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海外故事 > 日本留學一千天 | 上頁 下頁
四五


  「什麼叫大學生?」生物學課上,大野先生對我們新生發表講話:「從現在起你們就是大學生了,應當首先弄弄清楚,大學生與中,小學生有什麼不同?在我看來,這不同就在於,中小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不自覺的。他們得依賴家長,依賴學校和老師。而大學生呢?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自覺的,獨立的,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只需憑藉學校為他們提供的一切有利條件,按照自己個人設想的方向去充實自己,造就自己。在大學的課堂上,你們從老師那裡得到的將不再是(中,小學那種)結論,結論,結論,而將是疑問多於結論的東西。反過來,大學老師從你們的考卷中看到的也不應全是死記硬背的教條,而希望更多地看到你們獨立的思考,探索和新觀點……」

  哦,大學。這樣的大學!

  第二五章 如火如荼

  我想,或許世界上不存在沒有學生課外活動團體的大學。然而象日本的大學生這麼熱衷於業餘課外活動的,在世界上恐怕為數不多。就我的觀察,「大學」在日本大學生的觀念中絕不僅是聽課的課堂,在相當程度上它是個開展學生活動的天地。課外活動在校園內如火如荼,幾乎不是中國學生所能想像的。

  新學年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是全校各學生課外團體招兵買馬,擴充隊伍的大好時機。你就看吧,沒有一條走廊的牆壁不被花花綠綠的招人海報層層疊疊地貼滿,也沒有一座教學大樓門前的通路不被招人活動的各式攤子所充塞。出自各種組織的形形色色海報,旗幟,宣傳品,畫冊和刊物,連同宣講和音樂,有如孔雀爭豔,叫人頭暈目眩。那陣勢,那勁頭,跟自由貿易集市不相上下。

  這還不算,所有一年級新生都是這些團體力爭「發展」的物件。

  請參加我們的團體吧!——所有海報都發出這樣的召喚;

  請參加我們的團體吧!——他們在樓前站在代表自己組織的旗幟下不厭其煩地呼喚;

  請參加我們的團體吧!——剛一下課,立刻會有人蹦上講臺激情洋溢地發出一番鼓動;

  請參加我們的團體吧!——食堂的飯桌上,教室的課桌上四處散佈的各種宣傳品都是一個調子。

  不光大造聲勢,還搞各個擊破。只要看見一個面孔陌生的學生,立刻就會有人走上前去盤問:是新生嗎?哪個系的?參加什麼團體了嗎?……然後便是一大套動人的勸誘:我們的小團體如何如何好,務必參加進來跟我們一起活動吧……

  那一段時期,我幾乎每天都要遇上好幾次這類的盤問和勸誘,以至我開始對這種無孔不入的做法產生了一種深深的厭惡。剛想獨自靜靜地讀會兒書,一個人過來了,臉上堆著讓人起膩的笑:「請問你是新生嗎?……」好不容易將這位打發走,沒過5分鐘又來了一位,依然是沖你膩膩地笑著:「請問……」從教室換到圖書館,一樣;從圖書館挪到食堂,還一樣。甚至就是在小賣部,書店(學校裡的或是院子裡),只要你一站定,不一會兒准會過來這麼一位。

  記得小時候常玩「一網不撈魚」的遊戲。大家一邊口裡唱著「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就撈個小尾巴尾巴尾巴……魚」,一邊在小夥伴高高撐起來的胳膊底下繞著圈兒鑽來鑽去,唯恐那胳膊突然一下猛扣下來把自己「撈住」。這會兒,我們這些新生似乎全成了被一張張魚網所追蹤的目標了。沒出一個月,幾千條小尾巴魚就被打撈得所剩無幾。直到現在,象我這樣還是散兵游勇的人,簡直打著燈籠都難找了。不過,我始終不得其解的是,他們怎麼會對發展自己的小團體有如此高漲的熱情?

  出於好奇,我曾試圖調查調查東洋大學裡究竟活躍著多少個學生團體。我沿著走廊的牆壁一張接一張地數海報。結果很快就發現這是一樁相當困難的工作。海報太多,又重重疊疊。僅僅樓梯拐角一面不大的牆壁上就貼了七八十張。我請同學們協助我一層樓一層樓地計算,結果沒有人不搖頭:「那怎能數得過來?多得象雪片!何況天天都有變換呢。再說,有不少團體根本不出海報的,你怎麼算?」我不甘心,又跑到學校的學生生活管理部去查問。學生生活部部長照樣還是搖頭:「學生們的業餘團體都是完全自發組織起來的,我們對它們的具體情況並不摸底,同時也不負責進行任何指導。所以,到底有多少個,誰也說不清。不過,有些學生團體為了在活動上得到校方的具體幫助,諸如借用場地搞活動啦,搞比賽,展覽,演出啦,到是與我們有些聯繫。這些團體,我這兒倒有一份名單,但只是全校學生團體中很小一部分。」接過那份名單來數了數,才一百一十九個。許多海報貼的熱火朝天的組織名稱根本不在這張名單之內。

  沒辦法,調查只好這麼息鼓收兵。我所知道的只是:東洋大學一共二萬三千名學生(另外還有八百名老師和四百名職工)。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學生每人至少參加了一個學生團體,也有的同時參加兩三個。這些學生團體大者一百來人,小者不過五六人。但不論大小,它們都是每週開展一次活動,有些甚至連寒暑假都不中斷。

  除了數量多,這些學生業餘團體的活動內容也是豐富多樣,無所不有。順著走廊將海報一路看下來,你的眼前便會展開一塊充滿活力的無限斑斕的自由思想園地。認真的鑽研也好,大膽的探索也好,濃厚的興趣也好,廣泛的愛好也好,不論它是什麼,都肯定會在這個校園裡找到一塊得以自下而上,生長甚至受到滋潤和培育的沃土。

  瞧。教育研究會,低能兒教育研究會,青年心理學研究會,民俗研究會,文學遺產研究會,歷史古跡研究會,美國時事研究會,德國哲學思想研究會,中國文學名著研究會,俳句研究會,佛教文學研究會,未來考古研究會,廣告學研究會,雜誌研究會,日本當前經濟問題研究會……這些是與所學事業有關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