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總統是靠不住的 | 上頁 下頁
六六


  然而,這一切都是有正負兩方面的效應的。例如,福利的增加就必然導致稅收的增加。而且,它們往往不是量入為出的。稍一疏忽,只要一眨眼的功夫,福利支出飛速增加,政府預算赤字也會突然失控。聯邦政府越大就越難把握。經濟干預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時時會遇到一個是否適度的問題。

  聯邦權力擴大,曾經因為美國最高法院的質疑,遲遲沒有邁入一條本質性轉變的門檻。但是由於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化,引起的社會本質性變化,使得這道門終於被突破。一經突破之後,聯邦政府權力的擴大和聯邦政府本身規模的膨脹,其速度都是驚人的,甚至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美國民眾終於有機會親眼看到了建國者們當年憂慮的理由。政府就像是大家親手餵養的一個怪獸,它的自我擴張能力是它的主人根本無法預料的。

  這種聯邦權力的擴大,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民的不安。1992年中期選舉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不安。因為美國的共和,民主兩黨,它們對於政府規模的基本態度和意志是不同的。共和黨是一向呼籲縮小聯邦政府許可權,把權力還給各州的。而相對來講,民主黨則更傾向「大政府」的作用。

  然而,各州的自治權力,是美國的「權利法案」的重要內容之一。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規定,「凡憲法未授予合眾國政府,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種權力,均保留給各州政府和人民行使」。維持各州作為一個「國家」的獨立自治權,從一開始就是美國人所理解的自由的一個重要部分。

  因此,在我入學以後的第一堂法律課上,我的法律老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同時是兩個國家的公民,你們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也是你們所在的「小國」的公民。他認為,你們要學美國法律,這是必須掌握的第一個概念。

  在這個基本概念之下,各個區域的美國人獲得了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自由。這些作為合眾國成員國的「州」共同約定,只有非常基本的一些問題被確立為聯邦法律,作為成

  國的「州」不能違背的共同法律。例如,猶他州的摩門教,在他們的教義裡是允許多妻制的,但是,他們必須遵從一夫一妻的聯邦法律。

  但是,在絕大多數牽涉到生活方式的問題上,聯邦政府是無權干涉的。每一次大選的時候,實際上,選民除了投票選舉總統和議員之外,他們還必須對他們所在的州的許多提案進行投票。例如,他們投票決定,是否願意在自己州的範圍內發行彩票,甚至開設賭場。美國的賭場都設在有限的幾個地方,就是因為其他州的人民,在賭場的高收益和平靜的生活之間,寧可選擇後者。實際上,這是他們在以投票的方式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聯邦政府是無權決定在哪裡開設一個賭場的。

  對美國人來說,本來所有的權力就都是他們自己這些小國家的。是聯邦政府的成立,使得大家出讓了一部分權力。因此,聯邦權力如果無限擴大,就意味著他們將失去自由。因此,合眾國的存在和聯邦政府的存在,只有在一個前提下是必要的,那就是,這種聯合以及聯邦政府的工作,使得各個州都能夠在不失去自由的前提下,獲得聯合所帶給各州人民的好處。所以,美國始終在一個如何「平衡」的討論之中。不同的時代,也給這種平衡帶來不同的問題。

  儘管在我們的眼中,美國已經是一個地方非常高度自治的國家。但是,在這裡,從建國一開始到現在,爭論的最大的一個問題還是,聯邦政府到底可以有多大的權力,始終還在為聯邦與州的具體權力劃分,不斷地在那裡探討。這種充分討論本身就是很重要的,國會也就成了提供討論的一個場所和各州民眾表達意願的管道。

  正是這種意願表達管道的暢通和充分自治的基本滿足,使得從南北戰爭以來,美國得到了最大的安寧,沒有一個州願意獨立。因為,如果它們能夠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方式生活,又能夠得到合眾國聯合和強大帶來的利益,又有一個聯邦政府在照應那些麻煩事,省了它們許多麻煩,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樣的五十個州,也就是五十個小國家的聯合,也是人民之間的一個契約。它的穩定依靠它們聯合的共同利益的存在,而不是依靠強權和武力把它們留在這個聯邦之內。因此,如何及時反映它們各自不同的聲音,如何在合眾國中時時能夠爭取它們各自的利益,這都必須通過選舉制度來保證。各個地區所選上去國會議員,必須確保是他們所屬的地區的民意代表。

  今天的美國人,每個人手裡都是相同份量一票。所有的普通人都握有直接選舉的選票,他們手裡的選票,直接決定了總統的人選,直接選出了在國會中代表他所在的州的參議員,也直接選出了在國會中代表他所在的選區的眾議員。

  這樣的選舉,必然的結果就是給國會帶來了全美國不同地區民眾的不同聲音。這也必定使得國會從此「會無寧日」。他們必然會不停地激烈爭辯,永遠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他們也必然要為了共同的利益協調和妥協,然後又是新的矛盾,新的妥協。美國國會永遠不會看上去謙和一致,但是,美國卻正因為如此而平穩統一。在國會大廈裡,我為美國人這種使不同的意志和理想妥協共存的本事嘆服不已。國會大廈的大廳裡,陳列著眾多華美的雕塑,那是每個州送來的本州英雄的塑像,每州兩座。這樣,和公認的大智大德的歷史人物在一起的,出了不知多少英雄人物的佛吉尼亞送來了南北戰爭中的「叛軍」,南軍的著名將領李將軍的塑像,而密西西比州送來的居然有南北戰爭時南方自己的總統傑弗遜大衛斯的塑像。

  我現在還是回到兩年前的中期選舉。一般認為,一旦國會席位的局面改變之後,也會有一個慣性,共和黨佔領的多數議席狀態也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如果長期的局面發生大的突變,總是有一定的原因。外界評論多半把這個原因尋根溯源歸到克林頓那裡。

  對於那次中期選舉的結果,克林頓自己也十分沮喪地出來表示,民主黨失去四十年來的多數議席,他具有無法推卸的責任。說白了,就是在克林頓開始的兩年中,他的總統沒有當好。如果在那個時候,你提出今年大選結果的預測問題,大概很少有人相信克林頓會取得連任的。

  首先是「旅行門」和「白水門」確實造成很強烈的衝擊。因此而反映出來的整個白宮的作風,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第一夫人希萊利在白宮的比重也使人琢磨不透。克林頓在競選期間最大的諾言,醫療制度改革甚至都沒有被他所屬的民主黨還占著多數席位的國會通過。克林頓在這一個階段,不乏給大家提供種種疑點和「靠不住」的感覺,卻沒有在政績方面有什麼突出的舉措。只有經濟恢復的形勢已經比較清楚,雖然緩緩邁進,但是已在路途之中。

  這位年輕的總統在競選時表現出來的勃勃生氣,和當選之後所表現的不成熟,形成了一種令人疑惑的聯繫。人們懷疑,這位美國的第一個「嬰兒潮」總統,是不是還「欠火候」?人們是否還是應該更傾向於一個穩健的風格?這次中期選舉,可以說是美國民眾給了兩個政黨一個很強的資訊。然而,如何去理解和消化這個資訊,兩個政黨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也正是這種不同的解讀方法,終於使得美國今年的大選局勢又發生了一個逆轉。

  中期選舉之後的共和黨可以說是完全陶醉在勝利之中。在中期選舉之前,他們提出了一個名為「與美國契約」的目標方案,其實就是一系列法案,許諾如果美國人民讓他們在國會中占多數,他們就將在限期內實現這些目標。此後他們宣佈完全如期完成。儘管後來有的人指責他們只是有折扣的實現目標,但是,也並不否認他們至少完成了其中的一多半。這一切,都如同給了1992年失去大選的共和黨一劑強心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