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要把金針度與人 | 上頁 下頁
十六


  3.宗教類

  ◇孟軻:《孟子》

  孟軻(約前三七三~約前二八九),字子輿,在戰國中期,生在鄒國(山東鄒縣)。

  孟軻自命是孔丘的傳人一「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說:

  「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

  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這是十足以聖人自命了。所以他的結論是:「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哉?」這又十足以道統自承了。雖然這樣,在身分關係上,孟軻卻只不過是孔丘的孫子子思的學生的學生而已。

  孟軻的地位是累積起來的。到了唐朝,韓愈推崇孟軻是直承道統的人物。到了宋朝,他配享到孔廟。到了元朝,他被封為亞聖。到了明朝,因為明太祖不喜歡他;吃了一點蹩,後來就一直風光,直到今天了。

  《孟子》一書共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個字,在內容上,理直氣壯固多,理不直氣壯也不少。中國人推理不合邏輯,受孟軻的影響應該不少。

  《孟子》在北宋以前只是子書,宋仁宗後,才升段為經書,真是愈來愈走運了。

  《孟子》中最精華的思想,乃是它的政治哲學。孟軻主張義利之辨,此利乃指自私自利,不是民生樂利,孟軻從不反對民生樂利,把兩種利混為一談的,不足以知《孟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前一七六~前一○四),號桂岩子,河北冀縣人,是漢武帝時代的博士。他上課時候,要「下帷講誦」,他的學生,甚至要「傳以見次相授業」(間接教來教去),「或莫見其面」。早年時候,他的專心,可以「三年不窺園」;晚年時候,他「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述為事」,很受人尊敬。

  在這種師生關係中,一個學生害了他。有一次漢朝祖廟著了火,董仲舒寫了稿子,發了議論,主父偃偷了這篇稿子,上奏漢武帝。漢武帝拿給大家看,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不知道這是他老師的作品,大發議論;說這篇東西「大愚」。漢武帝一聽,火了,於是把董仲舒關起來,論以死刑。後來雖給特赦了,但他再也不敢談災異了。

  董仲舒打著儒家的招牌,耍著陰陽家的把戲,用陰陽四時五行種種迷信怪說,逢迎主上,以期得君行道,結果卻變成了統治者為虎作倀的幫兇,成了助長專制政治的第一罪人,也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一思想的第一罪人,這種跟統治者與虎謀皮的知識份子的迷夢,在夢醒時分,除了落得虎口餘生外,什麼都與春秋代謝了。

  ◇韓愈:《韓昌黎集》

  韓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河北昌黎(唐朝的昌黎是今天的通縣)人。他是唐朝進士,官癮很足,可是時升時降,官運卻不怎麼樣。唐憲宗聽說鳳翔法門寺的護國真身塔里有釋逸文佛的指骨,特派宮人三十六名去奉迎,滿朝大事鋪張的時候,韓愈大表反對,並說東漢皇帝信了佛以後都短命。皇帝大怒,把他貶到廣東潮州。到潮州後,他上表謝不殺之恩,並歌功頌德一番,所以只待六個月,就放回來了。

  韓愈是儒家思想的擁護者,他寫《原道》,說道統「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字裡行間,嚴然以道統自任。他是公然主張「抵排異端,攘斥佛老」的,他在思想上的心態,是非常明顯的)

  韓愈雖然在思想上不過如此,但在文章上,卻卓然成家。中國文章自魏晉以後,一作文就是「四六體」——四句六句對偶而成的駢體文,滿篇堆砌,矯揉造作,非常討厭。韓愈出來,主張秦漢古文,「師其意而不師其詞」、「唯陳言之務去」,造成「文起八代(魏晉六朝)之衰」的局面。雖然他的文章,討厭之處也不少,但比起八代的來,總算是進步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