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歷史在你我身邊 | 上頁 下頁
三二


  萊霍夫說,他的影片揭示這些自殺炸彈手大多為十五歲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他們生活在一個隔離的狀態中,沒有戀愛和性生活的機會,性欲旺盛卻對性有強烈負罪感,因而產生焦慮,心理行為異常。這些自殺炸彈手接受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條是,他們參與「聖戰」、以自殺方式殺人之後,將進入有七十二個處女在等待他們的天堂,雖然在這個文化之外的人們,很難想像它的真實性,更難想像對這些青少年來說這成為信仰的一部分,也是他們心理焦慮僅有的解決出路。青少年存在「自我」被肯定的強烈需求,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年輕人熱切地渴望成為英雄,而這個文化使得他們相信「聖戰」是成為「英雄」的最好選擇。

  談到對自殺炸彈手和他們的家庭的採訪,萊霍夫說,那是一種很奇特的經歷。這些人看上去很正常,待人和藹,可是關鍵是他們相信這一套東西是「真實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從他們的邏輯中推出的結果就是「可以理解」的。萊霍夫聽著一個已經死去的炸彈手的母親對他說:「感謝神,我的兒子死了。」她的兒子成為一個烈士,對她來說「是比他成為一個工程師、一個醫生、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更值得驕傲的事情」。這樣的價值系統使得一些人對「死」的追求勝過求「生」。採訪的時候萊霍夫面對的是這樣的群體:他們唯一的夢想就是完成他們的宿命和目標。死亡對於他們,只是打開了通向另一個人生的大門。通過採訪萊霍夫還發現,在這些自殺炸彈手眼裡不存在什麼無辜受害者,只有應該被毀掉的不純潔的骯髒物件。外部世界和他們的交流是被阻斷了的。

  這些年輕人以某種方式接受極端主義的宗教,他們常常缺乏人格的完整發展,是狂熱的理想主義者。萊霍夫看到,這樣個性的人在正常的社會中,通常不會是罪犯,不是暴力型的人,甚至會憎惡暴力。只有在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善惡之後,他們才成為正常社會意義上的罪犯。對他們來說,他們是在遵從神的指引。萊霍夫認為,這種文化氛圍會輕易把他們的宗教信仰推向極端。

  在問到自殺炸彈手家庭所得到的經濟援助時,萊霍夫回答說:在薩達姆·侯賽因的時代,自殺炸彈手的家庭可以得到兩萬五千美元,阿拉法特給的略少一點,現在基本沒有了。萊霍夫說,即使在有經濟援助的日子裡,也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家庭是因為錢而犧牲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那些很顧家的孩子,為家裡掙得這些錢,卻可以是成為炸彈手的原因之一。萊霍夫說,最終他們只是為人利用,淪為發射炸彈的一個炮架,以死亡換來的並不代表是自己的利益,他們自己只是不知道而已。

  那麼,怎樣才能結束恐怖襲擊呢?萊霍夫認為:「人們必須結束所謂『政治正確』的思維方式,不要認為這樣極端文化的產生,是我們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極端主義的伊斯蘭只是納粹的一種新形式而已。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沒有人嘗試為希特勒辯護或者尋找藉口。我們曾經為了和德國人民和平相處,也不得不先去打敗希特勒。」

  稍微具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看到,當年有多少德國年輕人義無反顧地為希特勒的極端主義而送命,有多少日本青年被訓練成為所謂「神風隊員」,以自殺的方式一個個駕機撞向盟軍的戰艦。六十年過去,今天的德國和日本青少年,對他們的前輩已經無法理解。而那些神風隊員的「理想」、「獻身精神」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的是,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氛圍和教育,使得青少年滿懷豪情去充當「神風隊員」。

  萊霍夫告訴我們,每一個恐怖襲擊的成功,都會被伊斯蘭極端分子視作接近目標的一個勝利。在世界各地,包括有大量穆斯林移民的歐洲國家,有許多沒有找到滿意的社會認同、處於迷失中的穆斯林青少年,他們都是極端分子洗腦和訓練的目標。英國警方曾破獲了一個企圖炸毀多架民航客機的陰謀,有二十四名未遂的自殺炸彈手被逮捕;同案,在義大利有相關的四十名恐怖分子被逮捕,在巴基斯坦也逮捕了一批同謀者。在全球化的今天,特別脆弱的航空業是最容易被割斷的神經。假如航空業遭到嚴重的連續打擊,癱瘓的絕不僅僅是一兩個國家,而將是整個文明世界。萊霍夫認為,以色列是對這樣的前景最有思想準備的一個國家,而其他國家還缺乏準備。人們一廂情願地懷著良好願望,相信災難永遠是別人家裡的故事。

  「悲哀的是,」萊霍夫最後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附:皮埃爾·萊霍夫(Pierre Rehov)簡介

  萊霍夫〔法〕於1952年出生在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1961年,九歲的萊霍夫隨父母移居法國。2000年開始,萊霍夫在一些中東問題虛假報導的刺激下,開始深入以巴衝突地區,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成為該領域最著名的紀錄片人。萊霍夫至今仍然在繼續他的工作。

  萊霍夫拍攝的中東紀錄片有:

  《通向傑甯之路》( Road to Jinin)
  《特洛伊木馬》( The Trojan Horse)
  《聖地》( Holy Land)
  《沉默的出埃及記》(Silent Exodus)
  《被仇恨綁架的人質》( Hostages of Hatred)
  《畫面之戰》( The War of Images)
  《自殺殺手》( Suicide Killers)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