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海外故事 > 日本留學一千天 | 上頁 下頁
四六


  瞧。混聲合唱團,無伴奏重唱團,吹奏樂研究會,管弦樂團,吉他合奏團,現代爵士樂合奏團,舞蹈研究會,書法研究會,茶道研究會,箏曲研究會,連環畫研究會,《白藝》劇團,魔術小組,圍棋研究會,美術研究會,攝影研究會,流行歌曲研究會,歐洲古典音樂研究會,釣魚愛好小組,探險者小組,電視劇攝製小組……這些是與興趣愛好有關的。

  再瞧。冰球隊,棒球隊,擊劍隊,射箭隊,少林寺拳法隊,柔道隊,相撲隊,汽車越野隊,拳擊隊,手球隊,摔跤隊,水上滑艇隊,游泳隊,登山隊……這些都是與體育運動有關的。

  還有很多團體既不叫XX研究會又不叫XX小組,只是用一個抽象的名字。如「求」,「焦點」,「旅」,「四季」,「真」,「白頁」……更有的乾脆用英文字母,什麼「TACC」,「FSS」等。單從名稱上看,別人很難具體知道他們究竟圍繞什麼內容開展活動。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屬於政治暴力性的,宗教性的或封建迷信性的團體。但所占的比例顯然極少。

  按照我原來的想法,既然這些都是業餘性的活動,人們大概也就是高興時隨隨便便地搞一搞,未必真刀真槍地練吧。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學生們對自己小團體活動的熱情之高遠遠超出了對待上課。總聽周圍的同學喊忙,問問到底忙什麼,結果不是忙於複習功課,也不是忙於打工,而是忙於自己那個小團體的活動。

  「忙得不行啊!下星期我們的研究會活動該我作專題發言,可資料到現在還沒預備齊」。一位參加了「中古文學研究會」的女同學對我說。

  「作什麼專題發言呢?」我問。

  「關於《伊勢物語》與《古今和歌集》的關係。」

  「這個題目不是太大點兒嗎?」

  「對。不過我將來的畢業論文就打算搞這個,現在正好可以一點一點弄起來。好在研究會的同學們能給我不少幫助。」

  「研究會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研究專題嗎?」

  「只要是與《伊勢物語》有關的內容隨便你搞什麼。大家輪流作專題報告。」

  「有沒有老師指導你們呢?」

  「倒是請了一位老師給我們當顧問。但他很忙,不可能常常來。主要還是靠我們自己互相探討互相研究。高年級的同學也起指導作用。」

  「每個星期都有活動嗎?」

  「對,至少是一次。需要的時候就搞兩次。」

  「每個人對待研究會的活動都很認真嗎?比方說不遲到,不缺席。」

  「那當然。如果不願意出席又何必要參加進來呢?」

  「那麼,如果在研究會裡搞出來了一篇論文,又能怎麼樣呢?」

  「發表呀。在大學生節上,所有的研究會都要公佈,發表本年度的研究成果的。」

  日本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大學生。我們東洋大學的學生節是在每年11月21日到25日五天。這幾天裡,全校停課,所有學生團體在整個校園裡轟轟烈烈大搞「彙報」:發表論文(以展出或刊物的形式),搞各種展覽,演出,還親自動手制做各式菜肴,小吃在校園裡出售,簡直鬧翻了天。

  其實,展覽會和演出活動並不只在學生節才搞,在校園裡時時都能看到學生團體搞展覽或演出的佈告。

  「『書藝會『書法作品展於X月X日在XX教室展出。歡迎各界踴躍光臨!」

  「《人》攝影作品展……」

  「無伴奏重唱團。西歐古典名曲演唱會……」

  「東洋大學管弦樂團貝多芬交響樂作品演奏會……」

  「《大地》美術作品展覽……」

  「電視劇《紅蘋果》初次公演會……」

  ……

  由於時間關係,各種演出會我尚未欣賞過,但展覽會我總是盡可能地去看。它們給我的印象是:認真,而絕不是尋開心,瞎胡鬧。

  說到體育活動。日本各所大學都有自己一年一度的體育節。在為期一天的時間中,全校上下不分師生圍繞一系列專案展開熱烈而友好的比賽和體育表演。同時,日本全國每年還舉行春,秋兩次的全國大學生體育對抗賽。重點專案是棒球,冰球,足球,橄欖球等,其中尤以棒球為最大熱門。棒球實力強不強,對一個大學的名譽甚至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就因為這個,每年的大學生棒球聯賽都緊扣著所有大學生們(當然也包括老師們)的心。許多學生乃至老師都情願放棄上課親赴賽場當啦啦隊員。而賽場上一分一秒的比賽實況也迅速無誤地反映到校園看板上。學生們團團圍著看板焦急地等待戰報的心情,與中國觀眾觀看中國女排迎戰外強時的心情幾乎沒什麼兩樣。

  東洋大學的棒球是值得驕傲的。它在1986年的春季大賽中奪得了全日本冠軍的錦旗。全校上下為此歡呼雀躍。「東洋大學全日本第一」的巨幅紅色標語從高高的樓頂垂掛下來,閃耀奪目,坐在幾公里外的電車上都能清楚地看見。那陣子,所有外校來東洋大學兼課的老師登上講臺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們得了冠軍,恭喜恭喜!」而學生們只要一走出校門,總愛不無自豪地對人拍拍自己高挺的胸脯,響亮地說一聲:「我是東洋大學的!」

  這確實是一個思想開闊的天地。你可以自由地去想,去學,去幹,憑你有多大的勁兒,憑你有多高的熱情。放心,沒人給你潑涼水,更沒人給你畫地為牢。正確也好,不正確也好,一切都只由客觀實踐來下結論。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年輕人說來,難道還有比這更理想的學習環境嗎?

  說實在的,千辛萬苦來到了日本,又千辛萬苦考進了大學,我何嘗不願意在專業學習之餘,也走進這些青年團體當中去鍛煉自己,發揮自己呢?

  多麼想參加「老舍作品講讀會」,與日本青年一起研究老舍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