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要把金針度與人 | 上頁 下頁 | |
十五 | |
|
|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 譚嗣同(一八六五~一八九八),字複生,號壯飛,湖瀏例陽人。他的父親是清朝大官,最後做到湖北巡撫。他十三歲跟著父親到甘肅,二十歲跟著新疆巡撫劉錦棠到新疆,以後十年間,浪跡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安徽、浙江各省,見聞很多。 譚嗣同二十九歲時候,中國甲午戰爭打敗,他熱心救國運動,組學會、養人才、研究新政,非常活躍。三十三歲時候,參與戊戌政變,被西大後非法殘殺於北京菜市口,成為「戊戌六君子」中最感人的一位。 譚嗣同的思想,從舊學中加進佛學,又從佛學中加進西學,他死前兩年認識了康有為、梁啟超,受了他們極大的影響,思想的視野上更寬了。他完成了最主要的著作——《仁學》,對人生的取向,有了融會貫通的結論。這種結論,使他在戊戌政變時可以不死卻甘願一死、可以逃亡卻寧願坐待,最後從容的,。我自橫刀向天笑」而去,完成了偉大心靈的一生。《仁學》出版於他死後,因為是禁書,所以刊行於日本。他的遺作,近年在大陸迭有發現,所以對瞭解他,有了進一步的幫助。 ◇墨翟:《墨子》 墨翟被尊稱為墨子,或說是春秋時候宋人,或說是魯人。司馬遷說墨子和孔子是同時人,或者稍後;孫詒讓說墨子比孔子還早。 墨子是熱心救世的人。班固說「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說墨子住的地方,煙囪還沒熏黑,就跑去救世去了。 墨家的救世,比起儒家來,動人得多。孟子一方面明知「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一方面卻血口噴人,罵墨子「是禽獸也」。這未免大不公道,也太偽君子了。儒家高高在上,以不耕而食為君子,以學稼為小人,一心要「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生活起居,都要乘輿代步、從者眾多的大排場,這樣的救世者,比起「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墨家來,是應該臉紅的。孟子不但不臉紅,竟還罵墨子是禽獸。這又算什麼呢? 墨家的門徒很多,但他們過的,不是「有酒食,先生撰」的生活,而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的苦行生活。他們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群人物,他們比起儒家的門徒來,後來是沒落了。這種沒落,是中國真人的沒落。 ◇公孫龍:《公孫龍子》 公孫龍(約前三二五~約前二五○),戰國後期趙國人(《史記》中有兩位公孫龍,一位是孔丘學生,是春秋時人;一位是孔丘六世孫孔穿時代的思想家,是戰國時人)。他在西元前二人四年,曾到燕國遊說,勸燕昭王別打仗;後來在趙國平原君家作客二十多年,見過趙惠王、鄒衍、孔穿。他是戰國時代的雄辯家,辯論比賽的結果,總是「孔穿不應」、「子高弗應」,誰也贏不了他。雖然贏不了,可是大家不服,所以《莊子》說:「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民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尤)也。」 公孫龍是中國思想中的彗星。中國思想,最薄弱的是邏輯,在思想方法上,常常氣壯而不理直,推理推了半天,結果把理推到一邊去了。這時候公孫龍出來,用邏輯方法,把一般的比喻,來了一番使人吃驚的新解,自然就不同凡響了。例如《論語》中談堅白,(「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但這種堅白觀念,到了公孫龍手裡,就發展出邏輯的討論。這種思想方法上的細密,除了《墨子》外,是古人所不及的(紀元前五世紀,希臘的季諾(Zeno)跟公孫龍有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這是一件最有趣的事)。公孫龍的出色,也正在這裡。 ◇顏之推:《顏氏家訓》 顏之推(五三一~五九一後),琅琊(山東林沂)人。他的一生,歷經戰亂,他在湘東王蕭繹幕中服役的時候,為侯景所敗,做了俘虜,在囚送滲中,幾乎死掉。蕭繹被擁立成梁元帝時候,叫他管理中央的圖書。後來西魏軍打江陵,圍城二十一天后城破,蕭繹認為自己完了,文化完了。乃盡燒圖書,蹈火自焚。顏之推又成了俘虜,最後留在北齊做官。北齊被北周所滅時候,他又一次做了「亡國奴」。飽更憂患的經歷,使他在老死以前,寫下一部望子成龍的名著,就是《顏氏家訓》。顏之推很看不起無用的知識份子,他說: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諸掌。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陳之急;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又說: 吟嘯談學,諷永辭賦。事既優閑,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良由是乎! 此公的境界,由此可見一斑。 ◇呂坤:《呻吟語》 呂坤(一五三六~一六一八),字叔簡,號新吾,河南寧陵人。他是明朝進士,做到山西巡撫等高官。 呂坤關心世道人心,他認為「人心者,國家之命脈也」。他在一六一六年八十一歲時候,刊行了這部寫了三十年的稿本,就是正人心的一部有力書籍。 《呻吟語》的意思是「病時疾痛語也」。他認為人的身心常在病中,他自己「三十年來,所志呻吟語,凡若干卷,攜以自藥」。臨死前兩年,才決定把這部切身修養的著作,公之於世。 《呻吟語》全書共分六卷,包括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天地、世運、聖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十六部分。這書在呂坤生前印的,只是兩卷的摘要本,叫《呻吟語摘》;他死後印的,多是六卷的全本,共有兩千零七十三條,可算集修養的大成。 呂坤很得人佩服。明朝的吏部尚書孫丕揚,以八十老翁,他做刑部尚書。清朝道光皇帝,甚至把他從把在孔廟裡。在舊道德的修養上,呂坤的成績,的確可為典範。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