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天部外編(2)


  《楞嚴經》佛告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於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

  如是一類名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陁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超出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已還名為欲界。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既除離欲心現,于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瑠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禮,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托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穩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阿難!複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舍,粗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舍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除,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若於先心雙厭苦樂,精研舍心,相續不斷,圓窮舍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阿難!此中複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舍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像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此不還天,彼之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色界。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鳥號。

  《神異經》:「東荒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與一玉女投壺,設有入不出者,天為之笑。」

  昆侖有銅柱焉,其高入天,謂之「天柱。」

  東北大荒中有金闕,高千丈,上有明月珠,徑三丈,光照千里,中有金階兩闕,名「天門。」

  西北海外有人焉,長二千里,兩腳中間相去千里,腹圍一千六百里,俱日飲天酒五鬥。《張華注》曰:「天酒,甘露也。」

  《武帝內傳》:帝見王母巾笈中有一卷書,問:「此書是仙靈方耶?」王母曰:「此五嶽真形圖也。乃三天太上所出。」《拾遺記》:「冀州西北三萬里,有孝讓之國,鳥獸昆蟲以應陰陽,至億萬年,山一淪,海一竭,魚蛟陸居,有赤鳥如鵬,以翼覆蛟魚,蛟魚以尾扣天求雨。」

  《茅君內傳》:大天之內,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第一王屋山之洞,圍萬里,名曰「小有清虛之天。」《法苑珠林》如《婆沙論》中說,天有三十二種,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無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第一欲界十天者,一名於手天,二名持華鬘天,三名常放逸天,四名日月星宿天,五名四天王天,六名三十三天」,七名炎摩天,八名兜率陀天,九名化樂天,十名他化自在天。第二色界有十八天者,初禪有三天:一名梵眾天,二名梵輔天,三名大梵天。二禪之中有三天:一名少光天,二名無量光天,三名光音天。第三禪中亦有三天:一名少淨天,二名無量淨天,三名遍淨天。第四禪中獨有九天:一名福生天,二名福慶天;三名廣果天;四名無想天;五名無煩天;六名無熱天;七名善現天;八名善見天;九名色究竟天。「第三無色界中有四天:一名空處天;二名識處天;三名無所有處天;四名非想非非想處天。」問曰:「未知此三十二天幾凡幾聖?」答曰:「二唯凡住、五唯聖住,自餘二十五天凡聖其住。所言二唯凡住者,一是初禪大梵天王、二是四禪中無想天中惟是外道所居。」問曰:「何故此二唯凡住耶?」答曰:「為大梵天王不達業因,唯說我能造化一切天地人物,恃此高慢輕蔑一切聖人,故不與居。又無想天中唯是外道修無想定以生其中,受五百劫無心之報。外道不達謂為涅盤,受報畢已必起邪見來生地」獄。以是義故,一切聖人亦不生中也。所言「五唯聖人居」者,謂從廣果已上,無煩無熱等五淨居天,唯是那含、羅漢之所住也。縱凡生彼天者,要是進向那含,身得四禪,發於無漏,起熏禪業,或起一品乃至九品,方乃得生。凡夫無此熏禪業,故不得生也。若言那含生彼,理則無疑。問曰:「阿羅漢既是無生」,何故亦雲生彼天者?答曰:此應言欲界那含生彼而得羅漢,非謂先是羅漢而生彼也。自餘二十五天,凡聖共居,不言可悉。若總據大小乘說,合有四天。故《涅盤經》雲:「有四種天:一、世間天;二、生天;三、淨天;四、義天。」世間天者,如諸國王。生天者,從四天王乃至非想非無想天。淨天者,從須陀洹至辟支佛。「義天者,十住菩薩摩訶薩。

  以何義故,十住菩薩名為義天?以能善解諸法義,見一切法是空義故。」

  《立世阿毗曇諭》雲:「從閻浮提向下二萬由旬,是無間地獄。從閻浮提向下一萬由旬,是夜摩世間地獄處。

  此二中間有餘地獄。從此向上四萬由旬,是四天王住處。從此向上八萬由旬,是三十三天住處。從此向上十六萬由旬,是夜摩天住處。從此向上三億二萬由旬,是兜率陀天住處。從此向上六億四萬由旬,是」化樂天住處;從此向上十二億八萬由旬,是他化自在天住處。有比丘問佛:「世尊從閻浮提至梵處,近遠如何?」佛言:「比丘!從閻浮提至梵處,其遠甚高。譬如九月十五日月圓滿時,若有一人在彼梵處,放一百丈方石,墜向下界,中間無礙,到於後歲九月圓滿時,至閻浮提地,無量光天複遠一倍,從無」量光天至遍勝光天複遠一倍,從遍勝天至少淨天複遠一倍,從少淨天至無量淨天複遠一倍,從無量淨天至遍淨天複遠一倍,從遍淨天至無雲天複遠一倍,從無雲天至福生天複遠一倍,從福生天至廣果天複遠一倍,從廣果天至無想天複遠一倍,從無想天至善現天複遠一倍,從善現天至善見天複遠一倍,從善見天至不煩天複遠一倍,從不煩天至不燒天複遠一倍,從不燒天至阿迦尼吒天複遠一倍。

  天者,如《婆沙釋名》:「光明照曜故名為天。又天者顛也,顛謂上顛,萬物之中惟天在上,故名顛也。又天者顯也,顯謂高顯,萬物之中唯天獨高,在上顯覆,故名顯也。」問曰:「何故彼趣名天?」答曰:「于諸趣中,彼最勝、最樂、最善、最妙最高,故名天趣。有說:先造作增上身語意妙行,往彼生彼令彼相續,故名天趣。有說: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光恒照晝夜故。聲論者說:能照故名天,以現勝果照了先時所修因故。複次戲樂故名天,以恒遊戲受勝樂故。問曰:「諸天形相雲何?」答曰:「其形上立。」問曰:「語言雲何?」答曰:「皆作聖語。」又《立世阿毗曇論》雲:「天名提婆,謂行善因於此道生,故名提婆。」《酉陽雜俎》:「天翁姓張名堅,字刺渴,漁陽人。」少不羈,無所拘忌。嘗張羅得一白雀,愛而養之,夢天劉翁責怒,每欲殺之,白雀輒以報堅,堅設諸方待之,終莫能害。

  天翁遂下觀之,堅盛設賓主,乃竊騎天翁車,乘白龍,振策登天。天翁乘余龍追之,不及。堅既到元宮,易百官,杜塞北門,封白雀為上卿侯,改白雀之嗣不產於下土。劉翁失治,徘徊五嶽「作災。」堅患之。以劉翁為太山太守,主生死之籍。

  永真年,東市百姓王布知書,藏鏹千萬,商旅多賓之。

  有女年十四五,豔麗聰悟,鼻兩孔各垂息肉如皁莢子,其根如麻線,長寸許,觸之痛入心髓。其父破錢百萬治之,不差。忽一日,有梵僧乞食,因問布:「知君女有異疾,可一見,吾能止之。」布被問大喜,即見其女。僧乃取藥,色正白,吹其鼻中,少頃摘去之,出少黃水,都無所苦。布賞之白金。梵僧曰:「吾修道之人,不受厚施,惟乞此息肉。」遂珍重而去,行疾如飛,布亦意其賢聖也。

  計僧去五六坊,複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騎白馬,遂扣門曰:「適有胡僧到無?」布遽延入,俱述胡僧事。其人籲嗟不悅曰:「馬小踠足竟後此僧。」布驚異,詰其故,曰:「上帝失樂神二人近知藏於君女鼻中,我天人也。奉帝命來取,不意此僧先取之,吾當獲譴矣。」布方作禮,舉首而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