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李敖 > 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 | 上頁 下頁
十四


  他們只是使一些淺人們以為他們那樣的「文字」才是「學術」、他們那樣的「詞令」才是「君子」。從而屍居大專教席,把持君子標準,裝模做樣的教訓年輕人,這種偽善我看得大多了,也實在看不慣了。因此我要寫些文章去撕破他們的醜臉,告訴他們李敖固似非「學者」、「君子」,閣下亦不類「君子」、「學者」,還是請下臺來,給學術寶座、君子神龕留塊淨上吧!

  現在,在胡先生「教訓」我的大文章裡,我不但看到了大量的。『不清潔的字樣」,以及充滿了老氣橫秋的「學術水準」。根據這水準,他在自吹自擂方面,用了「我敢說」一詞兩次,「頗自信」兩次,「我自信」七次,以及以老賣老的口吻(如「我素來知道」,「我不費力的」、「最精采的」)四十三次;在教訓青年方面,胡先生用了「年輕」一詞兩次,「年青」(別字!)四次,「青年」四十六次。

  這些洋洋大觀的學術水準與君子詞令部被埋藏在胡先生洋洋大觀的冗長文章裡。沒練過氣功的人們很難看得出來,他們只好抱著《文星》瞎捧說:「胡秋原真有學問呀!胡秋原真是長者呀!」

  胡秋原的「自相矛盾」

  現在讓我們擦擦眼鏡,看看這一位「長者」的「學問」。

  他一開頭就說:「我素來知道胡(適)先生的意見。」對他(胡秋原),我正好也要借用這句話。一個人的「意見」,在他同一篇文章裡,起碼該有「互為主觀的可檢證性」(intersubjectivetestability)。可是胡先生的長篇大論,卻很少禁得住檢證,因為它們矛盾百出!所以我只好把胡先生那些「意見」來碰碰1.〔矛〕「我從來……研究中西文化……即不願涉及個人問題。」

  〔盾〕「而前信終於涉及個人。」

  2.〔矛〕「我前信說不願參加討論。」

  〔盾〕「我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共同討論。」

  3.〔矛〕「辯論的規則…『不妨引梁啟超先生「所謂『戰時國際公法…』」,「我一定照以上的規矩參加辯論。」

  〔盾〕「我願意建議對梁啟超先生所說第二條稍作保留。」

  4.〔矛〕「居浩然李敖兩位不甚相干之文和臭駡」,「不構成討論物件。」

  〔盾〕「我的朋友沒有一人主張我對兩位之文理論的。

  我以為不然。」

  5.〔矛〕「超越前進之意首先子孔子。」

  〔盾〕「超越精神則可遠追徐光啟。」

  6.〔矛〕「傳統猶成名詞。」

  〔盾〕「這不是名詞問題。」

  7.〔矛〕「文人挾西儒自重。」

  〔盾〕「『超越前進』之義始倡子德國史家缺爾契。」,8.〔矛〕「傳統派……的樹」,「西化派」「美國樹」「種樹原理是一樣的。」

  〔盾〕「文化尚有不能完全與種樹相比的種種條件問題。」

  9.〔矛〕「成吉思汗之文化不高於同時東西各國。」

  〔盾〕「文化即創造」,「不能否認成吉思汗集團之創適力高於並世各國之創造力。」

  10.〔矛〕「中國國有文化不敵」「西方文化」。

  〔盾〕「並非中國文化根本不行。」

  11.〔矛〕「中國人有創遙文化之能力。」

  〔盾〕「中國文化不但已落伍,且創造力已衰敗。」

  12.〔矛〕「文化之興衰一方面是『創造機能,之」「幾種作用」。「一是因襲、模仿。」

  〔盾〕「欲由模仿獲得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

  13.〔矛〕「西化根本不詞。」

  〔盾〕「在西化過程中。」

  14.〔矛〕「我……研究中西文化」,「不言『東』而言『中』即求準確。」

  〔盾〕「東方文化之光。」

  15.〔矛〕「『超越論』只是『論』。」

  〔盾〕「超越前進論是一人生觀、文化觀、歷史觀、中國觀、世界觀。」

  16.〔矛〕「根本不承認『西方文化』這一名詞可以成立。

  〔盾〕「西方文化也在新大陸重興。」

  17.〔矛〕「非不知陳序經的書——如若不知……即有粗率之嫌。」

  〔盾〕「書名我已忘記。」

  18.〔矛〕「(陳序經)他讀書不多。」

  〔盾〕「畢竟讀了很多。」

  19.〔矛〕「(陳序經)頭腦不邏輯。」

  〔盾〕「提出全盤西化的正面論據,則說得很清楚。」

  20.〔矛〕「(陳序經)思考不羅(邏!)輯。」

  〔盾〕「有條有理的文章。」

  21.〔矛〕「現在我看見的,是兩位廣義西化派,一位中年,一位元青年的文字。」

  〔盾〕「我不能知道的,即李敖之文算不算西化派的意見。」

  22.〔矛〕「全不『沾板』。」

  〔盾〕「李敖在此處觸到問題核心。」

  23.〔矛〕「極不含糊。」

  〔盾〕「我猜想」,「聽說」。

  24.〔矛〕「我自信受過十分良好的基礎科學教育。」

  〔盾〕「不過高等數學僅入門即止。」

  25.(矛〕「研究西洋學問」,「不可不由由教科書入門。」

  〔盾〕「教科書我」「不大看的」。

  26.〔矛〕「居浩然說的話全不足信。」

  〔盾〕「我不獨相信,而且參(!)居浩然這句話。」

  27.〔矛〕「就他(居浩然)的大作,一段一段的進行質疑。」

  〔盾〕「我對浩然不必作質疑狀了。」

  28.〔矛〕「(居浩然)無好朋友。」

  〔盾〕「(胡秋原)謬附知己。」

  29.〔矛〕「中國不良風氣是不好讀書。」

  〔盾〕「好讀書,也可以自誤誤國。」

  30.〔矛〕「『代表取例』法?」

  〔盾〕…代表選取法(?)』」

  31.〔矛〕「說到青年,我一定懷抱希望。」

  〔盾〕「如全國青年皆為李敖,我承認中國無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