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中原 > 狐變 | 上頁 下頁 | |
二四 | |
|
|
§十四 部隊到得臺灣,我發現,這兒竟然是個沒有仙狐的地方,沒有人家供奉狐神,四鄉也見不著一座狐廟。在這兒的鄉野傳說中,有神仙世界、鬼靈世界,根本沒有狐仙的份兒;就中國各類超現實傳說的廣闊度而言,顯然要狹窄得多。你要對當地的朋友講神和鬼,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你要對他們講狐,他們就覺得陌生而遙遠了。 「講真實的,我們這兒沒有狐仙。」一位台籍寫詩的朋友說:「我們自小到大,從來沒看見狐,更沒看見你所講的那些靈狐,這類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少了。」 「像聊齋之類的書,你們總讀過罷?」我說。 「當然有。」那位詩人朋友說:「不過,我們讀它,只是把它當成故事,並不認為世界上真的有狐能成人的,那太不合乎科學了。」 「我不否定科學的成就,」我說:「但也不認為科學萬能,科學家對大自然更深的奧秘,有待驗證的事物還多著呢!中國從魏晉以來,各類筆記,都有狐仙靈異的記載;這類記載,多半出於生活,並不都是文士無聊,信口編出來的。我們很難用『不科學』三個字,一概抹煞否定它,至少,它是值得研究的啊!」 「你說你真的遇到過狐仙嗎?」他突然認真的對我說:「我是指變成人形的狐!?」 「見過。」我說:「還不止見過一次呢!」 當我認真說這話的時候,他竟然發狂的大笑起來,一面用手指著我,顯然他根本以為我在開玩笑,全然不相信的說: 「你……你……你的腦袋有問題了!打死我,我也不會相信的。」 關於狐的話題,我和他之間,再也沒有什麼可爭可辯的了;後來我們仍常見面,談詩論文,只是我絕口不再對他講狐仙。我總認定:我不必用個人的經驗,硬加在別人的身上,勉強別人去相信什麼。儘管如此,我並不感覺寂寞,因為軍中有許多出生于北方的朋友,他們多多少少,都有著和狐打交道的經驗,我們聚在一道兒談狐,一樣談得津津有味。 在這段時期,逢著星期假日,我們同僚們紛紛出營,或是遊山玩水,或是逛街飲茶;而我總是跑圖書館,看書或是借書,尤其對靈異類的書籍,深感興趣。因為我始終沒有忘記父親的遺言,發誓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盡力的探究狐的世界。我知道,不論任何個人的本身經驗,都是極為有限的;拿研究狐族來說,我必需借重前人的經驗,因此,讀書將是進入廣大經驗世界的不二法門。 一般人談到志怪,總先想到聊齋,彷佛那部書,彙集了古代各類精怪,故事曲折,體例完整。其實,聊齋的優異處,大多是它的文學表現方面異常傑出,蒲留仙的見聞廣闊,想像力高超,尤其對文言文的運用,有著古所未有的偉大成就。早先的文言文,多用來作濟世宏文,或作抒情、說理的散文使用,他卻能綜合它們,使用在述事的小說上,盡現多樣性的人生場景。其靈動與變化,十分豐繁有致,出乎古文八大家之上;和蒲留仙同代或是後代的文士,所寫的文言志異作品,和聊齋比較起來,文字蕪雜,顯然遜色頗多。 蒲留仙博聞強記,取材面極為深廣,他以強有力的結構,推展出許多神奇怪異的故事。運用他的想像,補足了人生的斷弧,使人們對生之前、死之後的另一個世界,有一種更細微的,更具體的感悟,這是吳道子所繪的「地獄圖」難以達致的,地獄圖只能給人以具象的恐怖和震驚,但聊齋所展現的另一世界的情境,毋寧是更深更廣,具有無限的意象展延作用。 正因為它太完整,太文學化了,我讀來隻覺得它太像編織精緻的故事,它的真實性也就相對的降低了。如果以真實的程度而言,我倒十分看重紀曉嵐晚年所寫的「閱微草堂筆記」,這是一部純筆記體的書,有聞必錄,經常加入作者客觀冷靜的品評,如果單就文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品評可能是畫蛇添足,根本沒有必要;但若從研究探討的角度來看,我就不能不特別推崇這些品評了。 紀先生的品評,和異史氏的品評不同,他們雖同樣的就事論事,異史氏是從儒家的是非觀、道德觀發言,一本正經,卻有些迂腐空洞,把許多活的故事都給評死了;而紀文達公卻以自然的胸懷,透視世間事物,研其成因,探其隱微,把很多近乎現代科學的觀念,帶進書裡去,讓我們後世人,對世界上若干超自然的現象,不要一味抱著感性接納的態度;同樣也不要一味迷信科學萬能,對一切未經驗證的事物,一概加以先入為主的排拒。從他活潑的觀念,使我們看到,在未來時日裡,文學與科學進一步擁抱結合的可能。 總之,閱微草堂筆記,應該是筆記作品近世的里程碑,那裡面有許多隻活生生的狐仙。並不具有傳統筆記小說中細膩動人、曲折有致的、文學意味深濃的情節,它只具有一種簡單的事實,其中若干則故事,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是作者家屬與親友的經歷;言之鑿鑿,並看不出編織、捏造、粉飾的痕跡,用它和我的經歷參證,狐能變人,我更不懷疑了。問題是在未來的日子裡,人是否能用更開朗的胸懷面對狐族,狐族是否也能袪除對人類的畏懼疑忌,不要再那麼躲躲藏藏,幽幽秘秘。假如狐族能推派出他們的長者,和人類的科學家們,聚在一起,杯酒言歡,開上一次圓桌會議,人與狐更進一步的公開交往,也未始不是可能的呢!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