氣,天氣也。天能生人之體,故能象人之容。夫人所以生者,陰陽氣也。 陰氣生為骨肉,陽氣生為精神。人之生也,陰陽氣具,故骨肉堅,精氣盛,精氣為知。骨肉為強,故精神言談,形體固守,骨肉精神,合錯相持,故能常見而不滅亡也。太陽之氣盛而無陰,故「徒能為象,不能為形。」無骨肉,有精氣,故一見恍惚,輒複滅亡也。 《言毒篇》:「夫毒,陽氣也,故其中人若火灼。」〈又〉人見鬼者,言其色赤,太陽妖氣自如其色也。鬼為烈毒,犯人輒死,故杜伯射周宣,立崩。鬼所齎物,陽火之類,杜伯弓矢,其色皆赤。南道名毒曰「短狐。」杜伯之象,執弓而射,陽氣因而激,激而射,故其中人象弓矢之形。〈又〉江北地燥,故多蜂蠆。江南地濕,故多蝮蛇。生高燥比陽,陽物懸垂,故蜂蠆以尾刺;生下濕比陰,陰物柔伸,故「蝮蛇以口齰。」 《潛夫論本政》篇:「凡人君之治,莫大於和陰陽。陰陽者,以天為本。天心順則陰陽和,天心逆則陰陽乖。」張衡《靈憲》:「天體于陽,故圓以動。地體于陰,故平以靜。」〈又〉天以陽回,地以陰浮。〈又〉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象烏而有三趾,陽之類,其數奇。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其數耦。 《釋名》:「律,述也;所以述陽氣也。」 蔡邕《獨斷》,「五祀之別名。門,秋為少陰,其氣收成,祀之於門。」祀門之禮:「北面設主于門左樞。戶,春為少陽,其氣始出生養,祀之於戶。」祀戶之禮:「南面設主於門內之西行。冬為太陰,盛寒為水,祀之於行,在廟門外之西,拔壤厚二尺,廣五尺,輪四尺,北面設主於拔上。灶。 夏為太陽,其氣長養,祀之於灶。」祀灶之禮:「在廟門外」之東,先席於門奧西,東,設主於灶陘也。中溜,季夏之月,土氣始盛,其祀中溜。溜神在室。祀中溜,設主於牖下也。 《參同契》,「日月懸象章。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陽播元施,雌陰化黃包。」 《水火情性章》「舉水以激火,奄然滅光明。日月相薄蝕,常在朔望間。水盛坎侵陽,火衰獨晝昏。陰陽相飲食,交感道自然。」 《陰陽精氣章》,「乾剛坤柔,配合相包。陽稟陰受,雄雌相須。須以造化,精氣乃舒。」 《養性立命章》「陽神日魂,陰神月魄。魂之與魄,互為室宅。」 《男女相胥章》:月受日化,體不虧傷。陽失其契,陰侵其明。晦朔薄蝕,掩冒相傾,陽消其形,陰陵災生。 《法象成功章》「寅申陰陽祖兮,出入複終始。循鬥而招搖兮,執衡定元紀。」 《人物志》。聰明者,陰陽之精。陰陽清和,則中叡外明。 《周易略例》明彖。夫少者,多之所貴也;寡者,眾之所宗也。一卦五陽而一陰,則一陰為之主矣。五陰而一陽,則一陽為之主矣。夫陰之所求者陽也;陽之所求者陰也。陽苟一焉,五陰何得不同而歸之?陰苟只焉,五陽何得不同而從之?故陰爻雖賤,而為一卦之主者,處其至少之勢也。 《翼莊》:「天地陰陽對生也,是非治亂互有也,將奚去哉?」〈又〉誰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陰陽為先物,而陰陽者,即所謂物耳,誰又先陰陽者乎?吾以自然為先。 《枕中書》:「天失陰陽,水旱不節。人失陰陽,神根命竭。」《天隱子安處篇》:天地之氣,有亢陽之攻肌,淫陰之侵體,豈不防慎哉。 《玄真子·鸑鷟篇》:「空之寥曰,蒙同茫唐,青冥蒼茫,廓兮而㝩㝗。包天裹地,誕陰育陽,其孰能大乎?吾之大乎哉。」 《濤之靈篇》,影之問乎光曰:「吾昧乎體之陰,君昭乎質之陽。」 《譚子化書》:「陰陽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濕相育,不母而生蝤蠐。是故世人體陰陽而根之,斆燥濕而母之,無不濟者。」 《宋史·天文志》:「六甲六星,主分陰陽,配節候。」〈又〉《三公》三星,皆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又〉三台六星,兩兩而居,一曰泰階,所以和陰陽而理萬物也。 《樂志》:「凡言樂者必曰鐘鼓,蓋鐘為秋分之音而屬陰,鼓為春分之音而屬陽。」 《關氏易傳》:「天生于陽,成于陰,陰成則陽去。生於陰,成于陽,陽成則陰去。六爻初上無位者,陰陽相去者也。」〈又〉《陰陽三五》,一五而變七十二候,二五而變三十六旬,三五而變二十四氣。 《漁樵問對》漁者問樵者曰:「小人可絕乎?」曰:「不可。君子稟陽正氣而生,小人稟陰邪氣而生。無陰則陽不成,無小人則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間也。陽六分則陰四分,陰六分則陽四分,陰陽相半,則各五分矣。 由是知君子小人,四時有盛衰也。」 《埤雅》:「蟋蟀之蟲,隨陰迎陽。」〈又〉古文「雲」字作雲,象雲回轉之形,其上從二。二者,天中之陰也。天中之陰,應之於上,故地中之陽,升而為雲。 《袪疑說》筮以蓍古法也。近世以錢擲爻,以錢之有字者為陰,無字者為陽,故兩背為拆,兩字為單。朱文公以為錢之有字者為面,無字者為背。凡物面皆屬陽,背皆屬陰。或謂古者鑄金為貝,曰刀、曰泉,其陰或紀國號,如鏡陰之有款式也。一以為陰,一以為陽,未知孰是? 《爾雅翼》:蘘荷宜在林木陰下,故古人雲:「蘘荷依陰,時藿向陽。」 鶴感于陽,故知「夜半」;鸛感于陰,故知「風雨。」 螳螂,小暑後五日而生,所應者微陰。 《靈龜文》「五色,似玉似金,背陰向陽。」 《易學啟蒙》木陽而金陰,亦猶視陽而聽陰也。 《夢溪筆談》:「六壬四月將曰傳送。」傳送者,四月陽極將退,一陰欲生,故傳陰而送陽也。 《西溪叢語》:「日者眾陽之母,陰生於陽,故潮附之於日也。月者太陰之精,水乃陰類,故潮依之於月也。是故隨日而應月,依陰而附陽。」 「《揲》《蓍》」之法,用老陽老陰多少之數求之,即偏而不均,若以奇偶之數求之,最為精妙,「三奇老陽,三偶老陰,一奇兩偶少陽,兩奇一偶少陰。」 《易潛虛》,隆,盛也。一陽之進,必盛于夏,是謂隆暑,陰則生矣。一陰之進,必底於寒,是謂隆冬,陽亦形焉。〈又〉五爻暑至陰生,寒極陽萌。「君子畏盈,小人怙成。」 「齊」,中也。陰陽不中,則物不生。 《經外雜抄》: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注雲:「陽氣根于陰,陰氣根于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