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
陰陽部總論一(1) |
|
《易經》。 坤卦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程傳〉為下之道,不居其功,含晦其章美,以從王事,代上以終其事,而不敢有其成功也。猶地道代天,終物而成功,則主於天也。「妻道」亦然。〈大全〉朱子曰:天地之間,萬物粲然而陳者,皆陰麗于陽,其美外見者也。六三、六五,皆以陰居陽,故三則曰「陰雖有美」,而五則曰美在其中,然三方進而位不中者也,故雖有美而尚含之。五正位而居體者也,故美在其中而發於事業。人臣事業之著於世,固自有時,殆不可挾才能而躐進,以取三五同功嫌迫之禍也。 又 陰疑于陽必戰。為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元黃者、天地之雜也、天元而地黃。 〈程傳〉陽大陰小,陰必從陽。陰既盛極,與陽偕矣,是疑于陽也。不相從則必戰。卦雖純陰,恐疑無陽,故稱「龍。」見其與陽戰也「於野」,進不已而至於外也。盛極而進不已,則戰矣。雖盛極不離陰類也。而與陽爭,其傷可知,故稱「血。」陰既盛極,至與陽爭,雖陽不能無傷,故其血元黃。〈本義〉疑,謂鈞敵而無小大之差也。《坤》雖無陽,然陽未嘗無也。血,陰屬,蓋氣陽而血陰也。元黃,天地之正色,言陰陽皆傷也。 繫辭下傳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本義〉震坎艮為陽卦,皆一陽二陰;巽離兌為陰卦,皆一陰二陽。〈大全〉潛室陳氏曰:二耦一奇,即奇為主,是為陽卦。二奇一耦,即耦為主,是為陰卦。故曰「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 〈本義〉凡陽卦皆五畫。凡陰卦皆四畫。〈大全〉三山林氏曰:「陽卦宜多陽而多陰,陰卦宜多陰而多陽,何也?蓋陽卦之數必五,奇數也,奇則陰畫自多;陰卦之數必四,耦數也,耦則陽畫自多。其多陰多陽,皆自然而然,非人力所能參也。」 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本義〉君謂陽,民謂陰。〈大全〉《朱子》曰:「二君一民,試教一個民而有兩個君,看是甚模樣?」 又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耶?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大全〉朱子曰:乾,陽物;坤,陰物。陰陽,形而下者;乾坤,形而上者天地之撰,即是說他做處○。徐氏曰:陽畫為乾,陰畫為坤。門猶闔戶辟戶之義,一闔一辟,為《易》之門,其變無窮,皆二物也。「陰陽合德」,謂二物交錯而相得。有合「剛柔有體」,謂成卦爻之體也。「天地之撰」,陰陽造化之跡也。有形可擬,故曰「體神明之德」,陰陽健順之性也。有理可推,故曰「通○。」淩氏曰:乾坤物於陰陽,而由陰陽以闔辟,故曰乾,陽物也。坤,陰物也○。胡氏曰:其初也,陰陽分而為兩儀,陰陽之合則為四象八卦,而剛柔於是乎有體。著而天地之撰,微而神明之德,皆自乾開其始,而坤成其終,故曰「乾坤《易》之門。」 說卦傳 《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大全〉朱子曰:「觀變於陰陽」,且統說道有幾畫陰,幾畫陽,成個甚卦?「發揮剛柔」,卻是就七八九六上說。初間做這卦時,未曉得是變與不變,及至發揮出剛柔了,方知這是老陰少陰,那是老陽少陽。楊氏曰:「數既形矣,卦斯立焉。聖人因其變之或九或七而為陽,因其變之或六或八而為陰,變至十有八而卦成焉。聖人無與」也,特觀其變而立之爾,故曰:「觀變於陰陽而立卦。」卦既立矣,爻斯生焉。聖人因其數之陽而發明其為爻之剛;因其數之陰而發明其為爻之柔。聖人無與也,特發揮之爾,故曰:「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又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大全〉朱子曰:「陰陽是陽中之陰陽,剛柔是陰中之陰陽。剛柔以質言,是有個物了,見得是剛底柔底。陰陽以氣言。仁義看來當作義與仁,當以仁對陽。仁若不是陽剛,如何做得許多造化?義雖剛,卻主於收斂,仁卻主發舒,這也是陽中之陰,陰中之陽,互藏其根之意。且如今人用賞罰,到得與人,自是無疑,便做將去。若是」刑殺時,便遲疑不肯果決做,這見得陽舒陰斂,仁屬陽,義屬陰處。勉齋黃氏曰:「天之道不外乎陰陽,寒暑往來之類是也。地之道不外乎剛柔,山川流峙之類是也。人之道不外乎仁義,事親從兄之類是也。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仁義以理言。雖若有所不同,然仁者陽剛之理也,義者陰柔之理也」,其實則一而已。 又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大全〉楊氏曰:他卦不言戰,而《乾》言戰,則乾西北之卦,九十月之交,陰盛陽微之時,故不能無戰。何則?陰疑于陽必戰,不然,則《坤》之上六十月之卦也,何以言「龍戰於野?」由此而觀,則言陰陽相薄之語,不為虛設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