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簡媜 >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 上頁 下頁 |
一九五 |
|
四十九日期間,寧國府一條白漫漫人來人往,花簇簇官去官來,且不細說。出殯那日,吉時一到,「六十四名青衣請靈,銘旌上寫:『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誥封一等寧國公冢孫婦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享強壽賈門秦氏恭人之靈柩』」,大殯隊伍浩浩蕩蕩,壓地銀山一般從北而開。送殯者冠蓋雲集,公侯伯子男不計其數,大轎小轎車輛不下百餘十乘。路旁,更搭著綵棚,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東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乃西寧郡王,第四座是北靜郡王。祭棚內設筵、奏樂,各家手下僕從擁侍,盛極矣! 這樣的喪禮,備極哀榮! 待安靈於鐵檻寺,諸事畢,賓客散。鳳姐另需耽擱一日,於是帶寶玉及秦可卿之弟秦鍾(秦可卿是父親秦業自孤兒院抱養的,秦鍾是他親生的)到離鐵檻寺不遠的水月庵下榻。當晚,秦鍾尋了庵裡的小徒弟智能,「滿屋漆黑,將智能抱到炕上,就雲雨起來。」他姐姐的棺木就在不遠處,還有這種興致,吻合情慾與死亡的旨趣。果然,秦鐘沒活太久,回府後便生病,到十六回就死了。 這場「世紀喪禮」,寫出一般人對喪禮的兩大迷思,一,對逝者需「厚葬」。衣著器物法事棺槨墓園,務求極致,百萬起跳之稀世檜棺、緬甸白玉骨灰罈、龍脈墓地不在話下,厚葬之以求尊靈於冥間地府掌握權勢,回蔭子孫官運亨通蹦出一位總統、財源廣進列名世界富豪榜。則,厚葬之潛層心理不是緬懷逝者的家庭功跡,是要他(她)保佑子孫,繼續為子孫「效力」。其二,喪禮是社會政經地位、家族倫理、人際關係之「閱兵大典」。是以,輓聯、祭品、罐頭塔、花籃、花圈、樂隊、陣頭,所有能展現「國威」之事項無不全力佈局。所謂「備極哀榮」,榮的是生者不是逝者。白漫漫人來人往,花簇簇官去官來,給生者面子,與逝者何干?這種心態推到極致,必然落入「軍備競賽」:公祭時,大兒子交遊廣闊,前來致祭之工商團體或公教機關大排長龍,一疊公祭單,乃總經理率一級主管黑壓壓數十人或教育局長、校長、院長親臨致祭;二兒子,領死薪水的,同事只來一個代表。人群中就有耳語了:「你看,都靠大兒子撐場面,那個老二就不行了。唉,生兒生女生一打,能幹的生一個就夠了,咳,老先生一生值得啦,最後有這麼多大官大人物來送他,值得值得!」說完,還要抹一下眼角,不免生出一些羨慕。 次之,家屬也會暗中撥起算盤:朋友交遊,誰有來誰沒來,誰送花籃誰沒半點表示,誰包奠儀多少是否禮尚往來?是以,有來有花籃有奠儀者,友誼更進一層——即使他來了,沒安坐片刻,都在外面抽菸、講手機,與人聊業務、說八卦、批時局,仰頭哈哈乾笑幾聲。沒來沒花籃沒奠儀者,自此冷淡疏遠之。 喪禮,是逝者與家人、朋友的最後告別;必然需要經過形式化的儀式,才能梳理悲傷,釋放深情,使生者內心得到舒展,獲得安慰。吊死唁生乃人情之常,但走偏了路,虛應一場,意義何在? 保存農業社會人際模式的鄉下地方,同村者莫非親族即是數代老鄰,因此喪禮在自家稻埕舉行,是最理想的方式了。寬敞且獨立的空間,使法事與儀式得以安排,族親與老鄰人手充足,自動組成治喪執事,分派工作、採辦什物,亂中有序。是以,一人逝,是同村再次凝聚情感的大事,繁複的儀式、嚴守分別的喪服,彰顯逝者之親倫成就,同時也完成了集體的悲傷治療。 外婆九十五高壽祥然仙逝,喪禮在自家前庭搭棚舉行,弔客川流,細問竟都是或遠或近的親族;多少長輩後生、廣延三四代,經年未往來,只記得稱謂、名字,竟在這春雨綿密、演音奏樂的場合見面了。於是,那邊行公祭之禮,或得空檔讓我母放聲哀哭;這邊數十圓桌,人聲鼎沸,都是喚名認親的。生死兩岸合一,前一刻還在靈前垂泣行跪拜禮,下一刻掀了頭戴,握著嬸婆、姑婆的手歡然招呼。前院是祭場,後院是廚師與婦人準備外燴之處,哀樂與爐火聲交織。當人越能夠以平常心看待生死,在喪禮中越能處之泰然。外婆高壽,是喜喪,她的喪禮少了悲慼哀絕的氣氛,反倒像親族大集合。「大厝」(棺木)出門之日,家中廚房大鍋內沸水煮白蘿蔔,爐火不斷,取好彩頭福廕子孫之意;原停靈的大廳地上,置一水桶,桶內吊一袋發糕,亦有趨吉避凶之用。喪禮上,處處呈現出以曾祖母之尊離世的她對子孫的祝福,料想,這應該是最貼近大地之母的心。大厝一啟程,鄰人合力收拾前庭,自動自發,添設桌椅,後院亦準備就緒,開席用餐,毫不怠慢。想必,這也是我外婆看重的。 都會區受限於時間場地,多行改良版。然不管如何,喪禮的核心人物是家人,因為,與逝者有血緣牽繫、共同生活、陪老侍病的是最親愛的家人,逝者對他們的人生有意義,他們也是帶給逝者最後溫暖的人,喪禮是彼此最後一次傾訴親情的時刻,在形上層次回想、依戀、不捨、找到另一種貯存情感的方式而願意放手,在實際上目送棺木即將推進火爐,喊著:「爸,您快走,火來了!」或是最後一次耳語:「媽,做您的孩子很幸福,下輩子再見!」熊熊爐口前,人子之哀思無盡、家人之愛充滿,一生圓滿完成。 即使是白髮送黑髮,生身父母送那短篇小說一般的兒女,流不盡泣血眼淚,訴不完繾綣親情,最後撫棺告別,也要用父母孕育生命的大力量說出:「爸爸媽媽原諒你了,你自由了,去找一個美好地方重新開始,不要掛念我們,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當作你還在身邊,總有一天會再見面,再來做我的孩子!」如果,當年我阿嬤不僅只是日連夜地哀哭、昏厥,出殯日,她能夠撫棺對她兒子說:「一切都是命運,老母原諒你不能盡孝,你自己去找好所在重新開始!」應能讓懷著不能盡孝之愧疚的人子靈魂除去憾恨而得到安息,也讓無辜的孤兒不必在內心深處替父親擔起不孝罪名而加重了哀傷。 是以,只有家祭的喪禮並非不近人情也不見得是冷淡悽清,是家人珍惜最後一聚,不想分神應對、依俗答禮。沉浸在悲傷裡的愛是這麼澎湃且私密,匍匐之後,因著更堅定的愛而願意靜靜地思考死亡的意義,安頓思念,尋求昇華,這一段心路,也是私密且澎湃的。 告別式是為生者辦的還是為逝者辦的?什麼樣的告別式是最好的?宜乎深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