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歷史深處的憂慮 | 上頁 下頁 |
三〇 |
|
追求完美在走向極端的時候,終於成為一種缺點。他嚴以律己,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別人,他容不下周圍的缺點,包括他的同行者的缺點,他容不下任何與自己不同的觀念和行為,因此,他不得不一次次地離開他自己的教友和教會,最後走進一條死胡同。正是因為此路不通,使他有了反省反思的機會。他終於大徹大悟,領悟到對於今天來說也還是很「現代」的觀念:宗教自由的關鍵是寬容和共存。(其實,結社自由的關鍵也是如此。)他承認了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觀念,甚至,人們可以信奉不同的神和上帝。他隨之提出了一整套思想。由於他的主張包括政教分離的內容,否定行政官員對宗教事物的權力,導致最終被當局所驅逐。幸而當時的美洲尚有廣袤的荒原,他向印地安人買下了羅德島,使美國在獨立之前,就有了一個宗教自由的實驗地。 這個時候,他人格上的優點真正地體現出來了。正因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正因為他的正直無私,所以,當他領悟了寬容和共存的意義之後,就能夠盡最大的努力去實施。羅德島從此成為北美大陸上第一塊從法律上享有宗教自由的土地。最為不容易的是,他不僅接受各種教派,甚至接受異教,接受從他個人信仰來看,可以說是最敵對的一方。他自己雖然是清教徒,但是在教友派被外面的清教徒迫害時,他卻毫不猶豫地接納了他們。為了能夠使宗教自由得到保障,他還在理論和實踐上建立了一整套相應的民主政治體系。羅德島的傳統和羅傑·威廉斯的理論,給後來的美國提供了一個回味久長的橄欖。三百年前的羅德島的思想,也經過漫漫長途之後才在美國普遍被接受。現在的美國,人們放鬆得多了。實際上,放鬆下來對所有的人,對所有的宗教教派都有利。真的生活在一個寬容共存的環境裡,再回首那些由於信仰不同,宗教不同,思想不同而廝殺的腥風血雨年代,再看著今天一些尚未悟過來的緊張地帶,今天你在我的廟裡放個炸彈,明天我在你的寺中放一把火,真是感到非常非常不值得。 我們剛到美國的時候,對這裡主要的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各個派別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因為我們讀多了歷史上有關這些教派之間相互對立,迫害,乃至於戰爭的故事,看到這裡的不同教堂前面樹立的不同教派的名字,未免產生一些「歷史聯想」。後來,和不同教派的美國神職人員聊天以後,才發現他們對這種差異的態度非常放鬆,基本的態度是理解別人對聖經的不同理解。 我們有個好朋友,叫弗蘭西斯,是一個修士。他所屬的修道院的教派,是天主教最嚴謹的一個分支。在六十年代以前,他們除了和上帝對話之外,是從不開口說話的。他們今天依然有他們自己的信仰,儀式和生活方式。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們的簡樸,幽默和善意,還有就是他們對於不同文化,不同宗教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和興趣,以及他們對世俗的外部世界所表現的寬容。他們完全以理解的態度對待我們這樣的教外人士,從來沒有一次對我們進行宗教的宣傳或者勸說。對於他們自己,弗蘭西斯說,當他剛剛進入修道院的時候,他所最尊敬的一位老年修士波爾神父就對他說過,在人類文明的各個歷史階段,在各個社會中,總有一些人,他們自覺地和世俗生活保持一段距離,以便於思索,以便於和超然的神靈對話。所以,他們只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主動和塵世拉開距離,以尋求他們的哲學思考而已。 波爾神父是美國最早開始學習和教授東方盆景的愛好者之一。他早年隨大學生代表團到過中國,非常熱愛東方藝術。他教出的學盆景的學生已經遍佈全美。當這位老年修士去世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送葬,我們驚異地發現,以繁瑣儀式出名的天主教,在這裡儀式十分簡化。他們淡然地對待死亡,悼詞中仍然富含幽默,寧靜和感恩。來到墓地後,我們看到,他們在安葬時甚至不用棺木,真正地「來自塵土,歸於塵土」。在這種平靜詳和的宗教中,你反而會感覺到一種無法抵禦的精神力量。 這個修道院也使我想到,如果宗教能夠這樣非常友好寬容地對待無神論者們,那麼,世俗世界似乎也沒有必要非常緊張地對待他們。各自盡可以在不同的世界裡進行自己的思考和反省。 現在的美國,不僅各教派的教堂相安無事,不同社區的教堂還有他們自己的不同風格。一些教堂的聖歌揉合進大量的現代音樂,黑人教堂更是熱鬧非凡,他們的聖歌有時完全是搖滾樂,整個禮拜過程的大部分,就是所有的人,牧師,唱詩班和下面的人們,在一起隨著強烈的節奏放聲歌唱和舞蹈,聲振山外。第一次看到的時候,真的嚇了我一跳,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教堂做禮拜會做出這樣的一番風景。當然,也有非常肅穆禮拜的教堂。有時他們是屬於同一教派的,我曾經擔心,那些傳統禮拜的人們如何能夠接受這樣的現實,他們不會認為他們的信仰被褻瀆了嗎?但是,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他們之間也相安無事,因為現在的美國,已經沒有人認為有必要干涉別人崇拜上帝的方式。 有一個電影在這裡曾經非常賣座,名字叫「修女也瘋狂」。就反映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在美國的這種情況。講的是一個黑人女歌星,由於她是某一案件的重要證人,員警就把她安排在一個天主教修道院保護起來。修道院都是非常嚴謹的白人修女,和黑人歌星當然風格截然不同。一開始,她們互相都難以習慣。後來,由於修道院的唱詩班沒有一個懂行的,一直沒有起色,就把歌星推上了調教唱詩班的位置,她們就在音樂中開始融合在一起。黑人女歌星大大改革了聖歌,使聖歌變得「搖滾化」,保守的院長一開始持懷疑態度,卻沒想到,在一次演唱時,受到教會高層的肯定。於是皆大歡喜。黑人歌星和白人修女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電影有匪警追殺,有矛盾衝突,有大量笑料,還有非常好聽的「搖滾聖歌」。真是典型的「好萊鎢」電影。這電影大受歡迎,它以輕鬆的形式反映了美國正統宗教的輕鬆現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