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要把金針度與人 | 上頁 下頁
四十七


  10.史地類

  ◇左丘明:《左傳》

  《春秋》三傳中,《左傳》著重在史實方面,它是一部編年史,最早因為被指為未得孔於《春秋》的真傳,地位不如《公羊傳》和《谷梁傳》。但在歷史價值上,《左傳》記錄了春秋時代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各方面的活動,以及天道、鬼神、災異、蔔筮各方面的情況,倒很能使我們知道古人是什麼樣子。

  晉朝范寧說:「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豔」是文筆好,「富」是內容好,「巫」卻是鬼神禍福之事,所占比例大多。

  《左傳》在東漢未年,愈來愈走紅了,它壓倒了《公羊傳》和《谷梁傳》,變成了重要的史書。但它因涉嫌未得孔子《春秋》的真傳,一直被部分人士否定。到了清末,康有為甚至認為它是漢朝劉歆假造的。《左傳》的作者,歷來傳說是左丘明,左丘明是「魯君子」,又說是孔子的學生。

  《左傳》的特色是把幾個國家平均敘述,而不以一個為中心。雖是編年體,但對事件本末的照應,首尾兼顧,它的可讀性,比起「斷爛朝報」的《春秋》來,就高得大多了!

  ◇公羊高:《公羊傳》

  古代朝廷的大事,多在春天秋天舉行,舉行的經過,記下來,就叫《春秋》,所以《春秋》是實錄,也是歷史。這種《春秋》,只流傳下來一部,就是《魯春秋》。於是《春秋》變成專名,說《春秋》,就是指《魯春秋》。

  傳說《春秋》是孔子寫的,是不對的,《春秋》實際是魯國史官的作品。這書包括了西元前八世紀到五世紀內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歷史雖用魯國紀元,記的卻是各國的事。它的用意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寫史實,一個是寫教訓。因為原文大簡略,所以便有解釋原文的書出現,其中《左傳》著重在史實方面,《公羊傳》和《谷梁傳》著重在書法方面。書法就是發揮,『筆則筆,削則削」的褒貶力量,筆是寫出來,削是不寫出來,寫和不寫都有大道理,這種大道理,就是春秋大義。

  「公羊」、「谷梁」是家派的名字,後來變為《公羊傳》、《谷梁傳》。《公羊傳》在發揮《春秋》的褒貶,從而找出「微言大義」

  (微言是意義精微的話,大義是堂堂正正的道理)和「非常異義可怪之論」,這種發揮,未免失之穿鑿附會,但研究中國人的大道理,卻很有用。公羊久成絕學,到了清朝,才復活於世。

  《公羊傳》舊題是公羊高寫的,又說是公羊高的玄孫公羊壽等寫的。

  ◇佚名:《春秋事語》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到一九七四年初,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二、三號漢墓,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最難得的是,其中有十二萬字以上的帛書(因為那時紙還沒發明,只寫在帛上,故叫帛書)。帛書中有一段帛長七十四釐米、寬二十三釐米的文字,上有九十六行的寫本,內有十六章,沒有書名。專家根據內容,定名為《春秋事語》。另有專家懷疑這書是《漢書》(藝文志)提到的《鋒氏微》,也有認為是《公孫固》。從《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可以證明漢朝初年《公孫固》這部書還很流行,長沙馬王堆第二、三號漢墓是漢朝第三個皇帝(文帝)時代的墓,出土的帛書中,對漢高祖劉邦的名字且不避諱,可見這些帛書抄寫的年代必然早于漢朝,它們的文獻價值,是空前的。

  由於《春秋事語》是用來陪葬的,它必然是當時的一部名著。

  《春秋事語》中記有《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中沒記到的事(如子貢見太宰嚭),有的記載較詳(如魯文公卒事),後面的議論也不相同(如閔子騫的評論),它是一部新《左傳》,自無疑義。

  ◇佚名:《國語》

  《國語》主要是記載春秋時代的國別史,因為以國為別、以記言為主,所以叫「國語」。

  關於《國語》和《左傳》,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兩書都是左丘明做的,左丘明給《春秋)做傳,成了《左傳》,剩下的材料,成了《國語》,所以《國語》也叫《春秋外傳》。王充《論衡》說:「《國語》,左氏之外傳也。左氏傳經,詞語尚略,故複選錄《國語》之詞以實之。」另一種說法是:《春秋》的傳只有《公羊傳》和《谷梁傳》,根本就沒有《左傳》這部書,有的只是《國語》。司馬遷《史記》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就是指此。西漢未年劉歆為了抵制「公羊」,乃把《國語》割裂,成為《左氏傳》和《國語》兩部書,《左氏傳》就變成《左傳》(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主此說最力)。

  但是,實際的結論似乎是:《國語》和《左傳》不是同一個作者。《國語》在內容上,和《左傳》不同、重複或矛盾的地方不少,有的與《春秋》也無關。語法結構上,也有不同之處。說他門語出一人,是不太妥的。

  ◇劉向:《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時代策士、說客提供策略的結集,記錄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和西周、東周、宋、衛、中山等十二國的史事,以國為單位,共收三十三篇,前後包括了兩百四十五年的歷史。這就是說,它包括的,不止一般所謂戰國時代一百八十一年的歷史(戰國起算方法,照《史記》是西元前四七五,照《資治通鑒》是西元前四○三,有七十多年的誤差。從寬來算,戰國早期也是春秋晚期)。

  《戰國策》的作者非一人,作成也非一時一地,漢朝劉向校勘宮中藏書,將皇室保存的各種文書加以訂正,命名為《戰國策》。後來劉向的本子也殘缺了,宋朝曾鞏曾加以增補,而成為今日的祖本。

  一九七三年冬天,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上了相當《戰國策》的帛書二十六篇,這一發現,給這部書平添了許多身價與興趣,值得我們特別重視。帛書中能跟今本《戰國策》對得上的,有十一篇,約占二十六篇中的五分之二;它們埋藏在地下兩千一百五十年,再重見天日,在發潛尋幽上面,可有極大的説明(大陸的部分學者懷疑帛書不是《站國策》而是《蘇子》,看是不能成立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