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如彗星劃過夜空 | 上頁 下頁 |
二六 |
|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小州代表的主要活動家,除了特拉華州的約翰·狄肯森,其餘三位:新澤西州的派特森、提出「康涅狄格妥協案」的謝爾曼和馬里蘭州的路德·馬丁,都是小鎮上成長起來的,都出身于農夫或者小店主家庭,是底層出來的平民政治家。而其他代表,尤其是大州的代表,則幾乎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地方士紳家庭,有著不同的心態。 經過一段擱置,也經過再三爭辯之後,羅傑·謝爾曼再一次提出了他的妥協方案:第一院採用比例代表制,第二院採用相等代表制。 大州再次反對。 小州代表已經表明:他們能接受第一院採用比例代表制,同意退讓一步。也就是說,一半的妥協已經達到了,但也表示,他們決不會在第二院做出同樣的讓步。他們已經退到了底線。 同時,以馬里蘭州的路德·馬丁為代表的州權主義者,也在大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出了最後的努力。對他們來說,州是各人的國家,主權屬於州,愛國就是愛自己的州。各國不論大小,主權一律平等。對他來說,人生而平等就體現在大州小州是平等的,只有州與州平等了,人與人才平等。儘管這些小州代表也希望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級政府,但是他們認為這一政府是主權在各州的聯邦。想想今天的歐盟,也許他們是現代意義上真正的聯邦主義者。 1787年6月底,費城會議辯論表決來回折騰,越過了一個又一個嚴重分歧,最後終於在立法國會第二院的代表制問題上相持不下,而且也無可回避了。看上去還是大州和南方的聯盟占了多數,但是小州們已經明確表態,如果再要他們退讓,就只能退出會場了。 制憲分裂在即。 這時候,平時由於年老體衰而很少即席發言的本傑明·佛蘭克林要求在全體大會上發言。他似乎懷著傷感說,我們這幾個星期的討論,幾乎每一件事情意見都不一樣,只要有人提出什麼,一定有人反對。這種眾說紛紜的狀況,只不過是再次證明,人類的理解力是多麼有限。我們是多麼缺乏政治智慧。我們在此尋找:我們回溯到古代歷史中去尋找合適的共和國體制,它們各有缺陷,都不復存在;我們也在歐洲現有的國家體制中尋找,卻沒有一個能適合我們的要求。我們的大會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想要找到政治上的真理。可是,即使真理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也沒有能力辨別,不知道真理是怎麼來到的。 然後,佛蘭克林帶大家回憶,當年決定對英開戰的時候,那是多麼令人惶恐的時刻。也是在這間會議廳裡,大家祈求上帝保佑。佛蘭克林說:「我們的禱告,主席先生,上帝聽到了。上帝仁慈地回答了我們的祈求。投身於這場鬥爭的我們所有人,一定都注意到至高的上帝在護衛著我們。……主席先生,我已經活了很長時間,我活得越長,越相信這個真理:上帝掌管著人間的事務。」 他接著說:「我堅定地相信這一點,我還相信,沒有上帝的贊同,我們此刻在從事的政治建設,結果不會比巴比倫塔的建設者好到哪兒去。我們將為了本地的私利而四分五裂,我們的計畫將失敗,我們將成為後世的笑柄和恥辱。更糟糕的是,從我們這不幸的先例開始,人類將絕望,將不再試圖用人的智慧來建立政府,而把政府的建立交給機緣、戰爭和征服。」 他再次提議,請一位牧師來,每天早晨帶領與會代表禱告,祈求上帝保佑和祝福。佛蘭克林想喚醒代表們的謙卑之心,以此避免會議的瓦解。佛蘭克林提議後,希望妥協的羅傑·謝爾曼立即附議贊成,但是漢密爾頓和其他幾位代表擔心,請牧師帶領祈禱,會讓外界猜測會議的分裂,民眾的不安將使得會議更加困難。而威爾遜再次指出,會議沒有這筆經費。 眼看就要表決了,小州代表們破釜沉舟,已經下定決心,如果大州把比例代表制強加給第二院,他們就只能退出會議,小州就隨之退出合眾國。 這也是合眾國即將面臨分裂瓦解的一刻。 接下來,似乎在回應著佛蘭克林對上帝的呼喚,發生了幾件很巧合的小事,卻間接地影響了重大的結局。 今天晚了,下次再給你寫吧。 祝好! 林達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