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要把金針度與人 | 上頁 下頁 | |
十二 | |
|
|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 王守仁(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字伯安,號陽明,浙江余姚人,大家稱他陽明先生(陽明是本縣一個山的名字)。 王守仁一生的歷程,自稱:「初溺于任俠之習,再溺於騎射之習,三溺于辭章之習,四溺于神仙之習,五溺於佛氏之習。正德丙寅始歸正于聖賢之學。」正德丙寅是一五○六年,他已經三十五歲了。 那時候,他因上書直諫,被廷杖,並滴遣到貴州的龍場驛(在貴陽西北七十裡,屬修文縣),在困境中得到徹悟。這三年的磨練,使他建立了自己學說的基礎。 自宋到明,中國的學統全在程朱學派手中,王守仁卻上追陸九淵,認為陸學才是儒家的真傳,遂形成「陸王哲學」。王守仁的學說叫「心學」,也叫「陽明學」,重點是「心外無理」,「心即理」。王守仁認為朱熹他們心、理二分是錯的。他宣稱:「吾心即物理,初無假於外也。」他也反對朱熹先格物窮理的步驟,認為先知而後行,就會終身不行,也就終身不知。所以他提倡「知行合一」,認為「知行不可分作兩事」.凡是不行的,「不足謂之知」。這在思想境界上,的確是一大突破。 ◇王廷相:《王氏家藏集》 王廷相(一四七四~一五四四),字子衡,號浚川,人稱浚川先生,河南儀封人。他「幼有文名」,二十九歲中明朝進士後,開始做官。他一邊做官,一邊「究心國家典章時政機宜。……以正學術」。為了揭發宦官的黑暗弄權,他被人反咬一口,坐了牢,但沒有證據證明他不法。出獄後,降級改敘;繼續做官。為了替盜林木的百姓講話,又被罰俸。他六十一歲死去,死前三年,還因「朋比阿黨」的罪名,被趕出朝廷,「斥為民」 《明史》說:「廷相博學好議論,以經術稱。於星曆、輿圖、樂律、河圖、雒書及周、邵、程、張之書,皆有所論駁;然其說頗乖僻。」但是現在我們檢查他的遺作,卻發現「其說乖僻」中,有很多進步的言論。他對傳統的、世俗的一些看法,有他獨立的見解。他既反對程、朱、陸、王的理、氣、太極、性、知、行等的思想,又反對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又反對邵雍的象數思想,又反對上行、災異、鬼神、風水等的迷信思想。他公然說:「五行生克出自異端邪術,古今大惑莫甚於此。」公然說風水是「邪術惑世以愚民,……不孝之事莫大於此」。這種革命性的「乖僻」言論,是古今少有的。 ◇何心隱:《何心隱集》 何心隱(一五一七~一五七九),本姓梁,名汝元,字柱乾,號夫山,江西永豐人。他三十歲前,走科舉的路,後來追隨顏鈞(山衣),走上顏鈞「欲有為於世,以寄民胞物與之志」。顏鈞是王守仁(陽明)學生的學生的學生,何心隱就是三傳弟子。 何心隱辦了一所他理想中的學校,格於舊勢力,後來解散了。在他四十二歲的時候,由於壞政府抽稅,引起民變,官方怪他,把他定了絞罪,後改充軍貴州。他的朋友程學顏商請浙江大員胡宗憲調用他,因而出獄。四十三歲隨程學顏上北京,得罪了炙手可熱的當朝大吏,乃改名何心隱,逃到南方。「從此蹤跡不常,所遊半天下。」一五七六年、一五七七年,官方兩次緝捕他,都被他逃脫,但是一五七九年,他終於在祁門被捕。被捕後,他「千言萬語,滾滾立就,略無一毫乞憐之態,如訴如戲,若等閒日子」。最後在湖廣巡撫王之垣面前,坐而不跪,公然說:「公安敢殺我?又安能殺我?殺我者,張居正也!」王之垣痛笞他,最後被打死在獄裡,年六十二歲。 何心隱案是中國舊社會迫害異端的一個顯例。何心隱由反對地方官到反對當朝宰相,爭取人權與講學自由,最後竟遭慘死。他的身世與血淚,最令我們欽敬。 ◇李贄:《李溫陵集》 李贄(一五二七~一六○二),字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福建晉江人。他小時候,家裡很窮,母親死了,跟著父親過活。二十六歲中舉人,三十歲後到河南做小官。四十歲前碰到河南災荒,兩個小女兒都活活餓死了。五十一歲做雲南姚安知府,在宦途二十多年後,於五十四歲辭官,「托跡禪林」,把家變成禪院。在湖北麻城等地,開始講學。因為許多婦女和僧侶聽他的議論,遂被戴上「左道惑眾」、「大壞風化」等帽子,在七十五歲那年,為湖北佬驅逐,並把他家給燒了。他流亡到河北通州,最後還是難逃大劫,給事中張間達劾他非聖無法,明神宗下令把他關到監獄。他七十歲時曾說過:「吾當蒙利益於不知我者,得榮死詔獄,可以成就此生。」六年以後,他終於以七十六歲的年紀,被「不知我者」關在牢裡,自殺在牢裡,完成了「榮死詔獄,可以成就此生」的語讖。 李贄是十六世紀以前中國第一思想家,他的思想自由而解放,並且他的人格也灑脫高超,有殉道氣魄。他從五十六歲到死,二十多年,「朝夕讀書,手不敢釋卷,筆不敢停揮。…… 日日如是,關門閉戶,著書甚多,不暇接人,亦不暇去教人。」這種努力,是殉道者的努力,最令我們敬佩。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