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
曆象圖說(1) |
|
▼天地總部匯考三 曆象圖說 引 憶自束髮趨庭,先君子常慨小學殘廢,六藝失傳,咿喔空文,人鮮實用,因授六書九數,俾令考索,賦畁魯鈍。而性癖躭奇,輒以餘暇,旁涉天官樂律,凡人所不樂為者,則伏讀沈思,至忘寢食。博訪宿學明師,久而有得,新知執友,鮮可與言,言亦不解自用,怡悅而已。歲壬戌,有從問曆象之說者,篝燈商確,隨筆記之。說所難明,又先為之圖,圖說各二十餘篇,實未定稿也。其八月,已有舉予圖說鋟之於板者,後又以圖說屬餘增補批註而別刻之。然此直據一時問答,姑指大凡,既多掛漏,尤恐舛訛,碌碌風塵,未遑訂正也。壬午秋,訪友人於半圃,以律曆象數之類,垂委參考,乃別泚筆為圖說若干首,較之前刻,似為精核,皆曆源、曆理之根柢也。由此而究心焉,期與天運符合,庶幾無悞學者。因識簡端,以俟君子考正焉。 渾天形體圖 渾天形體圖說 言天者,惟渾天最密。天包地外,地居天中,雖實體小大懸殊,而輪周內外符合。今略舉形似,姑為大小兩圜。人物切附小圜而生,隨所在而上戴大圜,則為天頂;其下對沖,則地底也。折取其半而直貫天地之中心為橫線,曰地平,則地半與天半相應處也。天自東徂西,健運不息,有不動處為其樞紐,曰北極、南極。南北極之中,橫帶天紘,古稱赤道,以限東西之經度,如瓜之有輪,而南北極則兩端之蒂也。中上所見,北極恒出地而高,南極恒入地而隱。兩極既出入于地平,其赤道遂斜倚於南方,於是有北極出地高度,又有赤道在午位地平上高度,有北極距天頂之度,又有赤道距天頂之度,度如弧背。蓋天家以勾股推之,則為直線之邊,以弦長當弧背,故不若渾天之密。又大圜消息,理可互求,知北極出地高弧,即知赤道距天頂之度;知赤道地平上高弧,即知北極距天頂之度,舉一反三,實為易簡雲。 南北極差圖 南北極差圖說 古人言天圓地方,天固圓矣,地果方乎?曰:言其德耳,非形之果方也。萬象皆出於圓,況地凝天中,焉得不與之應?大戴禮曾子問言之矣。今觀北極出地度數,南北直行輙二百餘裡,而高下差一度。如順天府地平,測北極高四十度;南至雲南,測北極高二十餘度,愈南則極高度數愈少;至海外,則北極下至地平雲。自順天府北行至邊外,測北極高六十餘度,愈北則極高度數愈多;逾北海,則北極當上至天頂。可知地較天形,不啻太虛之點塵,而靜處至中,輪廓周應,亦同一渾然之體。此於北極高下而驗南北緯度之差者也。 東西裡差圖 東西裡差圖說 一日之時,因日行所照而定。凡日出於東方為卯,正於南方為午,入於西方為酉。日隨天左旋,一日十二時,遍歷全週三百六十度,每時之行為太虛之三十度,下照於地,是生裡差。東西相去三十度,先後差一時;相去九十度,先後差三時;相去一百八十度,則差半日,而晝夜相反矣。如日在東,東方之人以為午,而南方以為卯;日在西,西方之人以為午,而南方以為酉,此差三時也。日在南,南方之人以為午,而東方以為酉;又南方之午,而西方以為卯,亦差三時。然西方之卯,而東方即以為酉,則差半日矣。此之卯,彼可以為酉,則此之午,非即彼之子乎?此所謂晝夜相反者也。日之行,由時而刻分遞析之;地之經,亦由度而分秒遞析之。東西之差,無一不與天日相應,故名裡差時刻。 各曜本天圖 各曜本天圖說 各曜麗天,本皆平行,而累代測改,未易合天者,緣各居一重本天,有高下遠近,又各系諸輪,為運動之本,古今推測,漸就詳密。本天為大圜;度有不齊,必加減而後均,乃有第一輪圈,名為均輪;猶未均齊,必有相濟乎均輪者,則第二輪圈,名為小輪;而光體所在,別有系屬。〈詳後次輪。〉而後周行於小輪,小輪心行於均輪,均輪心行於本天,順逆不齊,牽引聯絡,而適得均齊之度。 如圖,未午醜子曰各曜本重之天,天包地外,以地心為心。本重天上系均輪高丙卑辛圈,其心未在本重天,向午右行。均輪上系小輪近遠圈,其心高在均輪上,向丙左行。小輪上又系光體之輪,〈次輪詳後。〉在小輪上,自近向輪右行。凡本重天之均輪心,未至午三十度;均輪上之小輪心,高至甲亦三十度,古法謂之入曆、入轉限,新法謂之平引數;而光體之在小輪上,近至次必六十度,則加倍平引矣;本重天未至巳,六十度;均輪高至乙,亦六十度;小輪近至輪,則一百二十度;本重天未至辰、均輪高至丙,皆九十度;小輪近至遠,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未至卯、均輪高至丁,皆一百二十度;小輪近至左,則二百四十度;本重天未至寅、均輪高至戊,皆一百五十度;小輪近至小,則三百度;本重天未至醜、均輪高至卑,皆一百八十度;小輪近複至近,則三百六十度;此自最高起算也。 本重天醜至子、均輪卑至己,皆三十度;小輪近至圈,則六十度;本重天醜至亥、均輪卑至庚,皆六十度;小輪近至上,則一百二十度;本重天醜至戌、均輪卑至辛,皆九十度;小輪近至遠,則一百八十度;本重天醜至酉、均輪卑至壬,皆一百二十度;小輪近至右,則二百四十度;本重天醜至申、均輪卑至癸,皆一百五十度;小輪近至行,則三百度;本重天醜至未、均輪卑至高,皆一百八十度;小輪近又至近,則三百六十度;此自最卑起算也。由此運行之跡,而別成近次輪、遠虛線。本天形與本重天同大,而偏高偏卑,遂不以地為心,而別有其本天心。凡言遲速加減者,以此本天為主。以其輪圈各有大小,其行各有左右多寡,故遲速而生加減。然大小左右多寡而實皆平行,故加減而其度適均,此於無法中而有定法者也。日、月、木、火、金,其理皆同。 本天加減圖 本天加減圖說 各曜本重天包於地外,其中心即地心也。因均輪、小輪上有高卑遠近,而別成一虛線。本天形偏高偏卑,不能以地心為心,即與本重天之心亦不相合矣。最高起行遲為朒限,其差為減;最卑起行速為朓限,其差為加。夫各曜右轉,今古平行,何以有遲速耶?蓋從高右行至朒,此本天平行度也。本天心出直線指其實度,而地心出直線指其視度,則實度本大而視度覺小矣。必于所推平行實度之中,減其大小之差,而後得人目所見之度,故高至卑半周謂之朒限。從卑右行至脁,亦本平行度也。本天心出直線指其實度,而地心出直線指其視度,則實度本小而視度覺大矣。必于所推平行實度之中,加其大小之差,而後得人目所見之度。故卑至高半周謂之朓限。又凡近最高左右之半周,遠於地而行遲;近最卑左右之半周,近於地而行速。朒初限之差固當減,朒末限雖在朓半周,漸消其朒而亦減;朓初限之差固當加,朓末限雖在朒半周,漸消其朓而亦加。此本天高卑而有加減之源也。 太陰次輪圖 太陰次輪圖說 均輪之心行於本天,小輪之心行於均輪,此各曜之所同也。乃各曜光體,又行於次輪,而次輪之心行於小輪。惟太陰系於小輪而行者,不以次輪之心,而以次輪之邊,故其遲疾加減與各曜有不同者。次輪起於距日之遠近,亦各曜之所同也。乃五星之次輪,木、火、土與日一合而行一周,金、水與日再合而行一周,惟太陰次輪與日一合而行再周,故其遲疾加減與各曜尤有不同者。次輪邊界從合朔起,系於小輪為最近,半周上弦而至遠矣,一周複於近為望,又半周下弦而遠,再周複於近而合朔矣。次輪以此朔望點系於小輪上,右轉周行,既倍於小輪心,行於均輪之度,而月體之行于次輪周者,又一合朔而有再周。由是均輪既有高卑,小輪又有遠近,次輪上複有朔望二弦,而太陰之所在,測其經度而有遲疾,測其緯度而有出入,測其光體周徑而有損益,象數可征,皆古法之所未備。 如一圖,均輪心行至辰,小輪心自高行至丙,各一象限。次輪朔望點,必自近至遠行一百八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弦點,則更有實經之差,〈二三均。〉當並於一均為極大之減均也。〈占名遲疾差。〉 二圖,均輪心行至戌,小輪心自卑行至辛,各一象限。次輪朔望點,必自近至遠行一百八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弦點,則更有實經之差,當並於一均為極大之加均也。〈古名疾差。〉 三圖,均輪心行至午,小輪心自高行至甲,各三十度。〈朒初限。〉次輪朔望點在小輪上,必自近至次行六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自次向弦行至月,則有實經之差,當損其一均,余平經之差為定減均也。 四圖,均輪心行至亥,小輪心自卑行至庚,各六十度。〈朓初限。〉次輪朔望點在小輪上,必自近至上行一百二十度,其平實之差為一均數。若月在次輪,自上行至月,則有實經之差,當益其一均,得平經之差為定加均也。 右對各曜本天全圖觀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