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天部匯考(5)


  《續性理會通·王可大象緯新篇》

  夫天行一周,晝夜百刻,配以十二時,一時得八刻。總而計之,共九十六刻。所餘四刻,每刻分為六十分,四刻則當二百四十分也。」布之於十二時間,則一時得八刻二十分。將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卻將二十分零數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初初刻者十分也,正初刻者十分也。既有初初刻,正初刻非一時十刻乎?一時十刻,非百二十刻乎?

  歲差法,「堯時,冬至躔在虛一度,夏至在柳十四度,春分在胃十二度,秋分在氐十度。至唐《開元大衍曆》,冬至日躔在鬥十度,夏至在井十度,春分在奎七度,秋分在軫十四度。宋《統元曆》,冬至在鬥二度,夏至在井十六度,春分在奎初度,秋分在軫七度。」此歷代之曆可驗者如此。蓋天行之度有餘,日月所行之度不足,「故天運常外平而舒,日道常內轉而縮,其勢不得不然也。」由是天漸差而西,歲漸差而東,曆隨時占候修改,求與天合,又不得不然也。漢自鄧平改曆之後,洛下閎謂八百年後當差一度。當時史官考諸上古中星,知《太初曆》已差五度,而閎未究蓋?古之為曆,未知有歲差之法。其論冬至日躔之宿,一「定而不移,不知天目會道,不得均齊,余分積久,度數必爽。今歲之日躔在冬至者,視去歲冬至之躔,常有不及之分。至晉虞喜始覺其差,乃以天為天,歲為歲,立差法以追其變而算之,約以五十年日退一度,然失之大過。」宋何承天倍增其數,約以百年退一度而又不及。至隋、唐劉焯取二家中數,以七十五年為近之,然亦未甚密。

  至唐僧一行乃以《大衍曆》推之,得八十三年而差一度。自唐以來,曆家皆宗其法,然猶未也。至元朝郭守敬筭之,約六十六年而差一度。算已往減一算,筭將來加一算,而歲差始為精密。至今二百餘年,台官推演,又多不合天道,識者往往奏請再改曆元,以正歲差。嗟乎!天,動物也,進退盈縮,未免小有不齊,一定之法,不可拘也。劉焯取虞、何二家中數,定以七十五年,當時善矣,至唐而複差。僧一行,定以八十三年,時謂合天矣。至宋、元之交而複差。許衡、郭守敬,定以六十六年,當時以為精矣,至今又複有差。然則一定之法,顧可拘執也哉?況法亦自有權宜者,如定歲之法,四期餘一日,一日之數分於四期,則二至之定,每疑於絲忽之間,須酌量以定無常准者。定日之法,一日變為九百四十畫者,以氣有不盡之數難分也。每月三十日二,氣盈四百一十一畫,二十五秒一,朔虛四百四十一畫。積盈虛之數以成閏,故定朔必視四百四十一畫之前後以為朓朒,故定朔每疑於一畫之間,要亦須酌量以定無常准者,如日月交食之法,時刻分秒最為精微,及至半秒難分之處,亦須酌量以定無常准焉。夫至之絲忽,朔之一畫,食之半秒,積之歲久,則皆差失,不合原筭矣。以天道不齊之動,加以歲久必差之法,欲守一定之算,夫安可得?是故隨時考驗,以求合於天,此為至當。堯時冬至在虛,於今豈可固執也哉!

  天之運無己,故無度數,以日行所曆之數為之。日行三百六十五日有餘,與天會,故天之度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是日與度會為一日,與月會為一月,與天會為一歲,月之晦朔弦望,曆於日之義也。

  月會日而明盡,故曰「晦」;初離日而光蘇,故曰「朔。」月與日相去四分天之一,如弓之張,故曰「弦」;月與日相去四分天之二,相對,故曰「望。」

  「天體至圓,周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繞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過一度。日麗天而少遲,故日行一日亦繞地一周,而在天為不及一度。積三百六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與天會,是一歲日行之數也。月麗天而尤遲,一日常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與日會,十二會得全日三百四十八,餘分之積又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一,得六,不盡三百四十八,通計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四十八,是一歲月行之數也。歲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歲之常數也。

  故日與天會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為朔虛。合氣盈朔虛,而閏生焉。故一歲閏率,則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三歲一閏,則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單一;五歲再閏,則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十有九歲七閏,則氣朔分齊,是」為一章也。故三年而不置閏,則春之一月入于夏,而時漸不定矣;子之一月入於醜,而歲漸不成矣。積之之久,至於三失閏,則春皆入夏,而時全不定矣。十二失閏,子皆入醜,歲全不成矣。其名實乖戾,寒暑反易,農桑庶務,皆失其時。故必以此餘日,置閏月於其間,然後四時不差,而歲功得成矣。

  《推閏歌括》雲:「欲知來歲閏,先筭至之餘。更看大小盡,決定不差殊。」謂如來歲合置閏,止以今年冬至後餘日為率。且以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則本月尚餘八日,則來年之閏當在八月。或小盡止餘七日,則當閏七月。若冬至在上旬,則以望日為斷,十二日足,則得起一數焉。

  《推節氣歌括》雲:「中氣與節氣,但有半月隔。若要知仔細,兩時零五刻。」謂如正月甲子日子時初刻立春,則數至己卯日寅時正一刻,則是雨水節正推。立春歌括雲:「今歲先知來歲春,但看五月五日三時辰。」謂如今年甲子日子時立春,明歲合是己巳日卯時立春,若夫刻數,則用前法推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