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三毛全集 > 三毛傳 | 上頁 下頁
沙漠文學時期1(3)


  六

  「我面對著抱著我的瘋子,用盡全身的力氣,舉起腳來往他下股踢去,他不防我這致命的一踢,痛叫著蹲下去,當然放開了我,我轉身便逃,另外一個跨了大步來追我,我蹲下去抓兩把沙子往他眼睛裡撒去。」

  上面一段文字,摘自《荒山之夜》中的搏鬥描寫,緊張激烈,扣人心弦。

  三毛沙漠文學中,這樣精采的白描片斷,比比皆是,信手摭拾。它體現了三毛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影響的痕跡。三毛說,她讀過一千遍《水滸》。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白描手法,在三毛的筆下,發揮得可謂淋漓盡致。

  不妨再欣賞《素人漁夫》裡的一個片斷:

  「我拾了一條魚,也走進去,恰好看見櫃檯裡一個性感『娣娣』在摸荷西的臉,荷西像一隻呆頭鳥一樣站著。

  我大步走上去,對那個女人很凶地繃著臉大吼一聲:『買魚不買,五百塊一斤。』一面將手裡拎著的死魚重重地摔在酒吧上,發出啪一聲巨響。」

  三言兩語,招式不多,一個潑潑辣辣的孫二娘形象,躍然紙上。

  運用精練的白描文字,刻劃人物語言、行為,塑造出生動的人物形象,確是三毛的拿手好戲。

  除了白描手法的大量運用,《撒哈拉的故事》通篇語言曉暢平易,詼諧生動。應當說,語言遣造功夫,三毛的沙漠文學比雨季時期的作品更進了一大步,達到相當成熟的高度。

  七

  三毛在沙漠文學的第一階段,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其中最成功的,是荷西與三毛兩個人物。荷西的原型,是作家的西班牙丈夫荷西。「三毛」的原型是作家本人。

  在三毛的筆下,荷西誠實憨厚近乎笨拙,鍾情癡心近乎愚頑。熱情豪爽,粗獷浪漫,屬於那種平野大漢型的男人。

  荷西十八歲愛上中國姑娘三毛,直至三十歲喪生,從未到過中國。見到過他的中國人寥寥無幾。除了三毛的父母和一位表哥,似乎只有在大加納利島開餐館的張南施一家同他們爬過一次山。廣大讀者對荷西的熱愛,都來自三毛的文學作品。荷西是三毛眼裡的西施。三毛把她的一腔愛情融入作品,並且傳染給了讀者。荷西死後,許許多多的人為他哀慟,可見三毛的作品感人至深。

  三毛筆下的「三毛」,開朗,灑脫,自信,快樂,善良,浪漫,又富有幽默感。儘管三毛的作品自傳性很強,但不可否認,文學作品裡的「三毛」,與作家本人,多少是有區別和差距的。文學的三毛是現實的三毛的文學理想。

  兩者真真假假,撲搠迷離,恐怕連作家本人也辨別不清。

  三毛說過:「有無數的讀者,在來信裡對我說:『三毛,你是一個如此樂觀的人,我不知道你怎麼能這樣凡事都愉快。』我想,我能答覆我的讀者的只有一點:『我不是一個樂觀的人。』」

  然而,文學三毛的形象,已經在千千萬萬的讀者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作家本人的辯白,顯得十分無力。

  從這一個真誠的辯白,去理解現實三毛的自殺,或許離真實更近一些。

  應當感謝作家三毛,她用一支生花的妙筆,留給了讀者們一個美好的文學的三毛形象。作家三毛的名字,將和她塑造的文學三毛形象一起,在熱愛她的讀者的心裡不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