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龍應台 > 這個動盪的世界 | 上頁 下頁 |
六〇 |
|
當高貴的政治理想受到懷疑時。道德的烏托邦也開始動搖。20世紀的人走過性解放、婦女解放、家庭解放、宗教解放……,每一次解放都是一次質疑,一次反抗。二十歲的我相信所有印在紙上的聖賢教誨。三十歲的我,在懷疑政治神話的同時,發現紙上所印的和我眼見的現實有著巨大的差距,整個聖賢教誨像一場騙局。四十歲的我——有一天開車,後視鏡一輛車緊逼近來,鏡中映出鮮明的大字:「救護車」。我趕忙靠邊,車經過身邊時,我看見了車頭上的字:「救護車(鏡象)」。 四十歲的我,明白了原來孔孟的道德架構不過是那倒寫的字,與鏡子配合作出實體的呈現;但是誰將鏡中的呈現當作宇宙實體,誰就是傻瓜。道德、宗教、烏托邦,種種高貴的理念,原來都是人類願望的投射,借助於投射作用,鏡子裡外的世界其實是相反的。 驅車經過河北省一個農村,看見所有的牆上、樹幹都塗著標語:儲蓄用水人人有責、珍惜水源、不浪費一滴水,水是最珍貴的資源……我連這村子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我能肯定:這村子缺水。 原來先聖先賢的道德教誨也不過是塗在牆上樹上的標語。 有意思的是,村子離不開標語就好像鏡子外的實離不開鏡子裡的虛,虛實是一個觀念。人類社會的發展演變根本就是現實和理想投射相互影響、相互違背的運作結果。虛是實的一部分。 曾經覺得被欺騙的我,頓時覺得釋然。 不知道這是不是孔丘所說「四十而不惑」的意思?不過,他的「四十而不惑」也可能是個樹幹上的標語。 矛盾而危險的鐘擺 即使失去了信仰的能力,人總還得在某種架構中活下去。像一個鐘擺,他懸蕩在安全和自由的兩個渴望之間,安全時他要自由,自由時他要安全,而兩者不可兼得,所以他不斷地向這邊那邊掙扎搖擺;搖擺的軌跡,是為歷史。 毛澤東時代、昂納克時代、蘇聯帝國時代、國民黨專政時代,人們覺得安全,但他們追求自由。九十年代,毛早逝了,昂納克逃了,蘇聯帝國垮了,人們突然害怕起來。這新獲得的自由有一個普遍的名字,「亂」,亂的時候,人們開始企盼強有力的領導。 臺灣的報紙說,從前雖是強人政治,但強人至少有理想色彩,現在政治只是赤裸裸的權力鬥爭,比從前要庸俗而墮落。 德國的報紙說,從前有高瞻遠矚的大政治家,現在只有平庸的政治經理,他會把檔案分門別類就算稱職,根本沒有能力在亂局中為人民指出新方向。 奇怪,這種思維的內在矛盾和危險性難道不清楚嗎?矛盾,因為安全和自由是兩個絕對對立的品質,人不可能在要求自由的同時又掌握強人所能提供的安全感。危險,因為梟雄多半蛻變自英雄,對英雄的渴望是產生梟雄的溫床。 世紀走向盡頭,歷史的鐘擺甩向自由那一端,甩得極高,我屏住氣,知道那個擺不會停在空中,它會往回晃,晃向另外一端,安全的那一端。 自由的寶貴似乎人人知道,可是自由的脆弱並不明顯。和安全不一樣,自由除了遊戲規則的共同遵守之外,一無所有,它沒有強權的保障。建立遊戲規則很難,要破壞遊戲規則卻不費什麼力氣,譬如德國和瑞士地鐵採取的榮譽制,無人查票,人人享受自由的尊嚴,但是一旦有相當數目的人不守買票上車的規則,查票勢必得執行,榮譽和自由則蕩然無存。 遊戲規則一旦破壞,強人的機會就來了。 走在世紀末的軌跡上,我已經失去為理想搖旗呐喊、為主義流血流淚的能力;我恐懼梟雄因此也戒慎英雄,對人的社會,我只剩下一個最低的要求:平庸的政治經理沒什麼不好,只要他遵守並且維護自由的遊戲規則。 我是誰? 可是,建立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稱它為社會共識吧,本身就是個龐大複雜的工程。 德國的一位歷史學者史都默(M.Sturmer)寫過,一個沒有共識的多元國家遲早要走向內戰,而可以發揮凝聚力的共識,除了宗教之外就是國家認同。歷史研究和詮釋提供一個團體它所能接受的自我形象,作為國家認同的基礎。歷史學者的難處即在於,當他盡他的政治義務——促成國家認同——的時候,他不能夠損害他的學術責任,那就是「解構神話」的工作。在促成國家認同和解構神話之間求取平衡,史都默說,是史學家一個重大的任務。 20世紀初期當帝國主義崩潰時,紛紛獨立的殖民小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透過歷史的改寫來建立國家認同,把「我是誰」的詮釋權從殖民者手中奪回。在殖民者的視野角度裡,不管是「阿拉伯的勞倫斯」或是「蘇絲黃的世界」,白人都是面貌清楚,個性分明的個人英雄,阿拉伯人和中國人都是背景——面孔模糊的螻蟻大眾。改寫歷史不過是換個焦距,讓背景成為焦點所在,認清自己的面貌。 臺灣這個殖民地的歷史重釋,由於國民黨的到來,往後延了四十年才發生。解嚴之後,認識「我是誰」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正是史都默(還有談東方主義的薩伊德)所描述的建立國家認同的一個必要過程。書店裡觸目皆是感情澎湃的文字:悲憤、悲情、悲歌、悲哀、憤怒、出賣……被壓抑了四十年,不,應該從1894年算起,被壓抑了整整一個世紀的感情終於得到釋放,被殘酷的歷史活埋的人終於再見陽光…… 可是,怎麼出土的全是英雄?怎麼殖民史變成抗暴史?怎麼連皇民文學都變成抗議文學?治史的人在熱情地建立國家認同,盡他們政治義務的同時,是否忘了史都默所說的作為史家更根本、更重要的責任——逼視歷史、解構神話的責任? 如果政治激情使人忘卻對歷史的不可妥協的誠實,唉,這個世紀的許多路是自走了。 你看那滾石就要 法文的世紀末(Fin de siecle)其實與時間沒什麼太大關係,指的是19世紀末盛行的一種美學風格。把世紀末當時間觀念,當然是荒誕的,「世紀」已是假設,「末」則更屬虛妄。德國人比較實際,「世紀末」在德文常說是「世紀轉」(Jahrhundertwende),「未」就是「轉」,活脫脫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學理解。 世紀或許無所謂「末」,時代卻有它結束的時候。眼看著帝國崩潰、圍牆倒塌、主義破碎、神話解體,我深刻體驗到一個烏托邦時代的結束。福山大膽地宣稱這是歷史的終結,而他語音末落,歐洲戰火已燒上天空,顯然歷史無所謂終結,只有轉折;但歷史是前進的或是迴圈的,我不知道。南斯拉夫和中亞各邦為種族、宗教而彼此屠殺,這個轉折似乎回到原始的嗜血時代。數代之後,難免又有新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驗過我們的信仰的死亡)以滿腔熱情試圖建立新的烏托邦……你不能不想起西西弗斯那傢伙來。 世紀末,西西弗斯滿頭大汗又將滾石推到了,巔峰,你看,那滾石在巔峰上馬上就要…… 1994年12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