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達 > 歷史深處的憂慮 | 上頁 下頁
二九


  這種擔心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因為在美國這種出問題的情況是時有發生的。在中國的時候,我們就都讀到過有關「人民聖殿」的慘劇。這個宗教性質的團體,在他們的內幕面臨被新聞界披露的情況下,其領導人誘使和迫使他們的成員自殺,造成幾百人的死亡,震驚了世界。我到了這裡以後,曾經在電視裡看到過介紹這一事件的電視記錄片。這應該說,這是一起「宗教自由」和「結社自由」在美國被一些人濫用的典型。那些被迷惑的「人民聖殿」成員和他們的親屬,都為此支付了慘痛的代價。

  「人民聖殿」這樣的組織在這裡稱之為小教派。各種小教派在這裡很多,不是對他們搞專題研究的人,根本搞不清楚。我也遇到過向我宣傳的一個小教派,向我強調世界末日的來臨,然後,留下一些小冊子就走了。一般的小教派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愛信不信,也沒有什麼害處。但是,我們來到這裡以後,還真碰到一次類似「人民聖殿」這樣釀成慘劇的小教派事件。這樣大的事情我想你在中國也一定聽說了,而且這一事件居然在兩年之後成為另一場慘劇的動因,這真是誰也沒有料到。

  我在這裡,將又一次提到奧克拉荷馬大爆炸。它發生的日期正是兩年前在德克薩斯州一個叫瓦柯的地方,發生「大衛教派」慘案的日子。因此,從奧克拉荷馬爆炸一開始,敏感的人們就對此議論紛紛,猜想這兩個慘案之間是否會有什麼關聯。沒有幾天,隨著爆炸嫌疑犯麥克維的被捕,這一猜測果然被證實。麥克維除了平時對聯邦政府不滿之外,使他最為憤怒和激動的就是瓦柯的大衛教莊園兩年以前的爆炸。為此,他還特地去過大衛莊園的爆炸現場憑弔。他對於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的攻擊,幾乎就是對於兩年前這場爆炸的報復。

  大衛教派的教主是一個叫大衛·柯瑞希的中年人,這樣的人一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口若懸河。他在瓦柯買了一個莊園,有一批信徒就聚在裡面。如果他們就這麼聚著,隨他們是宣傳什麼宗教,都不會有人感興趣。問題是他們在裡面非法囤積武器彈藥。美國可以私人擁有武器,但是在管理上有一套規定,對武器的類別等也有規定,超出規定就可以以非法擁有武器罪逮捕起訴。因此,找上門去的是聯邦煙酒火器管理局。他們一去,裡面就開槍反抗,當場造成四名探員和六名大衛派教徒的死亡。一下子就轟動了美國。

  由於裡面有不少婦女兒童(女信徒和她們的孩子),當局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因為在美國,婦女,尤其是兒童,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社會關注點,萬一出點什麼漏子,政府很難向老百姓交代。就這樣,開始了雙方長達51天的對峙。在此期間,電視天天現場報導,還播放了柯瑞希以前的傳教錄影。還有許多人趕到現場去。同時,有關這個小教派的種種調查情況大量被報導。有幾個女信徒在對峙期間離開莊園。可是,他們就是不出來,怎麼勸也沒用。你說怎麼辦呢?

  當時一些不在莊園內的大衛教信徒,在接受採訪調查時,談到柯瑞稀有與多名女信徒發生性關係和猥褻兒童的情況,如果情況屬實,後者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也正是這一條,使當時剛上任不久的司法部長同意用催淚彈進攻莊園。因為可以說,這一行動是為了救出裡面的兒童。但是,正如我前面說過的,只要有兒童,總歸麻煩大了。

  據一個前大衛派教徒說,柯瑞希經常提到,他們有可能與聯邦政府發生戰鬥,並說,最後所有的信徒都會死亡。但是他宣稱他們將會再來,重新奪回這個世界。後一個預言看來難以實現,但是前一個預言卻不幸而發生了。整個過程電視裡都放了,眾目睽睽之下,催淚彈剛剛放出去,裡面就引爆了一團炸開的火球,根本就無法接近。整個建築物都倒塌在烈火之中,80多個人,包括二十多名兒童,都在火焰中喪生。

  從我的眼睛裡看出去,我只看到柯瑞希是個精神不正常的傢伙,那一群傻呼呼跟在後面的人也是給灌了迷魂湯了,最倒楣的是那些孩子,都是那些當媽的太糊塗,害了他們。這些人自己不想活,還打死了四個聯邦探員,夠「罪大惡極」的了。悲劇是悲劇,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

  可是在美國,有的是對政府的處理表示不滿和感到憤怒的,其中最極端的麥克維,竟然在兩年之後為此去攻擊聯邦大樓。整整兩年來,瓦柯悲劇始終在困擾著美國朝野。對於這個行動,政府和司法部長始終都承認「毫無疑問是有失誤」,「我們不會再這樣做」。可是,如果再遇到這種情況,我想,未來的司法部長依然會象她的上任一樣,覺得「攻,還是不攻」這是她「這輩子最難決定的一件事」。

  當然,這樣的極端事件很少,但是,我相信濫用宗教自由和結社自由的情況在美國現在有,將來還會有,還會有很多人成為這種濫用自由的犧牲品,這是不可避免的。終會有狂人,也永遠會有由於種種原因上當的。但是,美國人並不因此而懷疑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和結社自由是每一個人的天賦權利。也就是說,你是一個成人,你就擁有許多作為一個人的權利,至於你是要正確地使用它,濫用它,還是自己放棄權利而去聽任別人擺佈,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也必須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實際上,作為一個社會整體,追求這樣一個理想,奉行一種共同的遊戲規則,這也是一種選擇,整個社會也在為此支付代價,承擔後果。

  美國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我想以宗教自由為例。你知道,有很多宗教都有過迫害異端的歷史,至今為止,都還常常有這樣的宗教或是教派,時不時地為我們提供迫害異端的實例。美洲大陸也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

  當初美洲大陸大批移民的開始,就是英國的宗教迫害造成的。從1629到1640年,就有七萬五千多名清教徒難民逃離英國,其中有三分之一來到了北美洲。這些被迫害的清教徒並不因此就理解了寬容。在他們眼裡,這個世界還是需要一個「正統的宗教」,需要掃除異端。他們只覺得自己是在英國爭奪宗教正統地位的失敗者,卻絲毫沒有想過自己是「非寬容」觀念的犧牲者。因此,當他們來到美洲大陸,他們依然視自己為正統,要求後來者依從他們的清規戒律,同樣地無法容忍與他們不同的宗教觀點。最著名的就是北美洲的清教徒對於教友派的迫害。當時麻塞諸塞州的教友派就備受責罰和驅逐,以至於根本禁止他們入境,兩三年內,就有四人因違令入境而死。有一位女士居然不服驅逐就被吊死在波士頓的會議廳裡。你說這地方是不是夠野蠻的。儘管當時還沒有美國(在美國獨立之前),但是這是在同一塊土地上,就是發生在美國人的父輩,或者說,祖父輩的事情。

  美國從這樣一種狀況走向宗教自由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羅傑·威廉斯。在英國時,他在宗教界就以正直無私和有獻身精神聞名。他來到美洲大陸時,受到清教徒教會的熱烈歡迎,但是他卻令他們吃驚地拒絕了現成的職位,因為他不能容忍他們與英國教會所保持的聯繫。來到新大陸,他希望能徹底與英國的教會脫離,創立全新面貌的美洲教會。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曾經是一個非常激進的脫離派。從人格上來說,他是一個追求純淨和完美的人。但是,這種人格上的優點在非成熟期非常容易走向的一條歧路,就是不寬容。說白了道理很簡單,正因為自己是個好人,他就眼裡容不下沙子。問題在於,如果他追求的不僅僅是人格上的完美,還追求宗教信仰的完美的時候,就會容不下和自己不同的信仰,觀點,意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