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類書 > 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頁 下頁
天問略(3)


  日月同經度不同緯度不食圖

  日月同經度不同緯度不食圖

  日月同經度不同緯度不食圖說

  如右圖,月道交黃道于龍頭、龍尾。甲為月道,在黃道南,丙在北。試使月朔時在龍頭,則經緯同度,月正過日輪之下,揜其光而食焉。如朔時月在甲,黃道之南,日乃在乙黃道之上,而緯不同度,則日在北,月在南矣,故不食也。

  問:「日食若因月天在日天之下,則水星、金星天亦在日天之下,而不見揜其光;月天在金水二星之下,月亦宜揜其光,而金水有食如日矣。今其食不顯,何也?」

  曰:「水星、金星雖正過日輪之下,而有與日同度時,然金星大於水星,而日大於金星一百倍。二星之體比日體甚小,豈能揜其光而使人不見日也?吾國曆家遇金、水二星與日同度,恒見日輪中有黑點,以星體不能全揜日體故也。月輪正過二星之下,亦宜揜其星光,使人不見。今不顯其食如日者,非月不能揜之,乃二星之光甚微,其體甚小,故不明顯也。」

  問:「天地渾儀說曰:『地球大於金星三十六倍又二十七分之一,大於月輪三十八倍又三分之一,是金星大於月輪也。夫月輪能揜日光,則金星更大,亦何不揜日光乎?』」

  曰:「凡物以形相揜,非惟論其大小,又當計其遠近。蓋人目視物之時,自目至物之體,射兩直線為直角形。故愈近於目,其物雖小而徑愈大;愈遠於目,其物雖大而徑愈小。」

  金星在月上不揜日光圖

  金星在月上不揜日光圖

  金星在月上不揜日光圖說

  如右圖,甲為人目,庚為物體,甲乙、甲己為人目所射兩直線;則徑愈近愈小,愈遠愈大;故戊大於丁,而丁大於丙也。試以人手隔目,手愈近於目,則愈揜物體矣。是故金星雖大於月,乃在月天之上,去人目甚遠,故不能揜日光也;月雖小於金星,乃在金星天之下,去人目最近,故能揜日光也。此其理也。

  問:「日大於月固矣,日輪較地球不知其大有幾?」

  曰:「吾國曆家著明此理,有論甚廣。測七政高下及大小之度分,有器甚准。日大於地一百六十五倍又八分之三。欲征之,宜知圓光照圓體之影也。圓光若照圓體同大,其影廣恒等而無窮;若照圓體更大,其影漸大而亦無窮;若照圓體更小,其影漸小而有盡。」

  日輪大於地光影漸小圖

  日輪大於地光影漸小圖

  日輪大於地光影漸小圖說

  試觀右圖,甲為圓光,乙為圓體,丙為體影。第一圖,甲圓與乙圓體相等,丙影亦等,無窮盡矣;第二圖,甲圓光大於乙圓體,丙形漸小而有盡矣;第三圖,甲圓光小於乙圓體,丙影漸寬大,而亦無窮矣。太陽照地之時,地影非恒等,亦非漸大。譬之物影,其為漸小而有盡,如第二圖也,則以日輪圓光大於地形也,地之影漸銳而小,至有盡焉,甚明也。凡星月無光,借日之光,太陽照及其體,則光生焉,不然則否。倘日與地等,地或更大焉,則其影為無窮之影,宜射蔭直過諸星之天,必見諸星有食焉者矣。今惟地體甚小,銳影有盡不到諸星之天,故日光無礙照及木火土以及列宿諸天,而諸星恒明,光無朦也。其地影之盡,可過第一、第二重天,至第三重天,而不及第四重天,所以月因地影得食,而諸星不食也。地球一週三百六十度,每度二百五十裡;日天一周亦三百六十度,其每一度有數萬餘裡焉。吾國曆家有器量得日天之度,每半度為日一全徑,因知其圓形亦得數萬餘裡,而非地形可比。譬如山高二十餘裡,上有人焉,居下者視之如小鳥也。日天之高,自地面至太陽中心,相隔一千六百萬餘裡,今視日輪如小車輪,猶之二十裡高山視人如鳥矣。

  問:「太陽早晚出入時近于地平見大,午時近於天頂見小,何也?」

  曰:「地球懸於空際,居中無著,其四際離天諸方同一,無近遠也。以理論之,其在東西出入方也,太陽離地凡一千六百萬餘裡矣,而人立地面,或自東視西,或自西視東,半徑幾一萬五千里焉,以一千六百萬餘裡,又加以一萬五千里,人之視日宜小也;日在午方,從下視上,止一千六百萬餘裡,人之視日宜大也。今宜小而反大,宜大而反小者,此非由於地之遠近也,濕氣使然也。蓋夜中水氣恒上騰,氣行空中,悉成濕性。濕以太陽自下而上,映帶而來,晃漾焉,蓬勃焉,人望之,以為如是其大耳。若太陽當空,浮翳盡掃,無所映隔,眞體明淨,較之旦暮為小。凡月與諸星見於地平,必有濕氣障隔,爾時所見,亦必大於午時。試觀水中所見,或石或木,必大於水外者,皆濕性之勢也。」

  問:「人在地面,視東視西者,半徑各得一萬五千里,豈以人之所立,恰在地中乎?」

  曰:「地是圓體,人之所立,無論遠近中邊,從其所立分之,各得一半。」

  晝夜時刻隨北極出地各有長短問答

  問:「晝夜長短不一,時刻亦異,何也?」

  曰:「晝夜長短,由於太陽及南北極出入地平也。北極出地即夏至晝長夜短,冬至晝短夜長;南極出地反是。其時勢異也,為此夏至,為彼冬至,故晝短夜長;為此冬至、為彼夏至,故晝長夜短。南北二極與地平,則其地晝夜恒平。故晝夜長短,由於太陽及極出入地也。南北為緯度,東西為經度,各一週三百六十度。人在地面,凡居經度一帶之內者,其晝夜長短恒同,其日出入及晝夜時刻則異。蓋經度之自東而西者,人之所居,或東或西,雖各不同,而緯度之三十度者皆為三十度,四十度者皆為四十度也,此同緯度者也。若緯度之異者,自赤道以至極下,其晝夜長短各異矣。」

  人居地四圍各以天頂日輪為時早晚圖

  人居地四圍各以天頂日輪為時早晚圖

  人居地四圍各以天頂日輪為時早晚圖說

  如右圖,地為圓體懸於空際上,下四旁皆有人居。四方之人各以所居子午線為午時,太陽在東方。甲居東方者為午時,日輪在其天頂故也;乙居西方者即為卯時,日輪至天頂須三時故也;丙亦居西方者即為子時,日輪以至天頂須六時故也。諸地相去,自東而西,莫不皆然。地球自南而北,三百六十度一周,每一度二百五十裡。日輪每刻平行天度三度四十五分。如兩地相去九百三十七裡半,則盡隔為一刻;相去七千五百里,則相隔為一時。因知居東方者,若得午時,自此逐漸往西,即為巳、為辰、為卯、為寅、為醜、為子。天下自東而西,時刻各異,各以日輪到本處子午線為午正初刻。晝夜長短恒同者,蓋以北極出地多寡定為時刻多少,所以自東而西一帶。但經度相同地方,其離北極皆同,則晝夜長短亦同。

  南北緯度,自赤道至極下,晝夜時刻,隨地各有長短。蓋居赤道下者,以赤道為天頂,而其南北二極,正與地面相平。地平之交于諸節氣線,皆當正中,故其晝夜長短恒平也。北極出地,則地平之交節氣非其正中矣,故所分上下亦非平分。夏至則其線大分在上,而晝長夜短;冬至則其線小分在上,而晝短夜長。今欲知赤道之下晝夜常平,後圖詳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