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
曆象圖說(2) |
|
木火土次輪圖 木火土次輪圖說 次輪本於距日之遠近。凡星在次輪上半周最遠,人自地見其與日合度而伏,日行速而前進,星行遲而在後,則先日東出而晨見,日愈進,星愈後;至次輪下半周之初,人視星自上而下,同於不行,為前留;至次輪下半周最近,人視星與日對沖而為望;至次輪下半周之末,人視星自下而上,又同於不行,為後留,乃後日西入而夕見;至次輪上半周複於最遠,則日追及星而又合伏,為次輪之一周。凡在次輪上半周為順行、為疾行,蓋次輪心在本重天右行,而星在次輪亦右行也;在次輪下半周為遲行、為逆行,蓋星雖循次輪順行,而在下半周則逆次輪心而左,故反見遲退也。 星行次輪,無不順天右轉者,而以日之疾行前進者較之,則成左旋之勢。用日、星兩行之差,為次輪宮度,故與金、水次輪有別。又前留之後、後留之前,為逆行之界;退望之前,為晨見之界;退望之後,為夕見之界。自合伏最遠,至退望最近,兩界相聯,別成一本。天形與本重天同大,此木、火、土三星之所同也。而火在次輪前後留及退望時,則本天直入太陽本天之內而近於地。此火星之不同於木土者也。又次輪與本天之比例俱有定數,惟火星則時大時小,且與日各在本天最高則見大,在最卑則見小,與目視相反,此尤火星之大不同於各星者也。 金水次輪圖 金水次輪圖說 金水本重天與太陽同大,故太陽本天即為二星本天也。次輪心行於本天,而星行於次輪,半在本天外,半在本天內。星自次輪最遠起,人在地見其與日合度而伏,星行速而前進,則後日西入而夕見;星愈前行,至次輪下半周,人視星自上而下,同於不行,為前留;至下半最近星,又與日合度而伏;過此又視星自下而上,複同於不行,為後留,乃先日東出而晨見;至次輪上半周,追及日於最遠,而又合伏,為次輪之一周。凡在次輪上半周為順行、為疾行,蓋輪心在本天右行,而星在次輪亦右行也;在次輪下半周為遲行、為逆行,蓋星雖循次輪右行,而在下半周則逆輪心而向左也。前留之後,後留之前,為逆行之界。 又次輪一周,星與日合度者再,前為順合,星在上,日在下也;後為退合,日在上,星在下也。因次輪小,不能包地,故與木、火、土三星不同。退合之前為夕見之界,退合之後為晨見之界。又太白晝見,古無推步之術。今測定次輪交入本天內,則近於地而得晝見之界,再以緯度南北加減而定晝見之期,此又金星之不同于水星者也。 水星本天圖 水星本天圖說 水星麗天,平行右轉,均輪小輪與各曜本無殊致,惟光體所系周行小輪者,獨三倍于平引,與各曜之二倍者不同。小輪上之度二倍平引,而與地不同。心之本天雖有高卑,而仍然一渾圓圈周也,三倍平引,而與地不同。心之本天既有高卑,又有長短,而成上寬下窄之撱圓形,其行度加減遂與各曜大異。 如圖,未午醜子曰水星本重之天,以地為心。本重天上系均輪高卑圈,其心未在本重天,向午右行。均輪上系小輪近遠圈,其心高在均輪上,向丙左行。小輪上又系光體之輪,〈次輪詳後。〉在小輪上,自近向次右行。凡本重天之均輪心未至午、均輪上之小輪心高至甲為平引,各行三十度;而光體之在小輪上,自近至次必九十度,則三倍平引矣;本重天未至巳、均輪高至乙,皆六十度;小輪近至遠,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未至辰、均輪高至丙,皆九十度;小輪近至小,則二百七十度;本重天未至卯、均輪高至丁,皆一百二十度;小輪近複至近,則三百六十度;本重天未至寅、均輪高至戊,皆一百五十度;小輪近至次,〈四百五十度去一全周餘〉則九十度;本重天未至醜、均輪高至卑,皆一百八十度;小輪近至遠,〈五百四十度去全周餘〉則一百八十度;此自最高起筭也。本重天醜至子、均輪卑至巳,皆三十度;小輪遠至小,則九十度;〈若自本重天未起至子,則均輪自近至小各二百一十度;而小輪自近複於近又至小,則六百三十度。他仿此推。〉 本重天醜至亥、均輪卑至庚,皆六十度;小輪遠至近,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醜至戌、均輪卑至辛,皆九十度;小輪遠至次,則二百七十度;本重天醜至酉、均輪卑至壬,皆一百二十度;小輪遠複至遠,則三百六十度;本重天醜至申、均輪卑至癸,皆一百五十度;小輪遠至小,〈四百五十度去三百六十〉則九十度;本重天醜至未、均輪卑至高,皆一百八十度;小輪遠至近,〈五百四十度去三百六十〉則一百八十度;此自最卑起筭也。由此運行之跡,而別成近次、遠小虛線。本天形偏高偏卑,不以地為心,又撱圓而上寬下窄,遂別有其本天之心。凡言遲速加減者,以此本天為主。餘與各曜同理。 水星本天加減圖 水星本天加減圖說 其理與各曜同。從本天心出直線指其實度,從地心出直線指其視度,較其大小,則加減之理自明。此加減之數,古法謂之盈縮遲疾差,新法謂之第一加減均數是也。又水星本天不為整圓而為撱圓,前此未有言之者。太西穆尼閣始以心行推測,洵創獲矣。但疑為縱長形,尚與天道未密。今以小輪上三倍之行推定,實為橫闊撱圓雲。 各天遠近次第圖 各天遠近次第圖說 古言天家七政,與恒星共在一重天,而錯雜下上於太虛,說已疎矣。後乃有九重天之說:一月,二水,三金,四日,五火,六木,七土,八恒星,九宗動。各曜之麗天,猶木節之在板;各天之次第,猶蔥本之相包。審爾,則在遠者不能近,在近者不能遠。其光體之大者無時而小,小者無時而大。何七體經時而小大,而薄蝕、淩犯之分秒有不同?又凡五星在順合左右,則光體見小;在退望退合左右,則光體見大。可知各天遠近,在均輪、小輪所差尚少,至次輪遠近遂生變差。如火星天本在日天之外,及退望左右,則直入日天之內,而甚近於地,故所見光體,大小懸殊。因顯日月恒星之天,皆以地為心。五星環繞向日,時伏時見,而其天直以太陽為心,然後各重天體,遠近有序。 益證古志所載陵犯揜蝕之異,多非信史。試觀月天最近於地,自日星以上,月皆得而揜之。古志所稱星入月而不見星,為月蝕星,是也;星入月而見星,為星蝕月,非矣。金、水有時在日上,若經緯合度而日揜星;有時在日下,若經緯合度而星揜日,日中黑子是也。自火、木、土以上,金、水皆得而揜之,而謂互相揜者,非矣。火能揜木、土,而不能揜於木、土;木能揜土,而不能揜於土;土能揜恒星,而不能揜木、火。以下諸曜,其理同。 黃赤道交圖 二道交周圖說 赤道以虛位橫絡天體為一圜,日行之圜名為黃道,與赤道如二環相交,半在赤道外,半在赤道內,在內離赤道極遠為夏至,在外離赤道極遠為冬至,自外交內為春分,自內交外為秋分,曰四象限也。秋分與冬至中間為立冬,冬至與春分中間為立春,春分與夏至中間為立夏,夏至與秋分中間為立秋,八分黃道,曰八節也。仿此,十二分之曰十二宮,二十四分之曰二十四氣,而日行黃道一周矣。黃道出入赤道,而日躔緯度因有南北,距地平之高度因有高下,午正表影因有消長,晝夜出入時刻因有短長。凡一歲而一周,月星各有其道,又出入相交于黃道,其體勢與黃赤道之交大略相似,有相交之兩點,亦有極遠之兩點。但黃道之極遠赤道至二十三度半,而月道之極遠黃道不過五度;又黃道之極遠赤道歲有常度,月星之道極遠黃道時而多寡不等,則以距日次輪又有加減也。 十二宮三種圖 十二宮有三種分法圖說 周天渾圜之體,古人分為十二宮以析躔度,或於赤道分之,或于黃道分之,此人所知,而不知十二宮分法,實有三種:一斜分十二宮,一直分十二宮,一橫分十二宮,各有所用。黃赤道之宮,不過斜分之一種耳。如赤道以南北極為樞,以赤道為輪而分之,其勢斜倚,〈如第一圖。〉 以限赤道上之經緯;若黃道,則以南北黃極為樞,以黃道為輪而分之,勢亦斜倚,〈借第一圖觀之。〉以限黃道上之經緯。及二道相交,而經度有先後,緯度有出入,用為推步加減、治曆明時之綱,此斜分之十二宮也。隨人所在,以天頂地底上下相對為樞,以地平圓周為輪而分之,其勢直,〈第二圖。〉 東方為卯,南方為午,西方為酉,北方為子,以限地平四面周圍之經緯度,用以測景審方、開山立向、十兆居宅、消沙納水,此直分之十二宮也。又隨人所在,以地平南北子午正中相對為樞,以地平正東至天頂、天頂至地平正西、地平正西至地底、地底至地平正東一周為輪而分之,其勢橫,〈第三圖。〉 東方為卯,天頂為午,西方為酉,地底為子,以限地平上下出入一周之度,用之以立命宮十二位,以觀各曜之能力、照臨之吉凶、定天時之燠寒、年歲之豐儉、人物之災祥、此橫分之十二宮也。今人不能研求法象,止執斜分宮界。即用以審方,故方位無憑;即用以立命,故命數不驗。並有不知黃赤道經緯之差,古今曆宮界之辨者,鹵莽蔑裂,豈不謬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