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我也有一個夢想 | 上頁 下頁
二一


  電影中奴隸船一幕的歷史基礎是,當時從西非到美洲的航行接近兩個月,在辛蓋所在的「泰格拉」號的旅途中,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黑人,在惡劣的條件下死亡。而且這樣的「損耗率」,在幾百年來的非洲奴隸販運過程中,並不是罕見的。

  當「泰格拉」號抵達鄰近古巴水域的時候,已經是六月份了。感覺中幾乎是沒有盡頭的航行,終於接近終點。可是,「泰格拉」號卻在船長的命令下拋了錨,靜靜地停在六月酷熱的烈日之下。船長不敢貿然進去,他還是感到害怕。他究竟怕的是什麼呢?

  他害怕的並不是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他怕的是英國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正因為古巴當局對於限制奴隸交易,只有一個「虛假法律」,根本不認真執法。因此,奴隸船才依然猖獗。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反奴隸制力量組織了一些船,盡最大的可能在接近古巴的水域,把古巴團團圍住,擺出「你們不抓我們抓」的勁頭,確實也有足夠的威懾力量。

  因為根據1817年的英國與西班牙的協議,任何違反從非洲販奴的禁令的人,最高可以判處死刑。在這裡,你一定發現,哪怕是一個在壓力下產生的「虛假法律」,相對于根本「沒有法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畢竟可能產生這樣的機會,據法力爭一個實質性的,哪怕是微小的勝利。

  「泰格拉」號靜待到夜幕降臨。然後,悄悄地潛入了古巴海岸。辛蓋和其他黑人被迅速卸下船,拖進灌木叢。經過一段夜行之後,在一個倉庫裡被關了十來天。在又一個六月的夜晚,他們最終被帶到了哈瓦那的一個奴隸市場。到了這裡,「泰格拉」號的船長終於可以徹底松一口氣了。因為,在古巴,儘管進口奴隸在非法之列,但是,國內的奴隸交易卻依然是合法的。而且,對於在國內的奴隸市場中,正在大量販賣非法進口奴隸的這樣一個事實,古巴官員的態度,一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在六月下旬的一天,「阿姆斯達」事件的兩個西班牙人主角,出現在哈瓦那的奴隸市場。他們是五十八歲的蒙岱和年僅二十五歲的路易茲。他們是古巴另一個叫做普多·普林西的地方的兩個莊園主。他們結伴而行,遠途趕到這裡,是為了在哈瓦那採買。問題在於,他們的貨物採購單上,還包括奴隸這樣一種「貨物」。

  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哈瓦那的奴隸市場上,天天在出售非法進口的非洲奴隸,在這個國家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因此,蒙岱和路易茲熟門熟路地尋上門來,在剛剛運來這船「新鮮貨」的「泰格拉」號葡萄牙船長的陪同下,走進了奴隸市場的其中一個院子。蒙岱挑選了辛蓋和同船而來的另外幾十個黑人,總共四十九名,全部是男性。而路易茲看來財力並不雄厚,他買不起需要450美元一個的男性成年黑奴。於是,他去逛了屬於另外幾個船長的院子,最終帶回了四個只有十來歲的黑人孩子,其中有三個還是女孩。

  銀貨兩訖之後,他們很快去哈瓦那的海關當局辦理了通行證。在他們的通行證上,注明了他們攜帶旅行的貨物裡,包括53名「拉丁裔黑人」。這是什麼意思呢?由於漫長的奴隸制,在古巴已經有了大量長期居住在這裡的黑人,甚至有了在古巴出身的黑人,所以,當地政府就承認他們已經是歸化後的本國人了。因為西班牙人是拉丁民族,所以就稱這些黑人為「拉丁裔黑人」。

  看上去,這似乎只是一個簡單的海上通行證明。然而,對於這些黑人的身份,卻是一個本質性的概念偷換。

  如果他們是剛從非洲來的「移民」,那麼,就有一個移民身份的問題。因為在當時,根本沒有大量從非洲來的正常移民。所以,他們的身份定義,就應該是被奴隸販子非法帶進古巴的受害者。然而這兩名西班牙貨主有了這樣一個攜「貨」證明之後,所有這些黑人,根據古巴合法的奴隸制,就成了長期在此居住的「拉丁裔黑人」,成為合法奴隸了。從人到「貨」的過程,就是由這張證明完成的。

  對於這些黑人狀況的鑒別,實際上應該是極為簡單的。然而,正是由於「禁止奴隸交易法」對於古巴只是一個虛假法律,因此,這些官員可以非常放心地在這個問題上,違法地協助奴隸交易中買賣雙方。因為他們明白,自己並不會因此受到上一級官員的查處。這些官員,當然更知道這張通行證對於「貨主」的利害關係,所以,他們也不失時機地從中牟利。為了法律形式上的無瑕可擊,在這張通行證上,所有的黑人,都象久居古巴的真正的拉丁裔黑人那樣,有了一個西班牙語的姓名。

  1839年6月28日,當蒙岱和路易茲,押著這53名黑人,走上這艘他們租來的「阿姆斯達」號雙桅船的時候,這一事件的正劇,就正式拉開大幕了。

  這是一艘典型的為近海運送奴隸而建造的小型運輸船。所以,船上的雇員並不多。船長只帶了兩名水手,他們都是西班牙人,這就算是駕船的主力了。同時,船長還有一個十六歲的打雜的小黑奴,他倒是一個真正的拉丁裔黑人,有一個自己的西班牙名字,叫安東尼奧。另外,還有一名黑白混血的廚子。船上還裝載了近四萬美元的貨和給養。

  對於辛蓋和黑人們來說,這是他們兩個多月來漫長里程的最後一小段了。此後,他們就將象無數的同樣經歷的黑奴一樣,投入熱帶的甘蔗園,漸漸變成一個「拉丁裔黑人」。他們的後代,也將永遠不知道非洲是什麼樣的一塊土地。

  但是,正如斯匹爾勃格在「阿姆斯達」的電影裡所成功表現的,這些黑人自從被捕獲之後,就自始至終處於極度的驚恐和惶惑不安之中。

  可以想像,在這幾百年裡,不論有多少黑人曾被賣往美洲,卻始終沒有人回去過。沒有人知道那些登上奴隸船甲板的黑人,離岸之後的結局。當然明擺著不會有好的結果,但是沒有人能確切瞭解,能夠糟到什麼地步。

  因此,對於「阿姆斯達」號上的其他人來說,這只是一次普通的短途旅行。然而,對於辛蓋和他的同伴來說,他們越是感覺即將接近他們的最終目的地,越是覺得大禍將臨,幾乎無法承受這最後的精神壓力。

  誰也沒有想到,正是船上那個看上去最無關大局的廚子,繃斷了黑人們精神忍受的最後一根弦。

  那名廚子是一個黑白混血兒。在習慣上,人們都把黑白混血的人,依然看作黑人。所以,按說這名廚子,應該對「阿姆斯達」號上的黑人具有更多的同情心,才比較符合常理。但是,事實偏偏不是這樣的。

  辛蓋是一個比較有心的人。他一直在試圖為自己憂心如焚的問題找出答案。在一個偶然可以上到甲板上的時候,他抓住機會用手勢向那名廚師比劃,詢問到了目的地之後,他們將會被如何處置。一個惡作劇的念頭突然冒了上來,這個廚子獰笑了一下,然後用手比劃著回答:他們將被殺了,醃成鹹肉風乾,然後吃掉。看著辛蓋突變的臉色,廚子以為,自己只是成功地開了一個惡毒的玩笑。他不知道,實際上他在比比劃劃之中,已經給自己開了一張通向地獄的路條。

  1839年7月1日,這已經是航行第三天的夜晚。辛蓋決定無論如何要在抵達之前,掙脫這個任人宰割的厄運。這就是電影「阿姆斯達」一開始的鏡頭,一個毫不虛構的歷史上真正的風雨之夜。暴風雨中,辛蓋設法打開了自己的鎖鏈,帶著黑人們打開了隨船的貨物中裝有甘蔗刀的幾個箱子。他們靜候到風暴過去之後的淩晨,在烏雲遮月的黑暗中,經過一場短暫搏鬥,甲板上到處流淌著腥紅的鮮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