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總統是靠不住的 | 上頁 下頁
五二


  在1992年的競選中,布希總統最終沒有成功。我們在前面提到過,雷根時代留下的經濟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克林頓的策略是在展現一個可能的變革的前景。同時,克林頓提出一些大膽的,但是確實是民眾所關心的改革,例如醫療制度改革等等。但是,我在這裡想告訴你的,並不是美國的政策分析,你知道,我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同時,如果你要瞭解美國的國內政策,你也可以在中國找到大量的資料。我想在這裡告訴你的,是從美國大選中所反映出來的一些美國社會狀況。

  從克林頓戰勝布希上臺,這一結果所反映的不僅僅是一個政策的較量,還反映了戰後新一代,已經在美國的政治生活中開始顯示他們的力量。而共和黨在整個競選中的策略,反映了他們對於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反應足足慢了一拍。

  老一代和新一代的美國人,他們的交替是一個緩慢的,複雜的過程。在漫長的歲月中,老一代的人數在逐步減少,新一代也在逐步分化,各自形成他們自己的一套觀點。有承繼前人的部分,也有拋棄前人的部分。只有一點是不會錯的,就是美國在變化之中。

  如果說在多年以前,這樣一個克林頓很可能根本無法讓人們接受,在他的「品格前提」下,人們甚至沒有興趣去瞭解他提出了什麼政策。那麼,在今天,人們卻有可能因為對克林頓的「品格」指責,反而覺得布希總統不夠寬容,甚至落伍了。

  例如,在當時的總統候選人辯論中,布希總統提到克林頓在越戰期間跑到國外,並組織反戰示威的問題。他提出至少克林頓應該對大家認個錯。可是,克林頓乾脆當場直率地宣稱他反對這場戰爭,但是他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愛這個國家。這樣的對話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兩代人不同的價值觀,但是,在大多數聽眾眼裡,布希總統肯定沒有能夠占上風。

  新一代的美國人更傾向於贊同這樣的觀點,選總統是在選一個理念,而不是選一個完人。當然,如果克林頓現在還抽大麻,家庭不和,那麼,在現在的美國,他還是絕對不可能入選美國總統的。但是,新一代的美國人承認,他們會考慮選一個雖有過錯失但已經糾正了的人,做他們的總統,如果他的理念能夠基本被他們所接受的話。

  新一代的美國人在潛意識中,也越來越渴望在最穩定的傳統的政治上層,出現一些新鮮的感覺,出現一些「新思維」。他們很難僅僅滿足于傳統的說教。克林頓和高爾來自底層,十分平民化的風格,很得罪了一批「看不慣」他們的美國人,但是,也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我仍然要強調的是,這一代美國人選了克林頓當總統,並不意味著他們對他放心。他們只是願意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試試能不能如他在競選演說中講的那樣,把這個國家管得更好一些。如果他的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品格真的發生問題,他們知道政府還有兩個分支在監管著總統,情況並不是處於失控狀態。他們選的畢竟是個總統,而不是一個皇帝。

  那麼,接下來的四年,克林頓是怎麼度過的呢?

  今天已經太晚了。下次再接著寫吧。盼來信。

  祝

  好!

  林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