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 | 上頁 下頁
二十


  4.「文化太保」談梅毒

  在一個優勢文化的猛撲下,落後地區是沒有辦法妄談選擇的,好的固該笑臉迎,「壞」的也要和血吞。它們的「缺點」與「流弊」不是落後地區可以「預防」的,這種難題在理論上似乎殺風景,但在事實上卻的確莫内何!

  六十年前(一九0一),一個窮小子出身的法國戲劇家白裡歐(Eusene Brieux)發表了震撼一時的名劇——《梅毒》(Les Avaries,直譯《損害》,英譯Damaged Goods),這是繼易蔔生(Ibsen)的《群鬼》(Ghosts,1881)以後,用最婉轉的手法,寫出梅毒的可怕的重要著作。全書不用一個刺激道學家的字眼,卻道盡了道學家所難表現的「道學」。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個法國年輕人,在他快跟表妹結婚前,被醫生檢查出來有梅毒。醫生警告他在三四年內不能結婚,他不服氣,找了一個江湖郎中來治。半年後,他以為治好了,就結了婚。沒想到第一個小孩生下來就長出惡瘡,他的太太明白了怎麼回事,一氣之下,抱著小孩就回娘家了。

  白裡歐在這個劇本裡,借著醫生的口吻,把梅毒對社會的危害,描寫得非常細膩,同時他又指控社會上的一些頗有問題的觀念、指控江湖郎中、指控假道學。毫無疑問的,他這部作品是「梅毒史」上的重要文獻〔注一〕。

  大約在白裡歐寫這本文獻前四百年,歐洲大陸上有了梅毒。梅毒從哪兒來的已不可詳考,但是哥倫布航海前,在歐洲文獻中找不到有關梅毒的紀錄。所以合理的證據是:梅毒是從哥倫布的水手身上傳回去的,最早是從古巴、海地傳到西班牙。由美洲傳到歐洲,再由歐洲傳到亞洲,正好逆著麥哲倫的航線繞過來,這也可算是新大陸的居民對船堅炮利的文明的一種回敬,正所謂civilization is syphilization(文明即梅毒)。

  這種回敬何時敬到中國來,是中西交通史上的一個重要問題。究其年代,最晚不會晚於一五0五年(明孝宗弘治十八年)。這一年,正是哥倫布去世前一年,距離發現古巴、海地等島不過十三年。十三年間,梅毒遍歷美歐亞三洲,不能不說是高速度的「文化交流」〔注二〕!

  在一五0五年以前,中國書籍中,沒有關於梅毒的記載,有人以為司馬相如傳中的「消渴」〔注三〕、李白詩中的「花柳」〔注四〕、孫思邈醫書中的「惡瘡」〔注五〕都是古代有梅毒的明證。其實這些都是穿鑿附會,梅毒根本是舶來品,是道道地地的洋鬼貨。

  梅毒本是「楊梅毒瘡」的簡稱(見張介賓《景嶽全書》(單方》)。因為毒瘡像楊梅,所以也叫楊梅瘡。陳實功《外科正宗》中《楊梅瘡總論》說:

  夫楊梅瘡者,以其形似楊梅。

  《瘡瘍全書》中「楊梅」條下說:

  一名廣東瘡,一名黴瘡。

  梅毒所以叫做廣東瘡,是因為是由廣東向內地傳來的。

  冒一五四五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出版的俞弄《續醫說》草薢土茯苓條:

  〔明孝宗〕弘治未年,民間患惡瘡,自廣東人始。吳人不識,呼為廣瘡。又以其形似,謂之楊梅瘡。若病人血虛者,服輕粉重劑,致生結毒,鼻爛足穿,遂成癰疾,終身不愈雲。

  這是梅毒來華四十年後,一位元有心人的紀錄,實在是絕好的史料。一五八八年(明神宗萬曆十六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參十八土茯苓條下集解又有一段補充說明:

  土茯苓,楚蜀山普中甚多蔓生,昔人不知用此。近世〔孝宗〕弘治〔武宗〕正德間,因楊梅瘡盛行,率用輕粉藥取效,毒瘤筋骨,潰爛終身。至人用此,遂為要藥。

  他又記梅毒蔓延的情形說:

  楊梅瘡,古方不載,亦無病者。近時起於嶺表,傳及以上的文獻既告訴我們梅毒興起的年代,我們立刻可以

  隊其他的醫書上得到旁證:

  一、在明憲宗以前的醫書中,看不到楊梅瘡三個字;(一)劉宋厚:《玉機征義》,一三九六(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卷十五瘡瘍門只有治下疳瘡和治便毒方。

  (二)熊宗立:《山居醫方便宜》,一四四一(明英宗正統六千)卷七只有諸淋、妒精下疳瘡、陰頭瘡。

  (三)王璽:《醫林集覽》,一四三二(明憲宗成化十八年)卷於五只有淋遺泄疳瘡、妒精瘡、便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