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總統是靠不住的 | 上頁 下頁 |
四 |
|
美國建國只有二百多年。我有時想,在二百年前,一個如初生牛犢一樣的大洋彼岸的新國家,行事風格面貌作派樣樣都很「摩登」,一下子撞上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大帝國,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滑稽的事情之一了。 美國是剛剛從一塊英國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皇帝皇朝一類的東西當然見得很多,但是,對方內涵截然不同的深厚文化積澱,肯定使這個本來一提傳統文化就氣短的新國家,久久摸不著頭腦。 從二百年前的清朝政府那一頭來說,英國法國等等的洋人也見得多了,那美國佬還不是一回事。當時,聽說那頭沒有皇上而只有總統的時候,這大清國上上下下,准是覺得這個叫美國的地界,是出了個什麼新花樣,楞要把他們的皇上叫作總統。除此之外,你說還能有什麼別的理解嗎? 可是,毛病很快就出來了。那頭的總統常常說了不算,還經常狡辯說是他作不了主。你想想,我這個當皇上的能作得了主,以前打交道的那些英國法國的皇上他們也作得了主,你這個叫作總統的皇上卻說你作不了主,誰信呀! 兩國誤解的種子,一開始就自然地種下了。從英譯漢的工作一開始,就不僅僅是一個文字工作,而是文化的對應和比照。在美國總統的後面跟的那個詞,如果不是「政府」,難道還可能跟出什麼其他的東西來嗎?儘管,有大量的證據證明,這個詞只是意味著一個「行政分支」,「執行機構」,可是,說是他們的皇上只管一個「行政機構」?這可能嗎? 我們可以想像,最初的翻譯者和詞典編寫者,是何等痛苦地掙扎在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文化思路之間。 掙扎的結果,是他們徹底地放棄了自信,放棄了他們所收集的一大堆現成的資料。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這個根深葉茂,鬱鬱蒼蒼的文化大樹上結的一個果子。還能揪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這棵大樹上摘下來不成?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翻譯上的問題呢?最後只能作一個變通的技術處理,就是把這個「政府的行政機構」改為「政府」。由於他們和我一樣,也早早就發現一個事實,就是這個「政府」一詞,從來就只是死死地跟在「總統」一詞的後面。所以,他們又加了一個詮釋。結果,我們說看到的這個詞的注解:「(總統制國家的)政府」,也就這麼順應邏輯地出來了。這一下,大家的心裡都踏實了。在自己的邏輯系統裡,終於達到圓滿了。 這個小小的翻譯就這樣以訛傳訛地代代相傳,「克林頓政府」一詞就堂而皇之地出現了,而且還出現在包括美國本土在內的中文報紙上。看報紙的人也都習慣了。也許,在深層次裡,與這種文字所相連系的古老的文化邏輯,還在悄悄地起著作用。然而,今天,如果你想瞭解,進而理解美國政治制度和權力結構運作的話,你首先要記住,我們所讀到的所有「克林頓政府」的地方都應該解讀作「克林頓行政分支」,在讀到「美國政府」的地方,你必須確證,那是指包括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分支的聯邦政府,或者還是總統領導下的行政分支。我的經驗是,大部分的場合,那還只是指行政分支。把「克林頓政府」讀成「克林頓行政分支」,而且知道什麼時候要把「美國政府」也讀成「美國政府行政分支」,這是理解美國政治制度和權力結構的入門之課。 作為美國,自二百年前一開始,就令它摸不著頭腦的那份華麗而厚重的大洋彼岸文化,至今依然使它困惑不解。比如說,在克林頓之前,就不知道已經有多少位美國總統,有幸被冠在「政府」二字之前,被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誤以為他們在美國有無邊的權力,堪稱「政府首腦」。但是,我敢跟你打個賭,你信不信,不僅以前的美國總統,就是今天的克林頓,對此也是一無所知。他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清清楚楚地理解,他只是這個國家的一個「行政主管」。 對於美國人,要瞭解東方文化最難的起點,也同樣是如何瞭解對方的邏輯。如何把自己已經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暫時放一放,順著對方的思維軌跡先走走看。這樣,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話起點。 兩個大國之間的對話是無法避免的,躲得過初一,躲不了十五。我有時想想,何苦自尋煩惱,非要早早地在那裡討論,是要東方西化還是要西方東化。從我們自己作為一個平民的經驗來說,我們首先看到的只是雙方之間文化陌生,以及以此產生的幾乎一觸即發的誤解。一旦產生爭執,雙方都已經氣急敗壞了,談的還不一定是一回事,讓人看了只可能產生荒誕感。還不如先想辦法多去掉一點「陌生」和「荒誕」,然後再考慮要不要「化」的問題不遲。 所以對於我們來自大洋彼岸平民來說,一踏上這塊新大陸,自然感覺新鮮事就特別多。你就想想吧,就連「美國總統是什麼」,都會成為一個問題,需要去瞭解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在開始向你介紹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先講清楚他們選的到底「是什麼」,相信你一定也會覺得這是必要的。這封信先到此打住。 祝 好! 林達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