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要把金針度與人 | 上頁 下頁 | |
四十 | |
|
|
◇鮑照:《鮑參軍集》 鮑照(約四一四~四六六),字明遠,江蘇漣江人。他出身寒門,種田起家,雖然力爭上游,但是,在南北朝時代,「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階級,是森嚴的,所以在政治上,他沒有戲唱。在宋文帝時代,他做到中書舍人的官,宋文帝劉義隆是喜歡舞文弄墨的,「自謂人莫能及」,鮑照深怕自己的文采被皇帝嫉妒,所以故意寫些「鄙言累句」,以示退步,借自汙以苟全性命。人們「咸謂〔鮑〕照才盡,實不然也」。 雖然這樣,鮑照還是在劫難逃。他最後出任臨海王劉子頊的參軍。宋明帝即位,晉安王劉子勳造反,劉子頊起兵回應。結果兵敗,鮑照被亂軍所殺,年約五十多歲。 五世紀劉宋一代,號稱是文學盛世,盛世中最有成就的作者就是鮑照。鮑照二十歲時寫的《行路難》十八首,就是空前的佳作。受了時代的矮化,鮑照是不能人盡其才的,鐘嶸《詩品》說:「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當代。」正是指此。 鮑照作品中,有一部分寫民間的疾苦、戰亂的殘酷、離亂的悲情,一股蒼茫之氣,最為動人。 ◇謝朓:《謝宣城集》 謝朓(四六四~四九九),字玄暉,河南太康人。他的往父、父親都是南北朝的官吏,他的母親是宋武帝劉駿的女兒長城公主,所以他不但是貴族,也是皇族。他是謝靈運的堂侄,被稱做「小謝」。李白詩中「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就是指他。又因他做過宣城大守,遂被稱做「謝宣城」。 謝朓從小喜歡讀書,並有聲名。十九歲起歷任官職,並和蕭衍汀、沈約、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捶合稱「竟陵八友」。謝朓一生遭遇著不少是非。齊明帝蕭鸞死後,他的兒子東昏侯蕭寶卷即位,荒唐無道,別人拉謝朓搞政變,他不肯,結果被反咬一口,反被誣告叛亂,下獄論死。死時十六歲。謝朓做過一件大義滅親的事,就是檢舉他的丈人潯陽郡公王敬則謀反,王敬則因此被宋明帝殺掉。此事為謝朓太太所不諒解,老是想為父親報仇,找丈夫算帳,也要大義滅親,謝朓只好避而不見。他臨刑前,為他的大義滅親而有慚德悔意,他說:「天道其不可昧乎?吾雖不殺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王勃:《王子安集》 王勃(六五○~六七六),字子安,山西河津人。他的祖父是「文中子」王通。他是中國第一神童,六歲就會寫文章,九歲讀顏師古《漢書》注,認為錯處頗多,就寫了《指瑕》十卷批評它。十四歲時候,就被唐高宗得知,封他做「朝散郎」的官,再被沛王聘為王府修撰。 王勃在王府中看貴族們鬥雞,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的遊戲文章,被唐高宗看到了,認為「據此是構煽之漸」,認為他挑撥皇親國戚,就把他趕到四川去,他的父親也因為教子無方,貶為交趾令。不料卻因此種下王勃的死因。他渡海去看父親,掉在水裡,竟「驚悸而死」,年二十八歲。 王勃遭遇過一次牢獄之災。一個官奴叫曹達的,犯了罪,躲在王勃家裡,王勃一開始把他窩藏下來,後為怕惹出麻煩,就偷著把曹達殺了。不久事發,他以私自殺人的罪,也要處死。正好碰到大赦,才得死裡逃生。 《唐詩紀事》說王勃寫文章,「先墨磨墨數升,引被覆面而臥。忽起書之,初不加點,時謂腹稿。」這也是一奇跡。 ◇陳子昂:《陳伯玉集》 陳子昂(六六一~七○二),字伯玉,四川射洪人。他是富家子弟,年輕時任俠使氣,不務正業。十八歲時候,謝絕門客,發憤向學,幾年之間,就成績驚人。他寫了《感遇詩》三十八首,被行家驚為「此子必為海內文宗」! 陳子昂二十四歲中進士,一再上書,得到武則天的重視。因有知遇之感,三十歲時候,他寫《大周受命頌表》、《大周受命頌四章》,對武則天歌功頌德,後來升到右拾遺。 陳子昂三十四歲時候,因逆黨案被構陷,入獄一年,出獄後仍任右拾遺官。後來兩度從軍,出入邊塞。三十八歲因父親老了,辭官回鄉。射洪縣令段簡打陳家主意,「乃附會文法,將欲害之。」陳家送了二十萬紅包,還是不行,最後死在監獄裡,年四十二歲。陳子昂的死,骨子裡是武三思假手地方官的政治迫害,是黑暗政治下的一場冤獄。 陳子昂的作品,主張上追漢魏風骨、貶抑齊梁浮豔,所以,「起八代之衰」的第一人,實在是他,不是韓愈。韓愈自己也說「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就是指此。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