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歷史在你我身邊 | 上頁 下頁 |
四〇 |
|
§印度式拆遷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得了多個國際大獎,但其中童星伊斯梅爾卻又回到孟買貧民窟的「正常」生活裡:政府要來拆遷從不通知哪天拆,說來就來了。拆的那天清晨小童星還在睡覺,被員警的竹棍打醒趕出來。電視鏡頭中,貧民窟住戶家裡東西來不及拿,被推土機推了一地。同樣遭遇的還有其他二十名在電影中出演的兒童和其他貧民人家。事情的發生好像就是為了坐實一個事實:電影所言不虛。 在鏡頭前,小童星的父親很憤怒。我想起到印度前,帶領我的朋友說過,印度貧民不一樣,因為他們有宗教,所以雖然貧窮,可是有尊嚴。我還想起一個找不到工作在車站餓了整整三天的中國民工說,現在他幹出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的。我想起聯合國始終認定消除貧困是最重要目標。 鏡頭前的童星說,印度政府承諾獎勵給他們家一所新房子,一直沒有等到。他現在不相信了。我想,以後就算有,也是「星級形象工程」吧。一起拍電影的其他那些非主角的孩子不會有新房子,還有那綿綿延延無邊無際的貧民窟居民也不會有新房子。假如不是「沾童星的光」,這樣「正常的拆除」都不可能成為新聞,也不會有人知道。以前是這樣,以後很久很久還會是這樣。這次推掉這些人的家是為了造公園。 這只是我在電視上看到的印度拆遷,沒想到還真遇上了朋友親述的拆遷經歷。 2007年去過一次印度,三年之後又去了一次。我發現它和中國一樣,機場變化是它改革和經濟發展的象徵。第一次到新德里機場,驚訝的不是它的破舊,而是:夜裡機場門外地上,睡了許多從頭到腳都被布裹住的人;在從機場進城的路上,計程車超越了一頭大象;回程班機晚點十幾個小時不算什麼,奇怪的是找不到有關航班的任何消息,連個小黑板告示都沒有。可是三年後的2010年,現代化管理的新德里新機場,技術先進、美輪美奐。進城的路不僅開闊,隔離帶還在大規模造景,而且兩邊的房子到處是「拆」的標記。 第一次去印度,曾住在新德里火車站附近的旅館,旅館外面曲裡拐彎一大片街區,那就是著名的大巴紮。每天晚上,我都會在那裡逛很久,紅紅火火的小店小鋪,遊蕩的瘦瘦的神牛和眾多好奇的洋人擠在一起,空氣中混合著牛糞和人尿的味道,蔚為奇觀。擋不住的異國情調撲面而來。臨走時我又在那裡住了兩天,進過一家小鋪子,店主是兄弟二人,分管著幾個店面,那弟弟不僅聰明,還有著印度旅遊界稀缺的誠實。我們聊了很久,最後剩的盧比,都留在了他的鋪子裡,換成了丁零噹啷的銀首飾。 三年後再來,沒有住那個街區。可臨走還剩了一點盧比,又想念起那個賣首飾的聰明年輕人。進入街區,沒料想大巴紮也變了。原先窄窄擠擠的小街似乎變寬,有兩家店面安上了大玻璃,雖小卻很有點現代派頭。甚至還找到一家西式速食小館午餐。空氣中少了異味:修了簡易小便池,神牛也了無蹤跡。和以前相比,顯得稀稀朗朗,小攤小販少了很多,如潮的洋人也一併退去。找了很久,才找到他——借著別人店鋪一角,他擺了個小小櫃檯,生意大大縮水。 我們如老友重逢般喜出望外。遂問起他和大巴紮的變化。他很激動:「誰會相信這種事情!那天政府的人來,說要拓寬街道,就給我們十五分鐘離開。我瘋了一樣,拿大塑膠袋把所有首飾掃進去背著就逃。十五分鐘,推土機就上來了。」我目瞪口呆、深表同情。我說,不能吧?你們六十年的民主,英國人留下的司法制度,去告啊!他笑了,指著斜對面緊閉大門的旅館:「那個旅館老闆就去告了,輸了官司不說,政府的人來,還扇了他大嘴巴,說誰讓你去告的。」令人感動的是,他很樂觀,笑得很甜:「挺好,終於成家了。」 印度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來自于它的龐大人口,今日之「龐大」又將成為它日後人口增長的基數。人口壓力和貧困,也使得普及教育更為困難,而教育上不去,人口壓力更大。印度教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也成為社會變革持久的障礙。我還記得站在著名的藍色之城城堡上,鳥瞰美麗城市,耳邊的錄音解說卻是:這個城市還是按照「種姓」分區居住。在那裡時間久了,在鄉村都能看出誰是「賤民」來,他們的眼神都是別樣的。其實,沒有一個宗教是不經歷逐漸成熟的過程的,也沒有一個宗教的成熟是不經歷改革的。而宗教改革對社會的影響,只是一個複雜社會改革的一個部分。印度的另一個傳統是:媒體雖然是自由的,可是媒體對政治上層的糾葛更感興趣,而對民生議題興趣缺缺。在英迪拉·甘地時代強行限制了一些政治報導,居然歪打正著,把一些記者「逼」到關注民生新聞的路上。而當這個壓力去除,報導方向又有反彈,社會底層的聲音很難上傳。 久性建築群,卻都是自己私蓋的違章建築。面臨拆遷時有些房主還有能力力爭保留。但是,這樣的機會和大多數貧民無緣。而那些經過力爭保留下來的社區,看著也懸。因為是違章建造,大多見縫插針地蓋,建築密度超過了採光規範不說,還違反防火規範,十分嚇人。 每個社會都有它獨特的、錯綜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不要指望一夕間以一個變化就能完成。當然,假如一切都由少數官員說了算,社會隱患引發的災難可能就更嚴重了。 印度經濟改革的關鍵轉折,是私有經濟突破長久的國家管制,才開始起飛。它六十年的發展進程無疑也走過彎路。我想,如福山所說:「窮國之所以窮,並不是因為他們缺乏資源,而是因為他們缺乏有效的制度。」在他看來,缺乏強大的法治是「窮國無法實現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一種不是原生的制度,移植路徑各不相同。假如根本不信奉制度的規則,就不會照規則去做,哪怕移植的是先進制度,實行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我想,印度等亞洲民主國家,都有他們與特定社會文化相連的特殊經驗教訓,他們的經驗需要學習、他們的教訓我們也完全不必避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