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一路走來一路讀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這筆遺贈該怎樣利用呢?怎樣是最好的「增進和傳播人類知識」的用法?美國朝野又興起了一場辯論。一開始,人們集中在一個主意上,就是用它來建立一所國立大學。 美國是沒有國立大學的。最早的大學,比如聞名遐邇的哈佛、耶魯,都是私立大學。建國以後,美國人開始重視公立教育事業,各州先後立法建立州立大學。但是聯邦政府卻一直沒有能力在教育上有所作為,因為各州認為教育是州的事務,不願意看到聯邦政府擴大權力。國會不授權撥款,總統和聯邦行政系統即使想搞教育,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現在,聯邦政府突然有了這麼一筆錢,主張促進教育的人們就提出,這是建立一所國立大學的時候了。建立怎樣的一所大學呢?很多人主張,現在是科學昌明的時代了,要建立一所重視科學考察、探索、研究和應用的大學,而不要傳統的哲學、文學和思辨的大學。用我們的話說,就是大家都主張辦一所理工醫農科的大學,不要辦文科大學。而在此以前承襲歐洲傳統的大學,都是以人文學科為主的。 眾議員羅伯特·戴爾·歐文,是著名的烏托邦社團創辦人歐文的兒子,他提出要實行免費的公共教育,為此需要培養大批中小學教員,他主張辦一所師範學校,還要促進農業和化學的研究。 還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科學家提出建立一所國家科學研究所,有人提出建立一所天文臺,有人提出建立國家圖書館。這些主意都不錯,都符合斯密森「增長和傳播人類知識」的初衷。這樣的辯論從1838年持續到1846年,最終還是出於對州權的維護而放棄了辦國立大學的方案。國會終於立法,用斯密森遺贈創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個集博物館收藏、展覽、研究、交流和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機構,這就是斯密松寧學會。 斯密松寧學會的第一棟建築物就是我們眼前的斯密松甯大廈,這棟1855年落成的風格古典的大廈現在俗稱「城堡」。這一城堡成為當時年輕的美國致力於促進科學和傳播知識的象徵,後來美國各地的大學學院紛紛仿效「城堡」的建築風格。 在以後的100多年裡,很多人為斯密松寧學會慷慨解囊,國家廣場兩側的博物館大廈相繼建造。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民間財力的增加,大量藝術珍品悄悄地流入美國,成為一些富有的商人、工業家、銀行家的私人收藏。其中許多收藏又悄悄地成為斯密松寧博物館的收藏。上世紀30年代,銀行家安德魯·梅隆出資5,000萬美元為斯密松寧建造了「城堡」對面的藝術博物館,並且捐出了自己價值1,500萬美元的藝術精品收藏。他拒絕用他的名字為大廈命名,堅持博物館應該命名為國家藝術博物館,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捐贈和維護藝術收藏的行動中來。 流覽於華盛頓的斯密松寧博物館,你可以感受到那種奮發上進的精神狀態。在美國歷史博物館裡,小到一根針,大到火車頭,歷史上的鋤頭鐮刀、瓶瓶罐罐,你可以看到各行各業的歷史發展。在航空宇航博物館裡,有各種高科技的航空航天器。在藝術博物館裡,有價值連城的繪畫雕塑精品。據說,以現在的價值估算的話,聯邦政府全年的預算,也買不起藝術博物館這一座樓裡的繪畫收藏。 1905年,在斯密森去世75年後,斯密松寧學會理事會的貝爾受美國之托,前往義大利一個叫日諾阿的地方,斯密森去世後就安葬在這兒的墓園裡。貝爾將斯密森的遺骸,連同精美的大理石棺,帶回了華盛頓,安放在「城堡」——斯密松寧大廈門廳的墓室裡。每年有上千萬的遊客,從這裡開始遊覽華盛頓的博物館。「歸來了,終於歸來了!」也許,只有斯密森本人知道,他為什麼要把遺產贈送給那個時代還顯得相當蠻荒的美國,但是美國人都深信不疑,斯密森這樣做決不是沒有理由的,決不是偶然的。不知有多少人甚至相信,這是全能的上帝在借助斯密森向美國人傳達一個資訊。他們懷著對這個從未謀面的英國貴族後裔的深深感激之情,深信「增長和傳播人類知識」的事業,是他們義不容辭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