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總統是靠不住的 | 上頁 下頁 |
八 |
|
即使是從殖民統治者的角度來看,也遠不象在英國本土那樣有章法。照說,他們有著悠久的治理傳統,只需開來一批人馬,移植一個模式,照搬一套制度即可。而且,他們是在統治殖民地,背後,已經有現成的洋洋萬卷各式英國法律法規在支撐。他們只需執行就可以了。但是,也許是情況太不相同,也許是人手不夠,也許是交通不便。總之,就是管不住。所以,對許多在執行中被因地制宜篡改了的規矩,他們也只好眼開眼閉,聽之任之。 更何況,北美的殖民政府對於到底如何去開發治理這樣一塊新大陸,也是心中無數。因此,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都有過一些實驗性的管理方法。比如說,甚至有過在佐治亞州完全失敗的如軍墾農場一樣的「開發實驗」。 於是,在殖民時期的北美洲是一個自治程度很高的地方,嚴格的自上而下的條條管理,從來也沒有真正實現過。在這裡,作為個體的人是分散流動的,作為群體的人是分散的,甚至有時也是流動的。那麼,這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階層和宗教理想的人們,也在一塊塊有著高度自治權的「小國土」上,進行過各種不同的理想實驗。權力是分散的。在獨立之前,這裡已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十三個政治中心。 我想,如果真要把一大片國土比作「一張白紙」,作「可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之類的比喻,那麼,按說幾百年前的這塊地方大概是最象一張白紙,最合適按構想的藍圖去實踐了。但是,在從一開始移民進入北美起,大凡僅僅是嚴格地按照一個完美的宗教理想,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甚至是經濟建設理想去實行的,最後往往碰壁,反倒是一些世俗的隨遇而安的做法,更容易延續下來。於是,回顧殖民時期的北美歷史,幾乎是一部充滿了各種理想實驗,又同時充滿了妥協,退讓,放棄和變通的歷史。 之所以能夠產生這樣的結果,大概因為生活在這裡的人,都必須服從新大陸上無情的生存規律。在這裡剛剛開發,嚴酷的生存條件下,移民最重視的是生存。生存是首要的,理想必須退居其次。這一點,別說是幾百年前站在蠻荒大地上的移民了,就是今天踏上這塊已經變成了全世界最富國土的新移民,也很難逃避這樣的生存規律。他們被迫變得比原來的自己,也比生活在其他地方的人更為實際。 有意思的是,另一個導致這樣歷史結果的重要原因,也是今天如我們這樣的新移民們同樣必須面對的。就是每一個進入這塊土地的人,都必須學會如何與其他文化打交道,如何與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在不同的個人和不同的文化群相遇的時候,妥協和變通是和平相處的前提。這也是我們和幾百年來的北美移民們的共同課題。 這種北美新大陸特有的妥協,變通和實際,看上去確實顯得「俗氣」,所以也始終為歐洲的理想主義者們所不齒。 看到這裡,你也許要問了,在這樣一塊殖民地上,老百姓事實上對英國並沒有大的什麼依賴性。北美的老百姓與英國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是鬆散的,那麼他們是靠什麼維繫了那麼久遠的關係呢?我覺得形象點說,這種關係幾乎就像是娜拉對丈夫和家庭的感情維繫。這是從哪兒說起的呢? 實際上曾在不短的時期裡,除了歐洲人看不起美國人之外,美國人自己也是陷在很深的自卑裡難以自拔。他們並不是「一生下來腦後就有反骨」。他們自己沒有輝煌的文化,就希望能與古老的歐洲文化至少不要斷了那點血脈關係。 說實在的,至今為止,在我們看到的美國,對於相當一部分建築庭園設計,傢俱及手工藝品,「殖民時期風格」還是足以炫耀的廣告用語。記得剛到美國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廣告宣傳頗不理解。甚至在很長時間裡,我們一直對這樣「殖民時期風格」的自豪廣告,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按說我們是外國人,這塊土地在兩百多年前是不是英國的殖民地,與我們根本毫不相干。我們怎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 實際上,這是一種文化和觀念上的差異。在我們的邏輯裡,被「殖民」則意味著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如此的廣告宣傳就意味著「沒有民族自尊心」和「把恥辱當光榮」等等一系列「殖民地奴隸心態」。「半殖民」都尚且不堪回首,何況是「全殖民」。凡是「殖民時期」外國人留下來的東西,只能充作激揚「愛國主義」的教材。這種邏輯和概念,已經隨同我們的文化背景溶化在血液裡。因此,我們是在本能地如條件反射一般,從心裡抵制這樣一種「辱國求榮」的文化現象。 但是,我終於發現,美國人對此從來不產生這樣強刺激的聯想。對於他們來說,殖民時期僅僅是一個歷史的客觀存在。殖民者有好有壞。大大小小的殖民總督和殖民者,他們的名字至今還是美國許多城市和街道的命名,他們的銅像依然在美國各地熠熠閃光。因為他們與這塊土地的開發建設歷史緊緊相連。至於文化藝術領域裡的玩意兒,更與殖民不殖民沒有關係,他們從不認為這是「文化侵略」,或是「殖民外衣」之類可怕的東西。他們還巴不得能多弄一點這樣的文化藝術過來呢。於是,對於美國人,歷史就是歷史,它總是有某種原因才如此存在。這一來,他們反倒一個個都是輕輕鬆松的。時間一長,我也跟著放鬆下來。本來嘛,跟我無關的事,我緊張什麼。 所以,如果當初英國乾脆松松地牽著這根跨越大洋的線,放這只「美洲風箏」,這裡沒准到現在還是英國殖民地呢。可是,大概正是北美殖民地人民所表現出來對歐洲文化的一往情深,使得當時的英國皇朝產生了錯覺。它象娜拉的丈夫一樣以為她軟弱可欺,並且在她面前暴露了非常自私和無情的一面.它在北美殖民地不合理的稅收政策,以及對其人民自由的粗暴踐踏等等,使得一場原本不會發生的「出走」就這樣發生了。 在我們看來,這樣發生的一場「美國革命」,比起世界上曾經發生過的許多其他「某某革命」,似乎總還有不少欠缺,還很不夠「正統革命」的味道。 它好象沒有一個系統的哲學上的理論和思考。它的領導人沒有一個被後世尊為哲學家,它也沒有從歷史上或者同時代的哲學體系裡,去尋找過自己革命的「堅實理論依據」。說句不好聽的話,它看上去顯得十分「淺薄」。因為它從沒說要實現什麼什麼主義。它也沒有說要追求任何一個從理論上經過嚴密推算的理想制度或道德王國。 這一切,和這塊土地原先給其他國家留下的印象,十分相符:沒有哲學,沒有理論,沒有思想,甚至沒有文化。所以在大家的心裡,這也就是一場揭竿而起的平民起義罷了。對於人類的進步,世界的文明,以及對於理想社會探求,沒有什麼大的意義。美國娜拉在大家眼裡,只是一個鄉下姑娘的形象,大家對她「出走」以後的結果也並不怎麼看好。 至於這個大家眼裡的鄉下娜拉到底要的是什麼呢?最明確的答案只有一個獨立宣言。在獨立宣言裡,這個短短的樸素的要求,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每一個美國學生都背得滾瓜爛熟的一句話,就是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